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Comment
Material Culture and Object Studies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This field examines the role of objects in human life, including their symbolic and emotional significance. Researchers in material culture might explore how objects carry meaning and how they are imbued with purpose throug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While not explicitly framed as a "Theory of Calling," this research often touches on how objects are perceived as having roles or significance.
Object Oriented Ontology: This philosophical approach considers objects as having their own existence and significance, independent of human perception. It explores the intrinsic qualities and roles of objects in a broader ontological sense, which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idea of objects having a "calling."
Museum Studies and Curatorial Practice
Museum Studies: Research in this area looks at how objects are selected, displayed, and interpreted in museums. The concept of "evocative objects" or "objects of significance" aligns with the idea that objects are chosen for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meaning, evoke emotions, and fulfill specific roles in exhibits.
Curatorial Practice: Curators often consider the "calling" of objects when designing exhibitions. They select objects based on their ability to convey particular narratives, themes, or educational messages, which can be seen as aligning with the notion of an object's purpose or role.
Philosophy and Semiotics
Philosophy of Objects: Philosophical inquiries into 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objects might explore how objects are perceived, valued, and assigned meaning. These discussions can be related to the concept of objects having a "calling" in terms of their roles in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e.
Semiotics: The study of signs and symbols includes how objects function as symbols and convey meaning. Semiotic analysis of objects can reveal how they carry cultural, historical, or personal significance, which can be related to the idea of an object's "calling."
Psychology and Personal Meaning
Psychological Research: Research on personal meaning and attachment to objects can explore how individuals imbue objects with personal significance, which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idea of an object's calling. For example, research on sentimental objects or memorabilia often examines how objects gain emotional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in individuals' lives.
In Summary
While there isn't a specific academic theory formally termed the "Theory of Calling" for objects, various related fields explore concepts that are closely aligned with this idea. Research in material culture, museum studies, philosophy, semiotics, and psychology all address aspects of how objects carry meaning, fulfill roles, and are perceived as significant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ese studies collectively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and purposes that objects might serve, echoing the metaphorical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Calling" as applied to nonhuman entities.
慢活:中间路线
大多數人並不希望,以對慢速的崇拜取代快速崇拜。速度或許能給人帶來快樂,增加成效,讓人感覺強而有力;沒有速度,我們會更加貧窮。世界所需要的、慢速運動所能提供的,是一條中間道路,一個將美好甜蜜的生活,同信息時代的活力相聯姻的處方。
其秘訣是尋找到二者之間的均衡:不是凡事皆快,而是以恰當的速度去完成。時快,時慢;時而介於二者之間。
慢意味著絕不匆忙,絕不力圖為省時而省時,意味著即便由於環境所迫不得不快,也要保持冷靜、不慌亂。
培養內在的舒緩悠閑氣質的一種辦法,就是騰出時間做無法快速做的事,例如沈思默想、編織、園藝、瑜珈、繪畫、閱讀、散步、氣功、太極等。(奧諾德《放慢腳步》【43】)
補課:
繪畫:並不是只有藝術家才能擁有繪畫天賦。每個人都會畫畫,它並不罕見。願意的話,它就像呼吸一樣自然。用心練習時,繪畫有能力毫不費力地引導自身與世界建立更深層的關系,把一個簡單的創造行為變成一種深入觀察並與生活深刻聯系的方式。坐下來,拿著紙和鉛筆,任何紙和鉛筆,畫畫。不管你畫的線條是隨意的,還是復雜的。很快你就會發現你的頭腦清晰,全神貫註於手中鉛筆有節奏的動作。用心繪畫的好處幾乎與冥想的好處相同。在冥想中,焦點保持在呼吸,而在正念繪畫中,你用鉛筆在紙上的移動作為你關注的焦點。
輪圓彩繪:這是另一形式的繪畫,這慢活修煉活動要感謝瑞士心理學家榮格。他38歲時遭遇生命瓶頸,辭去了瑞士蘇黎世大學教職,全心全意投進內在修行。他都將自己的夢境、思想及所繪的圖加以記錄,並順著內心的衝動,在日記中描繪成圓形圖騰。這“神聖魔圈”正是東方印度教和藏傳佛教中的“Mandala”(梵語,曼陀羅,亦稱輪圓)。讓這種無意識自然地”表達“,榮格發現,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分裂的,但“曼陀羅”可以讓它整合起來。精密的圖騰、壇場能量、幾何中的體結構奧秘,以及色彩的力量,我們的內在/神性連接了起來,創造強有力的能量。彩繪時的靜心釋放負情緒,體驗活在當下。
瑜伽:瑜伽是將身體和精神集於一體的伸展運動,經由輕柔、有韻律的動作來運動所有肌肉、內臟、神經和骨骼,使身體得到均衡發展,有很好的塑形和健身的作用。
坐禪:“坐禪”又稱禪修、靜坐、打坐,它是佛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發展而來。中國傳統的靜坐養生功法,實際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據《莊子》一書記載,黃帝曾向名叫廣成子的人詢問學習長壽之道,廣成子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勞汝靜,乃可長生。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知,汝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以上這段精辟的論述,實則就是在靜坐中的真實感受和長生之道。靜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慧增智,故佛家的大乘、金剛乘及道家、儒家、瑜伽術對打坐都很重視。
太極:太極拳包含著深刻的道家哲理,動作緩慢,呼吸深長,能加速血液循環,增強內臟功能,對於腦力勞動者是一種很好的休息方式,從鍛煉身體,到放松身心,太極拳無疑是最佳慢運動。
高爾夫:高爾夫球盡管運動強度不算高,但運動量也不算小,以打完一場18洞來算,步行的距離大概有十多公裏。揮桿動作有助於身體伸展和心情放松,美麗的球場環境會使你吐納更新鮮的氧氣。
延續閱讀:
[慢遊靈修] 中間路綫
[慢遊哲學] 陳明發·時間病患
[慢遊專頁] 詩與逺方
愛墾APP: 段義孚 vs 德勒茲
段義孚(Yi-Fu Tuan)和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理論,為地方文創工作者提供深刻的理論支撐,尤其是在涉及情感地理學(Affective Geography)、地方認同、和文化創意的背景下。
段義孚的「地方感」和「拓撲情感」
地方感(Sense of Place): 段義孚是著名的人文地理學家,他在研究中提出了「地方感」這一概念,強調個人與特定地理空間之間的情感聯結。這種聯結不僅來自物理環境,還包括社會關係、歷史記憶和個人經驗的積累。「地方感」對我們討論的「鄉愁市集」以及地方文化的情感意義具有直接的影響。通過「鄉愁市集」,人們可以強化他們對地方的認同與情感聯系,使地方成為情感寄托的核心。
拓撲情感(Topophilia): 段義孚還提出了「拓撲情感」,即人們對特定地點的情感依戀和歸屬感。這種情感可以通過文化活動、藝術創作等方式得到強化。「鄉愁市集」作為一個文化場所,可以通過展示地方文化和傳統來強化參與者的拓撲情感,進而增強他們對地方的情感認同。
德勒茲的「流動性」和「生成」
流動性(Becoming): 德勒茲的哲學強調事物處於不斷的流動和生成之中,而不是固定不變的。這一思想可以應用於我們對地方文化和情感的理解。地方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傳統,而是在不斷的互動、重塑和再創造中生成的。在「鄉愁市集」中,我們可以看到地方文化通過各種創意形式(如手工藝、音樂、故事)不斷被重新詮釋和再生。這種文化的生成不僅維持了傳統,還賦予其新的意義和活力。
情感和欲望的機器(Assemblage): 德勒茲與加塔利(Félix Guattari)提出了「欲望機器」這一概念,描述了社會、物質和情感如何相互交織,形成復雜的網絡。在「鄉愁市集」中,我們可以理解為情感和物品的「組合體」(assemblage),每一件展示的物品都不僅是物質存在,還包含著復雜的情感網絡。通過市集,情感與物品、空間和社會關係交織,形成了新的文化和情感意義。
將段義孚與德勒茲的理論應用於「鄉愁市集」
情感地理學的深化: 段義孚的「地方感」和「拓撲情感」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鄉愁市集」能夠喚起人們對地方的深厚情感。在市集中,通過對地方文化的展示和互動,參與者能夠加強他們的地方認同和情感聯結,深化他們對家鄉的情感依戀。
文化生成與再生: 德勒茲的流動性和生成理論則提供了理解地方文化動態變化的視角。在「鄉愁市集」中,地方文化通過不斷的展示、互動和再創造得以再生和演變,這不僅是文化的保留,更是文化的更新和擴展。參與者通過市集的互動,成為文化生成過程的一部分,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具體的應用與擴展
地方感的創造與強化: 在市集中,可以設置與地方歷史、自然景觀相關的體驗項目,如參觀古老的村莊、山川,或是講述地方的傳說和歷史故事。這些活動能夠強化參與者的地方感,使他們在情感上與地方更加緊密地結合。
生成的文化實踐: 在市集中,可以鼓勵地方居民和外來者共同創作文化作品,如共同編織一塊大的掛毯,或是共同參與一場音樂演出。這種共同創造的過程正是德勒茲所說的生成,它可以打破固定的文化形式,使地方文化在新的語境下得到更新。
段義孚的理論幫助我們理解人們與地方之間的深厚情感聯系,而德勒茲的思想則為我們提供了理解地方文化動態變化的框架。通過結合這兩位思想家的理論,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鄉愁市集」如何作為一個呼喚型造物,既承載了地方文化的情感內涵,又推動了文化的再生與變革。這種結合不僅使地方文化在情感上得以延續,還使其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活力和意義。
二者對旅游業的影響
Geographies of Affect 和 Psycho-geographies 對旅游業的影響各有不同,主要體現在游客體驗的塑造、旅游地的策劃和營銷方式上。
1. Geographies of Affect 對旅游業的影響
情感地理學側重於情感與空間的互動,因此它對旅游業的影響更多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情感體驗的設計與管理
旅游業可以通過情感地理學來塑造游客的情感體驗。例如,歷史遺跡、宗教聖地、紀念場所等通過特殊的情感場景吸引游客。在這些地方,旅游策劃者會刻意利用空間的情感符號(如建築、音樂、儀式等)來激發游客的情感共鳴。
例子: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旅游體驗通過空間布局、展示方式等來觸發集體的悲痛與反思,成為情感驅動的「黑色旅游」(dark tourism)目的地。
1.2. 地方文化的情感認同
情感地理學關注某個地方與情感的關聯,旅游業可以通過情感地理來增強游客對目的地的情感認同感。例如,地方文化節慶或本土故事的講述,能讓游客對當地的文化產生深刻情感上的共鳴。
例子:日本京都的「祇園祭」不僅吸引游客參與,還通過文化氛圍的營造,提升游客對日本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
1.3. 情感營銷與品牌塑造
旅游目的地可以通過「情感營銷」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將特定的情感體驗與地方空間聯系起來。這種策略能夠使旅游地與游客的情感產生強烈的聯系,促進長期的情感依賴和回訪意願。
例子:巴黎作為「浪漫之都」的品牌定位,通過情感地理學的角度,持續強化浪漫與巴黎的聯系,使其成為情侶們的熱門目的地。
2. Psycho-geographies 對旅游業的影響
心理地理學強調空間對個體心理的影響和游歷過程中的隨機體驗,這對旅游業的影響則更偏向於探索、冒險和非傳統旅游的開發。
2.1. 漂流式旅游與「隨機探索」
心理地理學提倡「漂移」(dérive)和自由漫游,這與傳統的目的地旅游形成對比。旅游行業可以利用這一理念,鼓勵游客通過探索未知、隨意行走等方式發現城市的獨特之處,從而形成個人化的旅行體驗。
例子:一些城市推出「迷失之旅」(Lost Tours)或「城市漫游」活動,游客被鼓勵在沒有明確路線和目的的情況下探索城市,這種不確定性為旅游帶來了新鮮感和冒險感。
2.2. 批判性旅游體驗
心理地理學批判了城市規劃中的標准化和功能化,旅游業可以利用這種批判性視角,開發與大眾旅游不同的另類旅游路線,強調對城市空間和日常環境的再發現。
例子:巴黎的「地下墓穴游」不僅帶游客探訪不為人知的城市部分,還通過揭示隱藏的歷史和空間,促使游客對城市的本質進行反思。
2.3. 心理空間的深度互動
心理地理學鼓勵游客以一種新的心理方式去體驗空間,而不僅僅是被動接受預設的體驗。旅游目的地可以通過創造具有心理復雜性和空間多樣性的旅游項目,激發游客對地方的深層次心理反應。
例子:威尼斯的迷宮般街道、運河網絡常被游客描述為一種「迷失自我」的體驗,這種空間與心理互動使得威尼斯成為獨特的旅游體驗地。
情感地理學對旅游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情感體驗的設計、地方文化的情感認同和情感驅動的品牌營銷上,幫助旅游策劃者通過情感共鳴來吸引和留住游客。
心理地理學則更強調個體化探索、自由漫游和對城市空間的批判性互動,它更適合開發非傳統旅游路線或體驗,吸引尋求獨特、冒險和個人化體驗的游客。
情感地理學傾向於通過結構化的情感體驗吸引游客,而心理地理學則激發游客在游歷過程中發現自我和空間的關係,推動更個性化的旅行體驗。(上續 / 下續)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文心雕龙》和《诗经》神秘学
除了《易经》,《文心雕龙》和《诗经》许多方面,与Noetic Science(意念科学或心智科学,下称 NS)的奥秘有相通之处。无论是通过语言的象征性表达,还是通过自然意象传递内在心灵体验,这些文本体现了对人类意识、情感与宇宙整体性的深刻理解。展示了文学创作与诗性表达可揭示内在智慧与心灵。尤其是在涉及心灵、感知与传达,语言、象征和结构,还有能量、直觉与创造力。为“意念科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哲学素材,古老智慧与现代心智有了对话途径——
《文心雕龙》与心灵创作奥秘:《文心雕龙》是古代中国最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之一,刘勰详细探讨了文学创作过程,强调“文心”——即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与本质。《文心雕龙》特别关注“情志”与“意象”关系,认为文学创作是心灵与情感的外在化表达。“意念科学”关注个体的心智潜力、直觉、创造力与意识的复杂层次,这在《文心雕龙》中有对应表述。
文心与直觉创作:NS探讨人类的直觉能力,通过心灵直接感知宇宙和真理。《文心雕龙》中的“文心”似乎与这种直觉力相关,刘勰认为创作不仅依赖外在世界经验,更源自内心深处的灵感与心灵感知。在“意念科学”视这种“文心”为创造性心智力量的显现,展现了个体通过意识、直觉感知潜藏的真理和美。
象征与直觉感知:刘勰提出了“意象”理论,强调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和意象通过语言传达情感与思想。符号、象征常被NS视为连接意识与潜意识、感知现实与更高智慧的桥梁。在《文心雕龙》中,象征与意象不仅传递表面的情感与思想,还的揭示心灵深层次智慧,类似NS中的象征和符号对超感知经验的传递作用。
《诗经》与心灵体验的象征传递:《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集,集中体现了早期社会通过诗歌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和宇宙观的方式。其诗歌语言具有简洁、含蓄、象征性的特征,尤其擅长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社会情感体验。NS同样关注通过象征和隐喻传递超越经验的知识和感知力,《诗经》中的许多篇章恰恰展现了这种象征背后的心灵力量。
自然意象与内在智慧的共鸣:“意念科学”中的自然往往被视为一种揭示更高意识的媒介,象征着宇宙智慧的呈现。《诗经》中大量描绘自然现象,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外在世界,也通过自然的变化传达个体的内在感知与心灵体验。读者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感知,能够与诗中的心灵智慧产生共鸣。这种通过自然意象唤起的内在体验,暗示了NS所研究的直觉感知与自然的神秘联系。
情感的心智具象化:《诗经》中的情感往往以象征和具象化的方式表达,这与NS中的心智概念相吻合。个体的情感体验不单单是情绪的表现,而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桥梁。通过象征化的情感表达,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个体的内心体验被象征性地转化为更深层次的智慧表达。这种象征与心灵感知之间的互动,是“意念科学”探讨的一个核心主题。
《文心雕龙》《诗经》中的整体性与和谐观念:NS追求对宇宙的整体性理解,强调个体意识与宇宙意识的和谐、共生。这种整体观念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和诗歌中也有所体现。
文心雕龙中的“气”与整体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气”,它不仅是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万物运行的基本动力。这种“气”与“心智科学”对宇宙意识、能量流动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刘勰看来,文学创作必须体现出一种内在的和谐与整体性,这种观点与NS中的宇宙整体观念相呼应。
《诗经》中的和谐与心灵连接:《诗经》中的许多诗篇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表达了一种内在的宇宙观。这种通过自然与心灵的联结展现出的和谐观念,类似于“意念科学”中对宇宙、心灵和意识之间相互连接的理解。《诗经》中的和谐不是单纯的表面描述,而是心灵对外在世界的深层次感知,是内在智慧与宇宙整体性的体现。
创作与心灵转化的过程:NS强调通过心智和意识的训练,人类可以超越日常经验,触及更高层次的心灵状态。《文心雕龙》和《诗经》在描述文学创作和心灵体验时,也体现了这一过程。
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转化:刘勰认为文学创作不仅是技巧的呈现,还是一种心灵的转化过程。作家通过感知自然与内心情感,能够将原始的情感转化为文字与意象,这种转化本身就是一种心灵升华。这一观点与NS中通过心智活动实现精神转化的过程相契合。
诗经中的心灵体验:《诗经》通过简单的语言和自然意象,表达了深刻的心灵体验。通过象征和隐喻唤起的心灵感知,展示了文学作品如何成为心灵转化的媒介。诗歌不仅仅是情感的外在表达,它也是一种心灵体验的内化与升华,类似于“意念科学”中所探讨的心灵成长与觉知。
Yeh Oliver【軸線上的觀察日記】建築現象學
諾伯舒茲(Norberg-Schulz)所提出的建築現象學系立基於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現象學之上,認為我們在建構世界的同時,也在建構著自己的身份,藉由探討建築是如何存在於世界中,找出人與環境間最根本的聯繫,因此他強調讓建築本體回歸事物本身,重新思考建築所展現出的意義是如何被彰顯出來。
從現象學到建築現象學
現象學(Phenomenology)詞源自於希臘文(Phainómenon)意為顯現的東西,在十九世紀時由德國哲學家胡塞爾(Edmund Husserl)正式提出,認為現象即是本質,現象既非唯物論的事物表象,也非唯心論的知覺表象,而是包括抽象觀念在內的能夠呈現在意識中的一切東西,是對經驗結構與意識結構的研究,即意向性(intentionality),以此擺脫任何天真的偏見或假設,並研究事物作為形相(apperances)呈現於我們日常體驗中的各種不同方式,因此現象學可以說是奠基於存在主義上才得以彰顯。 Husserl 認為應該要「訴諸事物本身」(Zu den sachen selbst),朝向事物的本身,而不是朝向我們預先杜撰,用來取代的觀念 。
「在建造世界的同時,也在建構自己的身份」
在 Husserl 的基礎上,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擴展了 Husserl「回歸事物本身」的現象學理論,認為「真理就是事物的本性」,主張不要將一個事物歸納為另外的事物,或者用一個事物來解釋另一事物,而是讓事物本身自己闡釋自己為何,設法讓事物替自己發言,唯有不套用我們現成的狹隘概念,事物才會彰顯自己。 Heidegger 引入本體論的方法,理解與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強調世界是由於人的存在而存在的,而人們可以通過世界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Heidegger 試圖將主體(對世界的意識)與客體(形相)之間的關係描述為一種複雜的體驗和闡釋過程,考察人類世界中最基本、最本質的日常生活世界。
受到 Heidegger 的啟發,挪威建築學家諾伯舒茲(Norberg-Schulz)在二十世紀初將現象學的思想用於建築學的領域中,以人本主義的思想探究建築精神及本質上的含義,而非實用上的層面,超越早期機能主義給予建築的定義。
Norberg-Schulz 的建築現象學理論,視建築為生活世界中的形式結構,即空間與介面、定向與認同,並形成場所精神。由空間特性、領域與歷史記憶去做討論,他以現象學的角度將「地方」、「場所」、「環境」(place)分為兩種,即「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而無論是自然環境抑或是人為環境都需要依存著一個神邂(Genius)維繫大家的團結,因此在 Norberg-Schulz 的場所精神中,必須滿足兩個定向(orientation) 和認同感(identification)的指認,在下一章節會更詳細的討論建築現象學。 (Feb 15, 2023 Medium)
陳明發《敘事:文化旅遊產品》
文化要成為旅遊產品,最關鍵的因素是“敘事”,怎樣將相關的地方與遊客建立起“聯繫”與“交會”,使到客人不只是從表面上看來平常無奇得到物質、觀感上的體驗,拍了照還有深度素質的感受,還有依依不捨的心靈親近感,覺得物有所值,附加價值高,不虛此行,超越期望,甚至打算再來一趟,需要讓故事成為一個媒介,拉近心靈。 ( 2017年8月11日 陳明發博士《文化旅行》 研究筆記)
(Source:Tristan Elwell)
唐代戴叔倫·蘭溪棹歌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譯文
一彎蛾眉月,映射著清冷的黑暗,低掛在水灣的柳梢上。
越中水清如鏡,兩岸秀色盡映水底。
蘭溪在接連下了三天的春雨後,溪水猛漲,
魚群竟在半夜中湧上了溪頭淺灘。
註釋
蘭溪:蘭溪江,也稱蘭江,浙江富春江上遊一支流,在今浙江省蘭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搖櫓時唱的歌。
涼月:新月。
越:古代東南沿海一帶稱為越,今浙江省中部。
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開時下的雨。
棹歌:漁民的船歌。
三日:三天
賞析
這是一首富於民歌風味的船歌。全詩以清新靈妙的筆觸寫出了蘭溪的山水之美及漁家的歡樂之情。
歌唱當地風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劉禹錫《踏歌詞》)取景多在日間。因為在麗日艷陽照映下,一切景物都顯得生氣蓬勃、鮮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們的美。此篇卻獨出心裁,選取夜間作背景,歌詠江南山水勝地另一種人們不大注意的美。這是它在取材、構思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涼月如眉掛柳灣”“涼月”二字,既寫出月色秀郎,又點出春雨過後涼爽宜人的氣候。“掛柳灣”,使人想象月掛梢頭,光瀉蘭溪,細絳弄影,溪月相映增輝的情景。
“越中山色鏡中看”是低頭觀看溪水,把蘭溪山水寫得極為飄逸迷人。“鏡”,是喻溪水,並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潔,溪面的平靜,水色的清澈。這裏,詩人沒有著意渲染疏星秀月,夾岸青山,只說了“鏡中看”三字,而豐富的韻致恰恰就在這裏。它啟發讀者去想象那幽雅的蘭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搖曳生姿,朦朧而飄渺,使人如墜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筆墨,描繪出一個多麽美妙的藝術境界。
這兩句是詩人的視覺感受。首句是仰望天空。次句寫俯察,一俯一仰,景象清新。“涼月如眉”,“山色鏡中”,都是比喻一明喻山色之形,一暗喻溪水明凈。掛字比擬,看字更點明人在景色之中。閃光水色有了人的活動,則更顯得靈動,跟顯生機,使蘭溪有勝似仙境之感。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船繼續前行,不覺意間已從平緩如鏡的水面駛到灘頭。聽到灘聲嘩嘩,詩人才聯想到連日春雨,蘭溪水漲,灘聲聽起來也變得更加急驟了。在灘聲中,似乎時不時聽到魚兒逆水而行時發出的潑刺聲,詩人又不禁想到,這該是撒歡的鯉魚趁著春江漲水,在奔灘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間桃花開時,每有綿綿春雨。這種持續不斷的細雨,能使江水上漲,卻不會使水色變渾,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鏡的描寫,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則自無“山色鏡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見詩人觀察事物描寫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來比較黯淡朦朧,這裏特意選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覺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間本來比較寧靜,這裏特意寫到鯉魚上灘的聲響,遂使靜夜增添了活潑的生命躍動氣息。實際上,這裏所寫的“三月桃花雨”與“鯉魚來上灘”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灘聲喧嘩而有此聯想,後者因遊魚潑刺而有此猜測。兩者都是詩人的想象之景。正因為多了這一層想像的因素,詩情便顯得更為濃郁。
這首詩,從頭至尾沒有寫到“人”,也沒有寫到“情”,而讀來卻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詩人將山水的明麗動人,月色的清爽皎潔,漁民的欣快歡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明澈秀麗的畫卷中,讀後給人以如臨其境的美感。從詩的結構看,前二句是靜景,後二句是動景,結句尤為生動傳神,一筆勾勒,把整個畫面畫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蘭溪山水充滿蓬勃生機,是全詩最精彩的點睛之筆。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