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墾電影頻道》推薦精彩文章、照片請瀏覽以下網頁:

Rating:
  • Currently 4.66667/5 stars.

Views: 426

Albums: 愛墾欄目
Favorite of 1 person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TV Plus 1 hour ago

講好廣袤大地上的中國故事

猶如一曲田園牧歌,又充滿人生況味……最近,改編自散文集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持續熱播,觀眾感嘆「一秒鐘都捨不得快進」。劇集熱播帶動了文學原著的閱讀熱、拍照打卡的旅游熱,再次證明優質文藝作品具有強烈感染力,可以產生強大社會效益。

文藝作品的好品質從哪裡來?如何讓好作品層出不窮?透視《我的阿勒泰》《山海情》《人世間》等叫好又叫座的優秀國產影視劇,回眸近年來文藝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輝煌歷程,不難得出一些深刻啟示。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好作品產生在躍動的時代脈搏裡、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像《山海情》,創作團隊「扎」在戈壁灘上,從一村一鎮、一家一戶「寫」起,「寫」出了連接閩寧、貫通山海的中國夢,「寫」出了脫貧攻堅的時代主旋律和大氣象。生活是遼闊的也是細膩的,是靜水流深也是波瀾壯闊。懷一顆真誠的藝術之心,觀照人生百態、深入生活本質,摹寫社會實踐、謳歌人民奮斗,這正是劇集火爆「出圈」的密碼。

文以載道,歌以詠言。好作品總是為人民而作,契合群眾精神需求,給人以希望和力量。小說《人世間》的作者梁曉聲說:「我從未在感情上和勞動大眾及他們的生活脫節。」電視劇《人世間》能讓「全家人都愛看」,就在於劇中三代人的故事,讓觀眾重溫了新中國走過的奮斗路。劇中一個個人物,都是從歷史中、生活中「走」出來的真實的人、感性的人。人們從人物的情懷和夢想、道義與擔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正是藝術形象的典型性,讓作品富有審美意味。好作品是創作者和受眾共同完成的。一部作品有沒有感染力,關鍵就在於創作者是否讀懂了觀眾的審美期待和精神需求。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時代在變化,技術在發展,觀眾的審美意趣也在更迭。既要守正,遵循文藝創作普遍規律;又要創新,在題材選擇、人物塑造、敘事手法、視聽表達等多個維度中尋變量,作品才能讓觀眾眼前一亮、心頭一熱。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短短8集,以長鏡頭、高畫質的方式讓觀眾「無損」感受到阿勒泰的人文風情,藝術共鳴由此而生。「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民族團結主題,伴隨如詩如畫的風光和質朴有趣的故事,仿佛初夏的微風吹拂進觀眾的心中,泛起陣陣漣漪。

「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從黑土地滋養的大東北到多民族聚居的大西南,從燈火輝煌的大都市到振興發展的小山鄉,廣袤的中國大地上,中國式現代化氣象萬千,中國故事無處不在。願更多創作者的心靈向生活打開,腳步向遠方丈量,推動文藝創作走向天高地闊的新天地,不斷吹響時代奮進的號角。(2024-06-13 來源: 利川市場監管

Comment by TV Plus on Wednesday

張藝謀也拍《三體》,會否拍成科幻版的《四面埋伏》?

愛墾評註:瑪麗蘇情意結又發作?張藝謀的《三體》會是科幻版的《四面埋伏》嗎?特别令人戰栗的是,它已經被预告成“投資預算無上限”;“它首先是一部中國電影,所有的一切都會在這個框架內完成。”在 “尊重原著、尊重導演”之餘,才開始談各個方面的“敞開”,包括由好莱塢同行来“發行”。全球“調研”大概也會在這個“框架”裏来完成。


原文:近年來,在中國的影視制作領域,IP的開發越來越受到重視與追捧。其中,尤以劉慈欣所著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為代表,先後衍生出廣播劇、動畫劇集、電視劇、各種關聯產品等;甚至還走出國門,被全球最大的流媒體平台Netflix拿去翻拍成熱門劇集。就在昨天(2024-06-17),又傳出張藝謀將執導電影版的重磅消息。

在此背景下,6月18日舉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電影論壇上,特辟「IP全球多元化開發的潛力與想象」這一主題,邀請來自IP運營公司、好萊塢電影公司、國內電影公司、創作團隊、影視協會的各方嘉賓,暢談制造與選擇IP的標准、IP開發過程中的挑戰與機遇、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平衡等相關議題。

電影版《三體》最大的挑戰,是對原著內容的取捨

論壇上,首先發言的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開門見山地指出:「我做了那麼多年IP,抵不上一個《三體》的IP。昨天,我們公佈了將和張藝謀導演合作開發電影版《三體》的消息後,迅速引起社會各方很大的反應,讓我體會到這個IP的影響力之強大,也感受到肩負的壓力。」

「IP本身是一個中性詞,它是知識產權的總稱。一個好的IP,它具有跨代際和跨地區的傳播力。但它不是你想開發就能開發出來的,必然凝結了很多勞動與智慧、對社會及人性的各方面,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非常遺憾的是,目前在國際上真正有影響力的來自中國的IP,數量還很少。」

「老實說,我們最初對於《三體》的開發也並不成功,現在我們才算找到新的突破口。這次在張藝謀導演的帶領下,我們的信心要比之前足很多。」王長田透露,「其實,我們在幾年前就向張導提出,希望能由他來執導電影《三體》,但他當時並沒有接受。經過長時間的溝通和雙方結成的信任,最後他還是同意了。」

問及電影版《三體》的籌備工作目前進展到哪一步,王長田表示,「電影版《三體》還處在打磨劇本的階段,同時也在全世界范圍內,篩選除導演及編劇之外的其他主創人員。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對原著內容的取捨。我們肯定會尊重原著,但也不可能把原著的內容全部放到一部電影裡。其實,我覺得不論怎麼取捨,一定會有人不滿意,所以我們也准備好了將來要承受一定的非議。」

談到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的考量,王長田坦言:「它首先是一部中國電影,所有的一切都會在這個框架內完成。」他還補充說:「除了尊重原著、尊重導演之外,其他方面都是敞開的,包括它的投資金額也沒有上限,需要多少投資,就會有多少投資。」

至於是打造成系列作品還是單部作品,王長田明確表示先只拍一部,之後會根據影片的反響,再做打算。

王長田

除了電影版《三體》之外,據王長田透露,目前光線傳媒正在著手進行一項「中國神話宇宙」的IP開發。「我們整理了中國幾千年以來的神話傳說,將它們重新組合成一個新的世界觀,希望以動畫電影的形式呈現出來。初步規劃大約需要二三十年才能完成第一階段的構建。」

王長田口中內容取捨的棘手問題,到了電視劇版《三體》的創作團隊這裡,就是如何回應原著粉的期待。導演陸貝珂表示,「包括我和楊磊導演,其實我們本身都是科幻迷,應該說也是大劉(劉慈欣)的粉絲。我們還是想把原著粉閱讀這部作品最初的感受呈現出來,沒有想過要去做太大的改編。這個最初的感受就是它始終是一個在非常中國化的背景下發生的現實主義的科幻故事,畢竟第一部裡還沒有類似第三部裡涉及的外太空的元素。」

陸貝珂透露,劇集版《三體》的第二部《黑暗森林》的劇本已完成80%,概念設計、美術等也都在跟進中。

(原題:張藝謀版《三體》投資預算無上限,暫定只拍一部;2024-06-18 搜狐)

Comment by TV Plus on Wednesday

電影版《三體》出海,任重道遠

那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究竟什麼樣的IP具有開發的潛力?華納兄弟探索院線(亞太區)發行高級副總裁庫爾特·瑞德(Kurt Rieder)給出了自己的觀察。「總體來說,我覺得不論是華納,還是迪士尼開發出的最好的IP,並不是基於歷史、宗教、文學的作品。事實上,帶有鮮明地域色彩的作品要出海是很困難的。反倒是一些從零出發的奇幻或科幻作品,拿來做跨文化的開發要容易得多,因為它能夠超越政治、歷史之類的因素。所以,你看《哈利·波特》就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了成功。雖然它的原著是英文的,但它其實並不是那麼深植於當地的文化,本質是帶有玄幻色彩的作品。」

問及對電影版《三體》未來的發行有何建議,瑞德表示,「剛才王總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三體》首先是一部中國電影。在此基礎上,我想可以探索混合的發行方式,包括院線和流媒體。我們可以發現,現在有些美國電影過於重視國際市場,卻忘了自己的核心觀眾在哪裡,最後也沒能獲得商業上的成功。我們當初在發行《沙丘》的時候,就很注意聆聽核心粉絲的意見,積極去了解他們想在電影裡看到什麼。又比如在發行《貓和老鼠》的時候,我們就很重視中國市場的反饋。總的來說,還是要想清楚制作這部電影的初衷是什麼。」

庫爾特·瑞德

美國電影協會亞太區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馮偉,則以中美聯合打造的《巨齒鯊》系列為例,揭示中國影視公司將IP開發的觸角伸向海外地區時少走彎路的關鍵所在,就是要和已在全球建構起成熟發行體系的好萊塢公司合作。「《巨齒鯊》是華納兄弟和華人文化共同開發的一個IP,它的成功為我們中國IP走出去樹立了信心。」

馮偉

然而,說到電影版《三體》未來的海外發行,馮偉坦言:「感覺還是挺難的。因為它和《巨齒鯊》不一樣,後者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化的故事,但《三體》的故事非常本土化。事實上,中國電影,包括像《流浪地球2》這樣的大片,近幾年在海外的發行並不是很好,就是因為它們原本就是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影片。不過,《三體》這個IP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國際知名度。我想對於王總來說,如何去平衡在本土市場的投資回收、在全球市場上擴大影響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如果有可能的話,我還是希望類似華納兄弟之類的好萊塢公司,能參與它的全球發行裡來,畢竟我們中國的公司,還沒在全球形成一套發行體系。」

而在三體宇宙的CEO趙驥龍看來,本土IP想要在海外獲得成功,市場分析和調研不容忽視。「去年,從我們架設內容出海開始,就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全球的一些重點國家和地區開展調研,我們還去了利亞德,了解各地的人們對《三體》的理解程度。這樣在全球各地鋪開的調研,是我們開展工作的核心和基礎。」

談到《三體》IP未來的發展計劃,趙驥龍表示,「我們的公司名叫『三體宇宙』,顧名思義,就是將這個IP的整體開發和運營,作為主要的使命和願景。這件事我們已經幹了將近十年,未來還有至少十幾二十年的路要走。無論是真人電影、動畫、電影、真人劇集等,我們都會有長達二十年的開發計劃,最終呈現的節奏和效果,應該是每年推出一到兩部頭部作品。同時,我們也希望在原著基礎上,通過人物、時代、組織進一步將三體宇宙打開,持續地擴張。未來,我們也會繼續尋找像《三體》這樣值得做全產業鏈開發的全新IP。」

影版《超新星紀元》=《飢餓游戲》+《頭號玩家》+《星際穿越》?

不能否認,一個IP是否能獲得成功,本身帶有一定的玄學。然而,業內人士的敏感性與真知灼見,也起到關鍵作用。曾在好萊塢傳奇影業任職多年的來者娛樂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創意官許智豪,就以自己參與開發電影《沙丘》的經驗,證明了這一點。

「我的前任老板早在2012年就買下了《沙丘》的影視改編版權,到了2016年我們進入傳奇影業之後,開始尋找適合的導演。當時跟許多好萊塢大牌導演都接洽過,但大家都不想踩當初大衛·林奇翻拍的坑,都拒絕了。直到我們看到丹尼斯·維倫紐瓦在拍完《銀翼殺手2049》後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到接下來有什麼想拍的時候,他說他一直想拍《沙丘》。其實,這個信息我們之前並不知道,於是我們就去和他聯系,結果聊得非常契合。由此可見,好的IP還是要等一個合適的創作者,才能把這個宇宙正確地打開。」

然而,遇到合適的創作者似乎只是開了一個好頭,想要獲得成功,還要歷經重重打磨。還是以《沙丘》為例,許智豪繼續說:「第一稿劇本的內容其實只到張震飾演的岳醫生背叛了厄崔迪家族為止。大家就覺得這樣不行,基本沒什麼可看的,因為像這樣的國際大制作應該要有足夠多的動作戲,但因為預算,我們不得不砍了不少動作戲。之後經過幾輪劇本的修改,我們在2019年開機。」

「拍完後,我跟導演一起,在看片室看了還沒有加上漢斯·季默配樂的三小時初剪版。我記得自己當時快睡著了,因為整個節奏非常慢,就看到主人公保羅一直在那裡邊走邊聊,一會兒跟爸爸聊,一會兒跟媽媽聊,一會兒跟醫生聊。我們就想到底該怎麼辦才好,最後還是決定補拍——第一部《沙丘》開頭前30分鐘的戲都是後來補拍的。還有我們的視效總監保羅·蘭伯特非常厲害,他曾經憑借《銀翼殺手2049》《登月第一人》拿過兩次奧斯卡獎,當然後來《沙丘》得到了奧斯卡。但我們當初並沒有想到要去拿獎,大家都是抱著真誠的態度,覺得這部作品可以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美學風格。至於後來的票房和奧斯卡,我覺得都是老天爺賞飯吃。」

許智豪

許智豪還透露了正在開發中的劉慈欣的早期作品《超新星紀元》的進展情況。「這部小說講的是未來世界裡,一顆超新星爆炸導致地球被輻射,所有成年人都過世了,地球被一群13歲的小朋友接管。我最初看到這部小說的時候,就感到它特別像《蠅王》,但是影視改編很難實現,因為它是關於一群小朋友在那裡打打殺殺。很多年以後,我回國創業,趙總又找到我提起影視改編的事。

後來,我們就找到了一個非常契合的點。我覺得現在中國科幻電影基本都是重在視效,比如《流浪地球2》,包括未來電影版《三體》肯定也會很重視特效。而《超新星紀元》會是一部偏青少年向的科幻電影,類似《飢餓游戲》加《頭號玩家》再加一點點《星際穿越》。因為大劉在這部作品裡創造了類似元宇宙的世界,他比美國那部《雪崩》更早寫出這個概念。(原題:張藝謀版《三體》投資預算無上限,暫定只拍一部;2024-06-18 搜狐)

(原題:張藝謀版《三體》投資預算無上限,暫定只拍一部;2024-06-18 搜狐)

Comment by TV Plus on June 16, 2024 at 2:21pm

Revitalizing Our Economy through Creative & Cultural Programs
by Dr. Tan Beng Huat, Founder, www.iconada.tv

Embracing cultural creativity can transform our local economy, with initiatives like cultural tourism and homestay programs leading the charge. A key highlight of these programs is the food, which doesn't just satisfy hunger but also brings joy and a sense of warmth.

Despite our area's rich natural and cultural assets, we've faced economic hurdles due to a lack of imaginative solutions. However, dedicated community leaders are working hard to change this. With their successful track records in community projects, they've crafted detailed plans to showcase our area's charm as a top destination.

To uplift the local economy, particularly in rural areas, these plans include small-scale programs designed to improve living standards. One exciting initiative is the homestay program, which taps into the curiosity of global tourists. Food, a pivotal element in the success of homestays, requires locals to master the culinary arts. While perfecting traditional dishes is essential, hosts should also learn to prepare a variety of local foods with international appeal to cater to diverse guests.

In today’s digital age, social media offers a convenient way to acquire new skills. Countless video tutorials can teach you how to cook various cuisines without leaving your home, making learning accessible and easy.

Additionally, the Enterprise Learning for Place (ELP) initiative, supported by local institutions, enhances this learning with physical facilities and community backing.

As loc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activities become more common, individuals have ample opportunities to test their skills and even build fulfilling careers.

Comment by TV Plus on May 31, 2024 at 9:43pm

Netflix版《三體》重演文革 中國內外評價兩極

(北京24日訊)中國小說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網飛(Netflix)版影集開播,在中國社交平台上卻惡評如潮。有人批評劇情遭到「魔改」、特效差勁,也有人質疑該劇拍攝文革批斗場景,反中意味濃厚,是「為了這碟醋包的這頓餃子」。


《三體》網飛版於3月21日上架播出,引發中國網友正反兩極評價。首集一開頭便重現中國文革時期的批斗畫面,主角葉文潔的父親為物理學家,因堅持愛因斯坦相對論等理論,遭紅衛兵毆打致死。

在豆瓣上,許多人將此劇評為一星。微博上有網友表示,網飛版的劇情遭到「魔改」,「拍這個就是想黑中國……為啥原著是中國為中心,網飛變成全程西方中心?」也有網友質疑,網飛的《三體》就是為了提到文革,「為了這碟醋,包的這頓餃子」。


除此之外,有網友認為雖然劇情推進很快,但「像是AI寫出來的劇本,缺少很多細節鋪墊」,並吐槽特效不佳,「要劇情沒劇情,要特效沒特效」。


不少人也將網飛版《三體》與早前由中國企鵝影視翻拍、騰訊播出的《三體》電視劇比較,有人認為「騰訊版」完勝「網飛版」,「三體是一部中國人寫的人類歷史,網飛拍不出『中國』,騰訊欠缺了展現『歷史』」。


不過也有微博網友指出,網飛版《三體》的節奏、思路和邏輯都更為清晰緊密,且質感與電影相似,並稱兩個版本的《三體》「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制作……三體這個背景世界需要更龐大的世界觀支撐,需要無數不同膚色人種的人來建構這個故事,我覺得沒有任何問題」。


與此同時,X平台上的討論多著墨於對中國文革歷史的討論,有X平台網友認為,不久前中國網友在微博上批評中國作家莫言及農夫山泉的「不愛國網暴」事件宛如當今的文革,與《三體》首幕場景遙呼相應。


《三體》是劉慈欣於2006年在中國雜志《科幻世界》上開始連載的小說,內容講述一群中國的科學家、警察、軍人試圖阻擋外星物種入侵。


首部《三體》小說在2014年被翻譯為英文出版,並在2015年的世界科幻大會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是首部得到此獎的亞洲小說。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臉書創辦人扎克伯格等知名人士都曾公開推薦這部小說。


網飛版《三體》對原著內容進行大幅度改編,除了將部分事件背景轉移至英國之外,也修改了多數人物的中國背景。原著作者劉慈欣擔任該劇顧問,對於改編內容亦予以同意。


曾國祥:非意在抹黑

《三體》首兩集是由《七月與安生》、《少年的你》導演曾國祥所執導,而他也是該劇中唯一一名華人導演。他在接受香港《明報》專訪時分享,自己並未多考慮議題敏不敏感,「我覺得因為真的發生過,真的經歷過」,影集本身也並非意在抹黑,而是要還原著內容,「所以我沒有太過在意或想太多,我不想讓這件事綁著自己創作」。


網飛版《三體》由知名美劇《權力的游戲》的編劇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與魏斯(D. B. Weiss)共同打造。兩人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曾表示,若決定按照原著把情節保留在中國、把角色保留為中國人的話,那制作出的就會是一部以中國為背景的英語劇集。他們認為,將劇情中努力解決問題的角色看起來像是來自世界各地,「對故事的本質非常重要」。
(新聞來源:德國之聲;2024年03月24日)

Comment by TV Plus on May 28, 2024 at 12:11pm

《三體》掀熱話 Netflix勢成串流股王者?

(原載:https://hk.finance.yahoo.com 更新日期: 2024年4月1日)

《三體》是內地著名科幻小說,今次再掀全球熱話主要是由於串流平台Netflix (NFLX)將其改編為劇集。

由小說改編做網劇的《三體》成為了網絡熱話,而且因有不同版本引起討論,在這股熱潮下,串流股有無機會再炒高?

《三體》Netflix版熱播

《三體》是內地著名科幻小說,今次再掀全球熱話主要是由於串流平台Netflix(NFLX)將其改編為劇集,而去年1月已有一套騰訊版的《三體》登場,所以在中港兩地就引起了對兩個版本的比較,看哪個更貼近原著,並附以不同角度分析。雖然Netflix版被指有不少重要情節被大改動,但作為劇集看對其他地方的人依然有吸引力,所以《三體》在Netflix多個地區的播放榜都擠身前幾位。

一套具話題性的熱門劇集的確可以幫助平台上客,而付費會員數目是平台增長的關鍵。作為契機,串流平台股會否再次彈起?

Netflix 股價接近歷史高位

要數追劇熱的受惠者自然是播《三體》的平台Netflix。實際上,Netflix重新攀登上2021年近701美元的歷史高位頂峰只是差很短距離,上周五(29日)收報607.3美元,即只要再升約15.4%左右就到。Netflix近兩年股價表現也有力回升,2023年升65.1%,2024年年初至今則升了24.7%,跑贏了標普500指數今年一成的升幅。

(编註: 21.5.2024 每股640 美元。)

Netflix股價之所以有表現,主要是因為用戶再有增長,而且管理層定下的策略也兌現,所以支持股價上揚。去年第四季業績,收入88.33億美元,按年增長12.5%,超預期的87.2億美元;純利9.38億美元,每股盈利2.11美元。在用戶增長方面,按年增12.8%,按季增5.3%。2023財年的營運利潤率達21%,超過20%目標。自由現金流達69億美元。此外,公司預期透過加價等方法,今年首季業績都傾向樂觀,收入按年增長13.2%,較去年第四季加速。營運利潤率為26.2%,亦保持擴張。Netflix下次在4月18日就會派成績表,所以打算買都要考慮業績因素。

Netflix股價之所以有表現,主要是因為用戶再有增長,而且管理層定下的策略也兌現,所以支持股價上揚。

Disney+ 有Taylor Swift

在Netflix外,另一隻具潛力的串流股要數迪士尼(DIS),公司2024年年初至今升幅達35.5%。去年第四季,迪士尼收入按年大致持平,達235.5億美元,稍稍低於237.1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盈利按年升23%至1.22美元,遠高於市場預期的0.99美元。迪士尼的收入增長雖然欠動力,但在削減成本及提高效率支持下,盈利能力提升。

Disney+現正熱播Taylor Swift 的熱門演唱會電影《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 Taylor's Version》。

包括Disney+、Disney+Hotstar及Hulu的串流業務是關注重點,上季收入按年升15%至55.5億美元,而營運虧損由9.84億美元按年大幅收窄至1.38億美元,主要受惠加價,而且廣告費也有增長。管理層目標在2024財年結束前串流業務開始能有盈利,如能實現相信能刺激迪士尼股價走勢。

不過,要留意4月3日迪士尼會舉行股東會投票,維權投資者Trian Fund Management想提名Nelson Peltz及另一人為董事(編註:已贁北),另Blackwells都想提名3人為董事。董事局潛在變動對公司是一項變數,因此短綫不妨等投票後作部署。

愛墾编註:

創意有價:國際市場更有價;而國際市場少不了跨界(包括跨國)的視野與創造力。

Comment by TV Plus on May 9, 2024 at 6:34pm

有能力思考和设想我们无法思考和设想的事情

在电影《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出来前,没有人认为国际象棋刺激有趣。关键在于,把在某件事上特别优秀的人展现给观众。这些人有你完全搞不清的技能,这里面有一种类似性感的吸引力。我觉得这就是让《奥本海默》如此迷人之处,也是让我们剧中的角色如此迷人之处:他们有能力思考和设想我们无法思考和设想的事情,但他们仍是我们世界的一部分,他们仍面临着我们其他人面临的许多非常人性的挑战。
(原题:主创谈网飞版《三体》:中国元素为何大幅减少?亚历山大·伍Alexander Woo联合HBO热门电视剧《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 创作者戴维·贝尼奥夫和D·B·魏斯担纲Netflix版《三体》连续剧;本文作者:CHRIS VOGNAR,2024年3月22日,纽约时报中文版 爱垦注:《奥本海默》克里斯多福·诺兰编剧和执导,赢得2024年度奥斯卡金像奖7大奖项,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剪辑。

Comment by TV Plus on March 20, 2024 at 6:01pm


胡明進導演電影《岩龜傳說》(Stone Turtle)獲國際殊荣

由大馬導演胡明進(Woo Ming Jin)執導、楊毅恒(Edmund)監製的電影《岩龜傳說》(Stone Turtle),在第75屆洛迦諾國際影展(Locarno Film Festival)的國際競賽單元上,榮獲「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International Critics Prize FIPRESCI Prize)


楊毅恒今日淩晨在社交平臺開心貼文:「《岩龜傳說》獲得洛迦諾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啊!這獎項是屬於所有參與《岩龜傳說》的同伴們!《岩龜傳說》家族!」

胡明進也開心轉發楊毅恒貼文恭喜團隊。楊毅恒也貼出電影獲獎原因,評審團認為該電影以多樣化視角,呈現針對暴力侵害女性、公民權和人類對待自然環境等課題,而在敘述這個關於性侵、復仇的故事中,使用動畫、卡通等的形式,也備受評審們青睞,從絕望和毀壞的循環中解脫,帶出希望,而讓評審更感啟發的是,電影的多層次情感展現,因此獲得獎項。(14.8.2022)


Comment by TV Plus on January 31, 2024 at 7:46pm


易沛鴻:激起習武浪潮
·舊會所設關德興紀念館

(怡保26日訊)為重現舊會所的輝煌,霹靂古岡州在位於舊街場邦里瑪街的舊會所,籌辦「關德興紀念館」,借此激起鄉親、年輕一代對習武與賞武的興趣,同時也讓怡保再次掀起練武浪潮。

霹靂古岡州公會會長拿督易沛鴻指出,籌辦工作在「趕工」當中,公會也動用了逾30萬令吉裝修,該紀念館有望在明年農曆新年左右開幕。

(愛墾註: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是老一代中華圈影迷的集體記憶,這是其中一部黑白電影的劇照)

他說,舊會所在幾年前已完成重建,屬一座1929年風格的建築物,而該會曾想了許久,該如何去運作有關建築物。

「我們已經有了很大間的會所,若舊街場的舊會所又成為會所,沒意義;如果出租又好像不值得,畢竟這是很有歷史性的建築物;如果用來建一個古岡州歷史文物館,非常有意義,但除了我們這一群古岡州鄉親,其他人應該不會到來。」

易沛鴻昨晚出席霹靂古岡州慶祝成立95週年、青年團40週年、婦女部25週年紀念暨舉行尊老敬賢聯歡晚宴時,如是指出。

他說,在電影上扮演黃飛鴻角色的關德興,曾在舊會所教功夫,出任武術教練,同時也是霹靂古岡州的師傅與永久會員,因此該會館決定在舊會所設立「關德興紀念館」。(下續)

Comment by TV Plus on January 31, 2024 at 7:43pm

易沛鴻披露,舊會所樓上將會是關德興紀念館及霹古岡州史料館,樓下則是功夫茶樓,並希望透過此紀念館,恢復舊會所當年的光輝,讓該處有人潮、有人氣。

「我們霹靂古岡州是怡保武術界的台柱,古岡州是武術之鄉,我們公會有獅團,並在70年代時有很高的聲譽,唯如今卻出現有師傅沒徒弟的情況,導致獅團青黃不接,讓我感到傷心。」

因此,他希望借此機會,辦關德興紀念館,重新激起鄉親、年輕一代,對習武和賞武精神的興趣,再次掀起怡保練武的浪潮。

位於怡保舊街場的霹靂古岡州舊會所,將籌辦關德興紀念館。(霹古岡州提供)


鍾子昌:辦母語班免失傳

大馬古聯會理事長拿督鍾子昌呼籲各屬會,多注重母語,包括舉辦母語班等,避免母語在未來失傳。

「所指的母語並不是指普通話(華語),而是如台山話、福建話、潮州話等。」

他說,會所是傳承文化的地方,因此希望各屬會能多舉辦母語班,傳承母語文化。

此外,鍾子昌披露,近年來,發生許多詐騙、賣豬仔等事件,因此希望會館或屬會,多辦相關的講座,讓會員提高警惕。

「這些事件的發生,往往都是因為′貪′,只要大家不起貪念,這些不好的事情都可以避免。」


設文物館
讓鄉親聯誼

工委會主席宋偉釗指出,希望透過設立文物館,讓會所成為鄉親誼的地方。

他說,會所是讓鄉親聯誼的地方,鄉親在一些佳節時,在會所辦聚會,十分溫馨。

「但如今情況不再一樣,因此希望透過辦一個文物館,讓鄉親聯誼。」

會上,該會顧問潘妹也捐獻4800令吉的款項,給霹靂古岡州公會,同時歌手歐儷雯也把現場售賣唱片,籌獲的款項,捐給霹靂古岡州婦女組。

出席者包括大馬古聯會顧問拿督梁景輝與呂兆祥、理事長拿督鍾子昌、副理事長郭美玲、霹靂古岡州公會會長拿督易沛鴻、副會長陳錫康、財政黃耀溢、婦女組主任梁中雁等。

關德興紀念館將展示關德興的照片與兵器。

(原載:2023年11月26日 中國報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