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第8條是關於“無線電日”的鏈接,指向一個為無線電歷史愛好者們建立的業餘的網站,其中有關於硫磺島的無線電報告的檔案和關於該戰役的一個簡明文字說明。[48]瀏覽這個網站的人可以收聽到關於登陸作戰的現場報道以及對於戰爭給當地造成破壞的描述,由此帶來了一種文字材料所無法提供的陌生化了的身臨其境之感。聲音材料,加上之前提到的視頻和圖片的應用,讓人們注意到了在線交流的多重特點,並且文字材料能夠被其他引人入勝的方式所補充從而變得更加便捷。[49]
第9條是指向美國國防部官方網站的鏈接,進入網頁後可以瀏覽到升旗的圖片、圖集、地圖和一個返回國防部主頁的鏈接。[50]
第10條是提供電腦遊戲的網站,其中包括《太平洋戰爭》。[51]
這一研究可以進一步深入很多乃至無限,因為對“硫磺島戰役”的谷歌搜索的結果有將近25萬條,之後每一條鏈接又可以引出數條其他鏈接。這裏的列舉已經足以讓我們得出本文所需的結論了。
首先,我們挑選的樣本顯示,對於過去的解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創作和發表源:從約翰·H.布拉德列的家庭網站,到維基百科上的眾多匿名編輯者;從商業的、教育的以及軍事的各種機構,到業餘愛好者和熱心人士的群體:還有,非常重要的,眾多的個人用他們自己與這些事件的聯系或者自己所具有的信息,對其他人關於這些事件的工作進行的回應。在這樣一個信息的舞臺上,所有的“演員”都在搜索引擎及其優先級算法的“股掌之中”。(在上述的調查中展現的是谷歌及其算法,而其他搜索引擎也有自己不同的算法。)在特殊網站的層面和萬維網的層面上,“歷史”的使用者和制造者是分散的、多數的、不同的,來自不同的地方和機構的人共同而又分散地進行歷史的制造和應用。這些人中有網站的制作者,也有網站的訪問者,後者也留下了圖片、評論或故事。[52]此外,就這個小的研究樣本而言,專業歷史學家們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作用,但他們並不在傳播歷史知識這一行動的前沿。盡管他們是歷史知識創作的主要負責人,但他們卻並非看門者:當業餘人士參與到歷史知識的“發表”這一過程中後,該議程就會被個人的興趣和動機所影響,這種影響常常基於源自他人對事件描述的個人意義之上,例如通過父母或祖輩的回憶這種形式。這也許意味著卡爾·貝克那句名言成為了現實:“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53]但是在實際上有比許多個人歷史的簡單堆砌更重要的東西。因特網共享性的特點,給單獨的個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來重新修訂已經公布的材料,並把家庭興趣愛好與集體歷史制作相聯系。流行電影和人像照片為這種結合提供了可能性的途徑。[54]
其次,調查樣本的共同特點是,他們提供了多樣的故事和圖片而非一個固定不變的敘事。維基百科的文章可能是這些樣本中最接近“固定不變的敘事”的,但它也提供了其他相關的鏈接,使其紮根於一個廣闊的環境中。網站和分屏(split screen)效果的超鏈接結構導致的結果是,用戶能不斷跳躍到另一個相關的主題中。
[48]http://www.otr.com/iwo_jima.html(accessed August 25, 2009).
[49]Jay David Bolter and Richard Grusin, 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
[50]http://www.defense.gov/home/features/iwo_jima/index.html(accessed July 19, 2010).
[51]http://www.gamespot.com/pc/action/historychannelbattleforthepacific/index.html(accessed August 25, 2009).
[52]John Sutton, “Material Agency, Skills and History: 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the Archaeology of Memory”, in Material Agency: Towards a Non-Anthropocentric Approach, ed. Lambros Malafouris and Carl Knappett, New York: Springer, 2008, pp.37-55. Roy Rozenzweig, “Can History be Open Source? Wikip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Past”,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 93, no. 1(2006), pp.117-146.
[53]Carl Becker, “Everyman His Own Historian”(1931),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37, no. 2(1932), pp 221-236.
[54]Astrid Erll, Kollektives Gedchtnis und Erinnerungskulturen, Stuttgart: Metzler, 2005.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