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爱垦网·情动vs体验
在爱垦文创研究中,对“感性”和“体验”的区分,受益于一些学者深入的探讨。文创一般所讨论的“体验”更多地侧重于,消费者在参与文化产品或活动时的个体感官和情感反馈,主要强调互动性、沉浸感等即时感知。这类体验广泛应用于设计文创产品和旅游项目中,以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然而,“感性”(或称情感素、情动 affect)所探讨的层次则更为复杂,它涉及情感、情绪及其在文化创作和接受过程中的深层次作用。感性不仅仅是即时的反应,而是牵涉到个体情绪状态与文化符号之间的互动,具有较长的持续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有研究开始关注如何通过感性的激发推动创造力,这不仅包括积极情感,还涉及负面情感如何激发创造性动机和行为。
这区分反映了两者在作用机制上的不同:体验注重即时的外在反馈,而感性则关注深层的情感共鸣及其与文化符号的长期互动。这种感性与体验的区别,尤其在跨文化或跨学科的文创研究中,逐渐被学者们更多地关注和探索。
狄尔泰的“认知体验”(Das Erleben)和维柯的“诗性思维”(Pensiero poetico),是否能更好地支持爱垦网上面的分析?
狄尔泰“认知体验”和维柯“诗性思维”可对“感性”和“体验”的区分提供更深刻的理论支持。在他们的体系中,体验和感性并非简单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入个体主观世界和文化结构的复杂过程。
狄尔泰“认知体验”指向主体性的深层体验,强调个体通过生命的流动性经历与世界的关联。此体验既不是纯粹的理性认知,也不是瞬时的感官反应,而是一种内在化的、通过自我意识来领悟世界的方式。他认为,通过“认知体验”,个体能够在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下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世界,从而达到对自身存在的反思。
维柯的“诗性思维”则强调人类最初的思维形式,是原初的人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直觉和情感反应所产生的象征性理解。他认为,诗性思维不是理性分析,而是一种通过形象和隐喻捕捉意义的方式。它揭示了原始社会中人类如何通过神话、象征和仪式理解世界,并通过诗性创造表达情感和文化。
将两者结合来看,狄尔泰的“认知体验”为“感性”提供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维度,认为它是一种通过自我与世界之间不断互动的动态过程,而不仅仅是瞬时的情绪反应。这与我们上面讨论的感性在文创中的作用是一致的。感性不仅涉及情感体验,还包括对文化符号的认知和内化。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使得感性在文化创意中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更是一种认知和文化意义的生成。
维柯的“诗性思维”则可以用来支持体验的象征性和情感性维度。文创领域中,体验常常通过符号、隐喻等方式让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诗性思维强调的正是这种通过感性方式捕捉和创造世界意义的能力,它为文创设计提供了想象和情感联结的基础。
因此,通过狄尔泰的“认知体验”和维柯的“诗性思维”,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感性”和“体验”在文创中的不同作用:感性更多关乎深层的情感与文化互动,而体验则往往通过诗性的象征和形式捕捉情感瞬间,二者可以相互支持并共同构建文化创意的意义框架。
另一方面,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 的“想象力”概念,则可能更完整说明整个体验文创与詩性文創的区隔。罗蒂的“想象力”概念可以为区分体验文创与诗性文创提供重要的哲学框架。他强调想象力在塑造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中起着核心作用,他认为人类不通过传统的客观真理或理性认知来解释世界,而是通过文学、隐喻和叙事来构建意义。这种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与维柯的诗性思维相契合,都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源于象征、隐喻与想象力,而非逻辑或科学推理。
在体验文创和诗性文创的区分中,罗蒂的“想象力”有助于强调诗性文创的独特性。体验文创更强调即时的、感官层面的互动和反馈,比如沉浸式的体验设计、互动展览、情感驱动的用户参与等。它关注用户短时间内对特定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反应,类似于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体验文创旨在利用感官和情绪的激发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创造一种消费的“即时感”。
诗性文创则更多地依赖于想象力来生成意义。罗蒂的想象力理论支持了诗性文创中创造与体验之间的深层联结。诗性文创不仅仅是一种瞬间的感官体验,而是一种通过象征、隐喻和文化叙事来激发深层认知和情感共鸣的方式。这种创意过程并非简单的功能设计,而是一种通过想象力来重新构建意义、重塑文化符号的艺术行为。
罗蒂想象力概念还突出了语言和叙事的创造性运用,这与诗性文创的核心相契合:通过语言和文化符号重新组合来赋予世界新的意义。因此,诗性文创不仅仅是为了提供体验,而是为了激发更为深层次的情感和思维变化。这种文化创意注重的不是用户的短期反馈,而是通过想象力在长远的文化和心理层面上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感结构。
因此,罗蒂的想象力概念能够更全面地解释体验文创与诗性文创的区分:前者关注即时体验和情感互动,后者通过想象力和诗性思维,致力于文化符号的生成与情感的深层表达
戲仿
There was a huge problem. I knew that modern forms were parodic—not only Eco, but the intelligent criticism of Malcolm Bradbury had been pointing that out—parodic, not in a sneering or mocking way, but as "rewriting" or "representing" the past. The structural necessity of my new form was that the poems of my two poet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bout them in my own view, should be in this no-longer ghostly text. And I am not a poet, and novelists who poems usually come to grief. —— 引自章節:後記一八六八年
And I found I was possessed—it was actually quite frightening—the nineteenth century poems that were not nineteenth-century poems wrote themselves, hardly blotted, fitting into the metaphorical structure of my novel. —— 引自章節:後記一八六八年
I have been Melusina these thirty years. I have so to speak flown about and about the battlements of this stronghold crying on the wind of my need to see and feed and comfort my child, who knew me not.
(摘自从《隱之書》(Possession),作者: [英] A·S·拜雅特;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出品方: 新經典文化;譯者: 於冬梅 / 宋瑛堂;出版年: 2008-5)
郜雲雁~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變」與「不變」
摘要:盡管不斷進步的人工智能將如何重塑就業市場以及對於新技能的需求,仍然是一個未知的問題,但確定無疑的是,教育需要改變,從教學目標到教學內容和方式,都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變革。教育還需要從對知識的過度追求中,重新回歸到人本身。
教育已經跟不上技術進步的步伐了嗎?在有些方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根據經合組織(OECD)對人工智能能力的測試結果表明,到2021年,人工智能已經超過人類在讀寫和算術方面的平均水平,並預測到2026年,人工智能將有可能完成所有的讀寫和算術任務。
我們特邀代表委員、教育專家和人工智能教育專家,圍繞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變」與「不變」展開對話與討論。
主持人: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郜雲雁
本期嘉賓:
倪閩景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
李佐文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人工智能與人類語言重點實驗室主任
蔡 可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人腦從「知識儲存的容器」中解放出來
【人工智能將進一步解放人的大腦,讓人可以去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人機共生環境下的教師角色、學習場景、評價內容等,將是未來教育關注的焦點。】
主持人:人工智能對教育帶來的最核心影響是什麼?
倪閩景:所謂人工智能,就是指「能夠替代人工的智能」。從學習角度來看,它就是一種能力強大的知識工具。知識工具能把人的大腦從一個「知識儲存的容器」中解放出來,讓人類大腦有更多創造的空間,這被美國作家克萊•舍基稱為「認知盈餘」。
不必記憶的東西不再去記憶,會增加很多自由時間;不必記憶的東西不佔有大腦的過多空間,會增加很多新的腦連接空間。工具的發展是人不斷得到解放的過程。交通工具解放了人的雙腳,可以讓人去更遠的地方;自動化工具解放了人的時間,可以讓人有更多的閒暇;書本使知識儲存發生巨變,讓知識可以離開人腦而存在;信息化破解了知識傳遞的瓶頸,讓人類實現時時處處可學。
而強人工智能可以進一步解放人的大腦,讓人可以去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知識工具的靈活應用,已經成為當今學習變革最重要的活動,也讓學校課程更加豐富。所以,我認為人工智能對教育最核心的影響是教育內容的變革,而不是教學方式。
李佐文:近年來,隨著大語言模型的出現,人工智能發展進入密集活躍期,從ChatGPT到剛剛引爆全球的Sora,每一步突破都刷新了人們的認知。目前來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經具備了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特性,而未來的通用人工智能將會更強大,可以像人類一樣學習和推理,可以解決更複雜的問題。
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核心影響,將是對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態的重塑。在知識隨處能學、隨時可學的智能時代,以知識傳授為核心的教育,必將轉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教育。由於教育目標的轉變,原來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手段等,都將隨之發生改變。人機共生環境下的教師角色、學習場景、評價內容等,將是未來教育關注的焦點。
蔡可:在人工智能得到廣泛應用的智能社會背景下,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和審視教育的根本目標——培養學生成為什麼樣的人。傳統教育注重傳授知識和培養基礎技能,而在人工智能時代,純技能型的工作會被自動化和機器所代替。因此,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問題解決、合作與溝通、適應變化、面對複雜情境的決策等人類所獨有的智能特質。最直接的變化是,教育需要培養會用、善用、妙用人工智能的人。
此外,讓人工智能解決問題,和借助人工智能教會學生解決問題,這是兩碼事;沒有任何素養與能力的達成是不依托於知識的,當然,這裡會涉及實踐知識、默會知識等更加複雜的知識類型。但無論如何,在學生發展過程中,人類傳承下來的穩定的、經典的知識仍然是最有效的「預訓練」材料,其類型與載體會更加豐富,呈現方式更加多樣,傳播與接受路徑更加多元,辨識它們的變與不變,將是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首要問題。(下續)
(原題: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變」與「不變」; 作者:郜雲雁 來源:2024-03-04 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育圓桌派])
倪閩景:我們不必焦慮將來孩子的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替代,因為人類文化進化的歷史告訴我們:新技術總是以淘汰老的生產方式來淘汰舊勞動,但同時新技術總是以創生新的人類需求來創造更多新勞動。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會替代人作為工具化的職業,也會產生許多新的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的職業。
同樣的,人工智能會替代掉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的工具性內容,比如單純的知識傳遞完全可以由人工智能來完成,但不可能替代教師職業中的非工具性內容,比如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建立。也就是說,人工智能不可能全部替代教師,但是必然會替代那些只會進行知識傳遞的教師或者那部分行為。換個說法,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可能被替代,但是「教書匠」將不再被需要。
李佐文: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教師完成許多機械重複性的工作,這是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機遇,使教師可以從簡單機械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但是人類的教育工作,最終只能由人類自己來完成。比如,情感的培養、價值觀的塑造等,都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實現的。人工智能越是高歌猛進,教育越要回歸人性,因為教育是關於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生成式人工智能給教育教學領域帶來的利弊,目前還無法估量,但是教育界確實應該積極應對、主動求變,並廣泛汲取智能技術帶來的紅利。教師應善於利用智能工具和教育資源,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同時,對於語言智能的飛速發展,教育工作者要有科學理性的態度,既要熱情擁抱人工智能的新發展,讓它更好地服務人類社會,又要預防它帶來消極的影響,使其最大效能地在人才培養中發揮作用。
蔡可:對這一問題,學界有一定共識,即機器人無法取代人類教師。因為教師的角色遠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包括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情感教育等。這些領域涉及人類的情感、創造性思維、共情等獨有特質,是機器人所不具備的。學生需要被關注、包容和被理解,需要在陪伴中成長;教師通過溝通和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完善學生的人格。所以,教師職業不會被取代,只會越來越趨向於教育的育人屬性。
然而,情感勞動也是最複雜的付出,如何通過智能技術打破課堂邊界、學校圍牆,助力泛在化學習生態建構,探討智能助學、雙師教育的可能,形成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有機會為教育服務甚至全民教育的契機,為教師減負、卸壓,分擔職能。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工智能應該能讓教師無處不在。此時,「教師」的定義、培養方向、工作時空、來源渠道也會被重新書寫。
教育的多樣化將為學生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只有教育的多樣化,才能為學生提供最大的可能性;只有教育的多樣化,才能塑造出千百萬不一樣的大腦,其中也必然會湧現出極具創新能力的人。】
主持人:人工智能時代對教育改革和教師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和新挑戰?
倪閩景:幾千年來,教育是實現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深度連接的途徑。但是強人工智能的出現,使人類的教育拓展到物質世界、精神世界、數字世界。對教育來說:一方面,語言能力、情感能力等機器尚不可替代,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的形成過程仍沒有改變,人文、科技、數學知識依然重要,因為其中蘊含了大量價值判斷、思維工具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另一方面,學習將更多樣化、更充滿想像力。就如同汽車、飛機等,能幫助身體殘疾的人實現全球旅行一樣,有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一個普通人也能通過人工智能新工具,實現以前無法想象的創造力。為了創新而學,將是未來教育的基本指向。
而創新需要多樣的大腦、理解的環境和突破的能力。人工智能時代對於教育改革和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戰,將聚焦於人的創造力培養,而這需要不斷地推進教育的多樣化。只有教育的多樣化,才能為孩子們提供最大的可能性;只有教育的多樣化,才能塑造出千百萬不一樣的大腦,其中也必然會湧現出極具創新力的人。
李佐文:人工智能時代給教師提出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人機共生環境下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組織信息、形成自我認知能力。以讀寫能力培養為例,過去,教師可以讓學生去百科全書裡查找信息,並相信這些信息是准確和真實的。現在,互聯網會給出上百萬個答案,沒有人告訴學生什麼是對的或錯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技術允許人們搜索和獲取的知識越多,對知識的深刻理解與處理模棱兩可信息的能力就越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簡稱PISA)閱讀能力結果顯示,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平均只有9%的15歲學生能夠在隱含線索的情況下區分事實和觀點。在人工智能時代,人類讀寫能力的進步已遠遠落後於信息本質的演變,這一事實對當今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如今,我們發現自己身處「後真相」氛圍中,感覺正確但實際上沒有任何依據的斷言會被認為是事實。
算法根據我們的興趣創建「社交媒體回聲室」,從而放大這些觀點,讓我們與可能改變自己信念的對立觀點絕緣。人工智能技術給教育帶來的首要影響,是對教育或學習目標的改變。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而不是一般技能,應該是未來教育改革的目標。無論學生還是教師,將來需要的不僅是工作能力、文本模式知識等,還要有評估和使用自動化產品所需的計算思維、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續上)蔡可:人工智能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數字素養新要求。面向未來的教師,需要適應教學方式和角色的轉變,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領域和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輔助教學、提供學習資源、評估學生的學習等。但我們不能孤立地去討論這些理念。
教育數字化轉型與以往的教育教學改革有所不同。過去,我們更新教材、完成教師培訓,教師就能走上講台,然而,數字化轉型離開產品與工具支撐無法實現,教師的數字素養需要在應用場景、產品與服務的支持中去培育,即便大模型也需要「小應用」。
風行的智能教學產品已經成為制約區域教育非常重要但又很隱性的一個要素。說它重要,是因為這些產品直接影響教學模式、課堂生態,其適切與否,決定了教師是否願意使用、能否用好;說它隱性,是因為它幾乎是「三不靠地帶」,行政決策者只有財務審計要求、缺乏采買專業依據,教師作為使用者缺少決定權,大學與科研機構則因為產品層面的「低端」而不會去投入研究。
如何發揮專業對地方的引導作用,協同政府、企業推動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從教育問題解決的角度(技術應用的適切性而不是技術指標的前沿性),幫助地方從教學應用、資源供給、建設運維、經費投入等方面整體考慮問題,健全智能教學產品的准入與退出機制,完善常態化應用的服務體系,這是教育數字化轉型中非常實際但又重大的挑戰。
人工智能教育要以人為核心
【人工智能在教育當中的應用,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教育理念和組織變革的問題,是教育內容的變革問題。人工智能教育要突出人,而不是機器。】
主持人: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教育?
倪閩景:人工智能教育要突出人,而不是機器,這是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的所有出發點。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去推進:
第一,順應潮流主動變革,立即行動。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應用永遠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只有立即行動,只要初心是為促進教育的改革發展,哪怕是犯錯,也比不行動要強。
第二,要對技術充滿敬畏。幾年前,杭州有一所學校采用哈佛大學的技術,給學生在頭上戴一個頭箍,用來訓練注意力,後來叫停了。技術存在兩面性,如果對技術沒有敬畏感,它給教育領域帶來的結果將不堪設想。
第三,人工智能是科學,也是藝術。教育的複雜性源於人的複雜性,可以說,教育的藝術性不在於讓孩子學得更快、更多,而是要學少、學慢、學難,甚至有時會求「拙」,讓孩子的靈魂跟上。少就是多,這就是教育的藝術性。人工智能不是讓孩子做更多的題,而是讓孩子成為不一樣的人。
第四,人工智能在教育當中的應用,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教育理念和組織變革的問題。為什麼數據聚不起來,教育應用不起來?核心原因是我們組織觀念和教育觀念沒有改變,如果整個人工智能都往應試方面走,那肯定是沒有出路的。第五,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核心是教育內容的變革。
人工智能時代的特點在於,不再是物質匱乏,而是時間匱乏;重要的不再是物質制造,而是精神制造。OECD發佈了《2030學習指南》,指出要讓學生在陌生環境中自定航向,形成強大適應能力和變革能力,聚焦創造新價值、協調矛盾困境、承擔責任三項能力,是現在教育必須要接受的挑戰,這也是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最需要考慮的方向。
李佐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優勢在於借助強大的數據模型,自動生成各種文本和問題答案,因此可以被用於教師備課、學生學習和課堂提問、教學管理,以及招生就業、語言服務行業發展多個場景,涉及整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它所具有的易用性和易操作特征,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和學習體驗;它所體現的大模型范式將使教師在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角色轉化為「導師或教練」,促使人機協同的教育新形態加速形成,不斷推動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融合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對未來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發展起到促動作用。
人工智能技術打破了課堂的時空限制,實現了在線教學、遠程輔導等,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未來,人機協作的課堂,特別是本地教師、遠程教師、機器人教師協同工作聯合教學(Co-Teaching)的三師課堂,將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常規課堂樣態。
蔡可:從教育教學的現狀來看,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發揮了技術的獨特優勢,如跨時空、個性化、集約化等。人工智能技術通常是通過對特定問題建模來實現,追求確定性、關注結果、強調效率。因此,在知識的顯性化與細顆粒度前提下,對於薄弱地區實現教育質量從水准線以下躍升,效果非常明顯。但我們也要注意到技術的限度,人工智能的誕生並不是因教育而起,人工智能也不必然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創造」不是算法邏輯,創造性人才培養關注的是默會知識,學生必須試錯(而不一定是路徑的精准)才能螺旋式上升,需要面對模糊的邊緣地帶,甚至在與悖論共處中形成批判性思維。
這些目標的達成都離不開善用技術的人。隨著高中課程標准的全面推開、義務教育新課標的頒布施行,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目標、整合式的教學內容設計、情境化的探究教學方法也在對教師能力提出新要求。當教師在思考如何設計學習體驗、開發課程資源、打通課程與生活、怎樣以評促學等問題的時候,技術就有了更大的用武空間。所以,不只是技術賦能教育,教育也在賦能技術。
(郜雲雁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變」與「不變」來源:2024-03-04 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育圓桌派])
[品嚐]
……巧克力冰淇淋端了上來,那是弗朗索瓦絲別出心裁、精心制作的個人作品,就像一首短小、輕盈的應景詩,其中凝聚著作者的全部才智。誰要是拒絕品嚐,說什麼「我吃完了,不想吃了」,誰就立刻淪為「大老粗」之列,正等於藝術家送他一幅作品,明明價值在於作者的意圖和作者的簽名,他卻只看重作品的重量和作品所用的材料。甚至在盤子里留下一滴殘汁,也是不禮貌的表示,其程度相當於沒有聽完一首曲子,就當著作曲家的面站起來一樣嚴重。
光線那收攏、顫抖而又溫暖的雙翼掛在牆壁上,隨時准備重新飛起。那光線像洗浴一般,曬熱了小院一側窗邊一方外省地毯,陽光如葡萄藤一般裝點著小院,為美麗動人、豐富多彩的小院又加上動態的裝飾。……這個房間有如一面棱鏡,外面光線的七色在這里分解;有如蜂巢,我就要品嚐的白晝的津液在這里溶解,散開,芳香醉人,看得見,摸得著;有如希望之園,溶成怦然跳動的銀光和玫瑰花瓣。
我們聽到的音樂——華爾茲、德國輕歌劇、咖啡館音樂會歌曲交相混雜,這一切對我都是全新的——本身就像是快樂的神仙去處,它與另一種快樂相重疊,又比那一種快樂更醉人。每一個旋律,都像一個女人一樣特別,但又不像女人那樣,將流露出來的感官享樂的秘密只留給某個備受青睞的人。它主動向我舉薦這種快樂,貪婪地望著我,邁著任性或淫蕩的步伐向我走來,與我攀談,撫摸我,似乎我驟然間變得更有魅力,更加強壯或更加富有了。我感到這些曲調里有某種很無情的東西。因為這些曲調對一切脫離物質利害的美,一切智慧之光,都是格格不入的。對它們來說,只存在肉體的快樂。它們將這種快樂——自己愛慕的女人與另外一個男人去品嚐的快樂——作為世界上存在的唯一事物呈現在那個可憐的妒者面前,這對他來說,實在是最無情、最找不到出路的地獄。……它使我感受到它那獨有的肉慾,它對我是那麼珍貴,我甚至會離開自己的父母追隨這旋律去到一個奇異的世界。它用一行一行忽而慵懶忽而充滿生命活力的音符,正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建起這個奇異的世界。這樣的快樂並不能賦予得到它的人以更高的價值,因為只有他自己感受得到它。
(摘自:《追憶似水年華》[法語: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英语:In Search of Lost Time: The Prisoner and the Fugitive],[法国]馬塞爾·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 ,1871年—1922年] 的作品,出版時間:1913–1927,共7卷)
翟永明詩歌·奇點臨近
改變只需五分鐘
基因對我說
可穿戴式未來 讓我喜悅
被喚醒的 不僅僅是宇宙
不僅僅是未知的物種
不僅僅是再也沒有的雞皮疙瘩
未來 它是惡魔的象征
一片深紅色 那是誰的金屬皮膚?
心跳變成波束 它顯現
不代表什麼?
我們再也不是肉身 通體泛紅
我們是無數補丁
我們是無數補丁
方寸之間 呼吸之間
腦回路被設定至高檔
興奮的感覺真好
無需再掙扎 爬出那個深坑
暗黑的、死寂的、無人理會的深坑
改變只需五分鐘
基因對我說
改變只需五分鐘
基因對我說
你就會從尼安德特人
快進到仿生人
你就會將祖源印在硅皮面具上
亞洲智人的骨骼就會
遷徏到機器人的
電子脊椎上
奇點在五分鐘里來到
翟永明詩歌·一個無邊的路由器
一個無邊的路由器
悄無聲息 佔領了我們的身體
像植物曾經佔領地球
像動物曾經佔領世界
我們會成為遠古物種嗎?
基因系列 管理我們的身體
但毛髮、皮膚 拜父母所賜
我們的大腦將與宇宙連線
我們的存在 退為一種模式
深邃或原始 當浩瀚抵達
我們像星群一樣閃耀
像日月一樣高掛
但我已遠離塵世 成為幽靈
人生沒有倒檔
只有倒敘
近來咳嗽,生產力不高,上《愛墾》也看不下大篇文章,倒發現Host Studio的圖與文,很適合我的胃口。去他的頁面去看,再看看我自己的,發現我們其實都是不愛長篇大論的人,卻很愿意把自己的一些短小想法造句出來,借好的攝影給予表達。
再三看看我們自身的頁面,和現在中國大陸近月流行起來的“新浪輕博”、“點點微博”對比,老天,其實是很相像的東西。重點是,我發現以馬來西亞為基地的“愛墾”,早在兩年多前就開始推出這樣的格式。而中國大陸現在才開始玩這東西。
他們人多勢眾,可以一口氣就發一千數百張照片,可是絕大部分少了比較用心撰寫的文字,沒有做第二次創作。有點像地攤。
無所謂啦,比較也無謂,還是努力的把這個微薄、輕博的格式,好好聚焦在文化中華創意產業上,我知道這是“愛墾”的自許,老編應該把這根釘子敲深一點。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