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箴·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澎湖傳統飲食(8)

澎湖並無醬油、味噌等調味品 35,若參照1922年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所進行之「臺灣農家食糧調查」資料,味噌一斤十錢,豆油(醬油)一斤三十五錢,幾乎已與豬肉一斤四十錢相當,相較於甘薯一斤一錢五、豆類一斤十錢,醬油、味噌無疑屬於昂貴的調味品,即使是偶爾食用,對澎人也是太大負擔,因此,此種帶著魚腥味、甚至可吃到魚鱗的鹹汁成為主要調味品,亦是一般澎人日常用餐所熟悉的味道了。甚至在饑饉的時候, 有些人僅能以生的花生沾鹹汁,勉強有味道充飢配餐,稱不上美味,但充分反映了澎湖人面對艱困環境、求生變通的謀食方式。

上述曬乾或醃漬的水產品,充分運用了澎湖豐富的海產,製成味道鹹、極易下飯、價格亦廉的食品,一方面用以自食,在清代時更重要的目的則是出口到臺灣等地以換取其他米糧,如《彰化縣志》稱:「若澎湖船則來載醃鹹海味,往運米油地瓜而已。」36 而這些海產品也構成澎湖飲食的主要特色之一,如石拒乾燉湯、扁魚乾煮麵線 37等,至今在部分澎湖餐廳或澎湖食譜中仍可見到不少以曬乾或醃漬魚類為主所烹調的本地菜餚。

整體言之,澎人難以單靠農耕或捕魚維生,大多數家庭都必須農漁兼業以維持生活。依據1915年調查資料,農業兼業者超過農業專業者的兩倍,而主要從事農業者約為從事漁業者的三倍,若農業與水產業從業人口合計,共約佔澎湖本島人口的八成。38 

 

一般農戶除了種菜、捕魚之外,另有養豬、養雞,大正四年(1915)底資料顯示,澎湖豬隻有18815頭,雞則有33423隻,39 豬隻大多外銷,是澎湖相當重要的出口品,不過對澎湖人來說,則是在喜慶年節時才會殺豬,偶然殺豬時得到的「肉油」,即豬腸胃中少許的油,則是極為珍貴的烹飪油。

在此種艱困的環境下,澎人的日常飲食均為地方元素的採擷與變化:以高梁與番薯籤為主食,主要搭配曬乾或醃漬的蔬菜、魚乾、鮮魚或撿拾的貝類、海菜,偶有新鮮蔬菜可吃。調味品除了海鹽之外,便是魚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鹹汁。澎人基本的一餐就是高梁飯混雜番薯籤,搭配一兩道以水產為主的「魚菜」,視季節再以醃漬、曬乾或新鮮的蔬菜、水產變化出不同口味的配菜,因為糧食不易取得,也有不少人一天只能吃兩餐或一餐。

35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農家食糧消費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

1922,頁13)。

36 [清]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文化叢刊第1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卷9,〈商賈〉,頁290。

37 扁魚乾煮麵線,參見張詠捷,《食物戀》,頁62-65。

38 古閑義康,〈澎湖廳漁村調查(一)〉,《臺灣水產雜誌》13(1917年1月),頁39。

Views: 7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