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中華 ] 三個字,保證國泰民安 3

説“田”不簡單,還因爲它幾乎把中國古代的道理-治理都包裹進去了。與之發生關係的有:里、甲、佃、畝、畋、甸、畿、稷、苗、畕(即“疆界”之意)、疇、壘等;而這些又都與田地、里甲、國家、邊疆等歷史和制度有關聯在一起。

我們在讀古代典籍的時候,經常看到有這樣一個概念:井田。在中國古代社會,“井田”完全可以編列出一系列相關的社會關係。比如,“井”是“家”的代表,“背井離鄉”被描繪成失去家園的淒慘情狀。“井”是鄉土觀景至爲重要的生活必需,久之,也變成了“家鄉”代表性符號。

所以,我們所聽説的“井田制”,無論作爲政治制度是否真正存在(學術界有爭議),都不妨礙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道理”:包括宇宙觀(天圓地方)、政治制度(井田制)、都城形制(城邑—國)、管理制度(里甲制度)、鄉村聚落(鄰里關係)、王城街區(街坊區劃)等,都與“田”有着千絲萬縷的交織。至少,井與家聯系在一起。《説文》説“八家一井”。

有井就有田,有田就有里(理),里這個字其實就是“田+土”,表示賴以生存的住宅與田地。《説文解字》:“里,居也。從田從土。凡里之屬皆從里。”説明“里”與“家”同構。而家不只一戶,是不同的農戶組成的親屬共同體(漢族的村落最爲典型),所以就有了“鄰里”關係。“里”不僅指鄰里關係,也是行政單位,是計量單位,還是管理制度,比如里甲制度。可以説,古代的“農村基層幹部”不是什麼“書記”“村長”。我們古代(遲至清代)地方基層組織的“管事”稱長官里尹,諸如里吏、里正、里君、里長、里胥、里宰等。在大的歷史範疇中,皆屬於里-甲制,反正都是管“田”的。——這兩個字一眼就能看出“田”的身影。

▲田地構成了人居的根本,也是社會得以組織、鄉土文化得以增長的基礎。圖爲江西婺源古村落。(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國”

有田才有國。這是中國傳統“社稷國家”的終極解讀。《管子》曰“後稷爲田。”後稷爲週朝始祖,也是農神。中國自古便將“社稷”作爲“國家”。“社”就是祭拜土地,“稷”是糧食的總稱。

這樣的邏輯很明晰:有了田地,有了糧食,就有了國家。所以,國家的首要政務來自於“農正”。而“政”這個字就是從“農正”來的。《説文解字》解得很清楚:“政,正也。”這也是古代政治以“田”爲“政”的基礎,——即田政。這下理解了,爲什麼國家每年的“中央第一號文件”(非常時期除外)都是針對農業的。原因就在這里。

那國與田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可謂密切。簡單地説,中國古代的城郭(其實就是囗-國)營造形制正是以“田”爲模範。《周禮·考工記》中有這樣的句子: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

其實,這樣的城郭結構都是模仿田疇的形制——阡陌格式(設計界通常用“棋盤式”)來複制。在《周禮》中的王城建制,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城郭與田壟之間的緊密關聯,包括方形或長方形,以及“坊市”“里坊”等,都與傳統農耕作業的井田制相互配合。長安作爲中國爲數不多保持其最初佈局的城市之一,保留下了棋盤式的街道佈局。

(原題:【道中華】説文解字|原來這三個字里藏着國泰民安;日期:2023-04-09;來源:道中華微信公衆號)

作者簡介:彭兆榮,廈門大學一級崗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人類學系主任,廈門大學旅遊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類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文學人類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美術學院“中國藝術遺産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Views: 1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