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北婆羅洲 07 孩子的明眸

很喜歡看北婆羅洲沙巴小孩的雙眸,因為很純淨、很專注;友善,沒有雜質。

越往沙巴內陸走,離開亞庇或山打根這些城市越遠,那眼神越叫人不願意移開視線。

沙巴三面環海,而且是三個不同的、大大有名堂的大海:

西面是南中國海,東面是蘇祿海(Sulu Sea),東南角是西里伯斯海(Celebes Sea)或印尼說的蘇拉威西海(Sulawesi Sea)。

這些大洋充滿了有關海盜、走私、油田、殖民、香料、人口販賣、軍火私運、國際角力.......的精彩故事,下次再講吧。

今天要講的是,因為沙巴三面環海,大地方都靠海;西海岸是亞庇,東海岸是山打根、斗湖。

所以,當沙巴人說:我到內陸去,意思就是離開這些大地方,遠背海岸線,往山區深處那些小地方走去。

走呀走,這些地方可以走到加里曼丹的印尼領土去。

去看看一百幾十年前那些白人探險家的著作,都談過這樣子從北婆羅洲(英國殖民地),走進加里曼丹(荷蘭殖民地)的歷險記。

丹南就是其中一個比較出名的內陸小鎮。

在殖民地時代,不是每個白種人都是為了探險而到丹南來的。

他們有更好的理由,他們愛上了這裡的肥沃土壤,在這裡種植各種農作物,特別是煙草、橡膠、可可和咖啡,以供大英帝國的需要。

為了方便中國南部到來墾荒的苦力進入丹南的荒山大嶺,也方便流血流汗種植出來的農作物運到亞庇碼頭出口,英國人在亞庇與丹南之間建了一條鐵道。

這麼一條鐵道,撥動了一代一代多少丹南人的心弦。

他們祖先是乘著火車到來的,落腳安居、成家立業以後,生下的新一代長大後不想黏住黑土地,想到城裡去試試運氣,很多人也是乘著火車走的。

講起來,很多丹南人都有“我的鐵路故事”、“我的火車之旅”。

不能不提的是,白種人開荒種地,不僅僅帶來了咖啡、可可等等種子,也帶來了白種人的統治法律。

這些法律,例如徵收私酒稅等不平措施,就像土地被霸占一樣,嚴重侵犯了丹南最大的原住民族群:毛律人(Murut, 或譯姆律人)。

一如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原住民一樣,他們世代是獵人頭族。

他們的頭領安達龍(Antanum)率眾有組織的和英國軍隊展開對抗,血戰而死。

丹南(Tenom)這名字是怎樣來的?它是為了紀念安達龍而命名的。

有誰想拍鄉野動作歷史劇,可以考慮安達龍的故事,有血有淚。

在丹南,千萬要嚐嚐他們的丹南咖啡。

(攝影:明眸,Engelbert 張文傑,http://iconada.tv/photo/engelbert170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2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Momogun 詩男 on November 14, 2021 at 8:21pm

我們為什麽旅行

人們常常在旅途中,猛地想起湮滅許久的往事,憶起許多故人的音容笑貌。好像旅行是一種溶劑,融化了塵封的蓋子,如煙的溫情就升騰出來了。——《願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

旅行教給我最大的一個道理是:世界上原來真的有很多很多種人,用五花八門的方式生活著他們擁有不一樣的價值觀,讓這個世界顯得紛繁復雜又有趣,讓理解他們的人有共鳴,不理解他們的人有話題。——《辭職,去旅行》

就算過幾天就得回去,依舊上班,依舊吵鬧,依舊心煩,可是我對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就算什麽改變都沒有發生,至少,人生就像一本書,我的這本也比別人多了幾張彩頁。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旅行就是,離開自以為是的生活,串聯起以前的回憶,並以開放的態度結識,日常生活之外的有趣之人,至於風景,那只是附贈品。——《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

人不是向外奔走才是旅行,靜靜坐著思維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尋、觸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論是風土的,或是心靈的,都是一種旅行。——《玄想》

只有一個人在旅行時,才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象中的寬闊。——《魔女宅急便》

旅行之於我,就是讓夢想照進現實的一種可能,我們必須適時地讓自己走出去,與陌生人友善地微笑,換一種和這個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去重新學習愛。——《香蕉哲學》

旅行是為了可以大聲抒發自己心底期待已久的聲音。——《親愛的伽利略》

那時,青年人不斷思考,卻什麽答案也得不到,於是他們去流浪;這天,青年人不去思考,無數答案和觀點就已將我們包圍,於是我們去旅遊。——《逍遙騎士》

旅遊和旅行的最大區別在於:旅遊僅僅是用雙腳與眼晴,而旅行還要帶上靈魂和夢想。——《花開半夏》

世界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麽美好,只是在你從所有炎熱和狼狽中歸來之後,你忘記了所受的折磨,回憶著看見過的不可思議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在路上》

Comment by Momogun 詩男 on October 6, 2021 at 5:12pm

我們為什麽旅行

旅行,不過是為了迷失自己,然後發現自己。——《我們為什麽旅行》

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屬於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流連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是雙腳,還有未來。——《我喜歡出發》

在我心裏最美好的,就是和你一起老在路上,捕捉最後的流星,坐在最高的山頂上,聽音樂,聊電影,吃東西....當日出越過山澗,我未老,你依然。——《飛屋環遊記》

看海看久了想見人,見人見多了想看海。——《且聽風吟》

旅行是一種學習,它給你用一雙嬰兒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會,讓你變得更寬容,讓你理解不同的價值觀,讓你更好地懂得去愛、去珍惜。——《藍色天堂》

旅行的好處在於可以暫時遠離日常生活,還不必承擔平日裏瑣碎的責任。——《大蘿蔔和難挑的鱷梨》

世界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麽美好,只是在你從所有炎熱和狼狽中歸來之後,你忘記了所受的折磨,回憶著看見過的不可思議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在路上》

我去旅行,是因為我決定了要去,並不是因為對風景的興趣。——《霍亂時期的愛情》

人生就是一場未知目的地的旅行,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遇見怎樣的未來。只不過有時候,我們只是一味的狂奔,卻忘記了旅行的意義。——《在雲端》

別的地方是一塊反面的鏡子。旅行者能夠看到他自己擁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從未曾擁有和永遠不會擁有的是何等的多。——《看不見的城市》

Comment by Momogun 詩男 on August 27, 2021 at 12:21pm

劉勰《文心雕龍》46篇·物色—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蓋陽氣萌而玄駒步,陰律凝而丹鳥羞,微蟲猶或入感,四時之動物深矣。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華秀其清氣,物色相召,人誰獲安?是以獻歲發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沈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一葉且或迎意,蟲聲有足引心。況清風與明月同夜,白日與春林共朝哉!

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沈吟視聽之區。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出日之容,“瀌々”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喓々”學草蟲之韻。“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連形:並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雖復思經千載,將何易奪?及《離騷》代興,觸類而長,物貌難盡,故重沓舒狀,於是“嵯峨”之類聚,葳蕤之群積矣。及長卿之徒,詭勢瑰聲,模山範水,字必魚貫,所謂詩人麗則而約言,辭人麗淫而繁句也。


至如《雅》詠棠華,“或黃或白”;《騷》述秋蘭,“綠葉”、“紫莖”。凡攡表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

自近代以來,文貴形似,窺情風景之上,鑽貌草木之中。吟詠所發,志惟深遠,體物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狀,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寫毫芥。故能瞻言而見貌,即字而知時也。然物有恒姿,而思無定檢,或率爾造極,或精思愈疏。且《詩》、《騷》所標,並據要害,故後進銳筆,怯於爭鋒。莫不因方以借巧,即勢以會奇,善於適要,則雖舊彌新矣。是以四序紛回,而入興貴閑;物色雖繁,而析辭尚簡;使味飄飄而輕舉,情曄曄而更新。古來辭人,異代接武,莫不參伍以相變,因革以為功,物色盡而情有餘者,曉會通也。若乃山林臯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闕,詳說則繁。然則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讃曰∶

山沓水匝,樹雜雲合。目既往還,心亦吐納。

春日遲遲,秋風颯颯,情往似贈,興來如答。


解釋·劉勰《文心雕龍》46篇·物色


《物色》是《文心雕龍》的第四十六篇,就自然現象對文學創作的影響,來論述文學與現實的關系。

全篇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自然景色對作者的影響作用。劉勰從四時的變化必然影響於萬物的一般道理,進而說明物色對人的巨大感召力量;不同的季節也使作者產生不同的思想感情。根據這種現象,劉勰提煉出一條基本原理:“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迂,辭以情發。”相當精辟地概括了文學創作和自然景物的關係。(下接)

Comment by Momogun 詩男 on August 26, 2021 at 5:57pm


(續上)

                                         (Photo Credit: Picasso, a drawing)

第二部分論述怎樣描寫自然景物。必須對客觀景物進行仔細地觀察研究,再進而結合物象的特點來思考和描寫。劉勰從《詩經》中描繪自然景色的具體經驗中,概括出“以少總多”的原則,認為這是值得後人學習的。對漢代辭賦創作中堆砌辭藻的不良傾向,劉勰提出了批評,要文學創作避免這種“繁而不珍”的羅列。

第三部分總結了晉宋以來“文貴形似”的新趨向,提出一些具體的寫作要求:首先是要密切結合物象“體物為妙,功在密附”;其次強調“善於適要”,能抓住物色的要點;再次是要繼承前人而加以革新,做到“物色盡而情有餘”;最後強調“江山之助”,鼓勵作者到取之不盡的大自然府庫中去吸取營養。

本篇是《文心雕龍》中寫得比較精采的一篇。除論述的形象生動外,還以鮮明的唯物觀點,比較正確地總結了情物關係、“以少總多”、“善於適要”和“江山之助”等重要問題。


(一)



春秋四季不斷更代,寒冷的天氣使人覺得沈悶,溫暖的日子使人感到舒暢;四時景物的不斷變化,人的心情也受到感染。春天來到,螞蟻就開始活動;到秋天降臨,螢火蟲便要吃東西。這些微小的蟲蟻尚且受到外物的感召,可見四季變化對萬物影響的深刻。至於人類,靈慧的心思宛如美玉,清秀的氣質有似奇花;在種種景色的感召之下,誰又能安然不動呢?所以,春日景物明媚,人便感到愉悅舒暢;夏天炎熱沈悶,人就常常煩躁不安;秋日天高氣清,引起人們陰沈的遙遠之思;冬天霰雪無邊,往往使人的思慮嚴肅而深沈。因此,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這些不同的景物表現出不同的形貌;人的感情跟隨景物而變化,文章便是這些感情的抒發。一葉下落尚能觸動情懷,幾聲蟲鳴便可勾引心思,何況是清風明月的秋夜,麗日芳樹的春晨呢?



(二)



所以,當詩人受到客觀事物的感染時,他可以聯想到各種各樣類似的事物;他依戀徘徊於宇宙萬物之間,而對他所見所聞進行深思默想。描寫景物的神貌,既是隨著景物而變化;辭采音節的安排,又必須結合自己的思想情感來細心琢磨。因此,《詩經》裏邊用“灼灼”二字來形容桃花顏色的鮮美,用“依依”二字來表現楊柳枝條的輕柔,用“杲杲”二字來描繪太陽出來時的光明,用“瀌瀌”二字來說明大雪紛飛的形狀,用“喈喈”二字來形容黃鳥的鳴聲,用“喓喓”二字來表現蟲鳴的聲音。還有用“皎”字來描繪太陽的明亮,用“嘒”字來說明星星的微小,這都是用一個字就道盡物理;有的用“參差”來形容荇菜的長短不齊,用“沃若”來表現桑葉的鮮美茂盛,這都是用兩個字就完全描繪出事物的形貌。這類例子都是以少量的文字,表達出豐富的內容,並把事物的神情形貌,纖毫無遺地表現出來了。即使再反復考慮它千百年,能有更恰當的字來替換麼?及至《楚辭》繼《詩經》而起,所寫事物觸類旁通而有所發展。物體的形貌是多種多樣的,不易完全描繪,因而詞匯便復雜繁富起來;如描摹山川險峻的“嵯峨”和草木茂盛的“葳蕤”等,便大量出現。後來司馬相如等人,於文章的氣勢力求奇特,於文章的音節力求動聽,往往要用一系列的形容詞藻,來描寫山水景物。這就真如揚雄說的:《詩經》作者寫的東西雖華麗,但恰如其分,而且文字也比較簡約;辭賦家寫的東西,就過於華麗,辭句也過於繁多。至於像《詩經·小雅·裳裳者華》中說到盛開的花朵:“有黃色的,有白色的。”《楚辭·九歌·少司命》中說到秋天的蘭花:“綠色的葉子,紫色的莖。”可見凡是描繪各種色彩的字,適當應用,方覺可貴;如果青的、黃的層見疊出,那就過於繁雜,不足為奇了。



(三)



晉宋以來,作品重視描寫事物形貌的逼真。作者深入觀察風物景色的神情,研究花草樹木的狀貌;吟詠景物從作者深遠的情誌出發,而描繪事物的訣竅就在於能密切地符合真相。所以,如果文字用得巧,事物寫得逼真,那就像在印泥上蓋印一樣,用不著過多的雕琢,而事物的本來面目便可完全無遺地描繪出來。這就使人能從作品的字句裏看到景物的形貌,了解到不同的季節。但是事物各有固定的樣子,而作者構思卻沒有一定的法則;有的好像滿不在乎地就能把景物寫得很好,有的卻仔細思索還和所描寫的景物相差很遠。《詩經》和《楚辭》中突出的特點,就是善於抓住客觀事物的要點;後來善寫文章的人,都不敢在這上面和它們較量。卻無不依照這種方法,學其巧妙,隨著文章的氣勢而顯示出奇特來。所以,只要作者善於抓住事物的要點,就能把本來不新鮮的景物也描繪得極其新穎了。因此,一年四季的景色雖然多變,但寫到文章中去要有規則;事物雖然繁雜,但描寫它們的辭句應該簡練;要使得作品的味道好像不費力地流露出來,情趣盎然而又格外清新。歷代作家,前後相繼,在寫作上都是錯綜復雜地演變著,並在一面繼承,一面改革中取得新的成就。要使文章寫得景物有限而情味無窮,就必須把《詩經》、《楚辭》以來的優良傳統融會貫通起來。山水川原實在是文思的深厚府庫;描寫它的文字過簡就會顯得不夠完備,過詳又顯得繁冗。屈原之所以能深得吟詩作賦的要領,不就是得到楚地山川景物的幫助嗎?


(四)



總之,高山重疊,流水環繞,眾樹錯雜,雲霞郁起。作者劉勰反復地觀察這些景物,內心就有所抒發。春光舒暢柔和,秋風蕭颯愁人;像投贈一樣,作者以情接物;像回答一樣,景物又引起作者寫作的靈感。

海德格爾《物与作品》

理論與書寫實踐:沈思、再度體驗、郁陶

童慶炳:《文心雕龍》“感物吟志”說

遇上•北婆羅洲 07 孩子的明眸

Comment by Momogun 詩男 on May 15, 2021 at 5:43pm


陳明發《時間病患


1982年,美國醫生拉里·多西(Larry Dossey)創造了"時間病"(Time Sickness)一詞。現代人其實都是“時間病者”;長期處於什麽事都得快、都求快的狀態下,無休止地和時間競賽,且不自覺自己有病。

時日久了,自然變得緊張、焦慮而抑鬱,老覺得這裏痛,那裏不對勁,開始失眠,健康狀態受損,甚至精神也出現狀況,那就出現實實在在的大問題了。


後現代大哲學家如福柯等,花了許多時間探討社會制度裏的諸種“霸權”現象,所揭示的,是有權勢的人/階級,對一般無覺知者有形或無形的的施暴。在現代時間觀的面前,大部分人未意識到的,是自己對自己的施暴。

當然,我們有很好的理由這樣對待自己,因爲就像世界經濟論壇發起人Klaus Schwab所說的:“過去,是大吃小的世界;而今,則是快吃慢的世界”。誰都不想被競爭對手幹掉、超越、“吞掉”,唯有做得更多、更快。


宗教界一直呼籲大家“活在當下”,時間病患在每一個當下,却是特別“活”躍;“恐怕來不及了”的“使命感”,使人完全忽略了一個“悠然”、“未來”之美。

治療"時間病"的方法,由重新評估我們跟時間的關係開始。誠如拉里·多西醫生所建議的,首先走出例常的時間安排,使用生物反饋、冥想或祈禱,以策劃新的"時間出口"。(奧諾德《放慢腳步》【45】)

                                          (Source of Photo:https://www.chronobiology.com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