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們都想擁有美滿人生,但很多高成就的人,往往因為資源分配出了問題,以致無法實現幸福的人生。
原因就在,這些人都有很強烈的的成就動機,每次只要達成了一個目標:推出產品、加薪、升官,就是一種勝利。他們喜歡這種成功的快感,所以會不斷去做同樣的事情。
問題是這種成就能不能帶來持久的幸福。因為,一個人能不能擁有持久的幸福,更重要的因素,是他與家人、好友的關係。只不過,這種長期的關係,很難帶來事業上那種短期的成功快感。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理斯丁勝,天下雜誌,第500期,“改變,爲了幸福”專輯,29頁)
(Photo Appreciation: New world by Marco Casella, http://www.facebook.com/marco.casella.ph)
Tags:
Albums: In Search of My Senses 追隨感官
Comment
瑪格麗特·杜拉斯:門邊角上還佈滿擦痕
在朗布伊埃森林與凡爾賽森林相交的地方。1958年它才歸屬於我。我想到有些夜晚,不禁為之感到痛苦。我知道過去有一些女人曾經在這里住過。我發現這些房間在我之前在同樣的暗影中,這些女人就住在里面。在我之前,在這四堵墻中間,已經有過九個世代的女人,還有許多人,周圍有爐火,孩子,僕人,養豬的婦人。整個房子都被人體、小孩、狗出入來去磨得光滑,門邊角上還布滿擦痕。(瑪格麗特·杜拉斯《物質生活》房屋)
亞瑟·史尼茲勒
當真正涉及財富時,聰明人也會制造愚蠢,因為商業動機使他們暫時擱置了自己的品味、見識和誠實。《文化失憶——寫在時間的邊緣》 Cultural Amnesia: Notes in the Margin of My Time, 2020 [澳]
亞瑟·史尼茲勒(Arthur Schnitzler,1862年-1931年)是奧地利猶太裔醫師、小說家、劇作家。代表作有《綺夢春色》、《輪舞》等。
石黑一雄·薩克斯風手
我的經紀人布藍得利.史蒂文生這些年來一直用他的方式扮演我的好朋友,也為我維持表里相符的一流水平。不只是一流的專職樂手,還要有一流的暢銷紀錄。他說,薩克斯風手成不了暢銷樂手,這種論調其實是錯的,還舉了一票名單給我聽。馬可斯.萊特弗得。席維歐.特藍提尼。
我提醒他,他們都是爵士樂手。“那你呢?不是爵士樂手是什麼?”他說。
不過現在的我,只有在最深的夢里仍是個爵士樂手。現實世界中──當我不像現在,整張臉用繃帶裹起來的時候──我只是個混口飯吃的中音薩克斯風手,進錄音室或在樂團正式團員缺席時補位,工作量還算過得去。如果他們要流行,我就吹流行。R&B?那也行。汽車廣告、脫口秀陪襯性的主題曲,照樣接。這時只有在進入自己的小世界時,我才是位爵士樂手。 (石黑一雄《夜曲》)
延續閱讀 》
埃及新王朝時期的情歌 I
埃及新王朝時期的情歌 II
A KIND OF MAGIC
A HAPPY CORNER
石黑一雄·模型
露絲卻繼續說:“我們心裡明白得很,我們都是拿那些毒蟲、妓女、酒鬼、流浪漢之類的人渣作為模型製造出來的。說不定還有囚犯,只要不是精神病患就沒問題,那才是我們的生命起源。我們都很清楚,會找那種女人,算了吧,沒錯,湯米,你說得對,只是好玩而已,我們來玩玩假裝的遊戲吧。畫廊另外那個女的,她那個年紀大一點兒的朋友,她還以為我們是美術系的學生啊。她要是知道我們的真實身份,你們想,她還會用那種態度和我們說話嗎?'不好意思,請問一下,請問你知道你的朋友以前是不是當過複製人的模型?'她要是聽了,一定把我們全部攆出去。我們心裡都很清楚,不如大家就攤開來說吧,要是真想找到本尊,要往正確的方向去找,那就要到貧民窟去。看看垃圾桶裡有沒有,看看廁所有沒有,那才是我們尋根的正確場所。”(《别讓我走》第14章)
石黑一雄·沉浸在討論未來計畫
或許只要在離開海爾森半年左右的時間,大家還沒談起擔任看護的工作,也還沒開始駕駛課程前,當一切事情還未開始的這段時間,我們或許可以忘記自己的真實身分;忘記監護人對我們說過的話;忘記那天下午下著大雨,露西小姐在亭子突然冒出的那一段話,還有那些年來,同學之間衍生出的各種猜測。當然,這種情形無法永遠持續,但如我所說,那一、兩個月內,不知道為什麼,我們一群人拚了命地想停留在一種舒適而又如真似幻的狀態,突破往常的限制,思考著自己的生命。如今一想,當時似乎每天早餐過後就窩在蒸氣瀰漫的廚房裡待個老半天,或是圍坐在半滅的火堆旁一、兩個小時,沉浸在討論未來計畫的談話當中。(别讓我走》第12章)
石黑一雄·收藏箱
我們像平常一樣坐在她的房裡觀賞夕陽,享用我帶來的礦泉水和餅乾,我說到一直以來自己在起居室的松木衣櫃裡,小心保存著以前海爾森收藏箱裡面多數的小玩意兒。接下來,我並非刻意討論這個話題或發表任何論點,只是剛好說出了口:“妳離開海爾森之後就沒有收藏箱了,對吧?”
露絲當時坐在床上,遲遲沒有說話,夕陽餘暉落在她身後的瓷磚牆壁。她說:“我記得監護人在我們離校以前,再三叮嚀我們可以帶走自己的收藏箱。所以,我把東西全部拿出來裝在旅行袋,心裡盤算一旦到了卡堤基,馬上找個好的木箱擺進去。但是,當我們到了卡堤基,卻沒有一個學長姊有收藏箱。只有我們有,感覺好像不太正常。不只是我,大家都發現了,只是沒說出口,對吧?所以,我也就沒有找新的箱子。那些東西擱在旅行袋好幾個月,最後就全丟掉了。”
露絲搖搖頭,似乎在心裡一一觀看收藏箱的所有小玩意兒,最後才說:“我把東西全裝在大垃圾袋,但是我不能接受這些東西和垃圾擺在一起,所以我問老凱弗斯離開的時候,可不可以把大袋子載到店裡。我知道幾家慈善義賣的商店,一家一家地全被我找了出來。凱弗斯在袋子隨便翻了一翻,他不知道裡面是些什麼東西,但他哪會知道呢!他笑著說,他認識的幾家商店,沒有一家想要這些東西的。我說,可是這些都是很不錯的東西。他看我有點兒激動,便換了一種口氣,大概是說:'好吧,小姑娘,我就送去給牛頓饑荒救濟會的人好了。'他費了點兒功夫說:'現在仔細看看,妳說的沒錯,這些東西的確不錯!'雖然聽起來不具說服力。我猜他拿走以後,只是丟在某處的垃圾桶吧!可是,至少我不必知道最後他是如何處理的。」這時露絲微笑說:「我記得妳就很不一樣了,妳從來不因為自己的收藏箱不好意思,而且一直保留了下來。真希望我也和妳一樣。”(《别讓我走》第11章)
石黑一雄·聽而不聞
一、兩年後,我才會認為露西小姐說的沒錯,一直以來我們都是“聽而不聞”。而且,如今想想,我認為露西小姐那天下午對我們所說的話,其實造成了同學們態度上的改變。那天以後,關於器官捐贈的笑話漸漸沒了,同學開始認真地思考事情。若說真有什麼影響,那就是器官捐贈又再次成了眾人迴避的話題,只不過和我們年幼時的方式不同。這回,這個話題已經不再棘手或教人尷尬;而是變得沉重而嚴肅。......
“你不能這樣怪同學,”我說,“學校教導我們要為彼此設想,但是從來沒有告訴我們也要為監護人著想。誰會想到監護人之間也會意見不合。” (《别讓我走》第7章)
亦舒語錄
玉露問:「那是一個怎麽樣的陷阱?」
金瓶微笑,「世上所有圈套,都一樣設計,記住,玉露,開頭都一定對你有百利而無一害,結果,要了你的賤命。」
越對身體無益,越是好吃。
「那麽,請把人生的意義用三句話演繹給我聽。」
「既來之則安之,自得其樂,知足常樂。」
想知得更多,惟一方法是只聽不說。
無論做的是何種性質工作,首先見人的還是賣相,體重適當,精神奕奕,服飾整潔,一定占便宜。
愛的不夠,才借口多多。
人只能活一次,千萬先娛己,後娛人。
寶物在眼前,往往看不見。
我並不向往異性的疼惜,無論多好,隨時收回,無常兼可怕。
老夫老妻更要講禮貌。
一個人要面對的不外是他自己,只要他高興就行,不必向任何人交代。
包袱是人為的。
你若樂意扛,一輩子有得你扛的,分量越添越重,活該九死一生。
索性不理三七廿一,卸在一邊,也不見得會叫雷公劈死,李莊決定不再理會,她走回房間,關上門。
任何意見均屬偏見。
不要悲觀,懷疑自己不妥的人大半還健全,真正神經錯亂的人另有一招,不但不看醫生,誰指出他患病,他還說人妒忌中傷他。
余芒只余一點點保留,她問那大會做生意的店員,“這些衣服明年大抵是不能穿了吧?”
那女孩子失笑,“明年,誰關心明年,我們活在今天。”
可以從頭再來的事,不算煩惱。
經驗告訴她,輾轉反側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不如好好睡一覺。
“不知道是誰講的,他希望朋友與敵人都飛黃騰達,五世其昌,那樣開心,才不會加害於他。”
笨人才會堅持錯到底,知錯能改,總好過永久沈淪。
成熟的態度就是:自己想做的事,一定去做,自己不做的事,一定不做,無論別人說些什麽。
只有極度自卑感的人才會對批評作出過強的反應。
所有感情都是這樣的,開頭都單純新鮮甜蜜,擱置久了牽涉便廣泛起來,漸漸變質,千絲萬縷,難以處理。
虛偽永遠令別人生活愉快。
亦舒語錄
她美麗她年輕她驕傲,可是,幸運並未駕臨於她。可是。可是世上並沒有什麽耐久的,生生世世的事,機會要把握,快樂要享受,切莫念及將來。
女孩子就是這點叫人看不起:一點點事笑得東倒西歪,又一點點事哭得天昏地暗。
凡事都只有兩個選擇:做下去或是不做。你要是認為值得,請繼續,要是想清楚決定不幹,那麽退出。
我們永遠得犧牲一些快樂去換取另一些快樂,得失甚難計算,多數會後悔,但必須要走我們要走的路。
誰會真正為拿不到博士學位或某些獎狀而遺憾,有些女性自十四歲一直好看至四十多歲,年屆半百,外形仍然光潔有致,天賦,實在難得。有人天生黃瘦,一次長途飛機加上傷風鼻塞,看上去已似難民。故此自我安慰曰:只要身體健康即可,是是是是是。
第一次為伊麗莎白·泰勒試鏡的導演說:“……她一到場,我們就知道是她了,一出現便把其他少女比下去,她整個人如散發著紫色的光芒。攝影師對她母親說:‘請抹去她的睫毛膏。’可是她母親說:‘她天生長睫,她並無用睫毛油。’”
如果不曾脫去束縛,投身歡笑,豈不是錯過太多生命的演出? 何必在打烊之前,就急著奔向出口呢!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