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陳楨寫微博》失戀與專利
要是失戀的方式,也能申請專利權,不知- -
能否增加失戀的樂趣?
能否補償失戀的損失?
能否減少失戀事件,因為要找失戀的新方式,以免觸犯現有專利權太麻煩?
是否將降低失戀的素質,因為人們所關心的,是失戀方式的新鮮奇怪,而不在失戀的浪漫、淒美、壯烈、理直氣壯、忠實英勇、臨場創作……等傳統美德?
刻意的失戀事件是否將增加,因為可以申請專利權,坐待別人來繳版權費?
(2000)
(Photo Appreciation: Launch of hair by Yaroslava Popova)
Tags:
Albums: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Comment
中國文學一直有文、白兩個傳統,用以區分士大夫和民眾的文化。士大夫也要說白話,只是這話「上不得臺面」。直到20世紀初的白話文運動,這種狀態才得以改變。身體的遭遇與此十分相似:每個人都有身體,人們用身體感知、鬥爭、寫詩、歌唱、纏綿和別離;但他們不在哲學、倫理、美學、詩學這些高雅的精神生活中給身體以合適的位置,忘記了思維同樣由身體所承載。《身體詩學》(王曉華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版)試圖以身體為主體重構詩學。
這種嘗試是有意義的:在人工智能語境下,身體的邊界正在發生改變。人類生命很可能會逐漸向「碳基+矽基」的方向轉變,詩學因此無法再忽視或壓製身體的存在。同樣,在生態危機重壓下,人的異化與復歸問題值得關注。只有重新喚醒人對於荒野、自然的感知,才能將人從這種異化中拯救出來。而這離不開重估、重構身體的主體性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該書的出版恰逢其時。它既為身體在文學、藝術、批評中的主體性正名,也為人類藝術的下一階段發展開啟序幕。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說:“沒有長大的小孩說 ' 我是肉體,也是靈魂。' 可醒悟者、有識者卻說 ' 我純是肉體,除此無他 ' 。"又說:"肉體是一個大理智,一個具備某種意義的復合體。”
靈魂與肉體的二分,是人用以把握自身存在的一種本能、原始的範式。這種思維大致可以歸結為:靈魂高於肉體又寄住於其內;靈魂犯錯,被懲戒的是實有的肉體。身體成功,欣悅的是它的靈魂。
身體因其欲望、排泄等的“非靈魂”性,被宗教、哲學、倫理話語所摒棄。然而,藝術卻無法忽視身體,因為身體一定程度上就是藝術的本體。在繪畫、攝影、雕塑等造型藝術中,身體是最直接的描摹對象;在電影那裏,身體和動作是推動情節的關鍵;在音樂演奏、歌唱、舞蹈等藝術中,創作和欣賞的身體都必須親身出席。那麽,在詩歌這種語言藝術中,情況是否也是如此?作者給出了肯定的答案:詩歌同樣是身體的藝術,身體則是詩性的源泉。這也正是全書立論的第一塊基石。
首先,詩歌誕生於身體的活動。通過援引自然科學、認知理論、AI工程的研究成果,作者試圖證明一系列原初命題:人就是感性的、能思的、勞作的身體;身體是生活的承擔者,也是詩性的源泉;詩歌的構思、寫作、傳播都是身體性活動。正因為如此,人們閱讀詩歌時會感同身受:當詩歌中的俄狄浦斯王刺瞎自己的雙眼之際,觀眾似乎也感到了疼痛。這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感投射。
其次,該書從詩意建構的空間維度,也即詩性產生的場景意義上分析了身體的主體性價值。家宅、道路、大地與天空等空間概念在此被重新審視。身體是一個三維的實體,家宅是其延展,同時還是生發想像力的原點。道路則是人的身體和目的遠去的中介,是“起點和中途,過程與目標,生長與衰落”。至於大地和天空,更是文學家喜歡使用的意象:“大地—身體總是結對出現,形成相互指稱的意象。”典型例子就是古希臘神話中的萬物之祖蓋亞,正是豐腴多產的大地母親的隱喻。
最後,作者認為應該從生態詩學的角度正視身體的「有機物」屬性。科技時代以前的歷史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人類自我神化的歷史。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對於身體的認知逐漸進入微觀世界。文藝復興以後,身體在被神學的黑袍遮蔽多時之後,再次從古希臘的廢墟中被發掘出來,在繪畫、戲劇中出現。而生態詩學與身體詩學間的互通關係正如人類與動植物之間的有機關聯一樣。如果我們承認人類是與動植物相似的有機體,就必然要走向與自然、天地混融的生態詩學之中。
當我們把視角定位為生態詩學,身心二分的關係就可以得到修正,由此,生態詩歌和生態藝術天然地是大地的、自然的、身體的。也正是從生態詩學的角度,身體第一次完全獲得了它的主體地位,將身心合二為一。
正視身體,就是正視我們當下的存在本身。也只有正視我們自己,才可能在生態危機與人工智能的雙重挑戰中,尋獲前行的路徑。這條路可能布滿荊棘,但仍然是值得嘗試的,因為它很可能是理論的“返鄉之路”。(2019年01月31日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I 作者單位:重慶師範大學)
追溯散文詩誕生: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書寫的需要
新時代的到來,促使符合其審美理想的文體誕生,而對新文體的保存和發展,則需要內容和形式都符合時代需求的作品大量產生來延續其發展,推動其繁榮。
考察各文體在文學史上的發展歷程,唯有對現實產生積極作用的作品,才能促使現實環境對這種文體包容和鼓勵,為創作獲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和言說權力。
(Knock Down Limiting Thoughts)
追溯散文詩誕生與發展的歷程也不外乎如此,是受啟蒙運動和浪漫思潮推動下開創的新文體,符合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書寫的需要。1855年6月,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在《楓丹白露》詩文集刊上發表散文詩,雄心勃勃地開創了新的藝術結構形式,希望在“抒情散文中表達出透過街上的濃霧、一直飄到頂樓上去的那種叫聲,給人帶來的所有那些可悲的暗示”,其強調形式美、暗示性、音樂性等創作追求對當時而言都屬於全新的美學理念。
散文詩在波氏手里,肇始於“夢想過創造那種詩的散文”,“以適應靈魂的抒情性的動蕩、夢幻的波動和意識的驚跳” 的新型散文理想。波氏成功創立散文詩之後,隨著魏爾倫、蘭波、馬拉美、保爾·福爾等詩人的加入。
散文詩也同時擁有了對傳統韻律詩的反叛(五四時期中國對散文詩的引進和發展,也很大程度源於其對文體革命,尤其是詩體解放的助力作用)的顯豁力量。
它實際上完成了對傳統散文和舊體詩的雙重反叛,即對散文形式與精神的反叛,將靈性的語言和自由的抒情注入到散文樸素的敘事、說理中,同時,也是對舊體詩語言形式的反叛,打破格律、音韻和分行的束縛,是反古典運動的勝利,是浪漫主義思潮中人本主義思想呼喚個人的自由、獨立,強調靈感和主觀能動性在文學上的體現。
源於資產階級新型文藝浪漫運動的感召,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加入到散文詩的創作隊伍,推進了散文詩的繁榮發展, 使其藝術形式更加豐富、多樣。 (張翼《散文詩文體獨立的文化價值與意義》2017/08/13 來源:散文詩人)
李佩甫·一個個張惶失措退去
國知道,在這種時候,鄉人們是不會退讓的。他們進退兩難,無法做出抉擇。他們臉上的迷惆和猶豫已說明了這一點。若是追加賠償更不行,那會讓他們愧對先人。他們會說,祖脈都挖了,他們要錢有什麼用呢?國心里說:這時候不能再說軟話了,更不能去套近乎。他不能以鄉人的面目出現,假如說了鄉情,那麼,鄉人們會說:孽種!睜開眼看看吧,老祖爺在哪!……
在這一剎那間,國感覺到了市委領導的目光,他暗暗地吸了口氣,衝上前去,厲聲說:
“李滿倉——!幹什麼?你想幹什麼?市里領導都在這兒,你辦我難看哩?嗯……回去!都回去!”
這一聲“李滿倉”如雷貫耳!陡然把三叔提了起來。三叔的名字從來沒有被人當眾叫過,更沒有如此響亮的叫過。光這一聲就足以使三叔臉紅了。三叔被響亮的“李滿倉”三個字打懵了,他慌慌地站了起來,一時滿面羞紅,手足失措,像一個當眾被人揭了短兒的孩子,那困窘一下子顯現出來了,等他醒過神兒的時候,一切都已晚了。鄉下人是極看重臉面的,他一下子面對那麼多的領導,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的名字已寫在了眾人的眼里。三叔再也無法蹲下去了。國這一聲叫得太鄭重,太嚴肅,太猛!三叔是老黨員,在三叔看來,“李滿倉”三個字就等於“共產黨員李滿倉”,那是很重的!三叔狼狽地側轉身子,縮縮地往後退著……
緊接著,國眼一撒,又沈聲喊道:
“李麥成——!幹什麼你?嗯?不像話!趕快回去……”
立時,人們的目光像探照燈一樣在鄉人群里掃射著。五叔被“李麥成”三個字叫得一驚一乍的,實在經不住那麼多人看他,語無倫次地擺著手:“那那那……不是俺,不是俺……”話沒說清,就嘟嘟嚷嚷地往後退了……
再接著,國炸聲喊:
“李順娃——!聽見了沒有?聽話,快回去!”
李順娃跟國是同輩人,人年輕老實,更沒見過世面。國一語未了,他背著被子就跑……
往下,國一一叫著村幹部的名字,喝令他們回去。國知道村幹部是非常關鍵的,他們都是村里的頭面人物,是村人們的主心骨。只要能喝住他們,往下就好辦了。可連國都沒有想到,喝喊鄉人的名字竟會產生如此神奇效果。在他的喝斥下,被叫到姓名的村幹部一個個張惶失措,溜溜地退去了。(李佩甫《無邊無際的早晨》)
伍爾芙·歲月
歲月波光粼粼,賦予愛與生命,唯有生活不能被他人代替,只會有寂寞相隨。
一心證明浮華建築在腐朽之上,肉體依附在骨架之上,我們這些在上面載歌載舞的人,最終也會躺到下面來,大紅絲絨化為塵土,戒指上的紅寶石已經遺失,曾經明亮的眼睛光彩不再。(《奧蘭多》)
石黑一雄·曲目重復現象
午餐過後,這已是我們第三次演奏《教父》主題曲。我四處瞥了瞥廣場上的觀光客,看有多少人聽過前一輪的演奏。雖然最愛的曲目大家通常不介意多聽一兩遍,但也不能重復太多次,否則聽眾會懷疑樂團沒有像樣的歌單。每年這個時候,曲目重疊的現象基本上還算可以。微涼的秋風初意、貴得離譜的咖啡價碼,常能讓人潮穩定來去。總之,我細讀廣場上的每張臉孔,就這樣看見了提伯。(石黑一雄《大提琴手》見《夜曲》短篇小說合集)
李佩甫·活守寡
夜裏醒來,聽見門響,就以為是男人回來了。匆匆開了門,大月明地兒,風涼涼的,樹影婆姿心裏一寒,有淚。開了幾次門,不見人,親親娃兒,就又睡了。
娃兒一點一點長,慢慢能叫娘了,離身了。白日好說,有活兒忙著,夜裏空落落的,難熬。那日子像磨一樣,推著推著,就推不動了。就想,小孩嘴裏吐實話,問問娃兒吧。就把娃兒叫過來,問:
“娃,你爹啥時能回來?”
娃兒沒見過爹,娃兒楞楞的。
娘就說:“你說個數?”
娃兒看看娘,就說個數,娃兒說:“三。”
娘先是一喜,覺得日子並不多。爾後就不語了,覺得這不是個好數,是個不吉利數,不是成雙成對的數,娘的臉沈了,過一會兒,娘又問:“娃,你再說個數?”
娃兒再看看娘,看了很久,說:“三。”
娘嘆口氣,眼裏淚花花的,轉過臉去了。娘還是不甘心,忽又轉過臉來,擦擦眼裏的淚,直視著娃兒,說:
“娃,你再說個數!”
“三!”
娘就琢磨這個“三”。想想,又覺得是個好數。爹、娘、兒,加起來不就是三嗎?再說,兒說了三回三,三三見九,九九歸一,那是一定回來了。娘又喜了,喜得心裏撲咚撲咚亂跳。往下,她又想,是三天?還是三年?三天太短了,不會那麽短。興許是三年?(李佩甫·千層底【上】)
亦舒語錄
真正的好人,不用來人開口,能做到的,已經承擔。
犧牲不起,設法補救,犧牲得起,無謂難過。
朋友呢,不過是互相協助對方殺死時間的幫手,太認真就不好玩了。
“家母常說,屋寬不如心寬。”
世事一向奇怪:當事人若全不在乎,旁人也就不會特別注意,事主如耿耿於懷,好事之徒馬上大感興趣。
是否能夠出人頭地並不重要,做人最要緊的是快活。
很少有人看得穿功名,我不例外。
熱心是好的,但是不管閑事,是一種很重要的禮貌。
有一種人,外表看上去很是好看,幾乎,十全十美。
但是這種人的內心卻未必就這麽好。“人不可以貌相。”
一個人若果不能保持心裏的青春,就沒藥可醫了。
宋小鈺低聲問:“要很愛一個人才會為他生孩子吧?”
常春訝異:“不,要很愛孩子,才會生孩子。我從來不為別人生孩子,我只為自己生孩子。”
肯覺悟的人總是不錯的,執迷到底,才可怕呢。
變心的愛人不會為任何原因再回頭。
出來做事,能力固然重要,但處事也要服眾。
據說,逛時裝店的秘訣是穿戴得比店裏貨物更名貴,那樣,才會得到服務員的尊重。
淑女的分別是,無論做什麽,嘴巴不能提。
性格深沈的人最占便宜,喜怒不形於色,控制場面,永據上風。
女子一怨,便不好看。
亦舒語錄
長得美,扔又扔不掉,漸漸沈迷,更加致力發展美態,完全疏忽其他優點。
女人的通病是什麽都要查根問底,卻又受不了真相的刺激。
生命太短了,不容浪費,不容猶豫。
人們應付朋友的手段,往往比敵人更狠辣。
千萬別以為明白你的人總會明白,天下明事理的人極少極少。
想知得更多,惟一方法是只聽不說。
壯年人的眼淚最窩囊,誰敢在公眾場所一不小心掉下淚來,準叫社會不恥:怎麽,連這點能耐都沒有,動輒淌眼抹淚,還混不混。 哪裏還有哭的權利。
唉,你肯屈就,人家不一定欣賞,侮辱接踵而來。
不論是人或屋,非得不住維修改良更新,否則一下子便破破爛爛舊舊,要飯似的。
有所求便是有企圖,心中有事,便易為人所乘,遭人利用。 這是危險的一件事。
玉露問:「那是一個怎麽樣的陷阱?」 金瓶微笑,「世上所有圈套,都一樣設計,記住,玉露,開頭都一定對你有百利而無一害,結果,要了你的賤命。」
越對身體無益,越是好吃。
「那麽,請把人生的意義用三句話演繹給我聽。」 「既來之則安之,自得其樂,知足常樂。」
你知道酒店的設備有多齊全。衣服懶洗嗎?取返酒店洗。頭發在樓下麗花做算了,懶的走遠。想喝咖啡,撥個四字,送上寫字間,友人生日,花點去訂兩打玫瑰。周末帶盒蛋糕回家。吃完飯簽個字,賬單也不細看。仿佛都不要錢,每日開銷不過是數元車錢。——真如此嗎,又不見得,月底薪水七折八扣,差點兒沒倒欠東家幾千塊,可不就因為方便,而且都是一流的,大堂的首飾店買只戒指,裁縫店作襲旗袍,書攤買一疊雜誌,解嘲地想:全又還給老板啦。
亦舒·莫地
有誰喜歡莫地格里安尼。藝術學生簡稱他為莫地。
他的畫心平氣和,顏色溫暖,女人們的臉蛋都是“容長”的,眼睛微微垂著,雙頰緋紅,一種缺乏希望的美麗。
不是很多人喜歡他,因為他的畫沒有偉大的主題,被畫的又不是名人,因此常懷疑他的畫不是十分貴重的,然而也被放到博物館中。
看著莫地的畫,可以想像一個年青人如何自意大利流浪至巴黎,戴一頂小帽,穿絲絨外套,不久他發覺世界不是他想像的,他患了肺病。
然而他的畫至死不是灰黯的,終於他成了名。這些畫實在是可愛的。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