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微敘事·生日禮物

她: “聽說,你要送我的生日禮物是枚戒指?” 

他:“對,可是和妳沒關系了吧?妳生日之前我們便分手了。”

她不解的看著他:  “扔到那裏去了?”

他毫不生氣:  “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

 “是這枚麽?” 她望著他,有些得意洋洋。

“妳在哪找到的?”

 “我們之間存在那個誰也找不的地方嗎?”

她輕輕摟住了他,他緊緊抱住了他。

Rating:
  • Currently 4/5 stars.

Views: 22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30, 2024 at 1:12am

愛墾APP: 無器官身體の“身體”與“平面”的區别

德勒茲的「平面」(plane)與「身體」(body)的區分涉及到兩者在生成、關係和作用方式上的不同。理解這個區別需要考慮德勒茲與瓜塔里(Guattari)的哲學中對「平面」和「身體」的不同定義和功能。

平面(Plane)

在德勒茲與瓜塔里的哲學中,平面(尤其是「生成的平面」或「內在性的平面」)是指一種開放的、無界限的、不斷生成的場域。它是思維、存在、感知、事件發生的背景或者基質,沒有固定的形態或結構,而是潛能的展開和不斷的變化。


非個人化與非實體性:平面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個虛擬的、潛在的空間,承載了生成與變化的可能性。它是事物、事件、思想的生成條件,而不是具體的東西。


流動與生成:平面強調的是關係、連接與流動,不以個體或身體為中心,而是關注各種力量和因素之間的交織、碰撞、生成。


去中心化:
平面不存在主導的中心或優先秩序,它是開放的、無邊界的,可以容納不同的流動、轉化、生成過程。

身體(Body)

德勒茲與瓜塔里對身體的理解非常獨特,尤其是「無器官身體」的概念,意味著身體不僅僅是一個物質實體,也不等同於解剖學上的有器官的生物體。


身體作為過程:在德勒茲看來,身體是一個生成中的過程,而非一個固定的物理存在。它不是封閉的、有器官的系統,而是開放的、不斷被情感、力量、影響所塑造的存在。身體是一種能夠感受和表達欲望的空間。


無器官身體:無器官身體是德勒茲用來打破傳統生物學和心理學中對身體的分類的概念,它代表的是去除功能性、去中心化的身體狀態,即身體的潛能沒有被特定功能和器官所束縛。無器官身體是一種純粹的流動性和力量場域。

平面與身體的區分

盡管兩者都強調生成、流動和去中心化,但它們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層次:

層次與抽象性:平面是更加抽象的一個概念,承載了所有可能的關係、生成與流動的背景,具有全局性。身體則是生成平面上的一個具體的存在,是平面上力量和關係的具體化產物。

平面可以包含無限的關係、生成的潛力,而身體是這些力量在某一時刻的具體呈現或實現。


功能與作用:身體(無器官身體或具體的身體)是欲望、感知、情感的具體承載者和作用點,它承載了影響、能量、欲望等具體力量的互動。而平面則是這種互動的生成條件,是這些力量得以在其中作用和展開的場域。

身體是具體的「在場」,而平面則是生成的可能性。


具體化與潛能:平面是生成的潛能空間,它不被任何單一事件、身體、力量所固定;而身體是生成的具體化,是力量、欲望和情感在特定時空中的表現。因此,身體是在平面上的一個結點,是平面上各種流動的暫時性結果。

開放性:平面是完全開放的,它包容了所有生成與變化的可能性,而身體則是平面上的一種具體現象,是一種在特定關係中形成的有限的存在。

結合與互動

盡管平面和身體是不同的層次或功能,但它們彼此依存,互為條件:


身體在平面上的生成:身體是平面中各種力量、情感、欲望、物質流動的暫時結晶,它依賴於平面的潛能。


身體的去中心化:無器官身體正是在生成的平面上去除中心性、功能性,而成為一種純粹的生成空間,它模糊了身體與平面的界限。

總結來說,平面是潛能的無邊場域,承載了生成與變化的條件,而身體是在平面上生成的具體存在,體現了平面中的力量、欲望和關係。平面更為抽象、全局,而身體是具體的、暫時的生成表現。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26, 2024 at 9:25pm

APP Iconada: Evocative Objects in Museums 

The concept of "Evocative Objects" in museums can fit into the "Theory of Calling" in an interesting and metaphorical way. Here's how the two concepts can align:

Objects as Symbols with Purpose

In museums, "Evocative Objects" are items that carry significant meaning and evoke strong emotional responses or reflections about a particular time, culture, or personal experience. These objects can be seen as having a metaphorical "calling" in the sense that they are meant to communicate or resonate with visitors on a deep level. Their "calling" is to bridge the past with the present,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and inspire reflection.

Objects Aligning with Curatorial Goals

Museums often select objects based on how well they align with the educational and interpretive goals of an exhibit. In this context, an object's "calling" is to fit into the narrative or theme of the exhibit, enhancing the overall message and contributing to the visitor's learning experience. The object is chosen because it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with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the exhibit.

Emotional and Historical Impact

Certain objects in museums are chosen for their ability to evoke powerful emotions or memories. For example, personal artifacts from historical events or famous individuals might be selected for their emotional resonance and ability to connect with visitors on a personal level. These objects "call" to visitors, prompting reflection on historical events or personal connections to the past.

Objects as Catalysts for Engagement

Evocative objects can also act as catalysts for visitor engagement, encouraging deeper explor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exhibit. Their "calling" in this sense is to stimulate curiosity, dialogue, and learning among museumgoers, making the exhibit more engaging and impactful.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26, 2024 at 9:25pm

Examples in Practice

The Berlin Wall Fragment: In museums dedicated to the history of the Berlin Wall, a fragment of the Wall might serve as an evocative object. Its "calling" is to represent the division of East and West Berlin and to evoke reflections on freedom and separation.

Anne Frank's Diary: Exhibits featuring Anne Frank's diary can be seen as having a calling to convey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Holocaust, inspiring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visitors.

Ancient Artifacts: In archaeology museums, ancient tools or pottery might have a "calling" to reveal aspects of daily life and culture from the past, helping visitors connect with ancient civilizations.

In summary, while "Evocative Objects" in museums are not literally called in the same way humans might experience a calling, their role in creating meaningful connections, enhancing understanding, and eliciting emotional responses aligns with a metaphor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Calling."

相关:呼唤型造物  evocative object  The Etymology of Vocative Linguistic Theory on Vocative  Conation & Affects Vivo's aesthetics   內容是Evocative Object   当符号呼唤象征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26, 2024 at 12:53am

愛墾APP:婆羅洲心靈

婆羅洲(Borneo)的「心靈之聲」(Voices of the Soul)式非營利組織提出一系列適合當地鄉土的内容,結合婆羅洲的文化、自然環境和社區需求,以下是一個具體的思路:

婆羅洲心靈之聲(Voices of Borneo's Soul)

通過音樂、口述歷史和自然音景(soundscapes)的采集與創作,幫助婆羅洲當地社區,特別是原住民,表達他們的文化記憶、生活智慧和環境保護的願景,促進心理健康和文化傳承。

核心元素

音樂與口述傳統

采集傳統音樂:
記錄和保存婆羅洲原住民的傳統音樂和歌謠。這些音樂不僅僅是藝術形式,還是文化和情感的載體,通過音樂表達社區的歷史、信仰和生活哲學。


口述歷史收集社區長者的口述歷史,特別是關於自然、社區傳統和個人生活經歷的故事。通過這些口述內容,幫助年輕一代和外部世界更好地理解婆羅洲的文化根源。

自然音景創作

環境音采集:
錄制婆羅洲獨特的自然聲音,如熱帶雨林的鳥鳴、河流的流水聲和風的聲音。這些聲音能夠喚起觀眾對婆羅洲環境的聯想,並傳遞一種與自然共生的心靈體驗。


音景敘事:將自然音景與口述歷史和音樂結合,創造出沉浸式的音景敘事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成為冥想、放松或教育的工具,幫助人們通過聲音連接自然和文化。

心理健康支持

音樂療法
利用傳統音樂和自然音景進行音樂療法,為社區提供心理健康支持。通過團體音樂活動和冥想引導,幫助參與者表達情感、減輕壓力和增強社區凝聚力。


故事分享:
鼓勵社區成員特別是年輕人通過講述個人故事或創作歌曲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挑戰,從而增強自我認同和心理韌性。

文化傳承與教育

文化工作坊:
在當地社區舉辦文化工作坊,教授傳統音樂、樂器制作和口述歷史,幫助年輕一代繼承和發揚婆羅洲的文化遺產。


多媒體傳播:制作紀錄片、播客和音樂專輯,將婆羅洲的聲音和故事傳播到更廣泛的受眾,增加外界對婆羅洲文化和環境保護的關注。

社區參與與合作

社區合作:與當地的文化和環境保護組織合作,共同設計和實施項目,確保項目符合社區的需求和價值觀。

參與式內容創作鼓勵社區成員積極參與內容創作,通過他們的聲音和視角,使項目更具真實性和影響力。


「婆羅洲心靈之聲」項目通過音樂、口述歷史和自然音景的結合,能夠在文化傳承、心理健康和環境保護之間架起橋梁。這一項目不僅幫助婆羅洲的社區表達和保存他們的文化和情感,還能夠通過獨特的聲音藝術形式吸引全球的關注和支持。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15, 2024 at 3:51pm

愛墾評注·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情动”与“意念”

“情动转折”(Affective Turn)意念科学”(Noetic Science)之间的交织可以从二者对情感、意识、身体体验以及人类认知,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关注中找到共同点。尽管两者理论基础和关注点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对人类体验的探讨中存在一定的交汇,尤其是在如何理解情感、意识与物质世界的互动。

情感与意识的交织:“情动转折”强调情感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中心地位,认为情感不仅仅是个体内部的主观体验,而是与外部世界、身体、权力结构密切相关的。情感通过身体的感知和反应,深刻地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思想和体验。而“意念科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与物质世界的互动,探索意识对物质现实的潜在影响,探讨内在心智过程如何改变外在现实。

在这一点上,情动转折与意念科学的交汇点,在于它们都探讨了情感和意识如何通过某种深层次的机制影响个人与集体经验。情动转折关注情感作为一种在身体和环境间流动的力量,而意念科学则更关注意识和心智的力量如何作用于物质世界。两者都认为内在的体验(无论是情感还是意念)可以对外部现实产生显著影响。

身体与体验的整合:“情动转折”重视身体在情感体验中的作用,认为情感是一种通过身体传达和感知的力量,强调了情感体验的具身性(embodiment)。这种具身性不仅是个体体验的一部分,还在更大的社会结构中运作。身体是情感的媒介,情感通过身体在外部世界中得到表达和作用。

意念科学也关注身体和心智的整合,尤其是如何通过意识来调动身体的能量和感知能力。意念科学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个体的意识能够通过某种量子机制或其他未知机制影响身体及外界的物质状态。因此,情动转折中的“具身性”可以与意念科学中的“身体-心智互动”相对应,二者都认为身体是内在体验的重要媒介,并且强调情感和意识不仅仅停留在头脑层面,而是通过身体来作用和表达。

共振与能量场的研究: 在意念科学的研究中,常常探讨意识如何通过共振和能量场影响他人或环境。例如,某些研究认为个体的意念或情感状态能够通过量子场或能量场与他人的状态产生共鸣,从而改变他人的情感或行为。这与情动转折中的情感传播理论产生了共鸣。

情动转折认为,情感不仅仅是个体内的情绪反应,而是一种社会性力量,能够在社会关系中传播和扩展。例如,集体情感或情感氛围(affective atmospheres)可以通过群体中的个体情感共鸣,形成一种集体的体验或情感场。这种情感传播的模式与意念科学中的“共振”概念有一定的契合,即个体之间的情感或意识通过某种场域连接,共同塑造集体体验。

主观性与客观现实的模糊界限: “情动转折”打破了传统二元论中关于主观与客观的清晰界限,认为情感、身体体验与社会结构的互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主观体验和客观现实相互交织。情感不仅仅是个人的内在状态,也在塑造社会现实和权力结构。

意念科学同样质疑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传统界限,提出意识可以影响物质现实的观点。它探讨了主观的意念如何通过某些方式直接作用于物质世界,模糊了内在心智活动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分界线。这种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交互思维与“情动转折”关于情感如何渗透社会与文化的观点产生了深层次的共鸣。

直觉与非语言的情感传递: 意念科学强调直觉和超感知能力,认为人类有时能够通过超越语言和逻辑的方式感知世界。这与“情动转折”对非语言性情感传递的关注相呼应。情感常常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播,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而这些形式的传播在意念科学中也被视为一种超感知或心灵感应的能力。

在“情动转折”中,这些非语言的情感传播形式与个体的身体状态密切相关,强调了情感通过感官和身体的传递和表达。同样,意念科学中的直觉或非语言的传递也常常被视为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或意识体验,打破了语言和逻辑对人类认知的限制。

集体情感与意识场: 情动转折特别关注集体情感,认为情感不仅存在于个体层面,还存在于集体和社会层面。某些情感可以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生成集体性的情感氛围,甚至形成一种无形的情感场域。这一概念与意念科学中的“集体意识”或“意识场”(consciousness field)理论不谋而合。意念科学认为,个体的意识或心智状态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影响集体意识场,这种场的共振效应可以改变集体的行为和感知。

例如,在冥想、祈祷或其他集体活动中,个体的意识状态会彼此影响,产生一种集体的共鸣效应,这与情动转折中的集体情感概念相呼应,二者都强调了集体经验中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情动转折”与“意念科学”都关注情感、意识和身体体验的复杂互动,虽然二者的理论背景和研究目的不同,但在许多层面上有着交织。情动转折探讨情感和身体如何与社会文化结构互动,而意念科学则探讨意识如何影响物质世界。这种对情感、意识和身体的重要性的共同关注,为二者之间的学术对话提供了基础。在情感的具身性、情感传播、集体意识场等方面,它们展现了对人类体验的综合理解。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14, 2024 at 8:16am

愛墾評注·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羅蒂和維柯对话“想象力”

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的“想象力”概念,强调想象力在塑造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中起着核心作用,因为人类并非通过传统的客观真理或理性认知来解释世界,而是通过文学、隐喻和叙事来构建意义。这种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与维柯的诗性思维相契合,都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源于象征、隐喻与想象力,而非逻辑或科学推理。

因此,罗蒂的想象力概念支持了诗性文创中创造与体验之间的深层联结;更全面地解释体验文创与诗性文创的区分:前者关注即时体验和情感互动,后者通过想象力和诗性思维,致力于文化符号的生成与情感的深层表达。

体验文创更强调即时的、感官层面的互动和反馈,比如沉浸式的体验设计、互动展览、情感驱动的用户参与等。它主要关注的是用户在短时间内对特定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反应,类似于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体验文创旨在利用感官和情绪的激发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创造一种消费的“即时感”。

诗性文创则更多地依赖于想象力来生成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瞬间的感官体验,而是一种通过象征、隐喻和文化叙事来激发深层认知和情感共鸣的方式。这种创意过程并非简单的功能设计,而是一种通过想象力来重新构建意义、重塑文化符号的艺术行为。

罗蒂的想象力观念还突出了一种语言和叙事的创造性运用,这与诗性文创的核心相契合:通过语言和文化符号的重新组合来赋予世界新的意义。因此,诗性文创不仅仅是为了提供一种体验,而是为了激发更为深层次的情感和思维变革。这种文化创意注重的不是用户的短期反馈,而是通过想象力在长远的文化和心理层面上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感结构。

刘勰和維柯的对话

刘勰(465–520)与贾姆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 1668–1744)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但维柯的“诗性智慧”与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人类创作与表达本质的探索和回应,在文学和文化的起源、语言的功能、文化表达的规律性以及人性与文化的关系上,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

诗性智慧与文学起源两者都认为文学与诗歌不仅仅是审美表达,而是人类情感与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在文明的初期阶段,文学与诗歌是人类理解和表达世界的媒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探讨文学起源,强调它源于人类的情感抒发。本质是情感的表达与艺术的形式化,是人类情感与自然的深层互动。创作应以“情”、“理”并重,“真情实感”。维柯在其《新科学》中则提出了“诗性智慧”,认为原始人类通过诗歌与神话来理解和解释世界。他主张人类早期文明是通过“诗性智慧”来认知自然现象,并通过这种认知创造了最初的社会和文化秩序。维柯的观点突出文学和神话作为人类早期社会的一种认识方式。

语言与文化的形成:二者都强调语言作为文化和文明的核心,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传递与发展的媒介。刘勰讲究文辞的表达与道德的统一,维柯则认为语言与文化共同进化。刘勰认为语言和文学具有高度文化功能,他主张文学应能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与思想。他特别关注“文”与“道”的统一,认为文辞应与文化、道德紧密相连。维柯则提出语言和神话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文化创造。他认为通过语言,原始人类可以将自身经验和社会结构传达给后代,语言是诗意的、象征性的,具有强烈的文化塑造功能。维柯还提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文化通过诗意的语言不断演化。

文学创作的法则:两者都认为文学创作有其内在的秩序与法则。刘勰偏向于具体的美学和修辞法则,而维柯则从文化与历史的宏观视角探讨文学表达的规律。刘勰主张文学创作应遵循“文气”(即文辞的内在动力)与“道”的一致性,提出了文学创作的系统性法则,涉及辞章、结构、思想深度等方面,强调文学的修辞与美感。维柯虽然不直接讨论文学创作的具体法则,但他在《新科学》中通过对历史与语言的分析,指出了早期人类文化表达的规律性。他认为早期的诗歌和文学形式是社会经验的象征性表达,有其内在逻辑。

人类发展与文化周期:二者都关注人类文化的演进与变化,意识到文化和文学表达与社会历史背景的互动关系。虽然刘勰并没有发展出类似于维柯的历史周期理论,但他关注文学的发展和文体的演变,强调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各有其特点。他也暗示了文学与时代、社会风貌之间的互动关系。而维柯在《新科学》中提出了“历史轮回论”,认为人类社会和文化是以特定的周期性方式发展,从“神的时代”到“英雄的时代”,再到“人的时代”,每个阶段的文化表达方式都不同,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演进。

文化与人性: 刘勰强调文学承载了对世界和人性的认知,创作应反映出人性与道德的深度。他认为文学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更应承担道德教化的功能,反映出作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维柯则从诗性智慧的角度,认为文学和神话是人类认知和表达人性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拟人化,早期人类展现了对自身与外界的理解。强调文化是人类共同经验的象征表达,反映了人性的基本特征。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12, 2024 at 9:45pm

愛墾評注·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文心雕龙》与“神思”

王元化(1916–2008)是中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哲学家和美学家,他在古典文论、现代文学理论、哲学及文化思想领域,都有深刻的研究和重要的贡献。他以独特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积累,为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转型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特别是他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和诠释,具有以下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对刘勰“神思”理论的重新阐释

王元化对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神思”理论做了深入分析,尤其关注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一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力概念。他认为,“神思”是作家通过精神活动超越时空、联系历史与现实的创作方式,它揭示了文人创作中的想象力和思维的自由飞翔。刘勰的理论不仅适用于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活动,也可以为现代创作提供理论依据。

他也指出,刘勰的“神思”具有高度的哲学内涵,尤其是它超越时空的特质,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时空观——即在文艺创作中,时空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通过想象力和情感被自由调度的。这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创作想象力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古典文论与现代文艺理论的对话

王元化不仅研究中国古典文论,还致力于将其与现代文艺理论进行对话。他在《文心雕龙》与西方文论(如结构主义、现象学等)之间建立了联系,提出了中西文艺理论互补的可能性。通过这种对话,王元化不仅深化了对《文心雕龙》思想的理解,还拓展了其理论在当代文艺中的应用。例如,他认为刘勰的“文质”之辩与西方的“形式与内容”的讨论有相似之处,而刘勰强调的“情与景”的结合,则可以与现象学中的“意识与对象”的关系相比较。

文艺创作中的“文化主体性

王元化的研究不仅限于理论阐释,他还非常注重文艺创作中的“文化主体性”。他认为,在文艺创作中,作家必须在面对文化传统时保持主体性。具体来说,作家应当通过创造性地转化传统,形成具有自己时代特质的作品。他发现,刘勰的“神思”理论为作家如何处理传统与创新提供了启示:通过“思接千载”,作家能够与过去的文化对话,而通过“视通万里”,他们能够为作品赋予未来的可能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单只是文化传统的承继者,更是传统的创造性再造者。这种观点为现代中国文艺理论中的“主体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对“中西融合”的文化思考

王元化的一大贡献在于他的“中西融合”思想。基于他对中国传统文论的深刻理解和对西方哲学、美学的研究,他尝试在中西方文艺理论中找到共通点,并提倡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西文化的对话。他认为,西方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等理论与中国古典文论有着潜在的联系,而这些理论可以通过与中国传统思想结合,发展出适应中国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文艺理论。

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性发展

王元化早期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但在后来他发展出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政治优先性”持反思态度,强调文艺创作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在他看来,文艺不应仅仅作为政治的工具,而应保有自身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涵。他的这种思路对当代中国的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批判精神”的倡导

王元化终生坚持批判精神。他不仅关注文艺理论中的批判性思考,也致力于推动整个文化领域的批判意识。他主张知识分子应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立的批判作用,既要继承文化传统,也要勇于质疑传统中的弊病。他在《文心雕龙》中的研究体现了这种批判性态度:他既尊重刘勰的思想,又对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局限性进行反思。

主要作品

王元化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文心雕龙创作论》《古文与中国文化》《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独立知识分子的沉思》《思辨与自由》等。这些著作广泛探讨了中国古典文论、现代文学理论、文化主体性以及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等问题,影响了中国学术界对古典文论和现代文艺理论的理解。

他通过深入研究刘勰的理论,尤其是对“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解读,不仅提升了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理解,也为现代文艺理论的建构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他的发现和观点在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以及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讨论中具有重要地位。

日日新,又日新

史蒂格勒技术哲学教育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10, 2024 at 10:31pm

爱垦網评注:访陈明发博士谈感性文創与体验文创的区别

陈明发博士1997年开始投进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与推广。在无数已经发表过的文章里,他一再强调“感性”与“体验”对文创的重要。近年,在人文科学学术上,他进一步区分了二者。分享如下——

在文创领域中,“感性”(affectivity)与“体验”(experience,陳博士近年藉狄尔泰对“经历”与“体验”的分别,做了更深的思考)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在理论深度和应用层面, 有着极关键的区别。

感性是个更深层次的概念,涉及的是情感、身体和心理的多重反应。它关注个体在文化产品或创意活动中的直觉、情感触动和潜意识层面的情绪反应。感性不仅仅是表层的体验,而是深入探讨人们与文化作品互动时的内在情感动态,探究那些不完全被语言或意识控制的情感力量。陈明发博士从維柯、克里斯蒂瓦诸哲学家有关“诗性”的钻研得到很大的启示。

它源于哲学、情感转向(affective turn)等理论,尤其是在现象学、情感地理学等学科中,感性被视为一种对世界的情感感知和身体反应,强调人与环境、文化或作品之间的复杂情感互动。它关注的是那些非理性、非语言化的情感流动,探讨“情感”如何形塑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例如,感性可以包含一部电影中的微妙气氛、声音对身体的无意识影响,或者某个创意产品引发的内心共鸣。

在文创研究中,它贴近情感哲学和文化批判,揭示的是情感在深层次如何作用于文化理解。包括探索文化产品如何通过深刻的情感共鸣影响受众,不仅是提供愉悦的体验,而是引发内在的情感转化和反思。

例子一,一个文学作品或电影通过激发感性的深层共鸣,可以使观众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社会关系或文化身份。感性着重的是深刻的情感影响力,注重长远的情感记忆和思考。

例子二,一部关于故乡的电影可以通过场景、音乐、叙事方式触发观众的怀旧情感、孤独感甚至人生反思。观众与这部电影的关系不仅仅是短暂的“体验”,而是通过电影中的感性元素——气氛、人物情感、隐喻——让观众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反应,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体验,特别是在当前文创领域中,往往更多指的是受众在消费某种文化产品、参与某种活动时的直接感受和反应。它通常与市场需求、产品设计和客户满意度相关,重视的是受众在特定情境下的外显反应和参与程度。(這点,不能忽略英国文创領域近年的反思)

体验在文创领域更多与商业、市场调研、用户反馈等相关,强调的是受众在某种文化消费中的具体行为反应,比如通过互动装置、主题乐园或沉浸式体验,吸引用户参与并获得外在愉悦或震撼的感受。体验设计的核心是让用户能够“享受”或“参与”到文化产品中。注重即刻、短期、符合期望的感受反馈。

例子,一个沉浸式艺术展览可能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互动装置等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这种体验通常是即时的、短期的,目的是让观众感到新奇、有趣和震撼。


面对人文科学领域的文创研究,如果我们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深刻的情感共鸣、象征和文化符号触动观众的内心,甚至影响其世界观和自我认知,那么我们是在研究感性如何运作。如果分析的是如何通过设计互动机制、增强沉浸感或提升用户参与度来满足市场需求,那么更多是在讨论体验设计。

感性关乎情感深层次的、潜意识的反应,是人文科学探讨的核心,强调情感的复杂性与持久性,所以,更可能引发持久的情感反应和个人反思。

体验则是市场导向的、表层的感受,注重如何通过设计创造即时互动时的愉悦感受,属于是外显的、行为化的。感性侧重于深层次的情感、心理和潜意识反应,感性是隐含的、情感流动的。

文创领域的研究可以通过结合这两者,既理解文化产品如何通过感性引发深刻的情感影响,也能分析如何通过体验设计满足市场需求。

陈博士多年来都朝这个方向努力。当然,他最早的着眼点,是在2006Web 2.0元年,对部落客文创方向所做的教育推广。(爱垦网内部探讨整理/记录)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1》:誰不會上網挖料?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2》:靈感夢裏求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3》:木頭說故事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4》:情趣的現場

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25》: 熱情博熱情

感性、诗性与认知美学的人文科学角度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9, 2024 at 11:37am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史蒂格勒技术哲学教育 1

对于面对机械人智慧的冲击,愛墾網过去所发表與讨论过的複合策略(如意念科学心灵素质学、第五项修炼、宇宙诗学等),若当真在经过讨论后接受了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1952 – 2020] )的技术哲学,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是什么?机会又是什么?


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知识传授方式的革命: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要的知识传递者,学生通过线性学习(逐步积累知识)获得认知。然而,AI与技术加速知识传播的方式,使信息获取变得即时化、全球化,知识的掌握不再是依赖于单一的教师或学校。AI可以即时提供海量信息、分析学习数据、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最關鍵的一点。

首先,这将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他(她)们可能不再仅是知识传递者,而更多扮演引导者和导师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复杂信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再来就是信息冗余与焦虑的问题,信息的过载使学生面临选择焦虑,难以区分有价值的知识。传统教育以线性、分科教学为主,而AI带来的信息泛滥挑战了这种模式。


记忆与外化的变迁:史氏认为,技术外化了人类的记忆。在教育中,传统记忆方法(如死记硬背、考试)被认为是学习的核心环节,而AI和技术能够替代这种记忆功能,允许学生即时获取任何信息。因此,教育的重点将从记忆型学习转向能力型学习,例如察觉转变与问题的意识、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这有出现知识储备弱化问题,学生可能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大量储存知识,而更依赖AI检索和处理信息。这可能削弱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掌握和知识结构的建立。

而AI作为一种外部心智工具,使得传统课堂的“自我思考”和“独立分析”能力可能下降。


时间和空间的再定义:AI和量子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教育不再局限于物理教室,而是可以通过虚拟教室、远程学习、沉浸式体验等形式进行。史蒂格勒强调技术加速了时间感,AI可以极大缩短学习过程,提供实时的个性化反馈。

教学节奏的加速,使到学生不再受限于固定的课程进度,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节奏进行个性化学习,教育的时空边界模糊化可能叫我们的社会感到害怕。

空间体验的重构,传统教室的物理边界可能被打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了新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学习知识,甚至体验远古历史或模拟未来社会。传统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校园存在,特别是师生关系的意义可能跟不上转变。


批判性与伦理挑战:AI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带来了道德和伦理问题,特别是在数据隐私、算法偏见和学生自主性等方面。AI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但也可能将学生行为数据化、标准化,影响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造力。

学生的学习习惯、偏好和弱点都被记录并算法分析,可能面临隐私泄露或被商业化利用的风险。

在AI时代,学生不仅要学习技术技能,还必须掌握批判性思维和伦理决策,理解技术对个人、社会和全球的影响,伦理教育变得格外紧迫。

Comment by luova ajatus on September 8, 2024 at 10:30pm

愛墾評注~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在地意念科学(LNK)

“心智科学”(Noetic Science)的范畴来看个体或集体的“认知”,在地传统知识(native knowledge / local knowledge)极可能就是Local Noetic Knowledge(LNK,或在地意念知识)。也就是有待科学去探索、实证的知识。

它具有深刻的美学价值,尤其在个体认知与宇宙整体性之间的联系中。这种知识不仅仅是文化历史的体现,它还深植于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代表了与周围环境的深度共鸣和理解。

在情感与认知的交融方面,在地传统知识通常是通过口头传承、仪式、故事或手工艺等方式代代相传的。这种传递并不是单纯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情感深植的体验。它承载了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联结,体现了地方感和宇宙整体性的互动。例如,原住民的知识体系常通过与自然界的关系表达对宇宙的敬畏,这种互动充满了诗意与美学感受。

非线性认知的体现:在地知识通常强调整体性和非线性思维,与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和分析性思维不同。这种知识系统通过复杂的象征、仪式、口传故事等方式组织,体现了个体如何通过多层次、多感官的方式感知世界。正如心智科学研究意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一样,在地知识的美学价值在于它激发了个体对复杂、多维现实的感知能力。

叙事与空间的美学:在地传统知识中的叙事往往与地方紧密相关,故事、传说和仪式往往嵌入特定的自然景观或地理环境中,构建了空间美学。这种知识将地方本身赋予了意义,使得物质与精神世界的界限模糊,表现了一种宇宙观的诗意表达。这种与空间、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美学维度与Noetic Science中对宇宙整体的觉知和联系不谋而合。

它美学潜能甚至可能从“詩性体验”逐步發展成“宇宙诗学”。爱垦網采用这个术语来表达在地传统知识与个体认知之间的宇宙连结。诗学不仅限于文学领域,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美学体验的框架。将传统知识置于“宇宙诗学”之下,强调了它作为人与宇宙互动的诗性智慧,一种超越理性、用感知和情感来理解宇宙的方法。

“意念科学”的框架下,“宇宙诗学”表达了个体意识的扩展,通过美学和诗性智慧的方式,个体不仅感知物质世界,还与宇宙更深层次的存在相连。这个术语特别适合描述通过在地知识来感知宇宙整体的实践。

如果能从科学实践的精神着手,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更具实践性的知识体系,强调了在地知识不仅是静态的认知积累,更是动态的生活实践,涉及人与环境之间的日常互动。这个术语反映了在地知识的应用性和功能性,即它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对世界的理解。Noetic Science的科学精神不仅关注知识本身,还关心知识如何通过体验和实践影响个体与群体的生活。

将在地知识置于“实行科学”的框架下,突出了它的实用性与功能性,表明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理解世界,还在于改造、维护和与世界共存。与“意念科学”的核心理念契合,实行科学强调了知识与行动的统一,适合表达传统知识的实践维度。

Noetic Science的背景下,在地传统知识的美学价值能够通过“宇宙诗学”和科学探索实践这两个概念得到阐明。前者侧重于个体与宇宙整体的诗意联结,后者则强调了理性探索与詩性实践之间的互动性和应用性。这两种命名都有助于表达在地知识在当代认知与美学框架中的独特地位,并为其在心智科学中的整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