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二)一個故事,除了告訴我們它的內容外,也一定有它的含義。
二十四孝故事,除了講述臥冰求鯉、戲彩娛親等內容外,更重要的意義在教育倫常關係。一個故事本身的意義從何而來,不同的理論典範,有不同的解釋。結構主義認為,故事意義來自文化中已存在的深層意義結構,故事只是透過符號的象徵效果,把深層意義帶出來。Culler(2000: 104-105)以希臘神話《伊底帕斯》為例,說明意義來源。這個神話描述伊底帕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了父親,娶了母親。在得知真相後,母親上吊自殺,伊底帕斯刺瞎自己雙眼,帶著一對女兒,自我流放荒野。Culler的結構主義立場認為,這個故事的悲劇效果不是來自故事(story)內容,而是來自人類文化中對弒父和亂倫的既定論述(discourse)。故事的意義,並非來自作者安排的事件發展;故事只是一個將文化中既存的抽象意義具體化的象徵過程。意義是故事的因,不是果。
後結構主義卻否認任何深層固定的意義結構,而把意義的所有權,從文本轉到讀者身上,亦即限縮能指(signifier)放大所指(signified)。意義是讀者使用自身所處的「語言遊戲」與文本互動的結果(Giddens, 1987)。Gadamer(1975)的詮釋學(hermeneutics)則把意義放在詮釋者的生活經驗中;詮釋是我們以身處的歷史傳統—特定的觀察、理性、和瞭解等—認知周遭事物的本能。我們以當代的假設或前提,解釋賦有原始意義的文本,在原始的意義上,給予新的解釋。意義不是死的,而是兩個不同歷史傳統的對話。
不同理論,對文本的意義有不同解釋。本文的現象學命題,是否也影射一意義定義?命題三和命題四提出呈現故事人物行動意義以及理解經驗的方法。以此原則說的故事,將描述劇中人物認知的主觀社會真實。故事主旨在再現經驗,但再現誰的經驗,是說故事者的選擇。說故事者,選擇不同主題人物時,故事即呈現不同的社會真實。所以作者決定他的故事經驗角度時,一個故事的意義已然成型;故事意義來自選擇再現的經驗角度。說者選擇誰的經驗,聽者就經歷誰的世界。
隨著這個結論而來的當然問題是,如何選擇?有可操作的標準嗎?台灣近來發生不少駭人聽聞的犯罪事件,如台北捷運隨機殺人案,還有好幾起年輕人因情變引發的謀殺案。若選擇其中犯罪行動作為敘述主題,故事仍可呈現一個忠於自己,追求目標,賦有主觀意義和感情的行動過程。這樣的故事顯然可以人性化犯罪動機,自然化不法行為。不舉這麼極端的主題,若選擇一干吃喝玩樂的追求、另類癖好、怪異信仰等,這
些故事也將自然呈現特定的意識形態同時挑戰主流意識形態。
我們當然可以視說故事為一個意義競爭的場域;社會的權力關係決定公共媒體上,大家該聽誰來說故事,說些什麼內容。但如摒除馬克思主義的政治框架,純粹思考故事的意義,是不是可能有一個標準,判斷什麼樣的主題選擇,可以呈現一個共同的善的價值。這是下一點的討論內容。
(三)本文借用現象學哲學家謝勒(Max Scheler)對價值與愛之觀點,作為故事題材選擇的參考。舒茲認為謝勒是繼胡塞爾之後,最有開創性和影響力的現象學家(Schutz, 1975: 145)。但可惜他的著作缺乏精確的英文翻譯,再加上他在不同時期的思想,往往無法連貫甚至互有衝突,所以在英語系學術界的影響有限(Vacek, 1982: 156)。謝勒和他同期哲學家最大的差異在於,當他人埋首於理性和邏輯分析時,謝勒以一種近似宗教家愛的精神作為他的哲學基礎。當西方社會普遍認為科學為人類福祉的萬靈丹時,謝勒則呼籲應以基督的愛作為重建西方文明的磐石。謝勒對歐洲大陸思想影響最大之處在神學和倫理學(同上引)。
價值(values),根據謝勒,是一種先驗的,心理層面的意向對象。價值是一種正面或負面感受(feeling)(Schutz, 1975: 166),是意識感性層面的意向功能,不受理性思維的管轄。謝勒認為價值雖然抽象,但卻客觀、固定、甚至永恆。個人可以有不同的價值觀,但人只是價值的「載體」,不影響價值的本質,有如不同色紙只是承載不同顏色,對紅橙黃綠的本質毫無影響(同上引:163)。謝勒把價值分成不同的類型
(modes),從低到高有四個等級。最基礎低階的價值為我們感官知覺的喜惡,如香╱臭、冷╱熱、美味╱噁心等;其上,有我們對生命興衰感受而來的正負認知,如健康╱疾病,生氣╱虛弱,成長╱死亡等,另情緒反應如焦慮、生氣、勇氣等也屬於此一類型;再往上,有我們心靈層面的追求,如美感、理念、正義、和真理等,超越物質生活的文化價值;最高級的價值,為超越俗世的,在屬靈精神層面對信仰、聖潔、與完美的渴求(同上引:168)。
(原題:如何說故事: 幾個呈現經驗的現象學命題;作者;孫維三,;原載:中華傳播學刊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第二十九期.2016.06.81-107頁;關鍵詞:社會現象學、故事、時間性、敘事、理解)[胡塞尔體驗理论]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