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小时候,每当祖母与邻居泡壶茶在五脚基讲古时,总喜欢拿张小凳子坐在一旁听,特别是听他们讲有关南来前在中国故乡的故事。
他们讲古都是在工余时间即晚上,而且乡村地区灯光有不是很好,五脚基不是很亮,所以谈到鬼都会心存害怕,却又很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尿急也不敢上厕所,打瞌睡双眼几乎盖上也不敢进房睡觉,等有大人进入屋内,赶紧尾随去解决或睡觉。
这是个人的情况,说明人都爱听故事。以前听完就算,不过,当有机会到中国乡下一趟,看见祖父母的故乡时,情景和人物有些就与小时后听到的故事一样,原来前辈们的故事不是寓言,全是真实故事。
马六甲河口未发现古堡城墙时,在一项研讨会听陈明发博士主讲,他认为商业机构善用软性力量创新,为企业带来丰富的利润。如果政府欲使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应该积极看待软性力量。
他指出,在欧洲国家,那里有解说员为游客讲解历史故事。一个旅游景点加上历史故事,游客不得不留宿,以便把故事听完。留宿多一晚,旅客在当地的消费自然增加,当然是带动无数领域。
因为旋转塔计划,古堡城墙终于出土,更在历史记录上创下另一个记载,旋转塔打桩古城破坏了古迹。首席部长之后表示,要是没有旋转塔计划,可能古堡城墙就不会被发现,明显的反映出,我国缺乏考古专人和努力。
首长也指出,城墙的地点,可能能印证拜里米苏拉发现马六甲,创造马六甲皇朝,继而被荷兰、葡萄牙及英国登陆和统治的地点,可见是有一定的记载,只是没有真正考究,连旋转塔计划欲实行前也没有这项努力,先破坏才发现有宝。
宝物出现,也激不起考究的努力,民间希望继续扩大范围挖掘,政府却又要在附近实行旋转塔计划,认为那里是古迹区的边沿。
为何不做一项完整的考究,让所有沿马六甲河及古城门的古迹一一出土,加上人类喜欢听故事的心态,培训一批讲古人才,为旅客讲解马六甲的故事,利用软性力量创造马六甲古城的品牌。相信马六甲州政府要恢复600年前的辉煌马六甲会更快达致。(2006年12月24)
Comment
林蕙蓮·尋尋覓覓雞場街
在號稱必須要吃的88店裏
湯匙翻轉了碗底
為的是要看看還有多少內容
紅豆以為驚鴻一瞥才矜貴
煎蕾已被貍貓換太子,由巴殺裏瘦瘦小小批發出來的小青條來壓陣,傳統的馬六甲椰糖在那裏?
羅惹也沒有在夢裏才能找到的味道,為什麽有魷魚呢?還有魚餅也來獻醜,想念的豆腐卜沒有了,油條也被炸啊炸,變成大牙簽,咬不動了。
叻沙不必提了,幾乎每桌都留下它在墊後,就不必再多說了。
總之失望啊失望就是了。
怪事特別多,一切從馬六甲開始
600年前,拜里米蘇拉王子流亡到馬來半島西岸一個小漁村避難。他以這個漁村作為復興基地,並且以當地盛產的馬六甲(Melaka)樹為之命,史稱馬六甲王朝。
馬六甲曾經是馬來半島重要的貿易港口,是香料、黃金、絲綢、茶葉、鴉片、香煙和香水的集散地,也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西方殖民強權葡萄牙、荷蘭及英國覬覦馬六甲的優越地位和貿易機會,先后佔領過馬六甲。
馬六甲留存的歷史軌跡,將馬六甲王朝以及英國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殖民時期的各個文化特色串聯起來,猶如一串多彩的珍珠,令人目不暇給;2008年7月7日,馬六甲古跡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來,進一步帶動了旅遊業;有人沉浸在歷史美夢不能自拔,妙想天開為馬六甲王朝添福添壽,增添幾百年歷史。
馬六甲州政府以馬六甲的歷史積澱為傲,把「一切從馬六甲開始」作為宣傳口號,致力朝旅遊城市目標邁進,新的地標性建築如雨后春筍般在旅遊區矗立,招惹非議。
非議原因在于枉顧文化、漠視歷史遺跡,以吸引遊客為導向的現代化建設,破壞了古跡區的統一,與周圍的歷史文物格格不入,有辱歷史城和旅遊城市的清譽。
最受詬病的,是矗立在原怡力草場,可以飽覽週遭景致和全球最繁忙的馬六甲海峽的旋轉塔;馬六甲河口的仿麗江水車,也備受非議。
這座水車是前首席部長到麗江遊覽時,對運轉中的麗江水車深感興趣,于是在「你有我有」觀念下,在馬六甲河口仿造一座來媲美。不料緩慢的馬六甲河水推不動水車,裝配的馬達也發揮不了作用,啟用以來,時走時停,最后乾脆罷走,停止不動了。
州政府的大白象計劃還有旋轉摩天輪、單軌火車(見圖)、迷你賽車場、國際機場、香料公園、100間博物館……多不勝數。新上任的首席部長蕭規曹隨之外,還以「馬六甲市民在大選時支持反對封街的反對黨」和「造成馬六甲塞車的罪魁禍首」為由,宣佈取消雞場街週末封街三天措施,又在巴耶明光新宰豬場建竣之前,迫不及待宣佈年杪關閉現有的愛極樂宰豬場,令豬販無所適從。
雞場街週末封街三天來方便小販擺攤營業的措施,已有13年之久,是遠近馳名的週末市集,也是遊客必到的景點。首長提的二點理由荒謬無比,竟有華裔過氣政客亦步亦趨,對連串不利民生的措施視若無睹,卻聲色俱厲譴責華人不懂得感恩。
古色古香的馬六甲,攤在陽光下的怪事車載斗量,馬六甲真是奇怪的地方!(原題《馬六甲怪事多》2015年01月6日 02时56分 • 許萬忠“忠言逆耳”專欄)
馬六甲河底下蘊藏著13世紀水底世界?答案是有待考證!
馬六甲河底下蘊藏著13世紀水底世界?答案是有待考證!
根據《星報》報道,一群專業潛水員在甲河底下發現13世紀滿者伯夷王朝(Majapahit)的文物,還指在水底發現部份的興都廟及城門,有可能是比拜裏米蘇拉15世紀創建馬六甲還要更早。
星洲日報聯絡甲州文物部負責人,對方表示,當局擁有自己專業的潛水員,目前已經將報告呈上總部,等待總部進一步的行動。
她說,有關於馬六甲河底下的水底城,有待考證,之前未曾聽說,必須仔細研究報告以後才能對外公布,目前不做任何回應。
《星報》報道指出,甲州首席部長拿督斯理依德利斯哈倫已經接獲有關於發現水底城的消息,不過未接獲深入的報告,必須等待文物部做出更進一步的報告。
位於目前硬石咖啡處報道也指,有關水底城位於目前的硬石咖啡處,一直延伸到甘榜摩登一帶。
馬六甲博物院機構總經理拿督卡密斯表示,甲河向來就發現多個王國的錢幣,除了滿者伯夷王國的硬幣,還有更早的硬幣,都在博物院內展出,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前往參觀。
至於甲河水底城之說,卡密斯只表示,有關領域由文物部負責,他不便做出回應。
網絡資料顯示,滿者伯夷是13世紀時東爪哇的一個印度教王朝,位於今日泗水的西南,《元史》稱為麻喏巴歇,《明史》稱為滿者伯夷。
從1293至1500年,滿者伯夷王國曾統治馬來半島南部、婆羅洲、蘇門答臘和巴厘島。於西元1350至1389年期間,哈亞.烏魯克(Hayam Wuruk)在位時期勢力達到巔峰,其領土範圍甚至遠至泰國南部、菲律賓、東帝汶。
(文章來源:星洲日報.2016.11.06)
馬六甲文化底蘊在那裡?
朋友遊畢馬六甲,問道:這世界文化遺產
文化底蘊在那裡?看見擁擠的街巷,人和車爭路
常有險驚險鏡頭,買東西吃東西雜亂又吵死了
實在感受不到馬六甲讓人感動的地方在那裡?
臺灣人鼓勵在地小旅行,對地方經濟有何幫助?
蔡鎮鴻雲: 在地經濟交流屬底層結構,
照顧的是與自己關係密切之人
遠地旅遊是提昇自己個人的視野
底層結構不好,長期而言對自己也有不好影響
現代人重遠輕近是需要努力的
擴大視野其實也很重要,尤其是在地旅遊業者。
馬來西亞許多年輕人到臺灣留學,
也把在地經驗文創的手法帶回家鄉,
對提升在地經營有幫助。
例如,店面的設計、待客的禮貌親切,
臺灣其實可以透過這方面輸出的軟實力
有的墾友在FB表示:
說出我的心裏話, 現在我不想去馬六甲擠。
馬六甲老街區還在大事建設,
真怕會給聯合國撒除世界文化遺產地位。
檳城也有這個隱憂。
這很讓人替馬六甲擔憂。
據友人說:在馬六甲古城區
鄭和還被人變成賣養生品的招牌。
謝仲洋‧消逝中的古城
在一個改變比保存更有“價值”的時代裡,發展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保存反而是阻礙時代“進步”的頑石。於是,每一天都成為了歷史,在來不及用相機把眼前一幕拍下時,明天此處便成了不復存在的“遺址”。
世遺本質為保護在地文化,不讓在地人生活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各種不當發展浪潮淹沒;奈何,世遺帶來的商機,對商人除是“會下金蛋的鵝”之外,也是州政府擦亮政治招牌和力爭撥款的契機,世遺金字招牌讓官商兩相宜。
世遺古城在官商兩大集團的競逐下,還能保留多少原貌,或是徒有其表,外坡客和古城人有不同的價值判斷。
舉例,近半年來的老街人行道工程延伸到有“南北貨行”之稱的板底街,承包商稱沒有接獲甲市政廳指示,因此不將經過店門通道的人行道壘低,造成店家出入和上下貨極大困擾。
本是方便遊客行走老街的基建,卻變成“擾民”,只因地方當局忽視小細節,而細節足以構成燎原之勢。
有商家表明,受不了停車位因人行道工程減少和壘高的問題,決定把經營數十年的批發行搬遷,這對展現豐富市民生態的老街精神面貌而言,無疑是一大損失。
仔細走在老街,和街坊逐一談起,你會發現馬六甲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曾叱吒老街的許多老行業如打鐵、打金、木桶製作、制藤等,如今難敵時代衝擊,不是苟延殘喘,就是陷入後繼無人的凋零,當這些老行業全被改頭換面的民宿、咖啡館和新式店鋪取代時,世遺城只是一座虛榮空洞的“步行街”。
曾是古城一代人集體記憶的武牙拉也板底“極樂園”,也隨著最後一座遺址聯邦戲院,於9月28日被河畔發展商的神手剷除後憑空消失,老馬六甲的那一丁點回憶也一併被撅奪。
所幸,馬六甲仍有一些有熱誠的民間團體和個人,默默耕耘口述著歷史採集和傳承,及導覽消逝中或即將消逝的場所。
如甲華堂青上月舉辦的《傳說古城》故事館,展現了老街街坊的生活面貌、15項老行業和馬六甲河口的變遷,其中口述歷史短片的採集和剪輯,為最珍貴的民間歷史記錄。
古城文史工作者賴碧清的文化導覽如《秘遊極樂園》,務求將古城人的回憶留住,因為只有珍惜歷史和擁有回憶的人,才有能力省思當下,期許未來。
將於本週六晚在培風中學舉行的潮州音樂專場演出,也是一種鄉音的傳承和發揚。因為只有瞭解,才會去愛,才能談守護和傳承。
下次,當你來馬六甲,當你對某個場所有著莫名的感動時,請你用相機馬上把它記錄下來,也許那是它在消逝前,對你做出的召喚。(收藏自9.10.2014星洲日報/記者Apps‧作者:謝仲洋‧《星洲日報》古城記者)
谁不爱听故事?
以前,许多人生智慧,都是借助故事的方式一代人传一代人。我的祖母也是很爱说故事,她其实是一个文盲,可是她懂得许多中国的历史传说,我後来才知道那是从戏曲故事里学习来的。今天,马来西亚华族的历史事实,并没有在官方的记录中受到重视,甚至受到有意的忽略或歪曲,华族历史工作者的努力要受到支持与鼓励外,民间也必须加强挖掘历史、创作成故事,以便借用人们喜欢的载体流传下去。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