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義:體驗的親歷、本真和自明:生命詩學 4

生命體驗的第二個熱點是死亡。人們都忌諱談論死,但死亡是哲學最根本的問題,是生命詩學最真實的底色。生與死是存在的兩極,死的永無窺測比生更為凝重和富有力度,所以體驗

死亡即是最深刻體驗存在,即是最深入沉思人的本質。死亡作為生存的基本參照和背景,必然會帶給生存空前的力量,如果對死缺乏真正的意識,也就必然對生缺乏真正的自覺。在死亡面前,生命最徹底暴露它的本色:擁抱、欣賞、逃避、絕望……構成了它輝煌悲愴的樂章。

死亡體驗可分三種類型。第一種是以身殉道的親歷型,用自己高貴的生命去驗證去燭照生存的虛空。第二種是虛擬型,用冥思幻想擬想去開辟生命終極的種種情景感知。第三種是知性型的,從哲學理念出發,去作形而上認知演繹。

長期以來,主流文化總是從社會學角度出發,粗暴責斥死亡的歌詠,判以悲觀頹廢的罪衍,多麼不利文明健康的主旋律發展。實際上,從生命角度出發,在詩性與哲學高度上展開帶給我們眾多的體認,這無與倫比的美麗"心病",是人生的幸事,是存在的敞開。近年來,死亡之域綻開朵朵令人驚顫的小花,《碎片》是其中之一,那是陽子在悸動中,由意識模糊到逐漸透明的一次奇遇:

清晨三點鐘
心跳模糊一片
躲閃不及的夢幻落入杯中
我看見一顆返回一顆心
像是應邀而至的風鈴草
死亡在它的歌唱中飲酒做詩
我存在於這樣美得發黑的碎片中嬌小的指頭
近似許多來回滾動的繁星
風聲一樣搖擺不定
我於是漸漸透明起來

——陽子《碎片》


而馬永波則冷靜地把死亡與靈魂,逐出感性冥想氛圍,放到智性的天平上,掂衡測試其重量:


一生把一具骷髏帶在身上

這每個人可怕的秘密
隨我們一起長大,水晶,本質或者金屬
它終將跨出皮膚,獨立行走
它支撐著我們直立和到達.
是我們最後奉獻的果實
左右我們一生
由丁當的破爛組成
把手摳進我們生命輝煌的房屋
就能觸到它,溫暖、真實、忍受你欲望的重量
保持純潔,它知道一切都會結束

——馬永波《存在的深度》


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曾說:死是要打開永恆性大門並且是時時威脅著我們——也就是在無可避免的很短時間,把我們置於不是永遠的毀滅,就是永遠不幸的那種恐怖的必然性之中。但是,在抵達必然性的終點,會思想的"思想的葦草",必然以奧妙的生命熱情,展現它眾多搖曳的身姿:或深深眷戀驚詫。或極度愉悅。或本能逃離抵抗。生命的明暗、對比、偉大與渺小,終於在九十年代重新積蓄起一股新死亡體驗詩流,影響頗大的"新死亡詩派"大致認可這樣的方位:與整個傳統文化和美學沖突對抗-一在人類內心深處涂抹烏鴉詩句;離開歷史,直接對生命進行終極觀照,目的是從超出的生命收集到像詩篇一樣精美的氣質和靈魂,以冥想沉思進入存在的深度,以高蹈的清醒擁戴悲劇。⑧

在生命詩學的旗號下,這樣的死亡體驗詩流有愈演愈烈之勢,因為生命終將被撕成碎片,生命終將被推進深淵,每個人每時每刻都面對宿命。先鋒詩人更不能回避這一最銳利的生命疼痛。不過,人的超越意識既是對終極的確認又是否定,生命這種輝煌悖謬,正是生命最動人最深刻的意蘊。無數死亡詩歌都圍繞這一悖論和意蘊,展開其千姿百態的體驗研討。對死的理解,追溯,冥想和瞻望,使先鋒詩歌真正撕開遮蔽的虛偽面紗,解開生命本真的面目。生命詩學,因為死亡的高度,而成為最深刻的詩學。

命運較之死亡則更為撲朔迷離。迄今為止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完滿定義。正是因為它的神秘無定,才給生命體驗注入取之不竭的資源。

命運,是一條望不到頭的因果鏈。既是某種巧合,或然,又是不可更變的必然。它吝嗇得輕易施舍一釐一毫,又富足慷慨得隨便拋擲。它是上天恩賜的良機,又是庸常生活一次不起眼的"際會"。它是一場曠日持久,折磨人的殘酷戰爭,又是一次唾手即現的奇跡。它通常大公無私鐵面無情,有時卻也顯得極端的偏袒和狹隘。它提供選擇,抗爭,征服時機,又撒下順從,屈服,乖乖就范的陷阱。它有時掌握在人的手中,性格成為命運的主宰,有時卻被上帝當作掌上的轂子,信手一揚。命運,影子般緊貼人的生命,是一種摸得著的實有,又是一種看不到的虛幻,所有人都想穿透它,所有人最後都嘗到無盡的煩惱。


⑧参见《新死亡诗派》序言及附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原載《詩探索》95.4期,入選《中國最新先鋒詩論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版)

延續閱讀:

奇思妙想視界·狄爾泰《體驗與詩》體驗的個體性(內在性)

伽達默爾:「體驗」一詞的歷史

論狄爾泰的「體驗」概念與間在解釋學

張一兵:關聯與境:狄爾泰與他的歷史哲學

童慶炳:經驗、體驗與文學

Views: 1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