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不復存在的行業·補碗
還記得那個瓷器敘事嗎?在張藝謀變質於大市場、大卡司、大資金、大製作、大空洞前的好戲《我的爸爸媽媽》。章子怡的那個大碗,因為是心愛的人用過的,破了也千方百計要補好,因為那是記憶,那是一份情深、情長。政局演變,他可能不回來了;大碗是兩人記憶唯一的聯繫。這樣的情懷不復存在;隨那時代而去的,是補碗行業,是惜物的美學。
延續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的墾友也閱讀以下內容 》》
》集體記憶系列
》藝·攝影館
》花·攝影館
》愛墾·趣頻道
》1950年代誕生的,是什麼動物?
》時間凝固,故事還在發生中?
》鉛筆的故事
》中藥的故事
》驛站的故事
》愛墾文創 BIG DATA
》Good & Fond Memory of the Baby Boom Generation
》Video:Kingston·A Memory to Remember
》Video:Kingston·When Red Ballons Fly
》視頻:陳奕迅·背包
》視頻:鐵達時手錶 2012年版
》EVOCATIVE OBJECTS:THINGS WE THINK WITH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Comment
鍾高順〈圓鼓鼓的我,也是燈〉
追憶我憤怒中涉水前來
在息怒中 侘寂
滿山的荊棘
當時為了對敵
如今煎熬成一崖荒蕪
一口晦氣 想不通
也能把自己
吹成一粒渾球
幾近破爆時
所有的記憶 哀傷
皆於實相非相中
在我化為圓鼓鼓的燈飾後
寂滅
文圖/南風
陳明發〈詩性:因緣適得其時的會聚〉
高順兄此詩寓意極深遠,很耐讀。把一隻外皮已成為燈具的河豚擬人化,以詩的形式變成了講述人間事態的一件趣事,可作物敘事象的典範。
關于河豚實相非相的話題,或可以這麽理解。借徑海德格爾的存在論,視燈飾為一“此在”,從而,覺知燈飾畢竟不是燈泡;即使是燈泡,本身也不發亮,是電流讓它發亮。一室光明而有美感,其實都是各種因緣結合的結果,電流+燈泡+燈飾。這才是存在的真義;可感受、可解說的實相。
在做地方創生研究時,常見有心人在地方上辦文物館,把很多老東西都擺在那裏展覽。請他們說說有關展品的故事,卻又往往又說不上三句話,不外都是“這東西很老了”;“這東西很有故事的”;“問問老一代的人他們就知道”之類的。
若說每個東西後面都有故事,那說故事的方式與內容是可以很多元化、多視角的,不一定非歷史、非民俗不行。
詩性鍛煉可以激活我們感知、解說的能力。(14.7.2022)
(唐代)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僕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歎。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於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於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仆亦以為知言也。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龍種生南嶽,孤翠郁亭亭。
峰嶺上崇崒,煙雨下微冥。
夜聞鼯鼠叫,晝聒泉壑聲。
春風正淡盪,白露已清泠。
哀響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歲寒霜雪苦,含彩獨青青。
豈不厭凝冽,羞比春木榮。
春木有榮歇,此節無凋零。
始願與金石,終古保堅貞。
不意伶倫子,吹之學鳳鳴。
遂偶雲和瑟,張樂奏天庭。
妙曲方千變,簫韶亦九成。
信蒙雕斫美,常願事仙靈。
驅馳翠虬駕,伊鬱紫鸞笙。
結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攜手登白日,遠遊戲赤城。
低昂玄鶴舞,斷續彩雲生。
永隨眾仙去,三山游玉京。
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續上)
譯文
龍種生長在南嶽衡山,孤傲的翠竹茂盛高聳。
上面是峰嶺高峻挺拔,下面有煙雨幽暗朦朧。
夜裡聽到飛鼠的叫喚,白天亂耳有山泉淙淙。
春日和風正舒緩蕩漾,潔白露水已清涼晶瑩。
哀厲聲響如擊鐘鳴奏,深密色澤被霜雪滋潤。
歲寒天冷草木苦霜雪,修竹的光彩猶自青青。
難道不飽嘗凝凍凜冽?羞與春天的樹木爭榮。
春天的樹木有盛有衰,它的節梗卻從不凋零。
初衷本願與金石同類,永遠保持本性的堅貞。
沒曾想會有伶倫先生,吹奏它學那鳳凰之聲。
於是與雲和之瑟配合,設樂合奏在九天之庭。
美妙樂曲正千變萬化,簫韶一曲也九奏而終。
確靠的是雕刻的精美,願意經常地侍奉仙靈。
驅馳著青龍車駕馳騁,紫鸞笙抒發幽怨憤懣。
跟嬴台仙女結識交往,升天行一曲共奏齊吟。
手拉手兒直登上太陽,遠遊嬉戲又同到赤城。
樂聲中玄鶴翩翩起舞,五彩雲斷續彌布天空。
永遠地追隨眾仙而去,遊歷三山到仙都玉京。
注釋
1.東方左史虬:東方虬,武則天時為左史,當是陳子昂的朋友輩,生平不詳。
2.東方公:對東方虬的敬稱。足下:敬稱,稱對方。古人下稱上或同輩相稱都可稱“足下”,後專用於同輩之間的敬稱。
3.文章道弊五百年:道弊,這裡指做文章的道理敗壞了。五百年,從西晉初年至陳子昂生活的武則天時代計四百多年,五百年是大約言之。
4.漢魏風骨:作者認為漢魏詩文具有悲涼慷慨,剛健清新的風格骨力。
5.文獻有可征:意謂從存留下來的詩文可以得到證明。
6.彩麗:謂詩文講究文采華麗。
7.興寄:比興寄託。
8.耿耿:心中不安、放心不下的樣子。
9.一:在這裡有語氣轉折的意思。解三:生平履歷不詳,當與陳子昂、東方虬為詩友。
10.明公《詠孤桐篇》:明公,對東方虬的敬稱。《詠孤桐篇》,東方虬所作詩篇。
11.端翔:內容端直,氣韻飛動。骨氣端翔:指《詠孤桐篇》具有風骨之美。
12.音情頓挫:音韻與感情都有抑揚頓挫之美。
13.光英朗練:光彩鮮明,精練朗暢。
14.有金石聲:音韻鏗鏘,發聲如擊金石。
15.“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郁”二句:這二句的主語多解釋為陳子昂,以為是陳子昂讀詩後的感受是“洗心飾視,發揮幽郁”,意謂讀了《詠孤桐篇》,使人有心目為之一新之感,並能使人抒發鬱結於心的情感。也有人認為主語應是東方虬,陳子昂認為東方虬之所以寫出《詠孤桐篇》,乃是因為他“洗心飾視,發揮幽郁”,即是因為東方虬進入“虛靜”的精神狀態,使他鬱結於心的感情得以抒發。
16.不圖正始之音:不圖,未料到。正始之音:指曹魏正始年間嵇康、阮籍等人的詩文創作,“正始之音”是繼承了“建安風骨”的。復睹於茲:指再次在此看到了“正始之音”。茲,此,指東方虬《詠孤桐篇》。
17.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因為陳子昂認為東方虬的《詠孤桐篇》有“建安風骨”,所以假使建安作者看到《詠孤桐篇》,一定會相視以為同志,而發出會心之笑。
18.解君:指解三。
19.張茂先:張華(232-300),西晉大臣,文學家。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南)人。西晉初,任中書令,加散騎常侍。惠帝時官至侍中、中書監、司空。有政績。後為趙王司馬倫和孫秀所殺。
20.何敬祖:何劭(236-302),西晉詩人。字敬祖。陳國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令、太子太師、尚書左僕射、司徒等官。能詩,《詩品》列入中品。
21.東方生:指東方虬。
22.感嘆雅制:意謂受到東方虬《詠孤桐篇》詩的感動而作《修竹篇》詩。雅制,對別人作品的敬稱,以別人的作品為文雅之作。
23.龍種:指良種竹。南嶽:指衡山。五嶽之一。
24.崇崒(zú):高聳貌。南朝梁沈約《效居賦》:“其為狀也,則巍峨崇崒,喬枝拂日。”
25.微冥:猶昏暗。唐杜甫《過南嶽入洞庭湖》詩:“攲側風帆滿,微冥水驛孤。”
26.鼯(wú)鼠:鼠名。別名夷由。俗稱大飛鼠。外形像松鼠,生活在高山樹林中。尾長,背部褐色或灰黑色,前後肢之間有寬大的薄膜,能藉此在樹間滑翔,吃植物的皮、果實和昆蟲等。古人誤以為鳥類。
27.淡盪:水迂迴緩流貌。引申為和舒。
28.金奏:泛指音樂或樂聲。南朝宋顏延之《五君詠·阮鹹》:“達音何用深,識微在金奏。”
29.歲寒:一年的嚴寒時節。《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30.榮歇:猶榮衰。
31.金石:金和美石之屬。用以比喻事物的堅固、剛強,心志的堅定、忠貞。
32.伶倫:本為上古樂工,此指識得良竹的樂工。
33.學鳳鳴:《漢書·歷律志上》載:伶倫“自大夏之西,崑崙之陰,取竹之解谷生,其竅厚均者,斷兩節間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從而,發明了黃鐘十二律。
34.雲和瑟:琴瑟琵琶等弦樂器的統稱。
35.簫韶:泛指美妙的仙樂。九成:猶九闋。樂曲終止叫成。
36.雕斫:刻削,雕刻。南朝梁鮑照《山行見孤桐》詩:“幸願見雕斲,為君堂上琴。”
37.翠虬:青龍的別稱。漢揚雄《解難》:“獨不見翠虬絳螭之將登虖天,必聳身於蒼梧之淵。”
38.嬴台女:指傳說中秦穆公女兒弄玉。
39.升天行:古代遊仙詩。
40.赤城:傳說中的仙境。北周庾信《奉答賜酒》詩:“仙童下赤城,仙酒餉王平。”
41.玄鶴:黑鶴。《韓非子·十過》:“有玄鶴二八,道南方來,集於郎門之垝。”
42.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玉京:泛指仙都。宋陸游《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戲作》詩:“斥仙豈復塵中戀,便擬騎鯨返玉京。”
賞析
這首詩的序文是對東方虬《詠孤桐篇》的評論,也是陳子昂對自己創作體會的總結,是他詩歌創作的理論綱領。陳子昂以漢魏詩歌為高標,痛責晉宋以來的浮靡文風,感嘆“風骨”和“興寄”的失落。令他驚喜的是,東方虬《詠孤桐篇》竟使漢魏詩歌的“風骨”與“興寄”重新得到復歸。他盛讚這篇作品“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可謂風骨朗健的佳作。陳子昂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遂揮毫寫下《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寄贈給東方虬。可惜,東方虬的《詠孤桐篇》今已失傳,但從陳子昂的行文來看,那自然是他詩作的同調,而且,陳子昂用以贈答的《修竹篇》的確也是一篇“風骨”與“興寄”兼備的作品。
風骨和興寄是唐詩兩個重要的質素,也是後人評論唐詩的兩個重要範疇。陳子昂所倡導的“風骨”雖然借自六朝人的成說,但又有他自己新的內涵,是指旺盛的氣勢與端直的文詞結合在一起所構成的那種昂揚奮發、剛健有力的美學風格。陳子昂所高標的“建安風骨”,恰是六朝浮靡詩風的缺失,因此,這對於扭轉六朝以來柔弱、頹靡的文風具有不可低估的意義。尤其對於樹立唐詩那種昂揚奮發的氣度和風範具有重要的意義。
陳子昂所標舉的“興寄”也是來源於前人主要是漢人“美刺比興”的觀念,其含義就是指詩歌的比興寄託。這也的確切中了六朝詩歌工於體物、專有形似的弊端。更值得指出的是,陳子昂“風骨”與“興寄”並舉,對唐詩未來的發展,比如實現由風骨向興寄的“戰略轉移”,也埋下了伏筆。(下續)
(續上)陳子昂同時的人如盧藏用對陳子昂的意義已經有所認識,他在《右拾遺陳子昂文集序》中,給予陳子昂以極高的評價,認為是「道喪五百年而得陳君」,對其代表作《感遇》詩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盧藏用的出發點不是詩歌的美學特質,而是儒家的政教觀念,因此與陳子昂在詩歌史上的真正價值,與陳子昂的理論主張對唐詩學的真正意義之間尚存在一定的距離。
但是,就總體而言,他的評價是客觀的、中肯的,得到了後人的贊同。杜甫盛贊陳子昂「公生揚、馬後,名與日月懸」,《新唐書·陳子昂傳》肯定他「始變風雅」。當然,也有人對盧藏用的評價提出過質疑,如顏真卿、皎然等。明末胡震亨《唐音癸簽》綜合各種意見,仍然認為陳子昂「與有唐一代詩,功為大耳」。
此詩的序文闡述作者倡導「風骨」、「興寄」的創作主張,因此,此詩向來被視為陳子昂文學思想的實踐範例。
全詩正文共三十六句,可分為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寫生長於南方的修竹品質純美,實為自身道德、風節之寫照。後一部分寫修竹得伶倫賞識而得以加工成樂器,也是詩人屢次上書陳述治國方略之表徵。接著,修竹進而欲「升天行」,則是詩人亟欲施展抱負的願望之表露。
第一部分即前十八句,主要介紹修竹的生長環境和優良質地。首二句,形象地概括了這一立意。「南嶽」,即著名的五嶽之一衡山。品質優良的修竹「龍種」產於此地。名山與物華聚集,一開篇就令人神往不已。
「孤翠郁亭亭」,既從形色兩方面描繪了修竹優美動人的姿態,也頌揚了它的卓然不群。衡山是萬木蔥籠的,但是,在詩人看來,它們與修竹相較,卻有所遜色,所以特意以「孤翠」二字,以顯其精。接下去,詩人分別寫了修竹生長的自然條件和品性。
「峰嶺上崇崒」以下八句,緊承首句,描繪了修竹「生南嶽」的情景。上有崇山峻嶺,下有澗溪煙雨,突出了處境的幽僻;夜聞鼯叫,晝聽泉鳴,渲染了四周的清靜;春風舒緩,白露清涼,更襯出了氛圍的潔凈。
正因為生長在這樣優越的自然環境,所以修竹的「哀響」如同鳴金奏樂,「密色」仿佛受到了美玉的滋潤。
「歲寒霜雪苦」以下八句,上承第二句,表現修竹的品性。「含彩獨青青」,照應了上文的「孤翠」,突出了修竹雖受嚴冬霜雪折磨卻青綠如故的獨特品質。接著,詩人由表及裏,以「豈不厭凝冽」的反詰,轉為深入析理。並繼而以「羞比春木榮」作了解答。春天風和日麗,一切草木皆應時而發,競相爭榮。
「羞比」表明了修竹傲岸不群,不趨時爭榮,接著詩人通過「有榮歇」與「無雕零」的對比,揭示了修竹不屑與春木爭榮的實質,又探本溯源,表現了它的志向:「始願與金石,終古保堅貞。」說明修竹的本性決定了它有如金石,堅貞不二,永不雕零。這段議論,詩人採用反詰、對比、比擬等手法,寓理於象,筆挾風力,使行文「結言端直」、「意氣駿爽」(劉勰《文心雕龍·風骨》),顯得尤為剛健有力。
第二部分即後十八句,寫修竹被製成洞簫之後的功用及願望。相傳黃帝派樂官伶倫從昆侖山北的峽谷選取了優的竹子,砍做十二竹筒,按照雌雄鳳凰的鳴叫聲,為人類創製了十二音律。「不意伶倫子,吹之學鳳鳴」,就是詩人大膽想象,對這一傳說的化用。「不意」,相對前面的「始願」這兩字使全詩頓起波折,全篇的歌贊對象由修竹轉向了洞簫。
由於得到黃帝樂官的雕琢,修竹的製成品——管樂洞簫,得到了配合弦樂「雲和瑟」在朝廷演奏的機遇。詩人用「遂偶」、「張樂」修飾這一機遇,意態恣肆,語調輕鬆,暗示洞簫得到賞識器重甚為欣快。
「妙曲方千變,簫韶亦九成」,生動地再現了它在朝廷的表演。能演奏「妙曲」和虞舜製作的《韶》樂,說明其音色優美動聽。「方千變」、「亦九成」,形容演奏的樂曲甚多。「方」(剛才)和「亦」(又)兩個副詞的使用,透露出了演奏的頻繁忙碌。
但是,洞簫並沒有滿足於此。「信蒙雕琢美,常願事仙靈」,抒發了它報答知遇之恩,追求美好理想的心願。
從這兩句開始到全詩結束,一變前面的第三人稱,改用洞簫的口吻,繪聲繪色地闡述了它「事仙靈」的心願:伴隨仙人駕翠虬,與仙女弄玉吟賞著美妙的樂曲《升天行》,攜手登白日,戲赤城,入三山,遊玉京,玄鶴在身邊忽高忽低展翅起舞,彩雲也在四周時斷時續飄來飛去。
在這裏,詩人融合想象、擬人、誇張等多種手法,描繪了一個自由歡樂、光明美好的理想境界。這個境界雖然是虛幻的,卻生動地表現了洞簫對美好理想的熱切追求和昂揚向上的精神。
詩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修竹、洞簫人的思想感情,既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又避免了頻繁比興,失於晦澀的弊病,較為顯豁地透露了其中的寓意:名為詠物,實為抒懷。詩中修竹的品性、洞簫的理想和追求,實為詩人剛直不阿、不趨炎附勢、堅貞不二的品格、美好的人生理想和昂揚奮發的精神的寫照。
許總《唐詩名篇賞析》:全詩詠竹,實則以竹喻人,表達內心願望與人生志氣。
陳子昂(659~700),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慷慨任俠。成年後始發憤攻讀,關心國事。24歲時舉進士,直言敢諫,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兩次從軍,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有較深的認識。後因父老解官回鄉,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其詩風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有《陳伯玉集》傳世。 (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伍爾芙·買鉛筆記——實際上,我們必須轉身,再次穿過斯特蘭德大街,找到一家商店——即便在這個時候,也能賣給我們一支鉛筆。
進入一間從未涉足的房間總是一種冒險,因為房間主人的生活和性格已經將自身凈化,融入其中,人們無疑一直在爭吵。他們怨氣沖天。他們兩人都停了下來,老婦人——他們兩人顯然是夫妻——退回到了裏屋,老頭兒則留下來招呼我們。他那圓圓的額頭和玻璃球一樣的眼睛簡直像是伊麗莎白時代對開本的卷首插圖。「一支鉛筆,一支鉛筆,」他重復著,「當然,當然。」他漫不經心地說著,但又熱情洋溢,仿佛他的感情已被充分調動,卻又在激情滿漲的時候受到了壓抑。他打開一個又一個盒子,然後再次把它們合上。他解釋說,由於店裏東西太多,所以找起來特別困難。他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是關於法律圈的一個紳士由於妻子的行為而深陷泥潭的故事;他們相識多年。他說自己已經與聖殿騎士團來往了半個世紀,似乎希望裏屋的妻子能夠聽到他的話。他打翻了一盒橡皮圈。最後,他被自己的無能給激怒了;他推開旋轉門大聲嚷道:「你把鉛筆放哪兒啦?」好像他的妻子故意把它們藏起來了似的。老婦人走了進來。她誰都沒瞧一眼,理直氣壯地用手指了指正確的盒子。鉛筆就放在那裏。要是沒有她,老頭兒可怎麽辦呢?難道對老頭兒而言,她不是不可或缺的嗎?為了讓他們待在那裏,人們被迫保持中立,肩並肩站在一起,挑剔地挑選著鉛筆:這支太軟,那支又太硬。他們默不作聲地站在那裏冷眼旁觀著。時間越久,他們就越沈默;他們的熱情冷卻了,怒氣也漸漸消減了。現在,盡管誰也不曾說過一句話,但爭吵已經平息了。不會侮辱本•瓊森著作扉頁的老頭兒把盒子放回了原位,向我們鞠了一躬道了晚安,然後便跟著老婦人一起消失了。老婦人會拿出針線活兒,老頭則會去讀一會兒報紙,金絲雀會不偏不倚地將種子撒在它們身上。爭吵結束了。
在這段尋找幽靈的時間裏,一場爭吵平息了,一支鉛筆被買了下來,大街上闃無一人。生活退到了頂層,街燈亮了起來。人行道又幹又硬,公路像銀箔一樣晶亮。人們穿越荒蕪走回家中,一路上可以為自己講述侏儒的故事、盲人的故事、梅菲爾大廈前的狂歡、還有文具店裏發生的爭吵。對於每一種生命,人們都可以介入一點,足以為自己營造這樣一種幻想,即人們不會為一種思想所束縛,而是能夠在短短幾分鐘之內輪番扮演別人的身體和靈魂。人們可以變成一個洗衣婦,一個酒店老板,一個街頭歌手。我們離開了個性的大路,踏上了通向森林深處的小徑,從荊棘和濃密的樹幹下穿過,森林中生活著許多野獸——我們的同類,還有什麽能比更加讓人欣喜和驚奇的呢?
沒錯,逃離是我們最大的樂趣;冬日裏的街頭漫步是最大的冒險。然而,當我們回到家門口的時候,感受古老的什物、古老的偏見將我們團團圍住,令人十分欣慰。那個在許多街角被吹來吹去的自我,被保護起來,與世隔絕了。在這裏,我們又一次見到了熟悉的門,椅子仍舊是我們離開時的樣子,瓷碗和地毯上的褐色水漬仍在那裏。這——讓我們溫柔地細看,讓我心懷敬意地觸摸——是一件我們從城市裏所有的珍寶中尋獲的唯一獎杯,一支鉛筆。(伍爾芙《倫敦街頭歷險記》)
每週好書讀《物誌》近期陸劇《延禧攻略》與《如懿傳》裡,紛紛提到關於清代皇室衣物、飾品等物件的考據,然,早在宋代,世人們對於「物」的追求早以風行已久。從唐代以降,唐三彩的顏色豐富發揮到極至,而宋代,雖理學盛行,講求「格物致知」,但士子玩物亦不在話下,開啟明清兩代賞玩之風。《物志》一書即從宋明清對物的追求、寫物言志與商業的發展談起,之後論及魯迅、周作人、沈從文等文人對於「物」的態度。
最末論及上海王安憶傳寫「天香園」繡娘所繡之物,與香港作家董橋的各式收藏品。為「玩物」一事正名。
.作者:鄭穎
.譯者:
.分類:文學
.出版社:印刻出版
.出版日期:2018/11/07
文章節錄
《物志:從古典到現代的文學「物」語》
古典詩歌的寫物傳統
古典文學極早便注意到「物」與「我」(創作者)之間的關係,這可從理論與作品實踐中視見一二。《禮記.樂記》言:「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緣物興情,發而為文,《詩經》中有〈碩鼠〉、屈原《九章》有〈橘頌〉;前者寫食麥之鼠,後者寫橘「葉綠素榮」、「圓果摶兮」、「青黃雜揉」、「精色內白」,詩人細寫物之形物之狀物之色物之樣,其實前寫官吏貪婪,後寫詩人文章爛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因此,文論家每從詩人與物的關係加以闡釋,陸機《文賦》云:「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鍾嶸《詩品・序》起首便寫:「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行諸舞詠。」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第六》:「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托物起興,藉物寫志,在以詩歌創作為主的中國文學中繽紛成林。
此「物」的書寫,經宋元物質文明高度發展下,賞玩文化更加隆盛。宋人筆記、明人小品中,無物不寫,舉凡床丌瓶榻、琴棋書畫、草木蟲魚,件件都寫。非百科全書,不只考源察流;玩物不是喪志,狀物寫物其實正寫心之源。於是,「物」是載體,賞玩品鑒,凝蘊其本身、記憶身世、承繼歷史。具體化、地域化、人性化,以及歷史化了的「物」,另類承載文化記憶的所在。
以詩詠物,元代張可宗詩集堪稱經典。詩人生卒年不詳,《欽定四庫全書》子部別集中收其《詠物詩》一卷,提要有云:「昔屈原頌橘、荀況賦蠶,詠物之作萌芽于是,然特賦家流耳。漢武之天馬、班固之白雉寳鼎,亦皆因事抒文,非主于刻畫一物。其托物寄懷見于詩篇者,蔡邕詠庭前石榴,其始見也。沿及六朝,此風漸盛。王融、謝朓至以唱和相髙,而大致多主于隷事。唐宋兩朝則作者蔚起,不可以屈指計矣,其特出者,杜甫之比興深微,蘇軾黄庭堅之譬喻奇巧,皆挺出衆流。其餘則唐尚形容、宋參議論,而寄情寓諷旁見側出于其中;其大較也中間如雍鷺鷥崔鴛鴦鄭鷓鴣,各以摹冩之工得名當世。而宋代謝蝴蝶等,遂一題衍至百首,但以得句相誇,不必縁情而作,于是别岐為詩家小品,而詠物之變極矣。」張可宗以「詠物」為書名,不立意奇巧,反倒返璞歸真,可見詠物做詩,早已成詩家詩體大宗。書收詠物詩百首,茶筅、荷錢、紙鳶、鷺羽扇、螳螂簮、蟾蜍水滴、琉璃簾、走馬燈等皆在其列,如螺詩一首,以東晉以來的鸚鵡杯為描寫主題:
香醅浮螘入旋渦,半殻蒼瓊費琢磨;應愧美人盤寶髻,且供豪客捲金波。尊中緑照珠光潤,掌上春擎海氣多;安得滄溟俱變酒,垂涎終日飲如何。
既以「詠物」為書名,書中主題自然不脫物之屬。然而,張可宗筆下之「物」更有其時代意義,此「物」,已經趨近「物質文化」意義下,「物」的定義。
雍正甲辰年,魏塘俞、琰長仁所輯詩集,亦以「詠物」為書之名。《詠物詩選》原序特言:
詩能體物,每以物而興懷。物可以引詩,亦因詩而觀態。周南篇首托興雎鳩,楚客詞中寄情蘭蒞。崔氏鴛鴦之什擅美,三唐謝家蝴蝶之篇著名,兩宋聿緣情之有作,唯詠物之為多。……
凡詩之作,所以言志也,志之動,由於物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言,言不足,故發為詩,詩也者發於志而實感於物者也。詩感於物而其體物者不可以不工,狀物者不可以不切。於是有詠物一體以窮物之情、盡物之態,而詩學之要莫先於詠物矣!(註1)
詠物作為輯詩綱領,則物之類,自日月山水、寺觀麗人、瓦硯劍戈、玉帛冠履、茶果蔬薑等全在其列,大大呼應了《詩經》、《九章》以來的詠物遺緒,因物起興,寫物狀物,人在其中。如白居易〈雲母散〉:
曉霧雲英漱井華,寥然身若在烟霞,
藥銷日晏三匙飯,酒喝春深一椀茶,
每夜坐禪觀水月,有時行醉玩風花,
淨名事理人難解,身不出家心出家。(註2)
首聯寫鐘乳雲母之狀,次寫早服雲母散,後兩聯則描述其清新醒明之效,更進一步呼應詩人遠離紅塵的心境,充分體現物我兩契的特質。
註1 魏塘俞、琰長仁:《歷代詠物詩選》(台北:清流出版社,1976 年),頁 1-2。
註2 魏塘俞、琰長仁:《歷代詠物詩選》卷六・飲食部第九(台北:清流出版社,1976 年)。
巴什拉的《空間的詩學》內部精神空間加斯東·巴什拉GastonBachelard[1884年-1962年])是20世紀法國重要的科學哲學家、著名文學批評家、詩人。早年曾攻讀自然科學,1927年獲文學博士學位,1930年起先後任第戎大學、巴黎大學教授,1955年以名譽教授身份領導科學歷史學院,並當選為倫理、政治科學院院士,1961年獲法蘭西文學國家大獎。在哲學和文學這兩個領域多有建樹。他被認為是一位獨樹一幟的哲人,他既有科學家嚴密的邏輯思維,又有哲學家深刻的哲理沈思,更有詩人的豐富想像力。
延續閱讀 》
設計力創新
愛懇雲端藝廊:設計故事館
陳明發院士·英倫2005
愛墾雲端藝廊: 戀戀·文物館
巴什拉致力於認識論和詩學這兩大主題的研究。他在法蘭西學院倍受尊敬,影響了包括米歇爾福柯、路易·皮埃爾·埃爾都塞和雅克·德里達在內的新一代哲學家,被認為是法國新科學認識論的奠基人。
巴什拉的《空間詩學》出版於1957年,一改西方哲學界著重關注“物質空間”的傳統,轉而對“內部精神空間”進行詩學探討,這在所謂“空間轉向”時代,對空間的認識有著重要的意義。
福柯曾經評價,“巴什拉的偉大作品與現象學的描述教導我們: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均質和空洞的空間中。相反的,卻生活在全然浸淫著品質與奇想的世界。”
在現代主義晚期建築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圍中,現象學以及象征意義的追求為建築注入豐厚的養分,此書在這樣的時期出現,自然激起建築的許多深刻想像。
諾伯格·舒爾茨(Norberg-Schulz),在他的《存在·空間·建築》這本書中,將《空間詩學》與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住居思》以及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學》中有關空間的章節等並列為建築必讀的經典。
巴什拉在《空間的詩學》里建構出具有存在意義的棲居空間詩學。
巴什拉從現象學和象征意義學出發,充分發揮其“物質與詩意統一的想像觀”,在對家宅、抽屜、箱子、櫃子、鳥巢、貝殼、角落、縮影和圓等意象的詩意觀照之中建構出“棲居的詩學”觀:空間並非僅僅是物質意義上的載物體容器,更是人類意識的幸福棲居之所。
書中,巴什拉認為空間並非填充物體的容器,而是人類意識的居所,他說:“在家屋和宇宙之間,這種動態的對峙當中,我們已經遠離了任何單純的幾何學形式的參考架構。被我們所體驗到的家屋,並不是一個遲鈍的盒子,被居住過的空間實已超越了幾何學的空間。”
縱觀全書,長達32頁的引言部分論述了詩學研究的研究目的——確定空間的人性價值,以及方法論和基本論題,是全書的精華所在。(作者City Reader 原載《新浪》)
椅子是詩人冥想的道具,即使是在交談時也是這樣:“難得一次相逢,落葉時節/庭院裏野草深深/扇子擱在一旁,椅子們/促膝交談,直到風有涼意/我割開水果,想到了詩的生成/無數黃葉在空中翻飛。”這首詩(編註:趙野的《有所贈》)的原型總讓我想起宋代詞人周邦彥的《少年遊》。詩人坐在椅子上,切著水果,但是詩人卻已進入冥想狀態,水果的切割或剝離,果肉或果仁的裸露在詩人的冥想中變成了一首詩或更為神秘之物的生成象征。
老子曾說:糅合陶土成為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否則器具便失去了用處,連一點東西也不能包容。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否則也就毫無用處可言了。英國學者比恩尼(Binyon)在談及亞洲藝術時指出:處於心醉神迷狀態中端坐著的佛的形象,靜得“宛如無風處的火焰”,就是冥想的化身。因此佛教或老子,都強調虛和空,因為冥想必須在虛空中進行。比恩尼認為,這空白的空間似乎充滿著一種諦聽的寂靜。海子曾經冥想過這樣一隻陶器(罈子):“這一隻罈子,我的土地之上/從野獸演變而出的/秘密的腳。在我自己嘗試的鎖鏈之中。/正好我把嘴唇埋在罈子裏。河流/糊住四壁。一棵又一棵/栗樹像傷疤在周圍隱隱出現”。這隻罈子很容易讓我們想到美國詩人史蒂文斯那隻田納西州的罈子,緩慢的冥想的罈子,在死亡與秩序之間,找到了微妙的平衡點。
寂靜的冥想,是構成詩歌語言緩慢的內在速度的強大通道。法國十七世紀大思想家帕斯卡爾(Pascal)在《隨想錄》中寫道:這無窮的空間底永恒的靜使我悚栗!(向以鮮:緩慢的隱喻——詩歌語言內在速度的文化觀照 / 2019年06月03日《詩刊》)
懷念1980年代
那時候藥是可以治病的;
醫生是救死扶傷的;
照相是要穿衣服的;
借錢是要還的;
孩子他爹是不用做鑒定的;
學校不是為賺錢的;
有了病是看得起的;
住房是分配的;
白癡是不能當教授的;
已婚者是不能找二奶的;
肉是可以放心吃的;
老鼠還是很怕貓的;
人還是有良心的。
(Feature Photo: 1980年代的玩意兒,My First Sony by Hans Lakuse,http://500px.com/Lakuse)
陳明發·修鞋記—走一段路去替孩子修鞋子;他說,這是他會考前的最後幾場校際籃球賽了,打完球要全心全意準備考試。
我說買一雙新的吧;他說,會考後就要去上學院,未必會再參與球隊,而且舊的其實還很好,修修就行了。
前幾天拿去購物中心修,索價七十元,他覺得不值得,又提了回來。我說爸爸拿去街邊鞋匠那裡修修看。
在街上銀行前的走廊裡,鞋匠坐在一張小凳子上。兩側是一堆皮料、膠罐、針線、新舊鞋跟,和待修或修好的舊鞋子。他就這樣坐了十餘年了。
他接過鞋子,看看鞋面,看看鞋底,然後說:鞋底膠一膠,粗線縫一縫,鞋面再補一補就很“美”了;十四塊錢。
我頓時覺得自己賺到了一些零用錢,即開心對他說,你慢慢修慢慢修,午飯過後我再回來拿。
(Feature Photo: aged by janaalt morren, www.janaalt.com/)
在街角的麵家叫了一碗水餃,坐下來,準備在一潭人聲吵雜沸騰中,看看自己的覺知能專注到什麼程度。
沒多久,便聽見在從店裡的一個角落,傳來雜工抹好一隻碗疊一隻碗的韻律。
真的是一種韻律,他有一定的輕重、節奏;慢慢的,我看見店門口來來去去的顧客,也好像以一定的規律、姿態在進進出出。
就像電影裡那種完全寂靜無聲,只剩下慢動作的鏡頭,似乎預示著有何大事就將發生。
果然,忽然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哭聲。
大家這次真的有那麼三秒鐘的一致沈寂,仿彿被嚇壞了的張著口看過去,想知道是否發生了塌樓之類的悲劇。
主角是一位六七歲的小女孩,闖禍的是坐在她旁邊嬰孩椅上的小弟。
兩姐弟在比賽,比賽規則是:小姐姐把食指伸進弟弟嘴裡,在弟弟還沒來得及咬下去之前,就把手指縮回來。有趣的是,弟弟好像總是那麼慢一拍,而機靈的姐姐總是快一拍。就在伸手指縮手指之間,兩姐弟嘻嘻哈哈玩得不亦樂乎。
問題出在本來忙著和朋友高談闊論的媽媽,嘴巴忽然停了幾秒鐘,才發現兩姐弟怎麼沒吃飯,居然在玩,便出其不意來個突擊式的虎吼:吃啊~~!
姐姐震了一下慢了兩拍縮指回來,而弟弟的牙齒又加速兩拍咬了下去,結果~~
就是整間麵家上下一心幾秒鐘那好奇的寂靜。(8.2013)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