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kata Bachcha's Blog (158)

谭其骧:地方志与地方史的区别(上)

自古至今,地方史和地方志这两种著作一直是同时并存的,不能强求合并、统一为一种体裁。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地方史、地方志的渊源和演变。

这两种著作大体上都是起源于汉朝,现在所知最早的是东汉的作品。东汉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都列于杂史。东晋的《华阳国志》在《隋书·地理志》列于霸史,在两《唐书》列于伪史。



现在有不少人把这几种流传到今天的汉晋著作看成是最早的地方志,实在是不恰当的。因为这几种书的内容显然是地方史,而不是地方志,所以隋唐的《经籍志》、《艺文志》都不列于地理类下,而列入杂史、霸史或伪史一类。不过地方志的渊源确乎也可以追溯到汉朝,从《华阳国·巴志》里可以看出,东汉桓帝时巴郡太守但望的疏文里提到了《巴郡图经》,可见在此以前已有了图经。图经就是一方的地图加上说明,图就是地图,经就是说明,这就是方志的滥觞。…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May 15,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中国地方志数据库

中国地方志数据库是一个收集中国地方志的网络数据库,上线于2019年4月19日,对公众免费开放。上线时,该数据库共收录了31483册、82735卷地方志书籍,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以及澳门和台湾,规模据称达到全球第一。该数据库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和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建设。截止2019年11月,网站的点击量超过136万次[1]。

背景…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May 13,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地方志(下)

作用

作家陈忠实创作《白鹿原》时,对地方史志资料多加参考,从几个县的志、史中摘抄了30多万字的资料[24]。



留美学人何炳棣在撰写《明清社会史论》一书时,曾在北美各大图书馆遍翻三千多种中国方志,超过读方志最多的清初大儒顾炎武。[25]



成都和重庆的两家“同德福”同名桃片食品公司者打起商标侵权官司,法官根据《合川县志》等历史文献判定重庆合川的“同德福”源自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的同德福斋铺,登记“同德福”有合理性。



广西巴马以长寿村闻名,当地一些企业和单位宣传活了超过142岁的清代人蓝祥为巴马人,但广西宜州官方以两地的地方志纪录为证,驳斥了蓝祥为巴马人的说法[26][27]。



江苏宿迁为重现“白鹿渔歌”古景,在耿车镇开挖白鹿湖人工湖。但很多市民认为白鹿湖应在来龙镇,历史学者根据《宿迁县志》、《淮安府志》等资料证明古代的白鹿湖确在现耿车镇境内[28]。…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May 9, 2023 at 7:30pm — No Comments

地方志(中)

按时间分类

地方志可分为通志和断代志2类。通志记述的时间上限是被志事物的发端,下限是志书断线(截止时间)。如《费县志》(时限是开天辟地到1985年)。断代志记述的时限是某个时期或者说某个历史阶段,如《费县志(1986-2005》。[2]

管理机构

在中国,中华民国内政部曾于1946年订定《地方志书纂修办法》管理地方志编纂工作[5];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9年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6],文革时期中断工作,1983年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恢复活动[7]。省级机构和市级机构全称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8][9],简称“地方志办公室”[10]。2006年5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11]2008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了《地方志书质量规定》。[12]香港亦有机构设置[13]。

台湾的地方志编纂,原依《地方志书纂修办法》由台湾省及各县市文献会负责[5],在2001年废止该办法后,改由各县市的文化局负责[14]。

现代也有私人编志的情况,如1998年,在社区营造活动已相当兴盛的…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May 9, 2023 at 11:10am — No Comments

地方志(上)

地方志,即方志,是记载地方的地理、历史、人物、自然生态及产业等资讯的著作,既是一种记载地方所有事物的百科全书,也是研究地方史重要的参考资料[1]



地方志不仅仅是针对中央,也不只是行政区划界定的区域,而是广义上的某个区域。它既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域,如省域、市域、县域、乡域、村域等。也可以是一个地理概念,如江河的流域、山脉所在的区域、海域等。还可以是国域、国外的某个区域,如某个国家、某个国家的某个区域、跨几个国家的某个区域等。[2]

目录



1 历史沿革…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May 5,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地方志文创

长沙市地方志学会召开地方志文创座谈会

3月21日, 长沙市地方志学会画志社召开地方志文创座谈会。

在听取影像志、画志的选题和创作思路, 以及成立地方志文创中心和地方历史文化志愿服务中心的初步构想后,长沙市地方志编纂室党组书记、主任, 学会会长王习加指出, 地方志文创要按照“政府作后盾, 学会搭平台, 企业做市场”的运作模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通过出版物、音像制品、文创产品等形式, 打造老百姓喜闻乐见,体现长沙特色, 服务长沙工作的地方志成果。…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pril 25, 202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黄任远大律师诀别书

纪念一位朋友的离开;分享另一位朋友对他的缅怀。还有,让人揪心不已的,他本身的诀别书。只想告诉朋友们,活着与友谊,是多么珍贵。I share this article just to say: how precious is our life and friendship.

黄振渊·拿督黄任远大律师与亲友的诀别书

前言:拿督黄任远是马西亚法律界一颗璀璨夺目的耀星。



他年轻有魄力,口才好,头脑冷静,反应快,有义气,法律知识深厚,特别是公司法令和清盘律法尤其精湛,又常常乐意为弱势群体打免费官司。他也是我在吉隆坡会计清盘专业的首席顾问律师。…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pril 21,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奧秘和比喻

耶穌對門徒授奧秘,對群眾說比喻。門徒問原因,他答:“因為那已經有的,要給他更多,讓他豐足有餘;那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一點點也要奪走。為了這緣故,我用比喻對他們講;因為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又不明白。” 

這個回答十分費解,本身像是隱喻,卻是向門徒說的。 


事情本來似乎應該是:無論對門徒,還是對群眾,都說比喻,使那已經有慧心的能聽懂,從而得到更多,豐足有餘,使那沒有慧心的愈加聽不懂,把他自以為是的一點點一知半解也奪走。 

其實,存在的一切奧秘都是用比喻說出來的。對於聽得懂的耳朵,大海、星辰、季節、野花、嬰兒都在說話,而聽不懂的耳朵卻什麽也沒有聽到。所以,富者越來越富,貧者越來越貧,是精神王國里的必然法則。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ugust 5, 2020 at 7:30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本鄉人眼中無先知

耶穌回到家鄉宣講,人們驚訝地說:“他不是那個木匠的兒子嗎?他的母親不是瑪利亞嗎?雅各、約瑟、西門和猶大不都是他的弟弟嗎?他的妹妹們不是住在我們這里嗎?他這一切究竟從哪里來的呢?”於是他們厭棄他。

耶穌就此議論說:“在本鄉本家以外,先知沒有不受人尊敬的。”(馬太福音)或者:“先知在自己的家鄉是從不受人歡迎的。”(路加福音)…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ly 29, 2020 at 6:27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就夠了。”耶穌有一些很聰明的教導,這是其中之一。 

中國人喜歡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當然也對。不過,遠慮是無窮盡的,必須適可而止。有一些遠慮,可以預見也可以預作籌劃,不妨就預作籌劃,以解除近憂。有一些遠慮,可以預見卻無法預作籌劃,那就暫且擱下吧,車到山前自有路,何必讓它提前成為近憂。還有一些遠慮,完全不能預見,那就更不必總是懷著一種莫名之憂,自己折磨自己了。總之,應該盡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擱憂慮,保持輕鬆和光明的心境。 …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ly 20, 2020 at 7:30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小孩、富人和天國

門徒問耶穌:“在天國里誰最偉大?”耶穌叫來一個小孩,說:“除非你們改變,像小孩一樣,你們絕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像這小孩那樣謙卑的,在天國里就是最偉大的。” 

為什麽像小孩一樣才能進入天國呢?我一直以為是因為單純,耶穌在這里卻說是因為謙卑。小孩謙卑嗎?他們不是一個個都驕傲如天生的王公貴人,不把人世間的權勢、財富和規矩放在眼里嗎?

 …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ly 7, 2020 at 11:18a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 又到麥哲倫海峽智利彭塔

(2月8日)大力神飛機在彭塔降落,汽車把我們送往來時住的那家旅館。一路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路旁的樹,草,白色的或黃色的小野花。是啊,很普通的植物,可是在一千多公里之遙的喬治王島上卻是絕對看不到的,因此給人一種久別重逢的驚喜。 

我們在彭塔住一夜,明天中午就飛聖地亞哥。原先計劃中的旅遊項目,包括照例給離站的考察隊員安排的火地島和國家公園之遊,都被取消了。 …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une 14, 2020 at 9:32a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從彭塔到聖地亞哥

下午,乘飛機從彭塔飛聖地亞哥,航程近四個小時。

在南美乘飛機,空中的風景極佳。這風景的主角是雲,白極了的雲,一簇簇堆積著,背景是海,藍極了的海。在好些地方,雲如白色的山脈,圍出一條藍色的峽谷,或者如白色的森林,圍出一塊藍色的林中空地。不像在別處,雲總是連綿成一層均勻的屏障,飛機穿過雲層之後,看見的就只是這白色的屏障了,而且遠不及這里的雲的白。這里的雲,簡直可以說是白得鮮艷,也許是日照和水分都格外充足的緣故吧。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pril 13, 2020 at 5:26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回到北京

機票所附的時刻表上的指示是:11日十八時十五分離開布宜諾斯艾利斯,12日十一時十五分到達巴黎,十五時五十五分離開巴黎,13日八時五十分到達北京。按此計算,從布城到北京,算上在巴黎停留的四個多小時,共需三十六個多小時。事實上,應該從中扣除十一小時的時差,實際時間是二十五個多小時。 

對於我來說,2月12日這一天只有十三個小時。相反,從北京飛聖地亞哥時,其中一天長達三十五個小時。這是飛機飛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或相同而造成的結果。 …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April 10, 2020 at 9:41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途經布宜諾斯艾利斯

早晨七時,我、唐、葛三人離開住所去機場,踏上了歸國的旅程。其餘三人和兩個記者將乘別的班次,先後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巴黎旅遊若干天。這是極地辦的一個安排,但我們三人歸心似箭,不想參與了。 

在機場辦理行李托運手續時,遇到了麻煩。按照計劃,我們往返都應該搭乘法國的航班,可以享受免費托運六十公斤行李的優待。可是,又得感謝駐聖地亞哥的那位留守先生,他不知出於什麽想法,把聖地亞哥到布宜諾斯艾利斯這一段買了智利國內航班的機票,只能托運二十公斤行李,多出的部分必須補繳費用。與機場交涉無效,我們三人只好補繳180美圓。 …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March 8, 2020 at 8:53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聶魯達故居

在聖地亞哥逗留一天,主要的節目是去聶魯達的故居參觀。 



上大學時,聶魯達是我喜愛的詩人之一。那是六十年代,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中,只有那些左翼詩人的作品才能在中國翻譯和出版,我是通過聶魯達、洛爾加、希克梅特這些人的作品才獲得了一點國外現代詩歌的概念。我喜歡聶魯達的自由的、有力量的表達,喜歡他的熱情和正義感。這種早年的心靈經歷使我至今對這位智利詩人仍懷有一份親切的感情,因此,我感到自己似乎是要去拜訪一個老朋友。
 

從聖地亞哥開車,往北兩個半小時的路程,到達一個名叫黑島的地方。故居坐落在海邊,石頭基座上一組精致的木屋,離木屋咫尺之遙,太平洋的波濤拍打著黑色的礁石和蒼翠的松柏。海灘上有一堆天然的巖石,頂端的那一塊雕成了聶魯達的頭像。我想起了他的詩句:“他化做了一塊巖石,活在自己的祖國。”…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March 2, 2020 at 3:32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誰都能夠去南極

天上掉下一個機會,使我得以在南極洲的喬治王島上住了兩個月。除我之外,同行的還有若干名人文學者、記者和編輯。回想出發之前,我的心情是興奮中帶著些許憂懼,因為在一般人——我也屬於一般人——的觀念中,南極畢竟是那樣一個既神秘又可怕的地方,神秘得好像不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可怕得好像此去就踏上了不歸路。朋友們也是個個替我擔著心,與我話別時臉上都掛著仿佛生死訣別的悲劇表情。在他們的想像中,我即使能夠活著回來,也一定是不成人樣了。所以,看見我好端端地歸來了,他們都仿佛覺得意外,紛紛驚訝地問:“你怎麽比去之前更健康了?”而我就總是輕鬆地回答:“可不,我在南極療養了兩個月嘛。” 

在南極療養——我這麽說基本上沒有誇張。試想一想,一個療養勝地的標準是什麽?無非是一,空氣潔凈,風景美麗,二,食宿無憂,生活簡單而有規律,三,環境和心境都安靜,遠離日常事務的攪擾。我在喬治王島上的生活是符合這些標準的。…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21, 2020 at 4:23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偶爾遠行》實話如何實說

今天晚上,在中央電視臺做“實話實說”節目,除了六個人文學者外,還邀請了劉小漢做佳賓。這可以算是我們從南極歸來後的一次集體亮相。

 

節目的一頭一尾,由一個小學生朗誦我的散文選段。中間則由主持人崔永元向我們逐一提問,這些用不經意的口氣提出的問題當然是預先策劃好的。為了活躍氣氛,還召了一群小學生坐在觀眾席上,讓他們提些近於插科打諢的問題。 …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19, 2020 at 4:17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恨是狹隘,愛是超越

耶穌反對復仇,提倡博愛。針對“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舊訓,他主張:“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針對“愛朋友,恨仇敵”的舊訓,他主張:“要愛你們的仇敵。”他的這類言論最招有男子氣概或斗爭精神的思想家反感,被斥為奴隸哲學。我也一直持相似看法,而現在,我覺得有必要來認真地考查一下他的理由——

 

“因為,天父使太陽照好人,也同樣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假如你們只愛那些愛你們的人,上帝又何必獎賞你們呢?……你們要完全,正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 

從這段話中,我讀出了一種真正博大的愛的精神。…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December 31, 2019 at 8:03pm — No Comments

周國平·不可發誓

古訓說:“不可違背誓言;在主面前所發的誓必須履行。”耶穌針對此卻說:“你們根本不可以發誓。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 

只聽真話,除此之外的多一句也不聽,包括誓言,——這才是我心目中的上帝, 

同樣,一個人面對他的上帝的時候,他也只需要說出真話。超出於此,他就不是在對上帝說話,而是在對別的什麽說話,例如對權力、輿論或市場。

 

有真信仰的人滿足於說出真話,喜歡發誓的人往往並無真信仰。 …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December 29, 2019 at 5:46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