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風情與文物》印度之行印象 2

二、骯髒的白衣


印度人也喜歡白色:白色是他們的憧憬。他們的男人穿白色的衣服。在那樣骯髒的環境中,過著最起碼的物質生活,可以想像穿白衣的人們,並沒有西方式的「純潔」的意念。白色是一個包容一切的色調,無情的顯現出現實生活中所有的汙染,穿白衣的印度人因此予人以特別不愛乾淨的感覺,使原就有民族自大感的中國人特別覺得難以忍受。

也許因為季節之故,在短短的印度之行中,沒有見過白蓮,然而印度是白蓮的故鄉。我所說的白蓮,是指在中國人心目中的白衣菩薩座下的白蓮。白蓮像徵純潔無垢,像徵大慈大悲,像徵無限的美好,因此與救世的菩薩的形象連在一起,與一切慈悲為懷的神佛連在一起。印度人的膚色是深暗的,居住環境是灰黯的,但是印度人的文化裏卻有白蓮的精神,中國的觀光客太容易被成群的小販與乞者所困擾,為痳瘋病患者所驚嚇,不容易體會出這種莊嚴的文化精神:溫和、慈祥與愛惜眾生。

在起身前,我匆忙的瀏覽了旅行社發給的一些資料,上面提到印度人是祥和的,所以旅行者很安全。有了這一點資料,我在旅程中注意當地的報紙,找不到我們習慣看到的社會新聞版,沒有發現狠毒的互相殺戮的消息。旅程實在太短了,要了解一個古老民族的個性是不可能的,但是一鱗半爪的現象,使我對創造白蓮意象的故鄉,確實不禁肅然起敬。

 

三、「進步」的交通


驕傲的中國遊客太容易批評印度的道路,習慣於高速公路上開快車的我們,看到主要的印度公路仍然顛簸不平,仍然要穿過村莊,與牛羊爭道,常常忘記不過十多年前,我們的路道也是類似的水準,但是我們很不容易留意到他們的一些進步的現象,其中之一就是道路上的路障。

道路穿過鄉村,自然形成該鄉的活動中心,這是全世界共通的現象,然而道路上行駛的車輛,橫衝直闖的進入村落,難免造成村中人畜不安,甚至有所傷亡的情形。在開發中國家,汽車的駕駛者通常有一種優越感,到了鄉村地區,甚至故意快速行駛,揚起一陣灰塵,讓嚇呆了的村民吸進肺裏去。我國在依賴兩道車線的一號公路的時代,就是這樣的。歐美比較進步的國家,了解人的安全與舒適比車輛的暢通更重要的道理,發明了分離的辦法解決車輛行駛與人群活動的衝突。但人與車總是要交會的,駕駛者尊重行人的修養是文明國家的基本要件。

印度比我們進步的地方就是不論多重要的公路,車輛進入村落,路上必設路障,使駕駛者煞車慢行。這一點看上去很有限,但成為全國一致的設施,卻代表一種高尚的人文主義的觀念。到今天,我國的情形雖略有改善,但鄉村之中,台北市的巷道裏,汽車欺壓行人的情形可說仍是一種普通的情形,大家習以為常,不以為意。如果國內有人提倡在住宅區的道路上設置路障,一定遭到大家一致反對,認為是開倒車的行為。目前只有臺灣大學的椰林大道上設這種東西。印度全國的國民都能像臺大的師生一樣接受行人第一的觀念,我認為是很了不起,堪稱為開發中國家的楷模。

Views: 2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