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ENIUM's Blog (233)

龍應台·野火現象

菜市場中一地的泥濘。討價還價的喧嚷夾著刀起刀落的剁聲。在菠菜和胡蘿卜旁邊,居然擱著一本攤開的《野火集》。賣菜的婦人蹲在地上剝玉米。

"歐巴桑,你在看這書嗎?"

"勿是啦!"她愉快地回答,"我後生在看啦!伊在讀大學。"

撕掉蒙眼布…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9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台灣是誰的家?

啊!光復節!

五顏六色的牌樓又搭了起來,五顏六色的燈又亮了起來。莊嚴的大人物湊著麥克風講整齊對仗的句子,報紙的頭版有紅色的大字,彩色的框框;收音機的鈕轉來轉去都是標準又悅耳的女聲……

啊!又是一個光覆節!

光覆節又怎麽樣?仍舊是人擠人、車擠車的世界,烏煙瘴氣。

可是這是四十周年的光覆節——四十年哪,人生有幾個四十年?

四十年又怎麽樣?淡水河是條發臭的毒溝,觀音山是長了膿瘡的病狗。嬰兒餵假奶粉,小孩吃餿水油,大人喝用過的寶特瓶,老人把畢生積蓄交給十信……四十年又怎麽樣?光覆節又怎麽樣?…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8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精神崩潰的老鼠

李國棟床上堆著書,每天晚上睡在榻榻米上。讀書讀到清晨一兩點,讀到兩眼充血,像針紮一樣痛苦,才把書放開。蜷曲到榻榻米上,用條繩子把左腿跟一只桌腳綁在一起,熄了燈睡覺。

"這樣一來,我一翻身,扯不動腿,就會醒過來;醒過來就馬上爬起來繼續看書——今年是第三年了,再考不上,就要當兵去了!"

聯考前,李國棟很平靜地這樣解釋他的生活方式。他削瘦的臉頰浮著一層暗暗的青氣,眼白裏一條一條細細的血絲。講話的時候,眼神渙散,不知道他在看哪裏。

"為什麽不換個讀書方法?這種煎熬式不是效果很差嗎?"

他搖搖頭:"我不知道有什麽別的方式。"…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7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自白

我很遺憾我是個女的。我很遺憾別人發覺了龍應台是個女性。

在編輯、記者、讀者、作家發現我是個女性之前,我被當作一個正常的"人"看待。他們很冷靜地讀我的文章,而後寫信來。不同意的入試圖指出我所忽略的地方;厭惡我的人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我;欣賞我的,更是毫不保留地把傾慕的話寫下寄來。

我的反應也是一貫的冷靜;覺得我用的邏輯不周全嗎?好,讓我再演繹一遍證明給你看。資料引用有誤,對不起,我道歉並且更正。惡毒的人身攻擊?我不屑於理會。至於讚美和傾慕,讓我清心思索一下自己究竟值得幾分;這個世界大得很。

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有人發覺這個陽剛的名字後面居然是個女人!消息傳了出去,像野火一樣燒開。…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6pm — No Comments

孟祥森·血,也是紅的

讀了八月二十九日龍應台的《野火集》《啊!紅色!》不得不有言。

首先,必得像龍應台一般聲明:"如果新聞報導沒偏差的話",因為我甚至連那篇新聞報導也沒有看到。

其次,便要問問,市立美術館館長蘇瑞屏在"立即把該作品(李再鈐的雕塑)花了八千元改塗成銀色"之前有沒有把該作品的"本色"(紅色)先用沙紙打掉,或用松香水之類的融解劑化掉、洗掉。…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5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啊!紅色!

美術館長是個藝術工作者,還是政戰官?

如果新聞報導沒有偏差的話,那麽事情是這樣的:李再鈐的雕塑作品在市立美術館展出,有人投書認為作品漆成紅色有點像中共的紅星;蘇瑞屏館長從善如流,立即把該作品花了八千元改塗成銀色,遭致雕塑家本身的抗議。這是一件小事嗎?我認為非常嚴重,因為"小事"暴露出兩個文明社會所不能容許的心態:第一是對藝術的極端蔑視,第二是極權制度中才有的政治掛帥。…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5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我的過去在哪裏?

大有為的台電要在立霧溪建水壩,很多人反對。桃園神社差點被拆了,報紙輿論喧騰了一陣。高雄市的古墻被怪手毀了一段,社會上議論紛紛。這兩年來,保護自然、維護古跡似乎成為最新的流行:前年人人穿洞洞裝,去年個個穿牛仔裙,今年大家都來談"文明"。而台灣為什麽要維護古跡呢?報紙說,是為了保持"國際形象",不能讓西方人覺得中國人沒有文化。

動不動就搬出"國際形象"來作為自我督促的標準,泄漏了台灣目前一種缺乏自信的心態:我這樣做,別人(西方人)會怎麽想?於是一面揣測西方國家的思考模式,一面小心翼翼地決定自己該怎麽做。西方講究人權,所以我們處理政治案件要特別慎重;西方人愛護野生動物,所以我們要節制吃老虎鯨魚的欲望;西方人珍惜古跡,所以我們也得有一兩樣,不能太落後。一切一切的努力,都為了一個大目的:避免別人輕視我們,在國際舞台上不丟人現眼。…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4pm — No Comments

何懷碩·"不干涉"為什麽可貴?

復興高中"吻頰記過"的事件,我曾於六月四日在《民生報》,六月十一日於《聯合報》各寫了一篇文章表示我的看法。我認為姑不論覆興中學校方處分學生,記兩個"暗過"一事,是非對錯如何,教育部長與教育部能尊重該校的決定,不予幹涉,是正確的,也是比較以前為"進步"的。另一方面,我也曾對覆興中學校方的處理方式,對我們教育某些虛偽、敷衍和落伍,對校長、訓導與教師對學生教育上的不人道、不合理處提出了批評。最後我曾說:"學生行親頰禮而被記過,教育部長尊重校方的決定,不加幹涉,這種領導作風,令人激賞。但對學生施行懲罰的校長與教師,其荒謬與錯誤,誰來懲戒呢?"我並不主張放任。…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3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機器人中學

有一所國中一口氣處罰了八十個學生,因為他們頭發過長。有一個教官在大街上罰學生站,因為學生穿著制服當街吃西瓜。還有一位國中校長,因為學生翹課出去鬧事,痛心反省之余,大罵經費不足,未能把破損的校墻圍好,所以亡羊補牢第一步,申請經費修墻。更有出了名的覆興中學,因為學生上台吻了異性表演者的面頰而將他們記"暗過"。

一個國中三年級的學生來信:"我們訓導主任和管理組長專門檢查服裝儀容。夏天再熱,襯衫的袖口不能卷起來,裙子要過膝。冬天的套頭毛衣除了黑、白,不能有其他顏色,鑲邊也不可以。書包的背帶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夾克的拉鏈必須拉到底。頭發一定旁分,一定要用發夾。發長是用尺量的,多出一點點就要記警告;有劉海或打薄的,要記小過,而且,老師還會把你的頭發剪成一邊長一邊短,後面剃平,作為一種羞辱、一種懲罰。"…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3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焦急

為什麽老寫台灣的缺點?難道你看不出這裏有任何一點美好的東西?為什麽不說說台灣的好?

朋友這樣指責我。

※※※

於是我帶點罪惡感,走到人頭攢動的淡水街頭,再深深看一眼。…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2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正眼看西方

說台灣非常崇洋?

好像是的。不管貨品好壞,一加上洋文包裝,就有人趨之若騖。走進豪華大飯店,侍者對外國客人殷勤備至,對自己的同胞卻往往視而不見。有難題存在,總要打上"有礙國際觀瞻"的字號才能得到快速的解決,如果有政客來訪,記者最強調的,是此人對台灣印象好不好。在教育上,當年背誦"床前明月光"和"臣密言、臣以險釁"的一代,現在忙著送下一代到英語幼稚園讀"哈羅,你好嗎"。每年夏天一批一批優秀或不優秀的青年乘著一架又一架的七四七到西方去接受頭腦與精神的改造。到了彼岸,大部分就不再回頭。

可是台灣真的祟洋嗎?…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41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幸福沒有止境

市場裏的歐巴桑蹲在濕淋淋的地上剝玉米,為了湊足後生上大學的費用。她所關心的,或許是菠菜的收成與一斤幾毛的價錢,後生所關心的,就可能是如何爭取一個容許他獨立思考的環境。"野火"對歐巴桑沒有意義.對她的後生卻有意義,我們能夠盼望的是,有朝一日,後生的後生一出世就在一個衣食溫暖、自由開放的環境裏,他不需要經過掙扎奮鬥就可以盡情盡性地發揮他所有的潛能。

幸福,沒有止境。《野火集》不過是一個追求幸福的吶喊!

十萬本,代表一個非常迫切的吶喊。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4:30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野火集》中國人,你為什麽不生氣(上)

在昨晚的電視新聞中,有人微笑著說:"你把檢驗不合格的廠商都揭露了,叫這些生意人怎麽吃飯?"

我覺得惡心,覺得憤怒。但我生氣的對象倒不是這位人士,而是台灣一千八百萬懦弱自私的中國人。

我所不能了解的是:中國人,你為什麽不生氣?

※※※

包德甫的《苦海余生》英文原本中有一段他在台灣的經驗:他看見一輛車子把小孩撞傷了,一臉的血。過路的人很多。卻沒有一個人停下來幫助受傷的小孩,或譴責肇事的人。我在美國讀到這一段。曾經很肯定地跟朋友說:不可能!中國人以人情味自許,這種情況簡直不可能!…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4, 2017 at 3:12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