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為一隻鳥哭過一次。那是一隻麻雀或是癩花。也不知從甚麼人處得來的,歡喜的了不得,把父親不用的細篾籠子挑出一個最好的來給它住,配一個最好的雀碗,在插架上放了一個荸薺,安了兩根風藤跳棍,整整忙了一半天。第二天起得格外早,把它掛在紫藤架下。正是花開的時候,我想是那全園最好的地方了。一切弄得妥妥當當後,獨自還欣賞了好半天,我上學去了。一放學,急急回來,帶著書便去看我的鳥。籠子掉在地下,碎了,雀碗里還有半碗水,“我的鳥,我的鳥吶!”父親正在給碧桃花接枝,聽見我的聲音,忙走過來,把籠子拿起來看看,說“你掛得太低了,鳥在大伯的玳瑁貓肚子里了”。哇的一聲,我哭了。父親推著我的頭回去,一面說“不害羞,這麼大人了”。 …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December 14, 2019 at 11:53pm — No Comments
蟋蟀已經變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興趣在鬥,而我們對於捉蟋蟀的興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過一本秋蟲譜,上面除了蘇東坡米南宮,還有許多濟顛和尚說的話,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個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頸子上的細毛是瓦青還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還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麼歡喜。聽,哪里?這兒是的,這兒了!用草掏,手扒,水灌,謔,蹦出來了。顧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撲,追著撲。有時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還沒餵吶,於是趕緊回家。我每吃一個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給它一點。正吃著晚飯,我的蟋蟀叫了。我會舉著筷子聽半天,聽完了對父親笑笑,得意極了。一捉蟋蟀,那就整個園子都得翻個身。我最怕翻出那種軟軟的鼻涕蟲。可是堂弟有的是辦法,撒一點鹽,立刻它就化成一攤水了。
…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December 14, 2019 at 11:52pm — No Comments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園是我們家最亮的地方。雖然它的動人處不是,至少不僅在於這點。
每當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於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深沈的。
祖父年輕時建造的几進,是灰青色與褐色的。我自小養育於這種安定與寂寞里。報春花開放在這種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曬得那麼多粉。固然報春花在我們那兒很少見,也許沒有,不像昆明。
…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December 14, 2019 at 6:00pm — No Comments
生活被駁雜的事物充斥著,我們必須透明如嬰兒,有些美感才能穿越重重塵埃,到達我們心靈的頂端。就是為了這個目的,上帝才派有些人來接近我們的軌跡,幫助我們掃除歲月的塵沙,讓我們在明凈如水的眼光里,再次感謝生活。“偶爾的厭世反倒是一種救贖”——你感傷而乾凈的思想是我的拂塵。只要我還在欣賞如你這樣的人,就代表我依然無限遙望著完美的方向。
我知道在形容詞的競技場上,完美的奔跑速度最快,任何人永遠也追不上——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 我舉手向蒼穹,並非一定要摘取到星月,我只需要這個向上的、永不臣服的姿態。…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December 13, 2019 at 10:05pm — No Comments
我記得你離開的那個夜晚。20多年的經歷精簡在幾件行李中,這時候,你的護照比你本身更能說明和代表你自己。飛機停泊在跑道上,它將飛越地圖上的一片藍色,把你帶到另一方國土——就像童年的紅蜻蜓,飛過小溪,落到對面的草地上,讓我只能眺望。
機場的陽臺很寬大,好像必須如此,才能盛的住那些揮別的姿態。站在機場的陽臺上,我眺望著這個夜晚明明滅滅的燈火。誰說的,一盞燈下罩著一個情感的故事。風里望去,那些燈都有些顫抖,像遊走的燈籠被莽撞的孩童提著。小時侯,一陣突然的風,常讓孩子失手燒了手里的燈籠——情感如此不堪吹拂。
那個晚上,我一直執著的想:在這個世界上,你是我最不能失手的親人。
…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December 10, 2019 at 6:46pm — No Comments
你一定也有過這種感覺。當你心事重重,渴望找一個人聊一聊的時候,那個可以聊的人來了,可是你們卻並沒有聊什麼。當然,聊是聊了,可是他聊他的,你也試著開始聊你的,只是到後來,你放棄了。
於是,你們的聊天成了兩條七扭八歪的曲線,就那麼淒涼地、乏力地延伸下去。
你敷衍著,笑著,假裝聊得很投機。但是,你心里渴望他離去,渴望自己靜下來,靜下來啃嚙那屬於自己的寂寞。
“倒不如自己悶著的好! ”這是你的結論。 …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28, 2019 at 3:17pm — No Comments
愛一個人常是一串奇怪的矛盾,你會依他如父,卻又憐他如子;尊他如兄,又復寵他如弟;想師事他,跟他學,卻又想教導他把他俘虜成自己的徒弟;親他如友,又復氣他如仇;希望成為他的女皇,他唯一的女主人,卻又甘心做他的小丫鬟小女奴。
愛一個人會使人變得俗氣,你不斷地想:晚餐該吃牛舌好呢,還是豬舌? 蔬菜該買大白菜,還是小白菜? 房子該買在三張犁呢,還是六張犁? 而終於在這份世俗里,你了解了眾生,你參與了自古以來匹夫匹婦的微不足道的喜悅與悲辛,然後你發覺這世上有超乎雅俗之上的情境,正如日光超越調色盤上的一樣。
愛一個人就是喜歡和他擁有現在,卻又追憶著和他在一起的過去。喜歡聽他說,那一年他怎樣偷偷喜歡你,遠遠地凝望著你。愛一個人便是小別時帶走他的吻痕,如同一幅畫,帶著鑒賞者的朱印。…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28, 2019 at 3:14pm — No Comments
忽然發現自己的愛情觀很土氣,忍不住笑了起來。
對我而言,愛一個人就是滿心滿意要跟他一起“過日子”,天地鴻蒙荒涼,我們不能妄想把自己擴充為六合八方的空間,只希望彼此的火燼把屬於兩人的一世時間填滿。
客居歲月,暮色里歸來,看見有人當街親熱,竟也視若無睹,但每看到一對人手牽手提著一把青菜一條魚從菜場走出來,一顆心就忍不住惻惻地痛了起來,一蔬一飯里的天長地久原是如此味永難言啊! 相擁的那一對也許今晚就分手,但一鼎一鑊里卻有其朝暮暮的恩情啊!…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28, 2019 at 3:08pm — No Comments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餘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9, 2019 at 7:03pm — No Comments
讀一部經典作品還一定會令我們感到意外,當我們拿它與我們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要一再推薦讀第一手文本,盡量避免二手書目、評論和其他解釋。中學和大學都應加強這樣一個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討論另一本書的書,所說的都永遠比不上被討論的書;然而他們竭盡全力要讓學生相信的,事實上恰恰相反。這里存在一種流行很廣的價值的逆轉,即是說,導言、批評機器和書目被用得像煙幕,遮蔽了文本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必須說和只能說的東西,而中間人總是宣稱他們所知比文本自身還多。因此,我們可以總結:
八、一部經典作品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不斷讓周圍制造一團批評話語的塵霧,卻總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6, 2019 at 2:57pm — No Comments
讓我們先提出一些定義。
一、經典作品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
至少對那些被視為"博學"的人是如此;它不適用於年輕人,因為他們處於這樣一種年齡: 他們接觸世界和接觸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的經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初接觸。…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6, 2019 at 2:57pm — No Comments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地方有一個少男和一個少女。少男18,少女16。少男算不得英俊,少女也不怎麼漂亮,無非隨處可見的孤獨而平常的少男少女。但兩人一直堅信世上某個地方一定存在百分之百適合自己的少女和少男。是的,兩人相信奇跡,而奇跡果真發生了。
一天兩人在街頭不期而遇。
“真巧!我一直在尋找你。也許你不相信,你對我是百分之百的男孩。從頭到腳跟我想像的一模一樣。簡直是在做夢。‘兩人坐在公園長椅上,手拉手,百談不厭。兩人已不再孤獨。百分之百需求對方,百分之百已被對方需求。而百分之百需求對方和百分之百地被對方需求是何等美妙的事情啊!這已是宇宙奇跡!…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6, 2019 at 2:30pm — No Comments
四月一個晴朗的早晨,我在原宿後街同一個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過。
不諱地說,女孩算不得怎麼漂亮,並無吸引人之處,衣著也不出眾,腦後的頭髮執著地帶有睡覺擠壓的痕跡。年齡也已不小了—-應該快有30了。嚴格地說來,恐怕很難稱之為女孩。然而,相距50米開外我便一眼看出:對於我來說,她是個百分之百的女孩。從看見她身姿的那一瞬間,我的胸口便如發生地鳴一般的震顫,口中如沙漠乾得沙沙作響。
…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November 6, 2019 at 2:30pm — No Comments
女孩的嗓音在十六歲時已經固定下來。在此後的十多年里,她的聲音幾乎每日都要在我的耳邊盤旋。這種過於熟悉的聲音,已將我的激情清掃。因此在此刻的黃昏里,我看著坐在對面的妻子,只會感到越來越疲倦。她還在織著那條天藍色的圍巾。她的臉依然還是過去的臉。只是此刻的臉已失去昔日的彈性。她臉上的皺紋是在我的目光下成長起來的,我熟悉它們猶如熟悉自己的手掌。現在她開始注意我的話了。
“在你還沒有說話的時候,我就知道你要說什麼;在每天中午十一點半和傍晚五點的時候,我知道你要回家了。我可以在一百個女人的腳步聲里,聽出你的聲音。而我對你來說,不也同樣如此?”她停止了織毛衣的動作,她開始認真地望著我。…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pril 7, 2019 at 8:59pm — No Comments
可是她隨後頗有激情地提起五年前她曾去過那個地方,她對那個地方街道的描述,以及泊在海邊退役的海輪的抒情,使我十分生氣。我告訴她我們準備前往並不是為了遊玩,而是一次要命的檢查。這次檢查關係到我們是否還能活下去。我告訴她這次檢查的結果若證實她確已懷孕,那麼我們將被學校開除,將被各自的父母驅出家門。有關我們的傳聞將像街上的灰塵一樣經久不息。我們最後只能:“自殺。”她只有在這個時候才顯得驚慌失措。幾年以後她告訴我,我當時的臉色十分恐怖。我當時對我們的結局的設計,顯然使她大吃一驚。可是她即便在驚慌失措的時候也從不真正絕望。她認為起碼是她的父母不會把她驅出家庭,但她承認她的父母會懲罰她。她安慰我:…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pril 4, 2019 at 4:57pm — No Comments
最早讀王小波,是七年前的事情了。書名《黃金時代》,華夏出版社出版,惡俗的封面,滿紙屎黃。那時候的出版社編輯好象就這點想像力,書名叫《黃金時代》就得滿封面鳥屎黃,書名叫《倩女幽魂》就得滿封面雞屎綠。一個叫王小波的漢子印在扉頁上,就是那張日後滿大街滿書店都見得到的照片:太陽當頭照,他站在莎士比亞故居門口,皺著眉,咧著嘴,叉著腰,穿著一件屎黃的T恤衫。簡介上說這個王小波是個文壇外的文章高手,說還得了一個臺灣的什麼大獎。一個文學口味不俗的師姐把小說扔給我,說:“值得一看,挺逗,壞起來和你挺像。”這個師姐曾經介紹我認識了庫爾特馮尼格和飛利浦羅斯,余華剛出道的時候,就被她認定是個好小夥子。我當時正在上廁所,我大便乾燥,我老媽說因為我讓她難產所以老天就讓我大便乾燥。我就在這種不愉快的乾燥中一口氣讀完了《黃金時代》。當時,我有發現的快樂,仿佛阿基米德在澡堂子里發現了浮力定律,我差一點提了褲子狂奔到街上。…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14, 2019 at 12:02pm — No Comments
6點鐘,等待在圖書館的門口。門衛一開門,便像一群瘋狂的股民衝了進去,其實里面不是阿里巴巴的寶庫,里面只有書和看書的座位。有一次,嘩啦一聲,門上的玻璃被擠得粉碎。
在圖書館的電腦前查自己的名字,查自己所借過的書的名字,像跟遙遠的老朋友打電話。第一本書是冰心的《致小讀者》。那一瞬間,淚眼朦朧。
畢業了,沒有揮手,那太矯情。駝著背,背上背著沈重的行囊。記得來的時候,行囊沒有這麼重。
三
那輛騎了四年的自行車該傳給師弟們了,師弟們還看得上傷痕累累的自行車嗎?曾經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的女孩在天涯,天涯真的很遠,不是心靈所能包孕的距離。…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4, 2019 at 10:14pm — No Comments
一
北大的夏天,只有記憶是潮濕的。我們不是植物,不能在這塊土地上生生不息。青春在窗邊的風中飄逝了。玻璃做的風鈴摔下來,發出最後短暫的呼救聲。誰來救我們呢?水瓶躺在床腳,布滿灰塵。大四了,沒有人像以前那樣勤勞,跑到水房去打水。寧可渴著,要麼喝涼水。床頭女明星的笑容已經蒼白,像一朵枯萎的忘憂草。錄音機裏還是那首令人心惱意亂的老歌,劣質的磁帶,快要轉不動了。
畢業論文上的字,像螞蟻,各自回自己的家。我們或留下或離開,這座城市,我們呆了四年,尚未熟悉。
某某人出國了,某某人上研了,某某人找到了一個肥得流油的工作,某某人被遣返到偏遠的家鄉。一切都以平靜的口氣訴說,一切都不能引發一點激動。大四的最後幾個月是一潭死水。…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2, 2019 at 6:23pm — No Comments
家中養了玫瑰,沒過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了花落的聲音。起先是試探性的一聲“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緊接著,紛至沓來的“啪啪”聲中,無數中彈的蝴蝶紛紛從高空跌落下來。
那一刻的夜真靜啊,靜得聽自己的呼吸猶如傾聽漲落的潮汐。整個人都被花落的聲音吊在半空,尖著耳朵,聽得心里一驚一驚的,像聽一個正在醞釀中的陰謀詭計。
早晨,滿桌的落花靜臥在那裏,安然而恬靜。讓人怎麼也無法相信,它曾經歷了那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夜晚。…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18, 2019 at 11:13a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1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6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3 Comments 83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3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5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