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營銷 2.0: 文化特區運動

除了朗朗上口的口号,另一个有效营销地方文化的工具是:形象定位。

Load Previous Comments
  • OVEPI

    愛墾網·情感地理學怎樣表達了人對其世界的感情

    Geographies of Affect(情感地理學)通過空間與情感的互動,來表達人對其世界的感情。這種表達方式不僅涉及個體對特定空間的情感反應,還包括集體情感、文化氛圍以及空間對情感的塑造與強化。以下是一些具體的表達途徑:

    1. 空間記憶與情感投射

    人在不同的空間中往往承載了獨特的個人或集體記憶,情感地理學強調這些記憶與情感如何被空間喚起和投射。某個地點的環境、氣氛以及歷史背景可能會觸發深層的情感體驗。

    例子:一個人回到童年故鄉時,可能會感受到強烈的懷舊情緒。故鄉的街道、房屋甚至氣味都可以激發出早年的情感記憶。這種感情並非由具體事件觸發,而是空間本身承載的記憶與意義引發了情感波動。

    2. 地方感與歸屬感

    情感地理學常常通過地方感(sense of place)來表現個體或群體對某一特定地點的情感歸屬。地方不僅是物理上的存在,也是情感上的存在。人們對一個地方的依戀感或歸屬感,反映了他們與那個空間的情感聯結。

    例子:城市居民可能對他們生活多年的街區產生深厚的歸屬感,街道、社區公園、甚至當地咖啡館都是他們日常生活情感的載體。失去這些地方可能引發深刻的情感失落感,表現為鄉愁或文化焦慮。

    3. 空間的情感氛圍

    情感地理學關注空間氛圍(atmosphere)如何影響人們的情感體驗。例如,某個空間的光線、聲音、建築布局、氣味等環境要素會塑造一種特定的情感氛圍,使人在進入該空間時自然而然地產生某種情感反應。這種氛圍不僅由空間的物理特性決定,也通過社會、文化、歷史等因素影響。

    例子:教堂、寺廟等宗教場所往往通過高聳的建築、柔和的燈光、安靜的氛圍營造出一種神聖的感情體驗。進入這些空間的人可能會感到敬畏、寧靜、平和,表現出對宗教信仰的虔誠感。

    4. 情感地圖與空間感知

    情感地理學還通過情感地圖(emotional mapping)表達個體對空間的感情體驗。情感地圖通過記錄人在空間中的感情流動,揭示了不同地點帶給人的情感反應。不同人群對同一空間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情感體驗,這種主觀性使情感地理學具有獨特的表達方式。

    例子:城市中的公園對某些人來說可能象征著寧靜與自然的連接,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可能是孤獨感或危險的象征。這些情感差異形成了一種情感層次上的空間地圖。

    5. 空間與情感的政治

    情感地理學還揭示了空間與權力、情感的相互作用,特別是在社會不公和歷史創傷背景下的集體情感表達。特定空間可能承載了某種集體情感或歷史情結,成為集體情感宣洩的場所。

    例子:廣場、紀念碑等公共場所通常是集體情感(如悲痛、憤怒、抗議)的展示地。例如,廣場可能是政治集會、抗議活動的場所,成為人們表達集體憤怒與反抗的象征。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作為歷史創傷的象征,承載著全球人民對戰爭的反思和對和平的祈願,空間本身傳遞出強烈的情感呼喚。

    6. 情感與日常生活空間

    情感地理學還表現在日常生活空間中,展示了情感與日常生活環境的密切聯系。人的日常生活空間,如家、辦公室、咖啡館等,也承載了情感體驗和記憶。通過這些空間,個體的情感日常化,體現了生活與空間的情感交互。

    例子:家作為情感的核心空間,往往代表著安全、舒適和歸屬感。而當某人搬離長期居住的家,可能會產生情感上的不適或割裂感。這種情感不僅源於家中的物理環境,也源於家作為個人情感經歷的長期場所。

    7. 文化與情感的空間表達

    不同文化中的情感表達與空間的關聯緊密。情感地理學通過研究不同文化如何賦予空間特定情感,展示了情感的空間化表達。例如,一些文化中的節慶活動或儀式往往在特定空間舉行,這些空間在文化中具有強烈的情感符號意義。

    例子:墨西哥的亡靈節期間,人們前往墓地慶祝亡靈回歸,墓地成為人們與亡靈交流和紀念親人的情感空間。這種特定空間中的情感表達形式深深植根於墨西哥的文化傳統。

     

    情感地理學通過各種途徑表達人對其世界的感情,涵蓋了個體和集體記憶、地方感與歸屬感、空間氛圍、情感地圖、社會政治背景下的集體情感、日常生活空間中的情感體驗以及文化中的情感空間表達。通過這些方式,情感地理學展現了空間不僅是物理存在的環境,也是一種情感豐富的場所,使得人與其世界的情感交織在空間中。上續 / 下續

  • OVEPI

    柏格森vs海德格爾

    柏格森的 "Duree" 和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Dasein" 是兩個在時間和存在上有著深刻探討的哲學概念。雖然這兩者都涉及到對時間和存在的理解,但它們在哲學背景、目的和具體內涵上有著顯著的差異。以下是兩者的異同之處:


    背景與目的


    柏格森 的 Duree


    背景:
    柏格森的綿延是在反對機械論和實證主義的背景下提出的。他試圖區分數量化的、外在的時間(如物理學中的鐘錶時間)與人類內在主觀的時間經驗。


    目的:
    綿延的目的是闡述時間的質性體驗,強調時間的連續性和不可分割性。柏格森認為,我們的意識經歷時間不是一系列獨立的瞬間,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流動,這個流動是生命經驗的本質。


    海德格爾的“此在”


    背景: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中提出了此在,作為他對存在問題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類存在的方式,特別是人類作為存在者的獨特性質。


    目的:此在的目的是探討人類存在的本質,特別是人類如何在世界中理解和體驗自己的存在。海德格爾強調,此在是“向死而在”的存在,意味著人類在意識到自己終將死亡的前提下,理解自己的存在和時間性。


    時間觀


    綿延的時間觀


    質的時間:柏格森的綿延強調時間的質性特徵,它不是可以量化的時間點的集合,而是持續的、流動的經驗。這種時間是無法被分割的,它是一種內在的、直觀的感受。


    非線性時間:綿延是非線性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我們的意識中連續交織,並不斷影響著我們的感知和行動。


    此在的時間觀


    時間性(Temporality)
    海德格爾的此在關注時間性,這種時間性是存在的基本特徵之一。海德格爾認為,人類的存在是“向未來開放”的,我們的存在方式是被時間性所結構的,並且這種時間性使得我們能夠理解自己的生命和死亡。


    生存時間:此在的時間性體現為未來、現在和過去的統一體,人類通過對未來的預期、對過去的回顧以及在當下的行動來構建自己的存在。


    存在的意義


    綿延的存在意義


    生命流動:
    柏格森認為生命的本質體現在綿延之中。生命經驗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無法被完全量化或理性化。綿延是這種持續流動的生命力的表現,它與創造性和變化性密切相關。


    反對機械論:
    柏格森用綿延來反駁機械論的世界觀,強調存在的不可預測性和創造性。


    Dasein 的存在意義


    存在的敞開性:
    海德格爾認為 Dasein 是“敞開於存在”的存在者,這意味著人類通過理解時間性來認識和把握自身的存在。Dasein 的存在總是與世界相關聯的,是在世界中的一種“在世存在”。


    向死而在:Dasein 的根本特徵之一是對死亡的意識。這種意識賦予了生命特殊的緊迫感和意義,使得人類的存在具有獨特的深度和豐富性。


    相似性


    時間與存在的交互作用:
    儘管來自不同的哲學傳統,柏格森的綿延和海德格爾的此在都強調了時間和存在之間的深刻聯繫。兩者都認為時間不是外在於人的,而是與人的內在經驗或存在狀態密不可分的。

    對機械論時間的反思:柏格森和海德格爾都對傳統的機械論時間觀提出了批判。柏格森反對將時間視為一個可以切割的線性序列,而海德格爾則反對將存在簡化為無時間的、固定的本質。

    差異性


    主觀經驗 vs. 存在論分析:柏格森的綿延更加注重主觀的時間經驗和質的流動,而海德格爾的此在則是對人類存在的存在論分析,更關注的是人如何理解和構建自己的存在,尤其是面對死亡時的存在意識。


    生命力 vs. 向死而在:柏格森強調此在作為生命流動的象徵,代表著一種創造性的生命力;而海德格爾的此在強調的是人類在死亡意識中的存在狀態,這種存在狀態具有深刻的存在論意義。

    柏格森的綿延和海德格爾的此在,都關注時間與存在的問題,但它們代表了不同的哲學視角和關注重點。綿延是一種質的、流動的時間經驗,強調生命的持續性和創造性,而此在是對人類存在的分析,特別強調時間性和對死亡的意識。儘管兩者在處理時間和存在的方式上有共同點,但它們的核心關懷和理論基礎有著顯著的差異。

  • OVEPI

    愛墾APP: 薩丕爾的語言漂移/沿流理论vs柏格森的““綿延””

    薩丕爾
    (Edward Sapir)在《語言論》(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第七章)中提出的“漂移/沿流”(Drift)現象與柏格森的“綿延”(德文:Duree,英文Duration)有相似之處,但它們屬於不同的概念範疇和理論背景。


    薩丕爾的“漂移/沿流”理论


    Drift的概念:薩丕爾在《語言論》中提出的“漂移/沿流”指的,是語言隨著時間逐漸發生的系統性變化。這些變化通常是自發的、無意識的,是語言社群在日常使用中逐漸累積的結果。漂移/沿流反映了語言內部的趨勢和方向,這些趨勢可能涉及音韻、語法、詞彙等層面的變化。薩丕爾強調,漂移/沿流是語言演變過程中的自然現象,無法被外部力量直接操控。


    語言變化的自發性:漂移/沿流表現出語言隨著時間的自然演變過程,這個過程是緩慢的、漸進的,並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這些變化往往是微妙的,逐漸積累,並最終導致語言結構的深刻變化。


    柏格森的“Duree”


    Duree的概念:柏格森 的“綿延”指的是人類主觀時間的連續性經驗,這是一種質的時間體驗,與物理學中量化的時間(如鐘錶時間)形成對比。柏格森認為,綿延是持續的、不可分割的,是個體內在意識中感受到的時間流動。它強調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連續性,這種連續性是無法被切割成具體時間單位的。


    時間的質性:柏格森的綿延是一種質的時間體驗,它注重的是內在心理的時間流動,這種流動是連續的、整體的,無法被分析或分解成各個片段。這種時間觀強調的是生命經驗中的持續性,而不是外部世界中的量化時間。


    Drift 與 Duree 的比較


    相似性


    持續性與漸進性:
    薩丕爾的漂移/沿流和 柏格森的綿延都強調了一種持續的過程。Drift 是語言隨著時間逐漸演變的過程,而 Duree 是內在時間的連續流動。兩者都表現出一種連續的、非間斷的現象,並且都強調過程中的質變而非量變。

    自然性與無意識性:漂移/沿流是語言變化的自發過程,無需外部力量驅動;綿延是個體的內在時間經驗,超越了物理時間的量化特徵。這種自發性和無意識性是兩者的一個共同點。

    差異性:


    理論背景:漂移/沿流屬於語言學領域,是對語言隨時間自然演變現象的描述,而 綿延是哲學概念,旨在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主觀經驗。漂移/沿流聚焦於語言結構的變化,而綿延聚焦於意識和時間的質性體驗。


    範疇與應用:漂移/沿流是語言學中描述語言變化的概念,用於解釋語言如何在不同歷史階段中演變;而綿延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時間觀,旨在解釋人類如何體驗和理解時間流動。這使得兩者在應用範疇上有所不同。


    薩丕爾的漂移/沿流和柏格森的綿延,雖然在持續性和自發性方面有相似之處,但它們分屬不同的理論背景和研究領域。Drift 是語言學中的概念,描述語言隨時間的系統性變化,而 Duree 是哲學中的概念,強調主觀時間的連續性經驗。兩者在本質上是不同的概念,但在處理過程性和連續性方面有一定的共同點。

    有關:海德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