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楨·臺灣電影光華再現,大馬電影可搭順風車?

這兩年,馬來西亞中文電影似乎在成形中。自2010春節上映的本地制作《大日子》,受到歡迎後,同班人馬今年如法炮制,再拍了一部同樣以電視廣播人為主要賣點的《天天好天》。

去年,由著名歌手阿牛自資導演,拉了友好紅歌星曹格、梁靜茹、品冠,加上金馬影后李心潔為主角拍成的《初戀紅豆冰》,也得到本地觀眾的熱烈擁護。

一時間,多部中文電影同時在拍攝中。

另一方面,馬來西亞女導演陳翠梅據聞已到中國尋求發展出路,讓本地電影工作者開始思考,逐漸成熟的中國電影市場,是否有馬來西亞中文制作的生存空間?

有些人則認為,馬來西亞電影人其實早在臺灣立足,蔡明亮、李心潔是最好的例子。就別說好萊塢國際紅星楊紫瓊。

來自馬來西亞的新導演,何蔚庭2010年也以一部《臺北星期天》,贏得臺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

前兩年,來自馬來西亞的田開良也以一部《父子》,贏得金馬獎最佳編劇。

                     (陳策鼎導演憑《Hawa》贏得寶馬汽車短片大獎後,拿奬金拍攝的電影《按摩師》)
 

 

馬來西亞電影想進入中國,競爭是很大很大的。可是,透過臺灣進入中國市場,機會將更好些。

一來,在大陸-臺灣落實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臺灣電影不受中國一年只入口60部外國電影的限制。

二來,臺灣電影這兩年剛復蘇,各方面投資的意愿在加強中,不過制作團隊的人才卻很有限,現有工作人員供不應求。這正是馬來西亞電影人才的一個機會。

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好萊塢製作公司調整策略因應危機,使得臺灣片有了喘息的機遇。

魏德聖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以大規模國際化商業路線,包括延攬日本歌星中孝介演出,並在內容上揉合本土特色,在票房方面獲得數億台幣的空前成功,同時也獲得不少獎項,叫好又叫座的結果讓台灣觀眾開始重新關注台灣自製電影。

隨著《海角七號》熱賣,片商與觀眾均對台灣電影重拾信心,及好萊塢片廠籌措資金不易市場,低迷因素,減少大卡司的投入,多部電影亦趕上這波替補美國電影遺留下來的台灣市場,因而取得”算不錯“的票房。

 

 

如《囧男孩》、《九降風》、《花吃了那女孩》等等。

臺灣電影歷經廿年不景氣後,蓄積的能量終在2008年爆發開來,形成一股”本土電影熱潮“。

2008年台灣總產量(製作及完成)為36部,總票房約新臺幣(下同,100新臺幣兌约8令吉馬幣)6億1,085萬元,市占率12.09%,較2007年之7.38%成長約0.6倍。

2009年台灣電影片總產量為48部,較2008年之36部成長約 33%,總票房約1億2,499萬元,市占率2.3%,衰退八成以上。

2010年台灣電影片總產量為50部,總票房約4億5,117萬元,市占率 7.31%,較2009年成長約2倍,以產量而言台灣電影已逐漸復甦之趨勢。

 

《海角七號》同時也成為戰後以來最賣座的華語片,及台灣影史最賣座影片的第三名(不計算通膨),受到鼓勵。

之後《艋舺》、《雞排英雄》、《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賽德克巴萊》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口碑或票房都頗受肯定。

對於此現象,前金馬執委會秘書長胡幼鳳指出,”電影還有置入性行銷觀光品牌形象等周邊效應,加上中國電影內需市場票房高達100億人民幣。”

但電影屬於藝術成功模式不易大量複製,投資者應有長遠想法與配套。

胡幼鳳認為,電影和企業遊戲規則不同,電影的投資報酬率不能單以票房。


Views: 729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8, 2012 at 9:59pm

九把刀2011年11月間前往北大演讲,在学生中引起轰动。

至于今后是否会选择“北上”,他也犹豫:“没有人来邀我啊,下一部电影的计划在三年以后。对一个三年都不会拍一部电影的导演,很多电影公司应该不会感兴趣吧。

“如果有人来找我,我会考虑,但是主要还是看故事,如果是千军万马的古装大片,我也不行吧。如果是 都市爱情故事,我又觉得是拍自己熟悉的环境比较好。

我现在很好奇《失戀33天》,也想了解一下大陆这部火的爱情故事片。我想如果是台湾导演来拍的话,应该也拍不出。”

魏德圣也拒绝了“北上”的邀约,“因为我只有在台湾拍,我才知道这边的语言,这边的方式,这边的思考,这边特殊的文化性。

”我要去北京,完全不了解那边的文化,我怎么拍都拍不出来,即便拍出来的东西也一定会被打趴下去。”

話說回來,《失戀33天》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來看看預告片,感受一下: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6, 2012 at 2:23pm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香港大賣,在2011年2月最後一天,收入六千二百萬港幣,打破六年來一直保持榜首的周星馳電影《功夫》記錄。

它力压同時期在香港上映的港片,在戛纳受好评的杜琪峰新作《奪命金》(票房仅为前者的四分之一左右),不僅成为近年首部真正打入香港市场的台湾电影,而且還成了香港地區最賣座中文片。

这是不是让人们看到了,台湾电影在整个华语影市的更多可能性?

2010年6月29日,台湾与大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大陆将取消“台湾华语电影片进口大陆配额限制”。

台湾金马影展主席侯孝贤在今年“金马创投会议”上这样说:“今年金马奖入围影片票房都很好,ECFA签署后影响很大,台湾影片的任督二脉通了。”

在大陸批準放映《那些年》之前,九把刀对于大陆上映表示期待,“我们的市场实在太小,2500万元新台币(约合523万元人民币) 拍的电影,居然预期要1亿元新台币的票房才可以回收(成本),那不是一件很变态的事情吗?台湾的市场不够支撑的话,就会需要另外一个更大的市场,这很现实的嘛!”

至于大陆的审查制度,他也表示理解:“在台湾上映,剪掉了有争议的部分。我在台湾都妥协了,在大陆也可以。我要对观众讲,剪掉的部分很抱歉,但是可以保证,这无损于感动。有些东西被剪掉,不会削弱电影的高潮,剪掉的东西只是我个人小小的喜好。”

不过目前来看,台湾电影在大陆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创造5.3亿元新台币(约合1.1亿元人民币)票房奇迹的《海角七号》,在大陆仅收获 2065万元人民币。今年春节档在台湾卖出上亿元新台币的《鸡排英雄》,大陆票房只有120万元人民币。

九把刀说自己确实没有预期到,《那些年》在香港的票房会这么好,但是香港的试水让其对大陆市场也信心倍增,“之前台湾电影在香港也是不太受欢迎的,但是这次我去了香港、日本、新加坡,他们全场大笑和鼓掌, 所以我觉得我们距离没有这么远。”

除了影片能在大陆发行,台湾电影人还频频“北上”与大陆合作拍片。陈国富无疑是台湾导演中“北上”的领军人物,他长期生活在大陆,是华谊兄弟公司的股东之一,和高群书一起导演了《风声》,并监制了《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2》、《转山》等影片。

而由华谊兄弟投资的另一部由台湾导演执导的电影《LOVE》(由钮承泽导演),因表现两岸三地男女感情纠葛,而在“合拍片”的意义上走得更远。《星空》'《幸福額度》、都是大陆投资,台湾制作班底打造。《转山》,虽然导演杜家毅是地道的上海人,但编剧张家鲁、程孝泽都是台湾人。

除了幕后的导演编剧外,幕前的台湾演员在华语片中的表现同样亮眼。被钮承泽用《艋舺》一手捧出的“天廷” 组合——阮经天、赵又廷,在《LOVE》中再度合体,且前者出演了刘伟强的《血滴子》,后者出演了陈凯歌的《搜索》。

憑借《愛的發聲練習》、《翻滚吧!阿信》走红的彭于晏也是《LOVE》主演之一,并独挑大梁和Angelababy主演了爱情片《夏日樂悠悠》。

凭《九降风》走红的王柏杰则出演了《十月圍城》和《》百年情書,杨佑宁出演了《幸福额度》,张均甯主演了即将上映的《賽車傳奇》……这些新人大多20岁出头,仅靠一两部戏便在台湾走红,如今已投身更大规模的华语电影中。“北上”是不是台湾电影人的出路呢?

凭借《星空》,半只脚已经踏上大陆的台湾导演林书宇,对“北上”却似乎兴趣不大。

据林书宇说,两三年前他拍完《九降风》之后,就已经有一些人找台湾导演到大陆拍片。

“我没有来。一方面看到的剧本没有让我心动的,一方面觉得我还没有站稳,就已经要到对岸去了吗?就觉得先不要急,慢慢来。” 然后林书宇就去给《艋舺》当了副导演。

看似坚持本土的“不妥协”,实际则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忠于自我。

他说:“其实《星空》在写的时候我也完全没有想到到大陆放映。我想要把这出戏拍好,需要一个撑得住整部电影的13岁小女孩就找了徐娇,完全不是出于合拍片的考虑。是写了剧本、找了徐娇之后被陈国富看到,问说要不要变成合拍,我就说好啊。

“前几年大陆市场让人家觉得在大陆赚钱太容易了,很多台湾的投资者或者海外的投资者在面对台湾创作者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

‘这能不能成为合拍片?因为我想去赚那边的钱,因为那边的钱好赚’——有这样一个错觉,创作者就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对自己的电影最好的,‘北上’ 发展还是 需要谨慎考虑。”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2, 2012 at 10:08pm

台湾电影本土票房连续破亿,题材突破谨慎北上(三)

魏德圣曾经跟随过杨德昌,担任其电影《麻将》的副导演,也当过陈国富《双瞳》的副导演。43岁的魏德圣,在杨德昌离世后才刚刚开始自立门户。

自 2008年《海角七号》吹响了台湾电影崛起的号角之后,魏德圣带着酝酿了12年的剧情长片《赛德克巴莱》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大器晚成的魏德圣并不想追着前辈的影子,他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突破。

魏德圣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要突破的事情。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劇照

比如说,台湾新电影的时期,他们创造了一个很美好的年代,可是差10年就是一个世代,环境完全不一 样,我们不可能再照他们的那种模式去做那种东西,因为我们的思维和成长的背景不一样。

“就算照他们的方式做,也只是追着他们的影子在跑。他们有他们的成长背景,我们有我们的。应该就自己的成长背景去思考说故事的方式。

"从台湾新电影的尾端到现在这10年来,台湾电影的导演一直都在思考:怎样去突破?要怎么开发 一个新的美好时代?我们要延续的是上一代人的精神,而不是他们讲故事的方式。”

魏德圣所指的“上一代人的精神”,即为拍电影砸锅卖铁、抵押房产的传统。

资金问题持续困扰着台湾电影人,制片人李烈说:“你去问每一个导演,有哪一 个人没有拿他们的房子出来贷款过?有些人真的穷得……再差一点就变乞丐了!”

但是她认为导演自己有投资的必要,“自己投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告诉所有人, ‘我有责任,同时我也自己付出了。’”

                                                                                 《海角七號》劇照

“他们太坚强了,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下撑得住,那才是伟大!杨德昌拍《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时候,第一个月就没钱了,结果他们撑了8个月把整部片子拍完,我跟杨德昌学的是精神面,他曾经特别告诫我一件事:‘不要来开发我的头脑,要开发自己的头脑。’”

魏德圣说。也正是“杨德昌精神”支撑他完成拍摄,没有投资的日子,魏德圣只能找了一个动画专业出身的助手一起画分镜头,最终画出足足5公斤重的图纸,还拿着这些分镜头四处给人看找投资。

今年台湾电影人创作力的集体爆发,魏德圣认为不是偶然,而是积累,当下的台湾电影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属于这个世代说故事的方式.

“现在的导演已经慢慢把专注力转移到讲故事上面,而不是讲风格了。人本来就是喜欢听故事的,我们活在一个故事的环境里面,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赋予那么多硬邦邦的重量在里面?哲学、文学、艺术是融合在对白和情景里面,而不应该是单独被讲述出来的。”

尽管最近两年台湾电影发展不错,但是大部分还是做的赔本买卖。魏德圣的《赛德克巴莱》耗资7亿元新台币(约合1.46亿元人民币),票房至少得达到 14亿元新台币才能收回成本,但如今上下两集的票房加起来还不足10亿元新台币。

魏德圣为这部电影已经变得一贫如洗——拍摄时把自己的家当都搭了进去,还欠了无数的人情债和金钱债。(轉載自《東方早報》李靈云)

Comment by iPLOP on May 1, 2012 at 3:32pm

對于臺灣電影這兩年的復蘇現象,李云靈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2011年11月發表在《 东方早报》的分析說:

台湾电影本土票房连续破亿,题材突破谨慎北上(二)

臺灣本土素材的蘇醒

台湾电影指台湾地区人民在台湾设立公司制作、编、导、主演,以“本地语言”发音之电影片。提起台湾电影,现在的观众恐怕第一时间想 起的不是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这些台湾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甚至也不是李安这位国际导演,而是“小清新”这三个字。

在艰难中前行的台湾电影慢慢摸索出一条低成本青春片之路。从《蓝色大门》、《十七岁的天空》到《盛夏光年》,台湾电影始终离开不了“小文艺、小忧伤”。但近年来的台湾电影更加贴近主流观众的欣赏口味,不再以所谓的文艺片来进行自我放逐。

凭借《男孩》'《艋舺》、、《翻滚吧!阿信》电影三部曲,被张艾嘉和台湾媒体奉为台湾电影教母的制片人李烈认为,当下的台湾电影虽“小”,但不再一味追求“清新”,“其实,近年来台湾电影类型越来越多,只是大家没那个机会看到。”

2011年初,《鸡排英雄》在台湾取得了1.4亿元新台币的票房成绩,是继《海角七号》、《艋舺》后,近10年来第三部票房破亿的台湾电影。

这部讲述夜市和一帮小摊贩电影是一部可以唤起台湾观众普遍共鸣的电影,它以一种戏而不谑的角度去贴近台湾社会的多元脉络:政商的勾结、媒体的乱象,因都市开发的利益而引发的强拆抗拆,小人物的生存困境都得到应有的发声机会。

而最重要、最动人之处在于,电影对人性善良面的用心刻画,及对夜市众人互相扶持的普世价值的诚 意表现。导演叶天伦介绍道:“夜市就像是台湾的缩影,‘一样米养百样人’,什么样的人都有努力的生活,这也是我心中的理想世界。”

除此之外,让观众笑,亦是导演叶天伦拍摄这部电影的最大初衷,“我希望提供一个机会给观众,在戏院里开心看完一部贴近我们生活的电影,看完之后也许 会有一点点感动、一些些思考, 可以回家打电话说,‘我看了一部电影好好看,你赶快去看!’可以携家带眷,连99岁的阿嬷都可以看得懂!”

今年夏秋火爆台湾和香港的《那些年》,故事格局也很小。凭网络小说起家的导演兼编剧九把刀,形容网络小说是“读者写给读者看”,而《那些年》则是 “观众拍给观众看”的。就像所有台湾青春爱情片一样,《那些年》讲述了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的痴心,但却史无前例的把青春萌动中,那些令人羞于启齿的部分展现出来。这种坦荡和直白,也击中了观众心底的回忆。

九把刀直言:“我看过很多台湾的青春片,但它们对我都没有影响。青春电影是跟导演把他对青春的理解,他的青春是怎么过的,直接投射在电影本身。

所以我之前看到的台湾青春电影都比较忧郁,主角都会思考很多,比较深沉,或者是一些同志题材。但是我的青春是很白痴的,我就是一个智障高中生的生活,当时我人生中最大的疑问,就是我到底能不能追到女孩,是个不思考其他的笨蛋。我没有办法模仿他们。”

台湾导演的代系“换血”是近年来台湾电影“直线反弹”的重要因素。新一代的台湾导演不再将主要兴趣放在海外影展,而是关注本土、关注自身进行创作。

九把刀、叶天伦等人的电影,都是他们的处女作。他们同为70后导演,电影中的多数主演也是新人。资深电影人焦雄屏更是将魏德圣等新一代电影导演赞为 “超过世代”,“‘超过世代’既可以期许他们‘超过’前几个世代的沉闷,更能形容他们的声势。”焦雄屏口中的“超过世代”更乐于把握年轻人的潮流和思想。

正如台湾电影新浪潮代表人物杨德昌所说:很多人以为,拍电影一定要先懂得技术,这实在是一个误解。《那些年》的制作团队全部是新人,按照九把刀所说 “最资深的就是录音师”,其他从导演到演员都是没有经验的新人。

九把刀说:“都是新人有个好处,没有人会瞧不起对方。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大家都很想要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拍好,作为以后履历的第一个记录。所以大家会进行讨论,但是不会有很激烈的冲突,没有一个人会出来说,‘这个应该怎么做,因为以前我拍的 什么片子是这样的。’”

《那些年》拍了46天顺利杀青,没有技术和经验,然而,九把刀也成功传达了自己的意愿。

(九把刀說臺灣過去的青春電影賣的是憂郁、同性戀素材;《那些年》賣白癡少年時。憂郁世代的臺灣女星代表有林青霞(上圖);同性戀世代臺灣電影使人想起《藍色大門》中的貴倫鎂(中圖);白癡世代代表是陳妍希?影迷可能要抗議了,但她在戲中其實也是一個生活上的白癡,只懂得讀書,什麼也不會,連嫁人也好像是模模糊糊的。)

Comment by iPLOP on April 17, 2012 at 3:53pm

剛過的星期日(4月15日)晚上,關心中文電影的朋友,當然不會錯過“香港第31屆金像獎頒獎盛典”。

而關心臺灣電影的朋友感到最high的時刻,應該就是香港票房破6千萬港幣,成了歷史上最賣座的華語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榮獲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導演九把刀、柯震東還有陳妍希,較早時一起上台頒發新進導演獎,九把刀重現電影中陳妍希出嫁婚宴的那一幕:柯震東為了能吻到新娘,得先吻新郎的瘋狂鏡頭。

這回輪到九把刀在舞台上抱著柯震東狂親,台下觀眾不尖叫連連也不行啦。

臺灣電影因為《那些年》,再次在香港出盡鋒頭。

關于《那些年》所引發的文化現象,李云靈曾于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2011年11月的《 东方早报》這麼分析過--

台湾电影本土票房连续破亿,题材突破谨慎北上(一)

“台湾电影已死”的说法由来已久。199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衰退,以及台湾电影市场解除引进片限制,但对本土电影又无任何保护措施,好莱坞电影便长驱直入一统天下。有人说台湾电影市场是最畸形的电影市场之一。从1994年起,好莱坞电影便占据90%以上的台湾电影市场份额。

2000年后,台湾电影 年产量大多徘徊在10部左右,所占市场份额最惨不忍睹的时候甚至只有0.1%。虽然有侯孝贤、李安等台湾电影人撑撑国际场面,但对整个台湾电影工业来说, 于事无补。

2008年,魏德圣的《海角七号》取得破5亿元新台币(編按:約合馬幣5千萬)票房,让沉寂许久的台湾电影市场振奋起来。

2011年,迄今已有4部台湾电影票房过亿,分别是《鸡排英雄》(票房1.4亿元新台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票房4.1亿元新台币),《赛德克巴莱》(上、下)(总票房8亿元新台币),这一成绩创造了台湾本土电影票房新纪录。

迄今为止,今年台湾本土电影票房收入在总票房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12%,而前几年的平均比重是8%。

那么,台湾电影市场真的复兴了吗?台湾影人何以在近年来能够出现集体“井喷”的现象?台湾电影人是否想通过大陆市场开拓更广阔的天地?对此,早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多位电影导演、监制,听他们解析台湾电影的“翻身之道”。

令人感慨的是,尽管世道艰难,但这些台湾电影人并没有把赚钱、票房放在首位,他们砸锅卖铁也要追逐电影之梦,只是为了讲他们想讲的故事。

Comment by 說好不准跳 on March 7, 2012 at 10:46pm

佳能(CANON)推出EOS 5D MARK III、EOS C-300, 勢必在攝影及電影業界掀起一股勢不可擋的攝錄旋風! EOS 5D MARK II的出現, 可說是改變了攝影師業界的風氣, 而今, EOS 5D MARK III和EOS C-300的誕生, 更是叫人引頸期盼!

佳能Canon重點推介這兩款叫人萬眾期待的最新機款EOS 5D MARK III以及EOS C-300,邀請了本地多位知名導演周青元、查丹查魯汀(Zaidan Zainudin) 、鄭建國、Joon Han、Chuan Looi、Michael Helfman 、何志良、王凱旋、池家慶等,以及本地多位著名廣告攝影及電影攝影指導大師率先一睹為快,而兩款新機的嶄新及卓越的技術讓他們喜出望外。

本地賣座電影《大日子》、《天天好天》導演周青元有感而發:“這兩款新機款不但方便輕巧,也解決了很多技術上的問題,最重要是可以減少製作費。相對的,踏入這個行業的門檻也拉低了,可以讓更多年青人進入這行業,以後就必需靠創意取勝。”

《Lelio婆婆》及《我們結婚了》導演鄭建國看完新機發布介紹後表示,新機款體積小而輕巧,可以有更大畫面突破,在拍攝期間可以省下很多時間,達到更高的效率。“相信這是另一股促進本地影視圈的拍攝風潮。”

佳能行銷大馬有限公司視像通訊產品部總監王耀偉接受訪問時表示:“佳能EOS 5D MARK III以及EOS C-300主要是針對電影、短片拍攝的電影攝影機,近年本地的影視行業發展似乎在成形中,佳能也希望可以為本地影視業出一些綿力,一起推動發展這個行業。”

“目前很多好萊塢電影也採用DSLR來電影拍攝,對於本地的製作單位,這兩款新機不但減輕製作費,同時保持國際水準的品質,佳能會留兩部新機讓本地導演試用,感受這兩部新機的魅力,希望可以協助本地電影拍攝出佳作,揚威海外。”

左起:佳能行銷大馬有限公司視像通訊產品部高级经理庄立蔚、佳能代言人Henry Golding、佳能行銷大馬有限公司視像通訊產品部總監王耀偉佳能行銷大馬有限公司視像通訊產品部经理林慧婷。

Comment by iPLOP on February 21, 2012 at 12:56am

本月15日,著名作家龙应台正式走马上任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委。

台湾将在今年5月20日调整行政结构,龙应台届时将是首任文化部长。

龙应台对马来西亚并不陌生,她曾多次到来演说。提到台马电影工作者合作事宜,让人对她充满期待。

在马英九担任台北市长期间,龙应台曾担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推动包括当地文化及保护树木等政策措施。

她卸任之后旅居香港,出任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客座教授,以及国立清华大学讲座教授,她同时成为香港大学第一位终身教授。

龙应台表示,1999年她从德国回到台北,接任台北市文化局长,“那时的心情也是忐忑,但是开心轻松,因为小白兔从来没有进入丛林,但10几年后又再回来,心情确实不一样”。

她表示,答应接任后不是失眠几夜,而是都还没睡好觉。她笑说这是失去自由的首天,接下这个职位后她做了两周心理治疗。

她表示,决定接下内阁职务时间很仓促,她和儿子安德在香港住在面海的房子近9年,离开香港的时候,书架里有书、雪柜里有鸡蛋、洗衣机有待洗的衣服、茶杯还是热的就来了。

但她说,这次来的心情很纠结,在内阁宣布前一天她和安德烈到兰桂坊吃牛排,才和他说要回台湾接任文建会主委,当下安德烈愣住。

当下龙应台才明白,和儿子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生活要结束了,之后两人突然痛哭,眼泪还滴到牛排上,让牛排吃起来都是咸的。

Comment by iPLOP on February 8, 2012 at 4:46pm

陳妍希原來不是女神呢?《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讓她紅得幾乎就動到月亮了,春節一部《愛的面包魂》(有的文章又說是《愛情面包魂》,亂!),她居然又跌下來幾乎就掉進泥坑里。

真想叫她嫁人算了。她臺妹沒做成,有人說(不是我說喔)她有點像臺嬸了。

電影一點也不像做面包,有個方程式;倒像極了愛情,就是無法預測。

下一部令人期待的臺灣電影,是《昨日的記憶》,大概是老年版的《那些年》,我準備好了面紙去欣賞。

不好再讓我失望。魏德圣、九把刀好不容易把電影景氣推上去了,這下子掉下來叫人受不了。

這是四部短片組成的電影,導演陣容還是挺“壓得住”,都是新銳:

《乘著光影旅行》 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得主 姜秀瓊

《流浪神狗人》 柏林影展入圍 陳芯宜

《台北星期天》 坎城影展導演 何蔚庭

《茱麗葉》 金馬獎導演 沈可尚

據稱這是繼《被遺忘的時光》獲得廣大迴響後,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再度推出以“失智”為主題的影像作 品,這次採用劇情片的手法,集結四部短片而成。邀請張震、隋棠、郭采潔、李烈明星卡司公益演出,以及實力派演員丁強、顧寶明、譚艾珍、柯奐如等人攜手合作。

電影公司希望透過故事發展,讓民眾認識失智症狀,進而對失智議題產生關注與了解。

Comment by 說好不准跳 on January 2, 2012 at 2:03pm

2012開年,就為中華文化創意圈帶來新氣象:臺灣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賣座的中文片。可以說,臺風已經吹過港風;刀大打敗了李小龍、周星馳和葉問。我為什么這麼說,因為港片素以武俠、武打稱雄中文片壇,現在居然讓路給臺灣的“文藝片”,而且不是大陸、港臺合作的巨資大片,且是小刀鋸大樹。讓刀大這位網絡大人今天成了影壇紅人。

反觀馬來西亞,2011年最賣座的本地中文電影,據說是一部叫着《辣死你妈2.0》。這是怎樣的一部戲?我沒看,不敢置評;問看過這戲的朋友們,也都是搖搖頭便不再說什麼。我也就沒放在心上。

恰巧今天的《南洋商報》評論版,有一篇文字談到這戲,我便讀了讀。作者是陳俊安,不是我,還是轉載來給大家看看好了,再來思考Iplop談的:馬來西亞電影工作者搭臺灣電影起飛順風車的問題吧:

最具争议的网络歌手黄明志,一首“麻坡的华语”在网络上疯传,以及改编马来西亚国歌“NEGARAKUKU我爱我的国家”引起巨大风波,差点成为坐牢烈士。想不到他拍了电影“辣死你妈2.0”,依然话题不断。

这部被称为“大马最辣”的电影,之前被禁映的传言不断,上档之后竟然场场爆满,而且冲破700万票房,成为马国最卖座的电影。
当“黄大侠”的电影在新加坡放映,他受访时说:“这部片子打破中文片的绝望。”果然人如歌曲一样,永远语不惊人死不休。

七拼八凑粗鄙不堪

就电影论电影,这实在是一部七拼八凑,粗糙不堪之作。处处可见港片“食神”、“功夫”、“表姐到”,或者王晶式的幽默的因袭影子。

电影在灯光、美术、剪辑、特技、服装等技术层面,简直乏善可陈。技法更是稚嫩,一下子古装,一下子时装,一下子玩惊悚,一下子玩宝莱坞歌舞。题旨也不突显,乍看是借家族斗争,以美食决胜负,但旁枝太多,看得眼花缭乱。

电影被黄明志把玩,只在于借题发挥,讽刺一些关于大马政治与社会课题,比如“性爱光碟”、种族矛盾、美食之争、“回中国事件”,外来人抢饭碗等等。

其中故意把中国的厨师取名“蓝乔”(福建话“那话儿”的谐音),两名厨师背向观众炒饭暗喻“手淫”的动作,还有黄大侠在手握樁具,樁着香料,边望着印度美女的“意淫”举动,都让这部影片,变得粗鄙不堪。

那么,到底这部片子,何以能卖了700万?

华人观众相信都能从片子中的嘲讽大马政治、华族被边缘化的课题上得到宣泄,“过把瘾”!但其实如黄导所言,“我不是在骂政府,没有反政府。政治上我不偏袒任何一方,我从来没有为任何政党站台。”


对华裔处境投抗议

黄明志是个聪明人,他的“抗议歌手”形象,早已自我塑造成功。改国歌的风波令他俨然成为烈士!

然而,从这部电影的诞生过程中,先是申请政府电影基金拨款被拒,再是筹款过程写成歌的“我要见首相”,引起热烈点击,最后是一名神秘商人拿出100万投资,助他完成了电影梦。这些过程犹如电影情节,通过媒体、网络的渲染,已成为黄明志抗议“行为艺术”的一部分。

如此看来,观众买票进场,决不会在意电影成不成熟,好不好看,而在于用一张戏票,对大马华族的处境(窘境)投下抗议的一票!

电影本身看起来并不那么成功,成功的仍然是黄明志。只寄望他赚了钱,认认真真去构思,去创作、去制作第二部电影,那才是大马中文电影的希望。

Comment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January 1, 2012 at 11:50am

米斯特是2012年加入我們《愛墾納達故事城》這個小圈圈的第一位墾友,真好,新年一來,我們就多了一位新伙伴。“人材”確實是一切大事業的首要因素,我們一直就是希望能給中華圈的文化創意人材做點事。這里不只是給伙伴們發發文章或收藏一起自己喜歡的內容。我們更努力幫大家推一推,敲敲鑼,讓更多人發現到好人材和他們的心血或心愛的圖文、錄影和照片。各位伙伴,2012快樂。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