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瑋 蔡詩瑜〈紀念學者段義孚:傳統城市形態依然有著當代生命力〉(上)

202110月份,我們曾經和段先生以及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阮昕有過專訪,就新技術和虛擬世界對個人隱私以及公共空間的影響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兩位學者一致認為,由於中西方城市理念的不同,新技術帶來的挑戰也應該區別對待。

在城市空間里承襲中國文化的脈絡,發揚傳統中國城市與建築的優勢,或許是應對未來的最佳答案。 雖然當時已經是91歲的高齡,但段先生從具體的城市場景出發,在郵件中向我們娓娓道來。

段先生的人文主義地理學研究與阮昕對於中國傳統空間的闡述遙相呼應,兩代學者共同構成了這篇難能可貴的采訪。今日重發此文,以表示對段先生深切的懷念。

三聯人文城市:雖然兩位的研究領域分別是地理學和建築學,但你們都很強調建築與城市的人文性和歷史感。你們怎麽看待當今這些新技術的影響?它與城市的人文性之間是否會發生衝突?

段義孚:很多人會認為,如果住在景色壯麗的摩天大樓上,有一種能主宰眼前一切的感覺,就會覺得很幸福。我們確實需要視覺上的滿足。現代中國城市有非常雄壯的景觀,那不僅是視覺盛宴,也是向人類智慧的致敬,是需要投入所有的科學和技術才能實現的。

但這對人來說就足夠了嗎?美好的生活僅僅是由美麗的圖畫組成的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們不僅需要視覺上的享受,我們還有其他的感官,觸覺、味覺等等,也都急切地需要得到滿足。

我稱它為「樸素」或「家常」(homeliness),是居住空間給人帶來的。如果城市能夠給我們提供美好的生活,它必須滿足人類生存的這兩極的需求。

                                                                                    充滿樸素感的福建土樓

阮昕:我認為技術的發展是在文化和文明的驅使下才出現的。舉個建築材料的例子,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有了今天說的鋼筋混凝土的大玻璃。建築變得非常透明,甚至從地板到天花板全是大玻璃,我們認為這是建造技術和玻璃技術的發展才帶來的。從技術的角度上來看,大玻璃的建築有很多問題。它在夏天大量地吸熱,冬天玻璃散熱又非常厲害,其實它不如傳統建築綠色節能。但我們還在建玻璃建築,我們並沒有說,我們就放棄掉玻璃建築行不行?這是因為玻璃技術的突飛猛進本質上。在所謂的現代性之下,它有一個很重要的表征——它代表著自由、開敞、靈活和透明性。

窗本質上是一個奢侈品。最古老的原始住宅里,沒有窗,只有門。因為門是功能性的,你必須進出。此外頂上有個洞,因為家里邊有個火塘,煙要出去,光線要進來。但人逐漸有了文化意義上的要求,我要在我自己安全的世界里開一扇窗戶。錢鐘書先生曾表述,通過窗看春天生機盎然的世界,情人幽會可以從窗子上進來,我通過窗戶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但同時我也讓外面的世界看到了我。如果我們把它用在今天的世界里,我們有手機,有各種屏幕,有所有虛擬空間的手段,它們給我們開了無數扇窗。雖然也把自己暴露出去了,但人的需求依然會驅動它繼續發展下去。

                                                                                                透過窗看外面的世界

三聯人文城市:無論是段先生講的科技替代了感官體驗,還是阮老師把技術比做一扇窗,都說明了技術可能會隔絕人與人的關係。我們該怎麽理解新技術對城市生活的這種負面影響?


段義孚:茶館曾經提供過這樣的場所,讓人們在舒適的角落無拘無束地發表意見。去茶館的客人往往都是男性,因此他們在性和政治等禁忌話題上都可以自由發表意見。隨著茶館越來越被更安靜的咖啡館所取代,盡管人們可能坐得膝蓋很近,但並沒有真正交談,相反,他們更喜歡向城市另一邊的朋友發短信聊天。因此,不僅僅是疫情讓我們懷疑親密關係,技術本身就使我們朝那個方向傾斜。城市管理者也偏愛技術,因為它簡化了我們生活的世界,其中包括成為「全人」(fully human)的意義。


阮昕:數字技術和虛擬空間的出現,到底是創造了更高的私密性,還是讓城市失去了公共空間,這都是一個很西方的概念。

西方人可能會很著急,虛擬空間的出現是不是會因此喪失集體生活?市民廣場是不是沒有用了?在16世紀之前,我跟朋友見面可以到威尼斯的聖馬丁廣場上去,在19世紀的英國,我們可以到火車站去。但今天,這些空間是不是不再給我們集體生活帶來這樣的機會了?

而在中國,我覺得不見得是這樣。從我們中國文化的角度來講,我認為我們向來把所謂的虛擬世界、文學空間、想像空間看得比物理世界更重,我們向來都是重文輕物的。原載搜狐 / 待續)

Views: 4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