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講詩性故事,這故事對於社群和解、親善有何幫助?企業的工作倫理、領導體會,是否可以提煉成一個社群的“全民品牌”?

創業這些年,年份可能和馬來西亞立國歷史一樣久遠;內部有何可共享的故事?外部和整個社群建設有何可共享的故事?

“那些(外部故事),你的印象最深刻?”

如何建立儀式(節慶),置入這些故事;讓它變得更有激動人心的意義?

如何在誤解中走出來;在失敗中站上來的故事?

這就是我們馬來西亞人,已經夠好了;不再需要虛假的東西,增添虛構的、不曾有的“履歷”。

需要再詮釋。

變動的時代,很多東西很快被遺忘;有什麼東西值得留下去;讓下一代無需從零開始做起?

社群和解:企業難得的表現契機。

(Feature Photo: vase painting by jaba idris, https://www.facebook.com/jabagusiot)

Views: 605

Replies to This Discussion

故事的力度在那裡?

故事的力度,根據Paul Smith在 《Lead With A Story》一書中的說法,一共有十道~~

1·講故事很簡單;

2·講故事可以是隨時隨地的事;

3·故事適合所有年齡層;

4·故事具有感染性;

5·故事易於記取;

6·故事具有啟發性;

7·故事適合所有學習者;

8·故事適宜職場學習情況;

9·故事帶領聆聽者進入心智學習模式;

10·講故事顯示了對聆聽者的尊敬。

(Feature Photo: Children Activity by Pimpin Nagawan, http://500px.com/pimpinnagawan)

石博進老師·創作札記

我的一張不起眼的牽牛花,

經過剪裁,擷取局部拼貼重組,

三原色強烈的色塊對比配置,

具有野獸派作風,

出乎意料地獲致吸睛奪目的鮮明趣味,

設計性效果十足,

這不啻為值得嚐試的作法。

(收藏自石博進老師臉書, www.facebook.com/shihbc)

我們在上面看到,石老師的一幅畫,可以演變成多種不同的呈獻方式。

企業故事、社群故事也可以在很多載體上發光;而且是不斷的發光。

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來說,一個好故事可以“賣許多次”:

品牌、內訓教材、動漫、音頻、視頻、紀念品等等。

這是內容資源的美妙處:只要有創意,它不會被耗盡。

發展得好,它可以是品牌文化動力。

每家企業創業、創新,總有許多值得值得講述的故事。

企業領導應該是這些故事的發言人、代言人。

不過,除了少數例外,日理萬機的企業領導人是不可能親自執筆寫下這些故事的。

在深度匯談後再做深度詮釋,有經驗的創作人可以幫上忙。

這肯定不會是一個輕鬆的過程,很多複雜的概念、材料需要梳理、組織與提煉,最後才加工成故事。

有太多見解、評說、解釋、引申、剖析、挖掘的工作,需要新穎的銳氣、創意、洞見。

有了創作人的創作後,其他載體的敘事方式便有了再次創作的根據。

例如,導演可以開始寫劇本。

不管什麼載體,企業故事說的就是: STORY~~

S=Subject 人物

T=Treasure 珍藏

O=Obstacle 阻礙

R=Right Lesson Lesson 學習到的正確功課

Y=Why 原因

電視上有一支健康飲料廣告~~

故事說:某年輕人不知道大概是昨晚玩網路遊戲玩過頭了,頭昏昏、手抖抖的,讓車子鑰匙掉進了溝渠。

幾個頭腦遲鈍的男女,於是焦急的在用一根樹枝,想把鑰匙從溝渠裡挑出來。

可是怎麼挑都無法挑出來。

直到某個喝過這某某品牌健康飲料的帥哥出現,他輕輕的在樹枝末端粘一塊他嘴裡的香口膠,就把那鑰匙粘了出來。

這廣告常年累月在一家電視台的新聞時段播出,確實很有“新聞價值”。

這是三位大叔長期受廣告轟炸後的反應~~

大叔甲: 這飲料不行,都喝了這麼多了,每次還是手抖抖、眼朦朦掉鑰匙!

大叔乙: 香口膠粘度勝過老鼠膠,為何這位帥哥的牙齒沒被黏住?

大叔丙:你們都錯啦,喝了這健康飲料,會產生特異功能;他不是把鑰匙粘上來,而是吸上來的。

(Feature Photo: gum by patrick verweire, www.facebook.com/patrick.verweire.9

修鞋記

走一段路去孩子修鞋子;他說,這是他會考前的最後幾場球賽了,打完球要全心全意準備考試。


我說買一雙新的吧;他說,會考後就要去上學院,未必會再參與球隊,而且舊的其實還很好,修修就行了。

前幾天拿去購物中心修,索價七十元,他覺得不值得,又提了回來。我說爸爸拿去街邊鞋匠那裡修吧。

在街上銀行前的走廊裡,鞋匠坐在一張小凳子上。兩側是一堆皮料、膠罐、針線、新舊鞋跟,和待修或修好的舊鞋子。就這樣坐了十餘年。

他接過鞋子,看看鞋面,看看鞋底,然後說:鞋底膠一膠,粗線縫一縫,鞋面再補一補就很“美”了;十四塊錢。

我頓時覺得自己賺到了一些零用錢,即開心對他說,你慢慢修慢慢修,午飯過後我再回來拿。

(Feature Photo: aged by janaalt morren, www.janaalt.com/

在街角的麵家叫了一碗水餃,坐下來,準備在一潭人聲吵雜沸騰中,看看自己的覺知能專注到什麼程度。

沒多久,便聽見在從店裡的一個角落,傳來雜工抹好一隻碗疊一隻碗的韻律。

真的是一種韻律,他有一定的輕重、節奏;慢慢的,我看見店門口來來去去的顧客,也好像以一定的規律、姿態在進進出出。

就像電影裡那種完全寂靜無聲,只剩下慢動作的鏡頭,似乎預示著有何大事就將發生。

果然,忽然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哭聲。

大家這次真的有那麼三秒鐘的一致沉寂,彷彿被嚇壞了的張著口看過去,想知道是否發生了塌樓之類的悲劇。

主角是一位六七歲的小女孩,闖禍的是坐在她旁邊嬰孩椅上的小弟。

兩姐弟在比賽,比賽規則是:小姐姐把食指伸進弟弟嘴裡,在弟弟還沒來得及咬下去之前,就把手指縮回來。有趣的是,弟弟好像總是那麼慢一拍,而機靈的姐姐總是快一拍。就在伸手指缩手指之間,兩姐弟嘻嘻哈哈玩得不亦樂乎。

問題出在本來忙著和朋友高談闊論的媽媽,嘴巴忽然停了幾秒鐘,才發現兩姐弟怎麼沒吃飯,居然在玩,便出其不意來個突擊式的虎吼:吃啊~~!

姐姐震了一下慢了兩拍縮指回來,而弟弟的牙齒又加速兩拍咬了下去,結果~~

就是整間麵家上下一心幾秒鐘那好奇的寂靜。

中國文化堪稱一種“史傳文化”

史學的“敘事本位”,是指客觀的歷史實存和歷史精神,只有通過史學家對歷史細節的故事化文本,才能得以呈現這樣一種理念。由此反觀中國古代典籍,不僅“正史”、“野史”是“史”,而且“六經皆史”(章學誠語),諸子百家(尤其是其中的寓言形式)又何嘗非“史”?放而大之,《世說》玄談、禪佛燈錄、理學傳習、以及話本傳奇、南戲北曲,乃至村夫野佬的閑來說古,莫非“史”也。以此言之,中國文化堪稱一種“史傳文化”——與此形成對照的是西方式的“神啟文化”或“思辯文化”——其文化價值觀和文化向心力往往是通過歷史敘事的全員性世代傳播得以薪火相續的。(見 《何平:歷史敘事功能的退化》)

羅伯-格里耶:自傳
Robbe-Grillet,Alain(1922-2008) 

還是羅伯-格里耶說得好,

“我不是一個真實的人,我也不是一個虛構的人。”

這也許
正好泄露了自傳的天機。~~ 蘇童·鏡子與自傳


RSS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