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發博士《文創技能系列 42》: 無間何來道 ?

上回探討生命新狀態,談到生命無常,福禍難料,自我意識卻可能凈化人的 恐懼,創造新價值,留駐永恒。

這聽起來,有點傲慢,人憑甚麼自我至上?再說,這姿態崇高得過於抽象,雖 叫創意人感到輕飄飄,卻不知從何著手搞產業。

想上第一世界市場?

別慌,這道理其實也不是太重要。假如你從事的,是傳統產業如零售、旅遊、房地產或加工制造等,樂得安於現狀,不想頭疼去借助甚麼文化創意策略,給既有的產品或服務,創造令人艷羨的附加價值,然後乘上環球化的大潮,沖往歐美等第一世界市場,本欄的研究報告,對你並沒有意義。

(Feature Photo: Light and Shadow of Florence (Firenze) by yume, www.facebook.com/cyan.yume

又或且,你是一位“創意人”,卻早已認命,活在“文明程度不夠”的第三 世界,或“文化是敏感課題”的國家,美術就是制作廣告牌,寫作就是剪貼Wikipedia的網上資料去發表,手工藝就是擺售世界工廠量產的仿冒品,而選擇 相信,文化創想不可能成為一種產業,那本欄的省思結果,對你也沒有任何價值。

然而,假如你說:“我懂了。自我覺知,就是回歸人性,回歸自我。這不是指特定的那一個‘人’ ;那一個‘自我’。而是指整體‘每個人’;‘每個自我’。它是人文主義的基礎。可是,你能否告訴我,它與文化創意經濟有何關系?”

口說無憑,我們到意大利佛羅倫斯去看一看,想一想吧。

翻新文化的體質

要體驗個人意識的蘇醒,怎樣引爆城市和其人民的精神動能,翻新整個文化的體質,進而源遠流長地影響了,今天所謂的西方 生活方式,並形成其市場消費的基調,到佛羅倫斯去就對了。

別誤會,我不是要各位崇洋,放棄傳統的生活方式。西方主導著環球文化創意市場,卻是個不爭的事實。不說別的,多少靠仇視西方起家的領導人,當權後搞旅遊經濟,雙眼幹巴巴地,許多時候,何嘗不也在盼望著高消費能力的歐美遊 客?

再拿創意產業的其中一個領域電影來說,全世界的電影工作者,誰不想自己的作品在康城影展露露相,從而走進歐洲戲院?

改編自香港電影《無間道》的美國片《雙面刑警》,在2007年奧斯金像獎榮 獲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關心中文電影的朋友,在為東方創意高興的同時,誰不也有點戚戚焉――劉偉強 導演拍《無間道》,就只有炎黃子孫拍掌;同樣的原創故事到了好萊塢,卻成了不 僅熱賣全球,還頻頻得獎的作品;東方創意和人才,何時復如何在環球電影發展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吸引力?

新經濟成長疆域

西方既然主導著環球的文化創意產業,而其形態,受到源自文藝復興的自我意識、人文主義影響,佛羅倫斯的取經之旅,能讓我們找到必要的視野、語言與意識能力,找到駁接世界創意市場的空間、甬道;要是“無間”,何來“有道”?

這樣,我們植根於自身豐富精神遺產的作品,從富有地方特色的旅遊配套、民俗節慶盛事、部落格或電子遊戲內容、手機或互聯網短片與音樂、紡織或手工藝設計………等等,唯有想象力是盡頭的項目,才可能與國際市場接軌,劈開新的經濟成長疆域。

我們無需刻意改變自己,甚或扭曲本身的文化,去向市場經濟邀寵。創意人不賣笑。但我們需要彼此了解,找到對話以致接受、欣賞的基礎。回顧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可能提供這麼一個基礎。

此外,我們也可能更容易明白,西方企管、行銷、心理學、城市策劃、媒體策略與品牌營運等專業,他們當前最新發展的背景。

(作者為馬來西亞管理學院院士,本文收藏自22.3.2007《南洋商報》財經版專欄)

Views: 24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moooi on August 11, 2013 at 4:27pm


為什麼會這樣?

改編自香港電影《無間道》的美國片《雙面刑警》,在2007年奧斯金像獎榮獲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而劉偉強導演拍《無間道》,就只有炎黃子孫拍掌;同樣的原創故事到了好萊塢,卻成了不僅熱賣全球,還頻頻得獎的作品?

這話,曾在網上引起這樣的討論~~

甲: “語言當然是主要原因, 國際語言vs方言。技術也是一大原因, 即使照本宣科, 美國的電影技術遠遠超過香港。奧斯卡其實也不算什麼, 美國片拿奧斯卡跟香港片拿金像獎其實有什麼差。當然,語言、技術是重要原因。”

乙: 是啊,奧斯卡其實也不算什麼;中國人也常說,拿諾貝爾獎不能說明什麼?你拿獎又怎樣?沒中國市場你一樣死啊;中國片爛又怎樣,人家就是賣錢。

甲:不是自欺欺人的負氣話, 其實奧斯卡不算一個真正的國際電影獎. 威尼斯, 坎城等才是指標. 懂些電影史就知道。相對於國際流通的好萊塢片, 中國市場不見得很大, 它只是佔據了華語電影的一大塊。但是賣不賣座拿中國市場來算, 是不公平的, 只要你知道中國的電影市場是如何分配的. 因此, 其實即使是華語片, 很多電影也沒有以進入中國市場為主要目標. 甚至很多電影根本沒有想過能"賣埠。

乙: 對,我看很多中國電影,其實是給中國人本身看就夠了,也沒打算賣海外,去坎城之類更是遙遠。反正人家看不懂,是人家損失;這戲本來就沒打算拍給中國以外的人看。

乙: 講《雙面刑警》勝在語言與技術,在坎城、威尼斯得獎的片子,如王家衛、蔡明亮,早年的胡金銓和張藝謀的作品,也不需要講英文,也不需要好萊塢那一級的技術啊?

甲: 片 種不同, 能夠在國際影展得獎的東方片子, 只有(類)藝術片, 但是能夠得獎的西方片子卻未必. 而且, 這些得獎電影真的國際賣座的有多少? 馬來西亞的電影院最實際了, 從什麼時候開始, 連王家衛都排不上影院了? 無間道, 走的不是這一路子(所以在馬來西亞會上映)。

乙: 看來,我們只好在商業片、藝術片之間擺盪;而且就放眼在馬來西亞這樣的市場。《無間,何來道》一文所講的東西,也就是怎樣把我們的文化產品“賣”到“第一市場”,還有一段很遙遠的道路呢。

甲: 如果你是電影創作人, 你的格局決定你的作品可以去到哪裡。如果你是一個為電影心急的人, 盯住現實(商機), 然後看哪裡有縫隙讓夢想(藝術)入侵。如果是一個為了藝術商機而焦慮的人, 我們還是先期待有好作品, 再思考如何將它們送上殿堂, 交給市場。

乙: 盯住現實(商機), 然後看哪裡有縫隙讓夢想(藝術)入侵? 有這可能嗎?

甲: 可能的. 分享一個我知道的事, 台灣一群年輕人, 因為在網上看了某一泰國片 Love of Siam, 大為感動, 卻知道台灣是不可能引進這電影的, 所以集資買了版權, 另一方面向電影院尋求可能的檔期. 最後, 電影在少數的幾間影院上了, 連續上了8周還是10周(或者更多, 我忘了), 還請來了演員和導演到西門町電影街辦簽名會。

乙: 很有趣的個案。台灣人有理念,照先生看,馬來西亞人有那水平嗎?

甲: 理想、熱情, 馬來西亞人不會少, 之事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召集多一點人而已! 哈哈~

那重點是什麼?沒人把“軟實力”、“普世價值”的理念帶進來看待中華文創。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