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正如這個小調查所指出的,文化研究中敘事的概念化已經逐漸與新興藝術方向和新的媒體技術連接在一起,並且這種轉變很可能會自覺地隨著新的實踐的出現而繼續。諷刺性的對比是,歷史學家們對歷史編纂性的敘事的觀點正在變得更加非歷史,好像“敘事”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應當是不變的同一的(我們發現值得注意的例外又一次出現在海登·懷特最近的研究中)。[31]撇開相互之間的差異不談,敘事理論家和史學理論家們一樣,繼續堅持著源自印刷文化的那種一般假設,即敘事研究既定的分析對象就是單一作者書寫的獨立文化作品(文章、電影,抑或一個遊戲)。然而筆者在這裏要論證的是,新的媒體生態學需要一個不同的思路並且提供了替代的模式。
“媒體生態學”這一術語(麥克盧漢的又一個在最近得到共鳴的生造詞)體現了現代生活與媒體的緊密結合,同時也強調應該把現代媒體當作一個動態的系統而非各自為用的技術:文字和圖像,書籍和DVD,離線的和在線的平臺在前所未有的緊密、變化的結合中一同工作。[32]媒體生態學的觀念由此讓我們超越單一文本或完結作品的局限,考量敘事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敘事看作其依靠和作用的一個動態文化環境的一部分。筆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曾提出,要從故事在不同風格和不同媒體之間循環和轉換的角度處理歷史的社會產物。[33]20世紀60年代以來,類似的動態模型已經出現——最著名的是羅蘭·巴特那篇影響深遠的文章《著者之死》(1968年)。他在文章中宣稱,任何文本都可以被視為某個個別的文本網絡中的節點,而這個作品網絡是由讀者來激活的。文本不應再被當作某一個思想在文本的印刷中被永久固定了的著者個人的知識產權,而應當成為眾多讀者共享的對象。[34]從另一個方向,史蒂芬·格林布拉特關於文化是不同話語間相互交換和相互商榷的系統的見解(早前的“社會能量循環”概念)呼應了當今對文化問題的關注點,即文化是多向度的過程或動態的系統而非一系列不連續的、著作式的產品。
確定無疑的是,在數字化技術的作用下,文化再造和重塑的可能性已經抓住了那種動態模型的價值,並主導了它們最近的表現。亨利·詹金斯論證道,不同的在線和離線媒體在一個“聚集文化”中更加緊密地共同運作,這種“聚集文化”正是信息流動並在不同平臺上循環出現的場所。[35]由此,散文、小說和電影在網絡之外產生卻在網絡上被發表和討論。對於電影而言,其中的某個部分或者樣片會在YouTube這樣的平臺上再造。[36]盡管這種聚合並非為網絡所特有,但網絡構建了同樣出色的虛擬廣場,用於網絡之外的事物匯集交流。在圖片和文本能夠被如此輕易地復制的世界裏,互動性的可能增加了,而創作與接受、專家與業餘之間的邊界也變得更加模糊。關於同一個敘述的不同版本之間的邊界也是如此:由於故事被改變、剪切、復制到一個新的論壇裏,在一個持續創作、修訂、轉變的過程中——這樣一個過程更像是流變的口頭文化而非固定的印刷文化——很難再確定一個“作品”是在什麽時候什麽地點開始以及完成的。[37]更重要的是,這種共享性的網絡文化——一個“進行中”的文化而非孤立作品的文化——不但為創作過去的敘事提供新的條件,同時也對“概念化”提出了新的挑戰。
[31]Wulf Kansteiner, “Success, Truth, and Modernism in Holocaust Historiography: Reading Saul Friedlnder Thirty-Five Years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Meta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vo1.48, Theme Issue 47(May 2009), pp. 25-53.
[32]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 Lectures and Interviews, ed. Stephanie McLuhan and David Stain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4, p. 271.
[33]Ann Rigney, “All This Happened, More or Less: What a Novelist Made of the Bombing of Dresden”, History and Theory, vol. 48, Theme Issue 47(May 2009), pp.5-24.
[34]Roland Barthes, “La mort de l'auteur”(1968), in Lebruissement de la langue, Paris: Seuil, 1984, pp. 61-67.
[35]Henry Jenkins,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6.
[36]Gunther Kress, Literacy in New Media Age,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37]Bernard Cerquiglini, L'éloge de la variante: histoire critique de la philotogy, Paris: Seuil, 198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4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1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2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4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