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看美濃,便是要以眼穿透這些人為硬體而看往它的平疇、看往它的遠山、看向它的東門城樓、看向參差起伏的小小菸樓,便這麼眼如垂簾的看,不特別盯著細節,有時更要把握暮靄蒼茫那短暫時刻,看夜幕之前的隱約美濃。
心目中台灣最美的地方?好難的一個問題。
若說景致最震撼人心、最富台灣高山險峻奇絕難抵而又美極,我能想到的,便是花蓮太魯閣。
太魯閣自中橫牌坊進入,向西走,先遠望長春祠,不久進入燕子口,最好步行一段,再至九曲洞,最終至天祥。這樣一段風光,堪稱全台灣最教人驚嘆鬼斧神工的絕景,確實不錯,但那是遊經,不是停止;你不能每日如此,不能每個早晨在此散步、每個黃昏在此仰望夕陽。…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12, 2014 at 9:00pm — No Comments
我到望安去,只是想一個人到偏遠的小島上無所事事地隨便走走。
住在離馬公港最近的一間旅店七樓,有一扇開向大海的窗。窗外明亮的陽光一大片湛藍的大海,如同翠綠晶瑩的寶石。長長的提防伸向大海,像兩隻渴望環抱的手臂。
有一艘船嘟嘟駛出海港,在平靜的海面上劃出一道長長的白色浪花的尾巴。白色的尾巴像一條路,仿彿踏上去就可以到夢想的遠方。
我到樓下,詢問櫃臺小姐:「那艘船開到哪裡去?」
小姐探頭看一看說:「望安!」…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9, 2014 at 10:26am — No Comments
馮學良·神山之旅
哥打京那峇魯具有大都市的規模,人口比山打根也多出了一倍,這是一個打開國外門戶的城市,所以深具與國外商界聯繫的好地方。商業發達了,也帶來繁榮,更帶來無限的商機。
生活在這樣的都市,遠比我的生長地來得壓力,不管是人與事,無形的壓力像利劍,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刺過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我開始學如何保護自己,也學如何紓解壓力。…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5, 2014 at 1:32pm — No Comments
馮學良·看山的日子
我喜歡看山,尤其是連綿不斷的山脈,在起伏參錯中突兀,顯現出它的峻嶺峭壁,在與天地爭鋒。
以前在根城的時候,我喜歡走那一條闊大而通暢的高速公路。路,就座落在山腳石那一帶的地方。路很寬且長,很少車輛行走,所以我可以從容的一邊駕駛,一邊欣賞路旁的山。
山,不算高聳,也不險峻,就像把削去一半的平面,然後凹凸起伏的頂上長著一叢叢綠油油的樹木,感覺很像在中國風景影片中所看到的漂亮景色。妻也喜歡那一帶的山,更為這山寫下了一篇文章。她在〈看山〉一文中曾這麼說:“山給我的心靈觸動很大,我覺得每座山都有巨大沉穩的力量;望山觀山,是一種生活中的享受,也是尋覓心靈寧靜最好的方法。”…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ne 26, 2014 at 8:24pm — No Comments
馮學良·哥打京那巴魯
從歷史中一路走來
埋葬了歲月痕跡
一幢幢高樓大廈
已覆蓋了多少椰林和村莊
海風在鋼筋水泥中流竄
聲音抖擻
是歌唱還是悲愴…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ne 26, 2014 at 8:16pm — No Comments
簡國輝: 綠繡眼回來了
從辦公大樓側門到教職員工廁所的甬道,左邊是10坪大的天井空地,長滿耐陰性的蕨類。空地上有棵茄冬樹。大概是陽光不足吧!葉子一直茂盛不起來,即使現在是春季,也幫忙有限。
這樣一塊窄小的天井空地,去年五月初,竟意外有一對綠繡眼夫妻前來築巢。牠們大概看上這裡鬧中取靜,又沒有閒雜人等逗留,倒也放心在茄冬的葉蔭裏共築愛巢。
最早發現牠們新居的是工友先生。那天,工友先生拿著鐮刀清裡天井的空地,一刀剪下茄冬樹的部份樹枝,出乎意外的,從葉蔭裡飛出一隻綠繡眼。工友先生好奇地撥開葉子,發現樹枝上懸著一個鳥巢,巢裡還有三個花生米粒大小的鳥蛋。…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y 28, 2014 at 12: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pril 7, 2014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最近更新2013.11.08 :【2013村之屋當代藝術展 搶先小小透露^^】
明天2013.11.09 就是充滿繽紛色彩的後壁土溝的大日子,農們囍宴明天開桌,去年舉辦過大受好評的【村之屋藝術展】今年也將開展,展期到2014年3月
農村本身就是美術館的概念~ 本次也展露無遺^^…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28, 2014 at 11:51pm — No Comments
紅樓四館?
那種感覺,就像兩件最不可能碰在一起的事物,在你最意料不到的時候,童話似的真的黏在一起了。
人云:文化沙漠。
偏偏在沙漠裡出現了文化殿堂。
我說的是:馬來西亞柔佛州北部小鎮金馬士的“紅樓四館”。
當老編興奮的告訴我這件事時,我真的懷疑了一陣子。
我不懷疑世上有真人、高人;卻怎麼也想不着也想不透,在一個主要人口是馬來同胞的鄉鎮,會有人認認真真為感念、敬重馬來西亞華教先驅的奉獻,而拿出自己的房產來辦紀念館、文物館和圖書館。…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February 6, 2014 at 4:00pm — 5 Comments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19, 2014 at 6:43pm — No Comments
記憶封鎖了迷途冬陽
穿過岩板小徑
穿過寂寥的琉璃珠
一顆一歲月
滑落的老花眼鏡
數著,數著 串起山林
青春嬉戲何方
別問,項上百花編織的花環
猶吐芬芳
一粒嚼碎的檳榔嫣紅山櫻
還是庭前山李借了紅未還
獨坐夕陽
遊走指間牽繫彩雲
百步蛇吐信的光
逶迤在冰冽岩板屋角
守著,等待小米酒釀的歌
哼醉溪谷百合
朵朵,是乍瞥早春的微笑
開展在霧台阡陌巷街
仰望大武山,那熟透的冬
收歸阿嬤的心
暖暖憶起一片山嵐
乘楓而下,風切谷川
細數琉璃星光
可是阿嬤地眨眼?…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17, 2014 at 1:00pm — No Comments
命運是一支神奇的路標
建中紅樓文藝營報名截止之後,好幾位家長打電話來,問我能不能再受理報名。他們說自己的孩子好期待這個營隊,只因沒注意到網路公告便錯過了。預計容納120名學員的營隊,早已經爆滿。他們誠懇地說明,希望能夠為這些文學少男少女留幾個位子。
幾經考量,人力與場地空間尚足以負荷,於是破例增額錄取幾位。但對他們有小小的要求:補報名的校內同學必須擔任義工服務,此外也要勞煩校外同學負責往後的聯繫工作。我一直覺得,生長在都市裡的孩子與大自然較為疏遠,往往得提早忍受人生的不舒服。為了對抗這種不舒服,必須在文藝的園地裡長養自己的心靈。…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18, 201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釉是施覆在陶器上的彩衣,讓作品呈現出幻化無窮的樣貌,陶藝創作者施繼堯長期對長石(志野)釉投入了大量的研究與熱情,創作出一系列的精彩作品。
土與釉間的緊密結合
對於在台中創設早稻田英日語學校,同時身兼陶藝創作者的施繼堯而言,外語教學與陶 藝創作是每日必行之事,前者傳遞了他在語言的教學技術及傳承,後者則傳達了他對藝術的執著與不悔。…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17, 2013 at 8: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1, 2013 at 11:30pm — 12 Comments
肉骨茶國文和英文的音譯都是Bak kut Teh。兩者並無指定或限定何種肉或骨類來熬煮。
因為肉骨茶是華族,尤其是巴生的華人特別喜愛的美食,巴生可說是全馬聞名的肉骨茶城。無怪友族都認定其烹制的肉骨必定是豬的肉骨,其實並不全對。
馬來西亞是多元種族的國度,飲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巫裔的咖喱和椰漿飯,印裔的Nasi Kandang和Roti Canai,華裔的包點和源於新加坡的雞飯同是各族喜愛而又常吃的美食。…
張大春:一開始,公布的布,沒有人字邊的布就是公布,而且它也是一個材料,這兩個意思同時在用,而且用同一個字,所以當時就在想,是不是要把這兩個 意思分化,加一個人字邊。也就是說,更早的時候,沒有人字邊的這個「布」,據我的理解,它作為佈告或是一種通貨,不論它是通貨或是佈告。可是這麼一來,我 們在意義上可能會把它跟公佈的事物,或是通貨搞混,一個字就有兩個意義了。所以加個人字邊,本字為假借意所專,本字另加形符以明假借之意,就是表現新的意 思。所以那個人字旁的「佈」是後期所發展出來的。公ㄅㄨˋ用這個「布」也沒有錯,只是意義不要弄錯。
至於「畫」,繪畫的畫,它就是沒有刀字邊的。計畫,原先也沒有刀字邊,比如你看《史記》裡面,代為畫之,沒有刀字邊,可是仍然是為了本字為假借意所專,另加形符,以名假借之意。…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27, 2013 at 1:11am — No Comments
張大春:這次李安回來不就說要去拍電視嗎?對這樣一個導演來說,下一個挑戰不是去拍古裝片、武俠片,是去拍電視!這個挑戰,意味著這個導演已經看到 了更大的影響力。我想李安已經不在乎錢,或者是這個考量也放在錢這邊,就是也有錢的會注意的在那邊。還有,比如現在有很多微電影出現,微電影出現是一個很 大的警訊,因為它代表沒有人再看長的了,看不了了。
微電影形式很多,最好應用的就是廣告,因為廣告付費上電視頻道,內容頂多也 20~30 秒,但現在用微電影拍 3 分鐘、5 分鐘都可以。…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21, 2013 at 12:43pm — No Comments
張育寧:但是你不是被動接收資訊。因為臉書也是網路,但在那裡我是被動地讓我的朋友丟訊息給我。我家沒有電視,所以剛剛你們講的那些新聞我都不知 道,顯然我的朋友們不太分享這些訊息。
現在這種生活形態,我們大部分時候是被動接受新聞訊息,除非我今天對某個議題有興趣,會主動訂閱、主動用 Google 的搜尋工具去尋找。
所以,如果我做為一個公民,我理解世界的方式是這樣的話,資訊的獲取其實會分兩段:一段是由我的朋友幫我決定我應該要知道什麼,另外一段是我自己決定我要知道什麼。…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18, 201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張育寧:我記得你有一篇在Facebook上的文章在講台灣人的閱讀習慣,從你一個香港朋友的經驗,說這幾年台灣人變得不太談感受、不太談閱讀,但是愈來愈常說「吃」。
張大春:對,我有一個香港朋友以前來過台灣,他說台灣朋友常跟他談:「我去看了一個表演、電影、對談……」但他說這一次來,每一個人都跟他講到哪裡吃什麼。
張育寧:大家都在講吃,但不談讀了什麼、看了什麼、感受是什麼?
張大春:因為那個不容易得到讚。
張育寧:就像你剛剛說的,你很認真寫小說,群眾反而越來越少。…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17, 2013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最冤枉的是之前新聞局有一個女職員來了一封信說:「我不知道該怎麼聯絡你,我快要下班了,你是不是可以在我下班前回電話?有一個德國來的週報記者想要見你,你哪個時間有空你趕快告訴我!」
我很火這種,弄得像個買賣一樣。你德國來的什麼人?我就要去見他?我只好開她兩句玩笑,也沒什麼。
結果,第二天報 紙、電視都登了,還有人說:「張大春你這樣會不會欺侮到了勤奮的小公務員,讓她不能下班?」
(Feature Photo: Shilin Underground Market by…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uly 16, 2013 at 8:3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