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多国的孔子学院数目在减少,

另一个少为人知的中国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正在进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马来西亚尊崇鲁班先师的建造业者

人数庞大,百年来一直是建国大业的

一大主力军;这回能否为民族振兴事业

趁势培育更多素质拔萃的队伍?

风起云涌海丝路,实战智慧谁清楚?

铁木砼核心技艺,新人辈出重抖擞。

(21.09.2023 更新)


Photo By 沙巴文化攝影家、沙巴海絲會理事、可樂達人劉富威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4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28, 2021 at 5:15pm


疫情當前:命運共同體

楊光:
《聖經》裏的諾亞方舟和中文的成語“同舟共濟”,都表達了一個類似命運共同體的意思,即在威脅到整個人類衛生安全的災難和瘟疫面前,人人平等。我們都面臨著同樣的命運,而且有著同樣的焦慮和期望,也就都在同一艘船上。

莫蘭:我們確實應該把全球性的共同體,視為所有人類健康的共同體,因為我們共同存在、生活在這個星球上,分享著相同的命運。現象學家胡塞爾也曾引用諾亞方舟這個意象,來說明地球像諾亞方舟一樣,是贈予我們的禮物。生態學家和建築師巴克明斯特·福勒,曾把地球比作宇宙飛船(下圖)。這些意象都顯示了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命運。不管我們有什麼矛盾,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必須學會共處共在,才能存活和繁榮發展下去。原題:“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必須學會共處共在”——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後疫情時代的哲學思考,楊光 德莫特·莫蘭【Dermot Moran】轉自:2020年11月03日 雲南網 / 來源:光明日報)


延續閱讀:

Dymaxion Map

莫蘭:新冠危機 :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May 28, 2021 at 7:47pm


白垚·〈龍舟三十六拍〉敘事、延續與斷裂

〈龍舟三十六拍〉固然由白垚 “憶寫人物情節 ”,“從頭補回全部唱詞 ”,“幾番渲染 ”而得,但故事及其敘事方式大抵還是已經規定在民間講古藝人龍舟德據以說唱的兩頁舊稿中。據此改寫的〈中國寡婦山〉雖然延續了相同背景與故事框架 —— 渤泥神山腳下杜順國的漢化文明、落難建帝與公主二 娃的愛情、鄭和南下尋訪建文帝故事 —— 但卻在更大程度上呈現了與它之間的斷裂關係。從簡處理諸如鄭和認主、建文訂策君臣攜手與海上國結盟,以堵鐵木兒汗國南侵中原等在龍舟演義有較詳細描述的歷史大敘事。

反之,鋪陳應文(即建)與二娃的情意纏綿,以及杜順兒女蔔大婉、唐小郎等人純樸開朗,是其一。完全刪除建文二娃的後代 “鳳立天南 ”“ 龍返中原 ”的情節, 對源文本中續統、正統等世俗觀點與願望不作點染,是其二。改寫建文二娃 “回駕金陵 ”、“終隱神山 ”的團圓美滿,使結局回歸 Kinabalu 貞身化石的本土傳說,是其三。
(林春美《身世的杜撰與建構:白垚再南洋》,2017,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臺灣、馬華、新華文化與文學國際研討會報告,拉曼大學)

延續閱讀 》關於龍舟歌

                                  (照片:中國佛山龍舟說唱實景照片,來源:渝帆: 遊在李小龍的故鄉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May 17, 2021 at 3:03pm


富邦:落實沙巴復邦的真義

陳明發《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上月5日在沙巴亞庇經歷了一次5.9級地震,及好幾回餘震;想起2009年在臺中弘光大學講課時,也遇上一次6級搖晃。

此次神山地震不幸死了18位爬山者/嚮導;但當地眾多原住民嚮導在地震後不顧個人安危,上山尋援其他失散的爬山者,有者因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因為許多爬山客來自國外,這件事引起西方媒體大力報導,讓我們覺得做馬來西亞人很值得驕傲。

因為神山是杜順族的聖地,事故發生後,很多媒體(包括馬來西亞本身)才開始想到:我們對杜順族很陌生啊。我因為寫過關於神山(又名中國寡婦山)的組詩,有家媒體也要我針對他們的傳說講點話。此次事故讓我感覺到,做個“沾光式”的“驕傲的國民”還不夠啊,我們對自己的鄉土了解多少?馬來西亞內容、文創工作者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原載 10.7.2015《愛墾網》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May 11, 2021 at 1:02pm

蔡寰青·南鄉子·獨立橋晚占 (1963)

鐙火散銀青。

目送金蟾吐露盈。

況是海風無限老,天聲。

對景裁詩逸思生。


車轍及時停。

好個獅兒模樣正。

橋上夜深涼似水,秋清。

笑指裙腰宛約行。

蔡寰青《錦堂詞》

                                                                                        (照片來源:聯合早報)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15, 2015 at 9:25am

敘述訪談歷程

訪談歷程主要分三段落來進行:

(一)主敘述(Haupterzaelung):訪談者以事先規劃好的「啟始語」促進敘述者對自我生命傳記取向的敘述。訪談內容讓報導人自己撿選鋪排其生命史的主軸敘述,中途不干擾、不打斷,讓敘述得以持續進行,直到敘述結尾出現例如:「就這些,完了…」才開始進行第二部分的回問。本研究的啟始語「請你回憶學習傳記研究的全部歷程,你是怎麼開始有這樣的想法,一直到現在整個學習歷程中之種種經歷、遭遇與體驗..」

(二)回問(Nachfrage):透過對主敘述的傾聽,回問中訪談者僅針對話語斷裂、沒提到、看起來不重要跳過去、不清楚不能明白有矛盾或抽象模糊的地方提問,讓報導人的敘述潛力繼續擴充主敘述的資訊。

( 三) 平衡整理階段(Bilanzierungsphase):進入這個階段,主要著重在促進報導人對自我生命經驗敘述內涵進行評論。訪談者需協助報導人開展其理論化的潛能,使之成為自身生命故事評論的專家與理論家。(倪鳴香,敘述文本分析與生命陶養之探究- 教育學傳記研究之詮釋取向,2008,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頁4)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15, 2015 at 9:16am

敘述訪談 (Narrative Interview)

「敘述訪談是一種社會科學採集資料的方法,它讓報導人在研究命題範疇內,將個人的事件發展及相關的經歷濃縮、細節化的即興敘述。」(Schuetze, 1987:49) (倪鳴香,敘述文本分析與生命陶養之探究- 教育學傳記研究之詮釋取向,2008,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頁4)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15, 2015 at 8:50am

倪鳴香·教育與生命生成有關

誠如德國教育傳記學學者T. Schutze(1993: 13)所言,「教育學從其研究對象而論,本就具傳記性,而教育的本質即與個體生命生成相關連」。這揭示出欲理解教育本質性的內涵,可從個體生命生成轉變歷程中發現,而發現的契機將蘊含在傳記文本之學習中。(倪鳴香,敘述文本分析與生命陶養之探究- 教育學傳記研究之詮釋取向,2008,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頁1)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14, 2015 at 10:49am

倪鳴香·敘述開啟故事流

敘述開啟的故事流,讓學習主體得以回觀反思「我」從何來,進而理解已然形塑的「我」,一種「可以用聽的態度去接納他者」的體驗,向學習主體揭露了苦難生命世界的面貌,於是「能聽」外在他者的聲音,轉變了那去我「世界向自己傾斜」的視域,「現在我」已能將他者放置在一個中心的位置。(倪鳴香,敘述文本分析與生命陶養之探究- 教育學傳記研究之詮釋取向,2008,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頁6—7)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13, 2015 at 12:37pm

倪鳴香·狄爾泰生命歷史解釋觀

傳記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格,而成為窺探並理解社會變遷中個體或社會存有內涵的一個通道。

人文科學的目的在於理解生命現象, 特別是生命現象的複雜表達(Kruege, 1999: 23-24; 楊慧林,2002:56)。他(狄爾泰)認為「自傳是一種最深刻富啟發的形式,它帶給我們生命的理解」(Dilthey, GW VII:199)

(狄爾泰)透過名人傳記的描繪,勾勒出十七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德國精神生活的面貌景觀,它可以說是一種整體與部分循環關係的體現。

在狄爾泰生命歷史
解釋觀中,「每個生命皆有其自身的覺知。它置身於意義中在可記憶的現在擁有那內在價值,同時在傳記連結下與整體的覺知產生關係。這些個別存在的覺知是相當獨一無二,無法消融。它顯現其特性,如萊布尼茲的原子,這就是歷史性的宇宙」(Dilthey, GW VII:3199)。「經歷與自我傳記」是建立人文科學中歷史世界的核心,而他為建構人文科學所提出之「歷史理性詮釋學」方法論,包括生命的「體驗」(Erlebnis)、「表達」(Ausdruck)、「解釋」(Auslegung)、理解(Versfehen)等重要的概念,亦成為傳記研究的基本要素。(倪鳴香,敘述文本分析與生命陶養之探究- 教育學傳記研究之詮釋取向,2008,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頁2)

Comment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13, 2015 at 12:17pm

改寫記憶

我們總是會藉由當下的新情境來改寫我們的過往,這是人類的習慣。某些曾經與“我們是誰”似乎密切相關的事物,後來卻好像喪失意義,此時其他經驗卻因“重新發現其重要性”而回到記憶中。(茉莉安德魯斯,形塑歷史,2015,台灣聯經出版事業,152頁)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