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箴·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澎湖傳統飲食(9)

在1950年代之前,能吃米飯的人口仍十分少,如鄭紹裘在其回憶錄中指出,即使其祖父已經是在日治時期兼任馬公製冰會社社長之職,父親也在公學校教書,全家五人仍只能住在廚房隔壁的小房間,三餐以吃稀飯較多。401938年的文獻亦顯示,媽宮街頭偶然可見小販擔著木桶走來走去,叫賣澎湖少見的進口米飯,且儘管米飯顏色已經變黑, 仍有臺灣人的一般家庭買米飯來吃。41 飲料方面,因為茶葉均為進口,島民中幾乎無人喝茶,酒類也只有甘蔗釀的「糖燒」及地瓜釀的「地瓜燒」。 42

由前述可知,從作為主食的高梁、番薯,到各種醃漬或曬乾水產,以及菜宅、魚灶等技術,這些澎湖的飲食方式,與臺灣相較十分不同,均是澎人在自然環境嚴苛條件下形塑而成的飲食文化傳統,顯示澎人與自然共處的創造力,也凸顯了人們面對艱困環境的堅韌。


仍須提出的是,儘管多數澎湖人都是在如此艱困的自然環境下求生存,澎湖仍有少數販賣食物的處所,供較有消費能力的都市居民或日人購買。如建於1904年的媽宮市場,43 含日人購物區、本島人購物區、麵店等,當時的市場營業時間從一大早到晚餐前,飲食攤販賣者包括麵、肉粽、肉卷、切仔麵,據鄭紹裘回憶,切仔麵上的麵料有豬肉片、小蝦、魷魚片、魚粿、蔥花、豬油、香料等,十分豐富,生意也很好。44 市場內甚至有人賣牛肉,但顧客主要是日人及日本軍隊,只是日人不吃內臟,故另有販售牛雜湯,在碼頭附近販售。雞肉的主要顧客也仍是日本人,本地人只有年節或做十六歲等重要年節時才會購買這些肉類。45 此外尚有販賣點心,日治時期著名的點心,包括盛興生產的圓薄鹹餅、外賣的鹹甜碗粿、外賣鹹米苔目、肉粽、炒花生等。其他還有日商「井協商店」麻糬、合利餅舖的冬瓜糕、水月堂的羊羹等日本食品。46

除了前述,日人也開始在澎湖試種新作物,如香瓜即為一例,日人試種香瓜的目的,是要將之發展為官方的澎湖特產品。試種自大正六年(1917)起展開,經過一再試驗,歷經大正十五年制度改正農會遭廢止後的試作暫停,昭和二年(1927)農會再度設置後重新啟動,在1930年代逐漸成為澎湖的地方特產。47


39古閑義康,〈澎湖廳漁村調查(一)〉,頁41。

40鄭紹裘,〈漫長生涯的回憶(一)〉,《硓 石》47期(2007年6月),頁117。

41  樗木化人,龍宮澎湖島を訪れて〉《ゆうかり》18卷4期(1938年4月),頁22。

42[清]胡建偉,《澎湖紀略》,卷7,〈習尚〉,頁149。

43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之魚菜市場》(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5),頁26。

44鄭紹裘,〈漫長生涯的回憶(一)〉,頁120。

45高啟進,〈馬公啟明市場興衰記〉,《硓 石》3期(1996年6月),頁11-12。

46鄭紹裘,〈漫長生涯的回憶(一)〉,頁118-120。

47郭傅圓,〈澎湖經濟就〉,田國助編《昭和七年夏期第三回本島經濟事情調查報告》(1933),頁168。

Views: 5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