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見過周公瑕(文征明弟子,工行草及蘭花)刻在一具紫檀椅子靠背板上的文字:“無事此靜坐,一日如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字寫得一般,有些甜弱,但是意思明確。五色炫目,五欲亂心,說到底,還是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心不亂,一切就都有了。“簡潔明快”不是缺誰都行,做得好的“簡潔明快”,功能一點都不能減弱,甚至更強。這需要功夫。殘破的維納斯,缺了胳膊是“簡潔明快”,如果缺了乳房和屁股,就該送進廢品收購站了。女孩子的小襯衫只露一點肚臍和兩指寬的胸脯,也是旖旎無限,也促進觀眾的激素分泌,需要裁縫更好的手藝。做管理咨詢的常提“電梯測驗”:假設你在電梯里碰見了你的大老板,考你能不能在同乘電梯的三十秒中,向你的大老板講清楚最近幾個月你都幹了什麽。過去大臣上朝,向皇帝陳述政見,能用的時間也不過三十秒。在這三十秒鐘,能簡潔明快,說得清楚又不乾澀,需要功夫。…
Continue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18, 2019 at 6:46pm — No Comments
人心易變,潮流一會兒一個方向。前年興吃紅燜羊肉,今年興吃水煮魚麻辣蟹,後年不知道又會興什麽。昨天興看大眉大眼健康熱鬧的寧靜、趙薇,今天興看尖鼻尖嘴的王菲、周迅,後天不知道滿大街滿電視里紅旗招展地又是誰的臉。
人心不變,多少年過來,還是兩個心室、兩個心房的結構,一些事情還是流轉不散。過去有黃包車和駱駝祥子,現在有夏利和的哥,市井依然。過去有陳圓圓,一輪明月下比較李自成和吳三桂的短長粗細,現在有璩美鳳,在攝像頭前討論陳大哥,淫邪常在。過去有《燈草和尚》、《如意君傳》,現在有《曼娜回憶錄》、《北京故事》,感情總動人。從過去到現在,小孩子都要背誦“鵝、鵝、鵝”“窗前明月光”,我們都喜歡明朝的桌椅板凳。…
Continue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18, 2019 at 6:46pm — No Comments
到底什麽是小品文,有多種說法。這個詞可能最早現於南北朝,指佛經縮寫本。《世說新語》劉孝標的注釋提到:“釋氏《辨空經》,有詳者焉,有略者焉,詳者為《大品》,略者為《小品》。”我望文生義,用我自己的定義。小品文第一要小,篇幅小,少則一二十字,多不能過幾千字。小品文第二要有品,有性有情,妙然天成,“求之不必得,不求可自得”。小品文第三要是文,不是詩不是詞不是曲,不談韻腳,沒有定式,天真爛漫,無法無天。 …
Continue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5, 2019 at 9:14pm — No Comments
小說閱讀是非常個人化的東西
簡單地說,小說閱讀沒有任何道理可言。天大的理,抵不過自己喜歡。掩卷書味在胸中,和張三、李四,或者隔壁的王胖子沒有任何關系。仿佛飲食男女,有人喜歡吃辣,有人喜歡吃甜。有人喜歡小腿細細的小嘴緊緊的,有人喜歡面如滿月笑如大芍藥花的。沒有任何道理可言。
小說閱讀沒有高低貴賤。給藝術排名次本身就是一個很滑稽的事。如果你對著雪地里一泡狗尿想象出一塊熟糯橙黃的琥珀,只能說明你的功力不凡。如果你喜歡上一個聾啞的姑娘,覺得她沒有任何欠缺,其他女人不是言語過分惡毒就是心胸過分狹促,只能說明你是情聖。…
Continue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2, 2019 at 12:00am — No Comments
二十二種美麗,二十二種感動
我在下面列了一張中文小說書單,它們曾經給我不同的生命感動。小說的興起是繼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對中文最重要的變革動力。雖然我們先天不足,但是我們上探先秦,外采歐美,前途還是光明的。
列單說明如下:
1.純屬個人觀點。
2.排名不分先後。…
Continue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2, 2019 at 12:00am — No Comments
中文小說整體水平低下
開篇明意,首先表達我的觀點:中文小說先天不足,整體上無甚可觀。
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上講,中文小說和西文小說整體上都不在一個重量級。美國現代圖書館評選20世紀英文小說一百強,爭得不亦樂乎,反反復復定不下來。之後,亞洲周刊跟風效顰,推出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很快塵埃落定,各路英雄座次排定,魯迅《吶喊》第一,二月河《雍正皇帝》第一百。讀到這則消息,我第一感覺想樂,好像聽到清華大學拼命選出清華校園美女一百強,第四名就開始覺得長得像女傻強。第二感覺淒涼,“世無英雄,方使豎子成名”。第三感覺振奮,好像項羽看見嬴政坐著大奔逛街,“彼可取而代之”。跟我老媽講了我的感受,老媽說,你改不了的臭牛逼。…
Continue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1, 2019 at 11:58pm — No Comments
今年4月11日,是王小波逝世五年祭。小波生前寂寞潦倒,死後嘈雜熱鬧。這些年,這些天,報紙雜誌互聯網拼命吹捧,小波的照片同影視名人商賈政要似的上了《三聯周刊》的封面,一幫人還成立了“王小波門下走狗聯盟”。我這個本來喜歡小波的人,開始產生疑問:小波到底有多麽偉大?
小波的不足顯而易見。…
Continue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1, 2019 at 11:55pm — No Comments
我要真當著馮唐的面兒說他的隨筆比他的小說好看,他肯定跟我急。相似的情形也曾發生在王小波身上。1995年秋天的那個下午,完成采訪後,我跟王小波閑扯,我說,好像這幾年隨筆越寫越多?王二話不說,馬上矢口否認,連唾沫星子都飛出來了……可其實,就半徑最大的那個讀者圈兒而言,那時很多讀者的確不知道王小波還寫小說——寫那種有趣、獨特的好小說。
馮唐的情形當然與王小波大不一樣。不過,無論如何不一樣,馮唐隨筆比馮唐小說更容易讀,是事實。而且,這個事實將隨著本書的出版而被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我敢打賭,馮唐的這本《豬與蝴蝶》一定會比他新近出版、再版的那幾本長篇小說更有人緣,也更有銷量。賭什麽?就後海茶馬古道十菜一湯吧。有年夏天,馮唐在那兒請幾個哥們兒撮,有我。我欠他。…
Continue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1, 2019 at 11:43pm — No Comments
最早讀王小波,是七年前的事情了。書名《黃金時代》,華夏出版社出版,惡俗的封面,滿紙屎黃。那時候的出版社編輯好像就這點想象力,書名叫《黃金時代》就得滿封面鳥屎黃,書名叫《倩女幽魂》就得滿封面雞屎綠。一個叫王小波的漢子印在扉頁上,就是那張日後滿大街滿書店都見得到的照片:太陽當頭照,他站在莎士比亞故居門口,皺著眉,咧著嘴,叉著腰,穿著一件屎黃的T恤衫。簡介上說這個王小波是個文壇外的文章高手,說還得了一個臺灣的什麽大獎。一個文學口味不俗的師姐把小說扔給我,說:“值得一看,挺逗,壞起來和你挺像。”這個師姐曾經介紹我認識了庫爾特·馮尼格和菲利·浦羅斯,余華剛出道的時候,就認定是個好小夥子。我當時正在上廁所,我大便乾燥,我老媽說因為我讓她難產所以老天就讓我大便乾燥。我就在這種不愉快的乾燥中一口氣讀完了《黃金時代》。當時,我有發現的快樂,仿佛阿基米德在澡堂子里發現了浮力定律,我差一點提了褲子狂奔到街上。…
ContinueAdded by Pabango on November 1, 2019 at 11:30pm — No Comment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