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MING LIU“被敘述的自身”――利科敘事身份/認同概念淺析(5)

13 “自身性”是否也同樣蘊含著某種形式上的“在時間中持久”,蘊含著某種不可簡化為某個根據的確定性(la détermination d’un substrat)的因素或不可還原為任何“什麽”的問題?或者說,是否存在某種“在時間中持久”,它不僅僅是實體範疇的圖式(le schème de la catégorie de substance),能與“誰”的問題相連接,並作為“我是誰”(qui suis-je ?)的追問的回復?“自身性”考察的正是這樣的問題。


14 利科認為,我們作為具體的人擁有兩種體現出“在時間中持久”的模式:個性(le caractère)和守諾(la parole tenue)。個性是指一整套的持續的性情,是我們的持久傾向和氣質的總和。憑借這一整套的區分標誌,我們可以將某人識別為同一人。個性的概念具有兩大要素:其一為習慣,其二為獲得性認同。前者是革新innovation)與積澱(sédimentation)之間較量的結果,具有明顯的時間性特征;後者通過在對價值、規範、理想、模範和英雄的認同過程中廢除一系列他者性最初的影響,使偏好、評價和評判得以固化和使他者性被假定為自己所有的內化過程。自身於是在這些可稱為評價性的性情中逐步獲得識別。正是基於穩定的性情與某人間所存在的對應關係的事實,我們常憑借性情中展露出的個性,判斷某人的某個具體行為是否率性而為或出離其秉性。要之,個性的穩定性源於在時間中發生的後天獲得的習慣和價值認同,基於這些外在標誌,相同性所包含的四重含義同樣可運用於對個性的辨認。16


15 頗具悖論意味的是,個性的概念似乎構成了一個有限的點。在這一點上,ipse的問題和idem的問題幾乎難以分開。個性的確就是“誰”中所包含著的“什麽”。從分析哲學的角度來看,某某所做的“什麽”和做了某事的“某某”可截然區分開來,但是利科所分析的個人的性格卻並非外在於“誰”(qui)的“什麽”(quoi)。個性上的連貫性傳達出“什麽”與“誰”之間的某種確定的粘著性,“我是誰”的問題似乎與“我是什麽”(que suis-je ?)的問題有著斬不斷理還亂的糾葛。利科卻堅稱,某種意義上而言,個性就是在相同性的表象之下的自身。17


16 如果說個性的持久性表現出的是idem問題與ipse問題之間的重疊,那麽守諾表現出的則是自身之持久性與相同之持久性兩者間的鴻溝和不可相互還原的特性。“個性上的堅韌不拔(la persévérance du caractère)是一回事,守諾上的堅持不懈(la persévérance à la parole donnée)又是另外一回事。”18 信守某人先前的承諾並付諸行動,傳遞出一種對自身的忠誠或者說自身持守性(le maintien de soi)。具體而言,自身持守性就是表現出一種他人能夠予以信賴的姿態。當某人對我存有期望的時候,我必須以實際行動去擔當。換言之,當別人需要我並發出“你在哪里?”(Où es-tu ?)的呼喚的時候,“我在此!”(Me voici !)是理所當然的應答。守諾還呈現出一種對時間的挑戰和對變化的否定。即便我可能改變觀點或者偏好,但我依然能堅守承諾。由此,守諾所表現出的正是作為倫理主體的我的自身持守性以及能動性抉擇。我在,因為我可以擔當。

16 Ibid., pp. 144-147.
17 Paul Ricoeur, Soi-même comme un autre, Paris, Seuil, 1990, p154.
18 Ibid., p. 148.

Views: 5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