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心與物遊》論徐志摩的詩 (1)

一九二三年頃,中國新文學運動有了新的展開,結束了初期文學運動關於枝節的紛爭。創作的道德問題,詩歌的分行、用字,以及所含教訓問題,皆得到了一時休息。凡為與過去一時代文學而戰的事情,漸趨於冷靜,作家與讀者的興味,轉移到作品質量上面後,國內刊物風起,皆有沈默向前之勢。創造社以感情的結合,作冤屈的申訴,特張一軍,作由文學革命而衍化產生的文學研究會團體,取對立姿勢,《小說月報》與《創造》,乃支配了國內一般青年人文學興味。以徹頭徹尾浪漫主義傾向相號召的創造社同人,對文學研究會作猛烈襲擊。在批評方面,所熟悉的名字,是成仿吾。在創作方面,張資平貢獻給讀者的是若干戀愛故事;郁達夫用一種嶄新的形式,將作品注入頹廢的病的情感,嵌進每一個年輕人心中後,使年輕人皆感到一種同情的動搖。在詩,則有郭沫若,以英雄的、原始的誇張情緒,寫成了他的《女神》。

 

在北方,由胡適之、陳獨秀等所領導的思想與文學革命運動,呈了分岐,《向導》與《努力》《向導》中共最早機關報,先後由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主編。 

《努力》即《努力周報》,1922年在北京創刊,胡適主編,各異其趣,且因時代略呈向前躍進樣子,“文學運動”在昨日所引起的糾紛,已得到了解決。新的文學由新的興味所擁護,漸脫離理論,接近實際,獨向新的標準努力。文學估價又因為有創造社的另一運動,提出較寬泛的要求後,注意的中心,便歸到《小說月報》與《創造》月季刊方面了。另外,由於每日的刊行,以及歷史原因,且所在地方,又為北京,由孫伏園所主編的《晨報副刊》,其影響所及,似較之兩定期刊物為大。 

這時的詩歌,在北方,在保守著五四文學運動胡適之先生等所提出的詩歌各條件,是劉復、俞平伯、康白情諸人。使詩歌離開韻律,離開辭藻,以散文新形式為譯作試驗,是周作人。以小詩捕捉一個印象,說明一個觀念,以小詩抒情,以小詩顯出聰明睿知對於人生的解釋,同時因作品中不缺少女性的優美、細膩、明慧,以及其對自然的愛好,冰心女士的小詩,為人所注意、鑒賞、模仿,呈前此未有的情形。由於《小說月報》的介紹,朱自清與徐玉諾的作品,也各以較新組織、較新要求寫作詩歌,常常見到。王統照則在其自編的文學周刊(附於《晨報》),有他的對人生與愛,作一朦朧體念朦朧說明的詩歌。創造社除郭沫若外,有鄧均吾的詩,為人所知;另外較為人注意的,是天津的文學社同人,與上海的淺草社同人。在詩歌方面,焦菊隱、林如稷,是兩個不甚陌生的名字。

Views: 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