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兩岸歌流傳﹕千高原「洄流迴路」與臺灣流行歌(7)

“洄流迴路”論是從臺灣流行歌向度切入,長時段的文化想像給予實質的空間關連。這關連可以是多層次的發展有如黑潮的三種循環的流動。從臺灣流行歌手的東亞或太平洋圈的跨界移動,對比“洄流”的流動循環,將從小到大這種歌洄流的空間拓展區分為以下三類。

(1)歌洄流“小循環”:從臺灣出發,如同冬天黑潮與中國沿岸流的匯流,通過臺灣海峽與南海洋流匯合又回到臺灣。歌曾經在其中的香港、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的若干地域演出或傳唱又回到臺灣的過程。其中如歌手紀露霞、邱蘭芬、謝雷、陳盈潔和姚蘇容等,或如臺灣校園民歌通過媒介載體傳播至中國大陸和新加坡;

(2)歌洄流“中循環”:從臺灣出發,如同夏天黑潮與中國沿岸流的匯流,通過臺灣海峽與南海洋流匯合向北、又南回。歌曾經在其中的香港、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若干地域演出或傳唱又回到臺灣的過程。歌手如許石、林沖、盧靜子(原住民)、賴碧霞(客家)、洪一峰、文夏、郭大成和郭一男等;


(3)歌洄流“大循環”:從臺灣出發,如同黑潮與其他洋流交織繞太平洋圈流動,歌曾在其中的香港、中國、韓國、日本、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等若干地域演出或傳唱又回到臺灣的過程。如鄧麗君的從臺灣至新加坡、越南、香港、中國(冷戰時期穿透鐵幕的歌聲)、日本與跨至美國又回到臺灣等。準此,在“洄流迴路”視域下,“事件”被洋流化成為各種循環。23


根據《圖四》德勒茲微觀政治與節段性的探討結果,千高原可以更完善本人過去提出的“洄流迴路”論。從歌流行與交織其洄流長時段的歷史,看千高原的陸地斷點,將其原先看似無阻礙平滑空間的三種歌流傳循環,明白暴露其宏觀政治干擾的節段化特質。這種國家權力所行使對歌流傳的截斷,有兩種效果:一方面在國家或區域之內,宏觀政治藉將對立面的音樂打為禁歌、禁唱,以維繫對鞏固政權有利的歌曲的流傳,其後果是造成官方意識型態主流歌在地上,人民喜歡的歌在地下流行的層化關係。節段化產生的不是自由的逃逸線,而是密不通風、無法穿透又令人窒息的“克分子線” 24

如臺灣歌謠在國民政府戒嚴時期被地下化與邊緣化,其克服是通過“隱蔽知識”作用建立逃逸線,並創造“地下迴路”繼續流傳音樂;另一方面從個別國家的音樂截斷效果擴張為地緣政治的作用。地緣政治中,權力與空間所形塑的流行音樂世界地圖,長時段歌流傳的一座城市高原對另一座高原會有中心對邊陲的垂直支配現象(如戰前到1930–50年代上海對臺北的流行音樂支配性),與身處邊陲對中心的水平轉化或邊緣中心化的可能(譬如相對於上海中心,臺北的流行小曲轉化成臺灣歌謠,流行音樂的混血與在地化後創造出新的音樂風格)。不管上述哪一種節段性的效果,千高原“洄流迴路”論點也認為最終它會被微觀政治的洋流(量子流)吸納延伸,持續重組與激盪著它的節段,不斷地根莖般異質連結成為循環,“洄流迴路”所標示的小、中、大或可能還沒有被發現的循環,在一座座城市高原之間。“根莖只從線中形成:作為其維度的節段性和層化的線,以及作為最高維度的逃逸線和解域線—正是根據、沿著這些線,多元體(高原)才得以在改變自身本質的同時使自身變形。”25

從歌流行與交織其洄流長時段的歷史,看千高原的陸地斷點,將其原先看似無阻礙平滑空間的三種歌流傳循環,明白暴露其宏觀政治干擾的節段化特質。因此,不論一國或地緣政治,逃逸線始終是千高原“洄流迴路”的最高維度,它是由個體的創作與聆聽流行歌的欲望驅使形成群集,如此強大而深層的洋流有如根莖在各個城市高原間流竄,克服長時段裡種種權力的截流,歌流傳持續周而復始地循環洄流。一座座城市高原乃能不斷地讓自身變形適應時代的新音樂與變化,甚至創造出自己的特質。


23 同注釋11。

24 德勒茲理論裡有三種線:(1)存在著一條逃逸線(line of flight),它已經
是複雜的,因為它具有奇異點(singularities)。逃逸線為量子所標示,為解碼和解域所界定。它絕非在於逃離世界,而是使世界得以逃逸。這是一種沒有分割的線,它更像分割的崩解。它是沿著系統崩潰的線,或能轉化為其他東西。它是絕對解除界域化的線條(line of absolute deterritorialisation)。集體如社會運動,宗教運動,少數族群暴動等。個人的逃逸線則可以是一種「徹底斷裂」(clean break),過去不再存在的超越性的斷裂;(2)還有慣常之線或「克分子線」(customary or molarline),具有節段性。它具有僵化的節段性之線,柔順的和分子的節段化之線。追溯一個清楚輪廓或邊界:這通常是和嚴格的分割 (rigid seg-mentarity)相關,暗示著國家機器的存在、社會範疇裡的線性時間參與、二元劃分的性與階級與在無知和犯罪間建立的制度化的法律體系等;(3)介於兩者之間的,是一條具有量子的「分子線」(molar-cularline),這些量子使得它傾向一面或另一面。它暗示著較為流動的分割,一條線不再追溯輪廓而是在樹枝狀的點之間穿行:如感情連結、聯盟和宿怨瀰漫遍佈形成的官僚體系,或者群眾現象,如知識時尚或文化環境的流動與衰弱等。在社會分析的形式上可稱為製圖學。可參考注釋13, 283-289。

25 同注釋4

Views: 3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