地方文化營銷 2.0: 文化特區運動

除了朗朗上口的口号,另一个有效营销地方文化的工具是:形象定位。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OVEPI on January 21, 2024 at 6:02pm


文化創意產業園(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

國內外尚無對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的統一界定。在對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詮釋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具體實情,嘗試將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概念界定為: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一系列與文化關聯的、產業規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區域,是以具有鮮明文化形象並對外界產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產、交易、休閒、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園區。

產業園區建設與傳統房地產開發具有部分替代性。而當前國家對傳統房地產項目不斷的進行調控,這也客觀上為產業園區建設創造了更大的經營空間,減少了產業地產的投資風險,提高了園區運營的穩定性和可控性,吸引了更多傳統住宅房地產開發商的目光。金融危機之後,大約有12%的傳統房地產開發商轉投產業園建設項目,從2005年第一次房地產調控開始,則有約30%的傳統房地產商轉向產業園建設開發,二線城市比例稍低。

除了聯東U谷以外,亦有不少企業進軍產業園建設。例如遠洋地產也在大連高調挺進產業園開發,珠江地產、富力地產等國內知名地產商之前都紛紛試水產業地產,不僅如此,連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海爾集團等國內家電巨子也不約而同地打著產業擴軍的旗號大舉圈地,建造自己的產業園區,甚至是像浙江的民間資本也開始將資金投向產業園。

從地方經濟發展趨勢看,產業園區確實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帶動著區域整體實力提升。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由於產業地產開發及運營剛處於起步階段,開發企業和運營商的經驗不足,加之在開發過程中會面臨地方政府的干預,容易出現過度追求稅收、缺乏對園區系統科學的專業規劃、吸引追求低成本和低稅收的產業進駐等問題,容易引發區域集聚效應差、土地利用效率偏低、企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忽視構建產業環境、配套不平衡、產業帶動作用不明顯等諸多問題。

基於產業園開發運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本報告提出了相關改善方案,主要從中國產業園區建設行業的發展現狀、開發及經營模式、傳統房地產商在產業園建設領域及園區投資運營企業間的競爭形勢等進行分析;由於產業園區作為一個具有獨特吸引力的區域體,具有復雜的雙重屬性。它一方面是相關企業的區域聚集體,表現出一定的宏觀性;另一方面由於其運營方式多為政府投資或規劃,開發企業管理運營,因此又具有一定的微觀性。

(一)國外關於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的界定

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園(簡稱文創產業園)在西方城市的發展,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對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進行的探討有德瑞克·韋恩提出的文化園區概念,Hilary Anne Frost-Kumpf提出的文化區概念。在德瑞克·韋恩看來,文化園區指的是特定的地理區位,其特色是將一城市的文化與娛樂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該地理區位內,文化園區是文化生產與消費的結合,是多項使用功能 (工作、休閒、居住)的結合。 Hilary Anne Frost-Kumpf認為文化園區指的是一個在都市中具備完善組織、明確標示、供綜合使用的地區,它提供夜間活動且延長地區的使用時間,讓地區更具有吸引力;提供藝術活動與藝術組織所需的條件,給居民與游客相關的藝術活動;提供當地藝術家更多就業或居住的機會,讓藝術與社區發展更緊密結合。

另外Nolapot PumhiranWansborough&Mageean均將文化創意產業園定義為一個空間有限和具有明顯地理區域,文化產業和設施高度集中的地方。這些集群由文化企業和一些自己經營或自由創作的創意個體組成。園區內特殊活動可包括兒童玩樂的場所、圖書館、開放和非正式的娛樂場地。在這些園區中鼓勵文化運用和一定程度的生產和消費的集中。

(二) 國內關於文化創意產業園概念的界定

在中國,與文化創意產業園相關的概念有藝術園區、創意產業園區、文化產業園區等。由於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出現較晚,對文化創意產業園的研究也顯滯後,主要有一些對文化產業集群的界定:祁述裕認為文化產業集群是指在地理位置上相對集中,由具有相關性的文化企業、金融機構等組成的群體;向勇、康小明認為文化產業集群就是在文化產業領域中(通常以傳媒產業為核心),大量聯系密切的文化產業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包括研究機構)在空間上集聚,並將文化產業集群劃分為核心文化產業集群、外圍文化產業集群和相關支撐機構等 ;歐陽友權認為文化產業集群是指相互關聯的多個文化企業或機構共處一個文化區域,形成產業組合、互補與合作,以產生孵化效應和整體輻射力的文化企業群落。

園區內形成了一個包括生產——發行——消費產供銷一體的文化產業鏈。

在這方面,John. Montgomery進行了有意義的探討。他通過對文獻的歸納,並以Temple酒吧, Sheffield文化園區,Hindley Stree,Manchester北部園區等為例,分析、總結出成功文化園區的特征主要體現活動、形式、意義三方面:

Comment by OVEPI on January 21, 2024 at 6:00pm

活動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本的前提是文化生產與消費活動的呈現,文化產業的核心內容是創意,而創意靈感的獲得往往來自於與其他同行相互接觸的刺激,在眾多的活動中特別是多樣化文化聚會地點的出現,通常能充分提供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以獲取靈感。因此,集聚地點的設置通常被考慮到文化創意產業園的發展策略中。

建築形式

最適合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活動空間的城市環境應傾向於有一個半徑為 400米,建築平均5-8層,在10米范圍有非常少的街道(包括人行道)。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應該有非常多功能的公共領地。它提供人們聚會交流的空間,也為園區內的交易提供場所,這樣一個區域將具有滲透性。成功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傾向於有幾個具有活躍、滲透性強、臨街地帶的街道,或至少有一些活動的結點,便於人們在其間很容易走動。

意義

文化創意產業園要像物質一樣能存在於人們頭腦之中,也就是說人們參觀之後能形成和保留園區的印象,而這些印象的形成取決於文化園區的活動、風格、形象。成功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應是革新和創意的地方,在設計和欣賞方面經常是超時代的,並且這些超時代理念被帶入園區的建築設計、內部裝飾、甚至重要街道和空間的照明等方面。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應刺激新的理念,成為新產品和新機會能得以開拓、努力嘗試的地方。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意義方面的特征體現具有歷史和發展意義、園區身份和形象及知識性、環境意識等方面。

類型: 國外的劃分

從不同的角度,文化創意產業園有不同的劃分方法。Hans. Mommaas在分析荷蘭5個文化創意產業園時提出,文化創意產業園類型的區分有7個核心尺度可以參考:園區內活動的橫向組合及其協作和一體化水平;園區內文化功能的垂直組合—設計、生產、交換和消費活動具體的混合,以及與此相關的園區內融合水平;涉及到園區管理的不同參與者的園區組織框架;金融制度和相關的公私部門的參與種類;空間和文化節目開放或封閉的程度;園區具體的發展途徑;園區的位置.。Walter Santngata根據功能將文化創意產業園分為四種類型:產業型、機構型、博物館型、都市型 。

1、產業型。這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主要是以積極的外形、地方文化、藝術和工藝傳統為基礎而建立的。此類園區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工作室效應」和「創意產品的差異 」。

2、機構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主要是以產權轉讓和象征價值為基礎而建立。其基本特征是有正規機構,並將產權和商標分配給受限制的生產地區。

3、博物館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主要是以網絡外形和最佳尺寸搜尋為基礎而建立。園區通常是圍繞博物館網絡而建,位於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市區。其本身的密度能造成系統性效應,吸引旅游觀光者。

4、都市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主要是以信息技術、表演藝術、休閒產業和電子商務為基礎而建立。通過使用藝術和文化服務,賦予社區新生命以吸引市民,抵抗工業經濟的衰落,並為城市塑造新的形象。

中國的劃分

由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在中國的發展還處於胚胎期,因而對其的分類很少。結合中國實際情況,主要從區位依附、園區性質等方面對文化創意產業園的類型進行劃分。

1、按區位依附劃分為4種類型:

(1)以舊廠房和倉庫為區位依附。城市中被廢棄的舊廠房和倉庫,因其寬敞明亮的空間及廉價的租金,或面臨閒置空間再改造的境遇,往往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又一滋生之地。國外許多成功的文化園區就是以舊廠房和倉庫為區位依附的。中國較早出現的大山子藝術區依托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798工廠的老廠房。上海近些年成長起來的創意產業園區絕大部分也是由舊廠房和倉庫改造而成。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創意產業園區,位於上海20世紀30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廠群;建國中路10號的「八號橋」創意產業園區,位於上海汽車制動器公司的老廠房。這些創意產業集聚區,利用現有建築創造了創意產業發展的平台,又保護了歷史文化財產,是文化產業與工業歷史建築保護、文化旅游相結合,建築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相結合的良好典范。

(2)以大學為區位依托。
大學作為技術的發生器,可以不斷開發新的科技;同時它又是各類人才的聚集地,不但培養人才也吸引著各領域最優秀的人才;大學也是一個開放的社區,是一個提供多元文化的場所,大學往往成為創意的中心 。因此,依托大學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園也就成為一種重要的途徑。如上海的楊浦區赤峰路建築設計一條街依托的就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同濟大學,上海長寧區天山路時尚產業園依托的是東華大學和上海市服裝研究所,正在建設中的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園及TCL(廣州)文化產業基地都是以大學為區位依托的。

Comment by OVEPI on January 21, 2024 at 5:57pm

(3)以開發區為區位依附。這類文化創意產業園主要是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區位依附。因為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高新技術產業發達,高校、科研機構、高科技企業聚集,科技與文化相結合的智力型人才眾多,最適宜發展文化與科技結合的文化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區都有著大量的信息產業,這些產業跟文化產業能夠實現很好的融合。屬於此類型的有位於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內的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位於大連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國家動畫產業基地;位於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內的張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基地等等。

(4)以傳統特色文化社區、藝術家村為區位依附。屬於這種類型的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依托一些傳統的文化區域,在這些區域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氛圍濃郁,利於開發特色文化產業產業園區。如四川德陽三星堆文化產業園、北京高碑店傳統民俗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等。第二種是依托位於城鄉結合部的一些藝術家村,有些是屬於創作型的園區,如北京的幾個畫家村;有的則已形成產業化運作,如位於深圳特區郊邊龍崗區布吉鎮的大芬油畫村等。


2、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性質劃分為5種類型:

(1)產業型。一是獨立型的。園區內,產業集群發展相對比較成熟,有很強的原創能力,產業鏈相對完整,形成了規模效應。如深圳大芬村,以繪畫藝術為主,也已經形成一定的產業鏈條,及規模效應,但原創能力不強,而且這是中國此類文化創意產業園普遍存在的問題。二是依托型的。依托高校發展,也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鏈條。如上海虹漕南路創意產業園,同濟大學周邊的現代設計產業園區等等。

(2)混合型。這種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往往依托科技園區,並結合園區內的優勢產業同步發展文化產業,但園區內並未形成文化產業鏈條。如張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基地、香港數碼港等。

(3)藝術型。這種類型的園區也是創作型園區,原創能力強,但藝術產業化程度還較弱。國內最有名的藝術園區有北京大山子藝術園區、青島達尼畫家村等。

(4)休閒娛樂型。這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主要滿足當地居民及外來游客的文化消費需求。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新天地、北京長安街文化演藝集聚區等。

(5)地方特色型。如北京高碑店傳統民俗文化創意產業園、潘家園古玩藝術品交易區等。此外,按照影響范圍來分又有國際型、國內型和地區型;還可按園區最初的形成分為自發形成和政府運作形成的文化創意產業園。由於文化創意產業園在中國還是一新生事物,發展變化快,園區類型之間的界限並不是很明晰,在這進行的類型劃分僅是根據當前的一些情況進行的劃分,今後隨著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逐漸成熟,園區類型的劃分將會進一步完善。

規劃

文化創意產業是下一波房地產的概念,也就是用文化創意產業來帶動房地產的開發。文創產業所帶動房地產的特色就是復合性及大規模。

特點

複合性,指的是它的綜合性,可能包括了設計,商業,傳產,交通,物流,農業,旅游,教育,工業,餐飲及住宅。也就是把以前的住宅,工業,農業,旅游,教育,傳產的開發,綜合在一起,形成一個超級綜合開發體。

大規模,就是因為它的綜合性,他是一個超級綜合開發體,所以規模特別是土地面積都會很大。動輒幾千畝甚至上萬畝,幾乎就是新市鎮,新市區的開發。

要點

1.綜合性的關聯

綜合的目的是要能彼此呼應,互相拉動。所以各個單項產業與其它產業要能夠聯動,比如一個工業生產區,就必須跟物流密接,而物流又需跟交通密接。而生產區也需跟住宅密接,以提供人員的生活起居,生活區必然要跟交通,商業密接。同時生活區也會跟設計,餐飲密接。如何讓整個產業區內的各個分項區獨立而聯動,必須詳細的規劃。每個產業區的條件與主題概念不盡相同,所以關聯方式也會不同。 [1]

2.交通流線的安排

交通永遠是一個開發成功與否的前提,而且交通流線不但是各個分區的分隔線,也是連接線。當然按照交通流線的設計,還要細分主次干道,穿越聯通道的分別。

3.土地面積的分割

所謂分割,一是代表面積大小,二是代表土地使用的強度。面積是二度空間的大小,強度是三度空間的使用。這裡面也牽涉了都市風貌包括天際線的設計。三度空間也是建築容積的計算,對於各個分區的使用強度制約,也是開發的最終收益的計算基礎。

4.主題的設定

雖然都是文化創意產業,但是仍然應該要有主題也就是特色。主題特色的設定可能是順應現有的主客觀條件,比如原來當地已經有某種主流產業,或者原來已有一個歷史文化傳統,這些是主觀條件,比如附近已有旅游景點,交通要道等,這是客觀條件。沒有主客觀條件的,也可以創造一個主題,比如有的以台灣為主題,有的是以台灣創意,台灣特色為主題。也可以用綠色建材產業為主題,太陽能產業為主題。或者以設立設計中心,特殊教育學校為主題。

5.啟動區的規劃

由於是一個超級綜合區的開發,如何啟動變成非常重要的一環,啟動區要能夠有帶動的能量,牽涉到號召力與資金鏈的拉動。這裡其實就關聯到主題,啟動區應該就是整個產業區主題的啟動。啟動區要能夠投入以後,迅速產生回報,不論是直接的比如銷售房地產,或者間接的,比如吸引更多更大的企業的進入產業園,迅速將土地開發進入生產區。

6.開發的順序

這裡其實已經包括了啟動區,只是啟動區是唯一的,但是之後的開發就不是唯一的選擇。之後順序,應該要考慮到前面說過的關聯性聯動性,還有就是資金鏈的連接性。順序的考慮一方面要能夠按部就班又能快速,但是也要考慮前期價值與後期價值的平衡。前期的土地要能夠位置優但是又不能太貴,才能吸引人快速投入。但是後期的土地如果都是位置較差的,可能會後繼無力,或者無法享受到開發成熟的結果。順序也牽涉到土地的定價策略。(百度)

Comment by OVEPI on April 4, 2021 at 11:32am


陳明發《親情·鄉思·族譽·國名》

中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集錦喜劇片,由《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與《神筆馬亮》五個單元合成。

影片在2020101日國慶上映,向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成果獻禮。

片子在20205月開機,採用與前作《我和我的祖國》相同的製作模式,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及彭大魔、鄧超及俞白眉聯合導演。

影片通過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

該系列續作、建黨百年獻禮影片《我和我的父輩》預計於2021年國慶檔上映。


2020-10-13
《人民日報》評議《我和我的家鄉》: 真情描繪小康生活美好畫卷,熱情謳歌脫貧攻堅偉大成就,是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文藝精品,取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贏,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成為又一部現象級電影作品。影片的成功為主旋律創作帶來諸多啟示: 一是愛國主義永遠是電影創作的主旋律,二是人民是電影創作永恆的原動力,三是在以小見大中不斷創新藝術表達,影片才能贏得觀眾的共鳴與共情。 (資料參考/引述《維基百科》)


2020年,全球正困頓於冠病疫情中。中國從農曆新年前即全國封鎖禁足,數月後逐步重新開放,最後全民脫下口罩,標誌抗疫成功。

《我和我的家鄉》在人們久離娛樂後的關鍵時刻上映,又遇上國慶黃金檔期,賣座是肯定的。最重要的是,電影富含“親情·鄉思·族譽·國名”的感性元素;放在全人類抗疫的背景前,這份情愫顯得特別的“文化自信”。

《我和我的家鄉》的《最後一課》影片裏有一所外表看起來流光溢彩的小學(下圖),它就是來自浙江省會杭州淳安縣的“中國最美鄉村學校”——富文鄉中心小學。這所學校因爲這部戲而成為了2020年中國疫後國慶小長假遊客們的新晉打卡聖地。(2.4.2021)

Comment by OVEPI on February 9, 2021 at 4:28pm


陳明發《直播:實地直擊》

上網直播,就只能賣化妝、護膚、服飾與水晶嗎?等疫情過去,大家可以趴趴走,要玩直播,就不是每天坐對鏡頭,做Point of Purchase Sales talk,示範商品或展覽梗圖。 做地方創生,例如推銷農産或農業文遺,可直闖現場,還可以炫實際勞作體驗、實境遊覽。走走看看,說說笑笑,都是大自然真淳樸的景觀。這點,導遊比一般直播人更占優勢。(9.2.202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