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ung Po Tsai Cave's Blog (298)

陳明發博士: 從歐陽修的「擬歌先斂」,談「情動時刻」

「擬歌先斂」源於宋代歐陽修的《訴衷情·清晨簾幕卷輕霜》:



清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妝。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山長。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擬歌先斂,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明明“惜流芳”,偏偏畫作遠山長。“惜流芳”是呼唤;“畫作遠山長”是湧現。這中間的落差,是「擬歌先斂」、…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February 7, 2025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愛墾APP: 雅各布森語言功能

羅曼·雅各布森定義了語言的六種功能,據此可以描述有效的口頭交流行為。 [1]雅各布森的這一工作受到了卡爾·布勒的器官模型的影響,他在其中添加了審美功能、交際功能和元語言功能。



口頭溝通的六個組成要素



發話者:發出信息的一方。




消息:能用言語表達的信息。一個言語信息往往會有多種語言功能,言語消息的

結構主要受其主導功能的影響。[2]…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February 6, 2025 at 1:00pm — No Comments

愛墾APP:符號學中的指稱/指涉

在符號學中,指稱/指涉的對應面主要涉及符號與其所指對象之間的關係。具體來說,它探討符號(如語言符號、視覺符號)如何與實際的或抽象的對象、概念建立聯系。這一對應關係在符號學的不同理論中被賦予了不同的定義和重要性。

羅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將語言符號的功能分為六大類,其中與指稱/指涉關係最相關的是指稱功能(Referential Function)。雅各布森認為,指稱功能指向符號與其描述的對象或情境之間的關係,是語言用來傳遞關於世界事實的信息的一種功能。例如,在陳述句中,語言的指稱功能尤為突出。此外,雅各布森還強調了語言的符號特性,即語言中的符號不僅僅是簡單的指稱工具,還在溝通過程中承擔其他功能,如情感功能、呼喚功能等。…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December 22, 2024 at 12:30pm — No Comments

情感理論

情感理論(英語:Affect theory)是一種探討組織化情感的理論,有時候會交替探討情緒、主觀經驗感受,並探討其在生理、社會、人際關係以及內化表現形式的不同型態與分類。包括心理學、精神分析、神經科學、醫學、人際溝通、文學理論、批判理論以及性別問題研究等其他領域都有對影響理論的討論。因此,情感理論的定義也隨著不同學科的討論方式不同有也所差異。

情感理論最早由情感理論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與哲學家西爾文·湯姆金斯(Silvan Tomkins)在其1962出版著作《情感意象的意識》(Affect Imagery…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October 18, 2024 at 11:30am — No Comments

莊士弘·Affect 情感素;情動;動情 afffect 下

情感素最後終將離不開德勒茲思想的概念,並且了解內在性。情感素並不會淪入為主體性中,而應該被設想成內蘊於它必須建立的平面過程:這個平面既不是形式的結構化,也不是自然化或自發性的,而是一個不穩定的中間/空間milieu位置,總是受情感素-熱情與情感素-作用的影響,並且由動力學(cinétiques)原則(快與慢)與動態學(dynamiques)原則(強度,力量的強度 [intensités, degrès de puissance])所重新形構的。(編譯自Delourme & Lecercle 32-33)…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September 21, 2024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莊士弘·Affect 情感素;情動;動情 afffect 中

在《電影1》中,德勒茲說,「情感素是一種實質,也就是力量或質性[4]它就是被表達的東西(exprimé ; expressed)」(97)。當情感素作用於一個臉部,或是臉部的特寫,其臉部的特寫不是對某一個部分的物化。臉部的特寫可以使其影像(image)脫離出其時空座標,如此一來,便能召喚出被表達的純粹情感素。(96) Ronald Bogue更進一步地說:

The close-up is the face in that the close-up facializes, or converts a concrete…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August 27, 2024 at 6:30pm — No Comments

莊士弘·Affect 情感素;情動;動情 afffect 上

「情感素」這個詞乃是從史賓諾莎(Spinoza)的思想所開展出的論述。在史賓諾莎德勒茲(以下簡稱「史-德」)的思想裡,「情感素」係為生命的、非人稱的力量 (puissance de vie non personnelle),往往超越世俗舊有定義下的生命個體(Delourme…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August 13,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老胡说科学:量子力学是如何拯救爱因斯坦的自由意志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中不确定性的批评者,他有句名言:“上帝不玩骰子!”光子和电子的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不同于物理学家所称的经典世界中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与贝特曼的袜子这一奇特的案例有关。

  • 尼尔斯·玻尔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争论是很激烈的。…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ly 26, 2024 at 5:01pm — No Comments

吳傳玖·初識量子力學(科學詩)

量子糾纏

把一種

微觀世界的

物理現象

拋到

宏觀世界面前……

她要糾纏誰

多麼奇妙 又

神秘莫測……

量子學…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ne 19, 2024 at 9:00pm — No Comments

張子選·藏地詩篇 4

31



藏式土掌房,一花一天堂


山羊綿羊都是羊,菩薩心腸

抬頭仰望,別浪費了月亮

32



遠方如病,病入我心


此心此病主要由你構成

凡藥三分毒。一大堆歌舞和幸福

面壁觀修綠度母…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ne 10,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張子選·藏地詩篇 3

21

入夜飲馬,黎明磨刀

世事如亂草,莖莖催人老



歲月飛跑,一把短藏刀

我一生的好時光引頸就屠



22

良夜良人與時俱黑

半宿心疼為你裸睡…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ne 4, 2024 at 3:30am — No Comments

張子選·藏地詩篇 2

11



天天天藍。人間的面


見一面少一面

古格姑娘依舊腰身如箭

羊不見面馬見面

佛不常見你常見

不棄生死,不離涅盤

一年又一年,一堆破門板

總有一次鷹飛會讓我們淚流滿面…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y 29, 2024 at 4:30am — No Comments

張子選·藏地詩篇 1

1

三隻小白羊銜草入世

兩頭花豹子身苦如玉

魚來燕去,草原歷歷

人間的輪回多半閒置

我前世的熱身子啊

冷落了今生的你

2

半日青草的面龐和腰身…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y 26, 2024 at 6:30pm — No Comments

Crogan·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哲學;技術行動 6

在他的非学术写作中,他试图将“欲望(desire)”的概念进行再阐释。欲望是某种渴求,是消费的基础。国家和资本为了控制人类的消费欲望,通过各种媒体中的记忆术(mnemotechnics)在人类记忆和意识的各个层面创造特定的“真实”,这种“真实”是为了激发特定的消费欲望而生产出来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因为这种欲望是不真实的,所以会导致自己的意义消失,进而毁坏欲望本身的存在意义,让欲望无法再被生产和形成,这一进程也会彻底破坏资本主义运作的本身逻辑。



这一切正如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所说,资本主义必须依靠欲望才能存在,但是对于欲望的依赖会最终毁灭资本主义本身。…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y 7, 2024 at 10:00am — No Comments

Crogan·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哲學;技術行動 5

[第二部分]

编者按:基于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与时间”系列著作,本文作者Crogan系统地介绍了斯蒂格勒对于技术哲学的理论探讨,也概述了斯蒂格勒作为社会活动家的轨迹。因为内容较多,原文被分成上下两个部分编译,上半部分是关于斯蒂格勒的理论的简介,下半部分是关于他社会实践的介绍,和其他学者对他的相关批评。

在上半部分中,对于人类如何在地球上生存和如何不断再生产自己的问题,斯蒂格勒将技术理解为应对这两个问题的阶段性的和策略性的答案。在所有技术中,他又认为关于记忆的技术是最为核心的,电视电影的节目产业不断地生产著真实或虚假的记忆,这些记忆不断地塑造著人类生产的方式,也不断改变著人本身,从而不断地形成了社会群体的特征。…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April 12, 2024 at 1:00pm — No Comments

Crogan·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哲學;技術行動 4

这一生产过程孕育著毁灭自己的元素,这是因为信息和记忆的生产之所以可行,是因为观众愿意信任被生产出来的事件性的记忆,但是这种信任正在被这生产过程摧毁。在全球化时代之前的记忆是基于特定种族的环境,其形成过程是群体能够作出回应的,因此是更有参与性的记忆;而之后的记忆则是全球的、即时的和无所不在的,人们对所生产记忆的回应失去了距离感和空间差异性,之前所具有的回应和参与也被剥夺,而这一切会损害人们对于记忆的信任。



如果记忆不再被信任,个体以具有延续性的方式处理记忆的能力会下降,进而会影响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个性化过程。…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April 3, 2024 at 4:00pm — No Comments

[美國]托·莫里森:剝奪的語言與語言的剝奪 4

就當今這個各種各樣“話語”雜陳的世界而言,本質不過是通過文本而進行的權力敘事。“模棱兩可的官方語言”,“虛假的、沒有主心骨的媒體語言”,“盛氣淩人又僵化不堪的學界語言”,“被商品化了的科學語言”——這些被“剝奪”了的語言充斥了整個世界,不斷擠壓語言真實的生存空間;而有能力有願望讓語言保持在一種鮮活狀態的知識分子,卻一再被剝奪這種話語權。這對知識分子來說,不啻為殘酷宰殺。扼殺語言,從而掌控權力。面對如此局面,作者難掩焦慮。…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rch 18, 2024 at 8:00pm — No Comments

Crogan·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哲學;技術行動 3

因此,普罗米修斯(对照陈明发叙事诠释)不得不为人类盗取火种,也就是技术和艺术的才能。技术在这之后成为人类的一部分,让人类可以自我保存和延续种族。人类起源的初始设定(default)就是一个错误(fault),技术作为一种人造的力量,就是“修复”这个错误的关键之一。

与此相反,柏拉图式哲学总是试图将技术的作用边缘化,他们忽视了技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忽视了这一生存和发展一直是有条件的和临时的。因为人类没有可以指引和实现其命运的内在本质,没有什么选择是普遍的、永久的和绝对的——这三点恰恰属于柏拉图式哲学的形而上学的特征——所以对于其文化和技术遗产的选择性采用,人类的选择永远是策略性的,这一策略总是针对著特定的和临时的条件。…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rch 16, 2024 at 10:30am — No Comments

Crogan·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哲學;技術行動 2

关注斯蒂格勒的学说,对于城市科学本身来说还有两个理由。一方面,他的学说很好地展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也就是研究主观和客观的互动——记忆、预测未来和塑造自我等主观元素,是怎样被影像技术、全球资本和节目产业等客观元素塑造,又如何反作用到客观元素上的。



另一方面,斯蒂格勒的研究有著明显的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追求与伟大学者的对话,探讨关于人类的基本问题,同时还将自己的学术研究延伸到对于现实的影响中。这一点对于日渐被体制化的城市科学相关从业者来说,显得有些遥远和不合时宜。



而就是这种遥远和不合时宜,也许包含著“科学”的精神:科学不是对于当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的妥协,相反,科学精神意味著忠于真理本身,忠于对真理的追求过程,哪怕这种追求是与科学界或整个社会的主流相违背的。…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rch 11, 2024 at 9:30am — No Comments

Crogan·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哲學;技術行動 1

编者按:基于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与时间”系列著作,本文作者Crogan系统地介绍了斯蒂格勒对于技术哲学的理论探讨。这一探讨试图追溯到哲学史和历史的源头,解构柏拉图式哲学将“技术”边缘化的传统,借助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思想,让技术回到哲学思辨的核心,成为回答人类存在(being)和形成(becoming)问题的关键。



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斯蒂格勒作为社会活动家的轨迹,在蓬皮杜中心等文化机构,他引导了大量的公众讨论,这些讨论涉及到当代的关于技术的关键性问题。通过上述讨论,公众对于“技术如何塑造人类”这一问题有了更多的自觉和认知。



通过关于斯蒂格勒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叙事,…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rch 10, 2024 at 7:30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