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五、網絡的旗幟
為了明確表達這些挑戰,筆者將回到《硫磺島之戰》,丹托的虛構作品,考量它在互聯網上的表現。撇開同丹托之間的聯系,“硫磺島”是一個隨機的選擇,但很有希望能窺一斑而見全豹。[38]當假想一本叫做《硫磺島之戰》的書時,丹東很可能也是隨機選的名字,然而他恰巧給讀者提供了“硫磺島”作為參照之點,而這種巧合又被這一事實所增強了,那便是“硫磺島”由於喬·羅森塔爾的那張著名的插旗的照片以及相關書籍、紀念碑和由阿蘭·德旺指導的電影《硫磺島之沙》(1949年),已經成為了戰後美國文化的“記憶場所”(lieu de memorie)。[39]在2009年8月,使用谷歌搜索“硫磺島之戰”能夠得到不少於202000條按照熱門程度排列的結果(盡管因特網被認為是提供了“隨機選擇的歷史”,實際上則是按照每個條目的連接數多少來決定其優先級別的)。[40]探究每一個關於“硫磺島”的條目是不可能的,對於筆者的理論論點也非必要,筆者在這裏將集中討論前10個條目,並依次討論他們的顯著特點。
第1條鏈接是維基百科中關於這場戰役的文章,包括對這篇文章2002年原始版本的小修改的元數據。主要頁面提供了大量關於此戰役的解釋,總量超過6000字,並且有幾幅地圖和20多張照片佐證。照片中,主要是1945年的幾張黑白照片,但也有現在拍攝的幾張硫磺島的彩色照片。文章對戰役的背景、計劃、戰鬥過程、著名的插旗、在二戰中的戰略意義、獲得的獎章以及之後在公眾記憶與藝術創作中的形象進行了介紹。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敘事,其中信息以編年的方式排列,表現了一個特殊歷史事件的起源、事實、影響和文化共鳴。然而,這也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敘事,它由許多人一起創作,有圖片佐證文本,最關鍵的則是它的動態特性。[41]“動態特性”是一個對於數字化信息進行系統化“塑造”的功能:較之於印刷品,網頁的校訂和修改顯然更加容易,因此需要標記所訪問頁面的編輯時間以確定所用的特定版本,從而需要維基百科(其自定義狀態為“永遠的在制品”)保留一個網頁早期版本的日誌。[42]動態性也意味著該文章並非是一個孤立的文本,而是植根於網絡之中,讓讀者能通過超鏈接進入許多相關的主題。
第2、3兩條鏈接則指向一個叫做“旗幟飄揚”網站的兩個頁面,著作權屬於“硫磺島有限公司”,即約翰·H.布拉德列(在硫磺島上升起旗幟的士兵中老布拉德列的兒子)。在這個網站中可以點擊鏈接到下屬頁面,包含幾個由再收集的圖像資料形成的敘事,其中有關於硫磺島戰役的;有關於那張著名照片的產生,及其之後在郵票、塑像、電影和其他書籍中出現的。該網頁還包含了一個獨立的頁面,可以連接到許多網上書店和詹姆斯·布拉德列的作品——老布拉德列的另一個兒子,並且是暢銷書《父輩的旗幟》(該書是2006年拍攝的同名電影的原型)的作者。[43]由此,網站為“聚集文化”以及網絡內外的材料的再利用提供了一個清晰的例證。
[38]Erinnerungskultur 2.0: Kommemorative Kommunikation in digitalen Medien, ed. Erik Meyer, Frankfurt: Campus Verlag, 2009. Leshu Torchin, “Since We Forgot: Remembrance and Recognition of the Armenian Genocide in Virtual Archives”, in The Image and the Witness: Trauma, Memory and Visual Culture, ed. Frances Guerin and Roger Hallas, London: Wallflowers, 2007, pp. 82-97.
[39]Karal Ann Marling and John Wetenhall, Iwo Jima: Monuments, Memories, and the American Hero,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Robert Hariman and John Louis Lucaites, No Caption Needed: Ironic Photographs, Public Culture, and Liberal Democra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pp. 93-136.
[40]Chris Ridings and Mike Shishigin, “PageRank Uncovered(Formerly PageRank Explained)”, version 3.0, September 2002; http://voelspirt2.nl/PageRank.pdf(access May 4, 2010).
[41]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lwo_Jima(accessed August 25, 2009).
[42]http://en.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accessed July 19, 2010).
[43]http://www.iwojima.com and http://www.iwojima.com/battle/index.htm(accessed August 25, 200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