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作為一種口承文學樣式,其基本特征是以人為載體進行傳承和流動。對民間故事的研究離不開對其載體的研究,尤其是對這一傳統的積極攜帶者——民間故事家的研究。

 

瑞典學者卡爾·威廉·馮·賽多認為,民間故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以一種散漫的狀態流傳的,只有極少的有好記憶、生動的想像力,和敘述能力的積極的傳統攜帶者們才傳播故事,僅僅是他們才向別人講述故事。

在他們的聽眾里,也只有極少的一部分人,能夠收集故事以便講述它。而實際上這樣去做的人就更少了,那些聽過故事並能記住它的大部分人,保持著傳統的消極攜帶者狀態,他們對一個故事的連續生命力的重視程度,主要取決於他們聽一個故事然後再講述它的興趣”。

也即是說,盡管世界上不同的民族與人類群體,都有講故事的習俗傳統,人們都喜歡聽故事,或者說故事有廣泛的聽眾,但並不是所有的聽眾都是潛在的講述者,也不是所有的講述者,都可以被稱為民間故事家。

 

民間故事家不同於一般的講述者,他們是一些具有較高講述才能的人。這些人往往從幼年起便喜愛民間故事,喜歡聽,喜歡講;他們大都記憶超群,閱歷豐富,見多識廣,能說會道。

在講故事過程中,他們善於把零散、斷片的故事組織、連貫起來,經過生動的描述再傳播出去,顯示出驚人的集散故事的才能。在中國,研究者習慣將他們稱作“民間故事家”、“民間故事傳承人”、“民間故事講述者”等,而各地民眾則對他們有各種地方性稱謂,如“故事簍子”“瞎話匠”“講古兒王”,等等。

 

民間故事家的特點。民間故事家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能夠講述較多數量的故事。學術界一般認為,能講50則以上故事的講述者,基本可稱其為故事家。以講述的故事數量劃分,故事家又可分為若干級別,如50則級、100則級、數百則級、千則級等。

二、是講述活動有較大的影響。民間故事家在其生活區域內往往有一定知名度,被當地人視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講的“能人”,其講故事的才能更是得到當地民眾的普遍喜愛和認同。

三、是具有較高的講故事技巧。民間故事家一般都有獨特的講述風格與創造才能,盡管由於彼此之間生存環境、生活經歷、精神信仰、價值取向不同,性別、年齡、文化、個人資質各異,在講述風格及故事處理上呈現著種種差異,但其相似點是都有突出的講述能力,是被地方民眾視為“有一張巧嘴”“有嘴上功夫”的人。

四、是故事來源有自己的譜系。民間故事家都有自己的故事來源,也即“傳承線路”,有的主要源於家族傳承,如從家族長輩處聽來;有的主要源於社會傳承,包括地緣傳承、業緣傳承,如走南闖北、道聽途說地日積月累,或從鄉鄰、行業內聽來等等。無論屬於哪種情況,優秀的民間故事家往往都是當地流傳民間故事的“集大成者”。

 

故事家為什麽喜歡講故事?故事家之所以喜歡講故事,無一例外地出自於對講故事的著迷與喜愛。但也不全然如此,有時候講述還出於其他一些原因,諸如生活中需要以故事吸引、招徠勞動幫手;集群場合需要打發閑暇時光,娛己娛人;以故事擴大交往、編織人脈等等。

總之,多數講述活動都和故事家自身,以及環境的需求相關聯。此外,還有一些更為深層的原因,調查發現,對於故事家來說,講故事還是其自身文化屬性,與文化個性的一種展演,是其作為人的價值與意義的彰顯,可以使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擺脫日常平庸,收獲贊許,獲得殊榮。

許多故事家都將聽眾的認同與好評,視為最高獎賞和人生價值的實現,坦言在講故事過程中獲得了極大的精神滿足,這也是講述的主要動力之一。

對於人們為什麽喜歡講故事,有學者曾從人性及社會的視角進行過探究,認為,敘事本身是有溫度的,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抱團取暖的行為,主要作用在於把擁有共同世界觀的人編織進同一張社會網絡之中,和群體維系有複雜的內在關聯,其輿論監督功能亦不可小覷。

 

故事家與聽眾。講故事是民間自發進行的娛樂活動,一般沒有固定的時間與場所。在傳統社會里,這種講述活動多是在農家的炕爐、勞動場所展開及節慶、紅白喜事等集群性民俗活動時進行。如果將講故事定位為一種在特定情境中,具有互動性的語言藝術活動,那麽在故事講述情境中,與故事家重要的互動因素就是聽眾。

講故事離不開聽眾的參與,每個故事家的講述,都是以聽眾為出發點展開的。或者說,聽眾是講述賴以存在的基礎,是聽眾使故事敘事的功能成為可能。故事家的講述熱情是聽眾刺激起來的,聽眾刺激著故事家的表現欲望,也決定著故事家的講述內容。

作者:江帆|中國民俗學網  I 發布日期:2019-11-26

Views: 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