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硯歌〈黑格爾:什麼是詩?〉(2)

詩的想像的本質特征在於:

“詩的想像既不是未經藝術處理過的觀念,也不是未進入想像領域的一般情感,也不是純客觀的鮮明精確的外在事物”,而是“介乎思維的抽象普遍性和感覺的具休物質性這二者之間”的“有獨立的自覺的目的”的“獨立自足的”“各部分顯出緊密聯系和配合”的“有機整體”。

黑格爾認為,由於詩的想像性特征,它可以容納精神界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無施不可,並且由此而成了一種普遍的藝術,一切藝術裏無不有詩,因為——

“本來詩所特有的材料就是想像本身,而想像是一切藝術類型和藝術部門的共同基礎”。

並且,因此詩可產生於一切時代,一切民族。由此,詩又成了最高的藝術,研究藝術哲學必須從詩開始突破。


精神性:由詩與散文比較見出


詩與散文的不同,歸根結底是由二者的思維方式、即觀念方式、也即對客觀世界掌握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

黑格爾認為,散文(即我們所謂的“文章”)訴諸知性,目的不在創造意象而在闡明內容的抽象意義;詩則訴諸想像,“把人引導到另一境界,即內容意義的具體顯現”。

所謂思維方式的不同,歸結到一點,就是詩用形象思維,散文用形式邏輯思維。黑格爾認為,人類的思維方式有三類:辯證思維、形式邏輯思維、形象思維:

辯證思維高於形式邏輯思維,前者可以達到對事物的理性認識,後者卻把事物看成是片面孤立的和靜止的,因而不能達到“對事物內在理性和意義的洞察”,即不能達到對事物的理性認識。

形象思維也高於形式邏輯思維,前者通過理性與感性的統一、一般與個別的統一、本質與現象的統一,而表現“理念”或“理”,也能達到對事物的理性認識,因此它同辯證思維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黑格爾所謂的“詩的觀念介在日常直覺和思維之間”,就是上述道理的簡要表述。


總之,由詩與散文比較,見出其精神性特征。詩的目的在於把詩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用“詩的方式”傳達給他人,內容方面著重於精神性,即黑格爾所說的:

  “把廣闊的世界及其紛紜萬象吸收到他的自我裏去,對它們起同情共鳴,深入體驗,使它們深刻化和明朗化”。

舉例來說,公元前480年斯巴達三百勇士守衛托莫庇萊關口而全軍陣亡的歷史事件,寫成歷史,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特在《歷史》中用了整整第七卷才敘述清事件的始末,而希臘詩人西蒙尼德斯為他們寫墓志銘卻只用了兩行詩:

“過路人,請傳句話給斯巴達人/為了聽他們的囑咐,我們躺在這裏。”

這兩行詩卻把詩人對這個事件的認識動人地傳達給了當時和後世的人們,並且流傳千古。

黑格爾認為,詩的任務在於表現精神的無限領域,並用精神性選取和處理過的客觀事物所形成的“詩的觀念”即“意象”,去教導人們認識“理”即規律、真理,“使人們能夠自覺地生活”。


由以上可以看出,黑格爾詩學的理性精神有著它極有價值的一面。由於詩的精神性,亦即詩人對世界的掌握方式、思維方式的觀念形態、意象方式,詩人在進行構思和表達時,就需要拿出全副精力,聚精會神,努力進入此種精神狀態。

黑格爾指出,在原始時代,人們的思維尚處於沒有把一般與個別內容與形式割裂開來的狀態,還是精神內容的普遍性與繁復具體現象之間未曾分裂的統一體(愛墾註:釐清維柯的“詩性智慧”),人們只要有了詩的發現,有了表現精神性的要求,出口就是詩歌,人們的思維和語言表現都是無意的、自發的,無須特別用力。(作者:蕭硯歌原題:什麼是詩?黑格爾:想像,只有想像才能產生詩,見《網易號》平臺

Views: 5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