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咬文嚼字應從意義和聲音兩方面著眼。上篇我們只談推敲字義,沒有提到聲音。聲音與意義本不能強分,有時意義在聲音上見出還比在習慣的聯想上見出更微妙,所以有人認為講究聲音是行文的最重要的功夫。我們把這問題特別另作專篇來討論,也就因為這個緣故。我們把詩除外,因為詩要講音律,是人人都知道的,而且從前人在這方面已經說過很多的話。至於散文的聲音節奏在西方雖有語音學專家研究,在我國還很少有人註意。一般人談話寫文章(尤其是寫語體文),都咕咕嘍嘍地滾將下去,管他什麼聲音節奏! …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30, 2017 at 4:11pm — No Comments
2
從影響和淵源上看,晚明小品和英國散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兩條巨流。在《中國新文藝太系》散文卷導言中,論及現代散文的發展,周作人強調“現代的散文在新文學中受外國的影響最少,這與其說是文學革命的,還不如說是文藝覆興的產物”,所謂“覆興”,指的是古來言志派文學,尤其是明末公安派小品文的覆興。受這一派影響的作家有周作人、俞平伯、廢名等。導言的另一位作者郁達夫則特別看重英國散文對中國現代散文的影響,他認為英國散文所以能在中國有深遠的影響,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所最發達也最有成績的筆記之類,在性質和趣味上,與英國的Essay很有氣脈相通的地方。”Essay一般譯作小品文,朱湘、梁遇春、梁實秋、林語堂、錢鐘書、張愛玲等都可以說是承傳英國小品文這一派的作家。…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30, 2017 at 4:11pm — No Comments
讀張愛玲的小說,那些“說不盡的蒼涼故事”總予人一種作者獨坐雲端俯視蕓蕓眾生的感覺。而她樸朔迷離的身世與經歷,更是為她增添了諸多的神秘色彩。但只要翻開她的散文集,我們就會看到一個鮮活如初、俏皮機敏的張愛玲在那時“嘁嘁切切”地與人“私語”著:她的童年、她的天才夢、她喜歡聽的種種市聲……
要研究張愛玲,不能不讀她的散文。這不僅因為如上所言,在她的作品裏我們能讀到一些諸如她的身世傳奇、她的藝術旨趣、她的審美意向等對於研究者極為重要的第一手材料,更重要的是她的散文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個性。它們與其小說的藝術成就一起形成了現代文學的一道特異的風景。…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30, 2017 at 4:10pm — No Comments
散文的第一種困惑,是它的家族成員究竟有多少“百度百科”上的所謂“散文”詞條,將散文概念無限放大,甚至政論和歷史都被算作散文,達到了殊為可笑的地步。而這正是笨拙的“文藝理論”所堅守的“宏大陣地”。盡管亞裏斯多德在《修辭學》中指涉了包括演講在內的各種文體,但不等於使用修辭手法的文體都屬於文學。這種古老的邏輯陷阱,誤導了大量散文專家,而他們胡亂歸類的結果,就是把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史稿、奏疏、詔書之類,統統算作“散文”。按照這種邏輯,則行政公文及各主流大報的社論(政論),都應當劃入散文框架。中國五十年代跟蘇聯交惡時的“九評”,振振有詞,聲色俱厲,可算作“政論式散文”的經典之作,可惜的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散文選集,會把這些玩意兒裝進自己的籮筐。文學內部文體和文學外部文體,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從未有過正常的分野。…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28, 2017 at 5:06pm — No Comments
——聞一多文章雜論
引言
聞一多先生的《唐詩雜論》我讀過多次,有時是作為學術論文來讀,有時則是作為文學散文來讀——作為論文來讀能見出聞先生新穎的見解,作為散文來讀能感受到聞先生鮮明的個性。聞先生淵博的學識,精微的體驗,深刻的思想,敏銳的才思,強烈的激情,俏皮的文筆,都熔進了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中,它是一本學術經典,也是一本文學經典,它是一本薄薄的“大書”。下面是我讀它的隨筆雜記,它們先發在我新浪的微博中,再輯錄在自己的博客裏,並加一個標題——《聞一多文章雜論》…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24, 2017 at 9:23am — No Comments
引言
這兩天又在我的微博上發了幾則有關梁啟超、胡適先生的隨感,都是一些隨意閑扯和縱筆雜談。梁任公那幾則雜談是與博友的對話,一位青年朋友要求我談談梁與胡文章的優劣,我憑印象談了兩點個人意見。其實,我一直認為文章很難像桌子、沙發一樣量出個長短,在才華比較接近的作者之間,可以看出差異,但很難分出高低。讀者對文章各有喜惡,但讀者喜惡並不決定文章好壞。
梁啟超
…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19, 2017 at 7:22pm — No Comments
引言
開學前兩天在家中重溫魯迅,多年後再讀他的《朝花夕拾》和《野草》別有風味,不時又想起“文革”時讀魯迅作品的情景。那時讀魯迅是為了寫“大字報”,自覺不自覺地愛模仿魯迅的筆調和語言。其實當時根本讀不懂魯迅,只是錯將他的深刻當作尖刻,誤將他的冷峻當作仇恨,從他的機智中學到了強詞奪理,從他的批判中學到了罵人——學虎不成反類犬。…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19, 2017 at 7:22pm — No Comments
春節有閑在家讀閑書,隨手亂翻現當代作家的散文,翻著翻著自然就有很多雜感。這兩天“老夫聊發少年狂”,每天將自己的閱讀感想發在微博上,下面就近三天微博上雜感的輯錄。由於微博上每條不得超過140字,每則雜感了也就以140字為限。
可惜自己腹中既儉,不能像周作人那樣涉筆成趣;識解又淺,不能像魯迅那樣益人神智;靈根更鈍,難得像錢鍾書那樣體悟入微。好在發微博可以任情快意,不須琢磨章法,不必修飾語言,所以每則雜感多少還有一點自然風致。當然,“自然的”不一定就是“好看的”,否則,那些未經整容的姑娘豈不都是天仙?
一、周氏兄弟
…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19, 2017 at 7:21pm — No Comments
小按:這篇樸素平易的散文,在1979年刊出,被著名作家王安憶認為,意義非同尋常。王安憶說,這篇散文“在當時非常轟動,我以為它對於中國文學是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從1949年到1976年,我們對文學的要求是非常意識形態化的,文學總是擔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幾乎是一種集體意識的產物,作為創作者的個人則被壓抑著。因此,張潔這篇小小的《揀麥穗》,便以它鮮明的個人化而開創了變革的風氣。我以為,《揀麥穗》在新時期文學裏的作用要超過打頭炮的《班主任》、《傷痕》,因為它開辟的是文學本身的道路,而不僅僅是揭示了新的社會問題”。
在農村長大的姑娘,誰不熟悉揀麥穗這回事兒呢
我要說的,卻是幾十年前揀麥穗的那段往事。…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8, 2017 at 8:18pm — No Comments
問:目前聽寫節目的走紅,暴露出了國人書寫能力的退化。很多人在電腦上可以行雲流水,但在生活中手寫卻提筆忘字。作為從事文學研究方向的大家,您怎樣看待這樣的問題?
答:謝謝!我不是從事文學研究的“研究大家”,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教師。
電腦輸入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也造成人們書寫漢字能力的退化,這就是古人所謂“有得有失”。我自己普通話不好,拼音輸入有困難,一開始就學五筆輸入,我現在還沒有發現自己提筆忘字的現象,我建議青年朋友學習五筆輸入法。…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8, 2017 at 8:17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