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時間維度下的「數字親密」——基於青年群體互聯網實踐的質性研究(7)

3.互聯網中個體時間的維護與失控

人們在互聯網使用過程中建立的「數字親密」改變著他們對時間的觀點和實踐。卡斯特用「無時間的時間」(timelesstime)概括互聯網對社會生活的進程壓縮,意指互聯網時代中傳統時間特征及「序列感」的解構。這是一種「網絡化導致的社會生活節奏加快而發生的新的時間壓縮」[43]。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個體在傳統時間秩序解構中的主體能動性。不少被訪者都表示,他們在互聯網實踐中的「數字親密」體驗中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行動「例行化」特征,即通過上網具體行動的日常例行化模式的建立,從而使得「線上時間」更明確、可控。這種上網行動的「例行化」特征在很多被訪者的表述里都有所涉及,不僅構成了一種上網「習慣」的延續,而且體現出行動者與互聯網主動相連的行動意圖,也體現著對個人時間的控制和管理。

「我發現我每天上網打開的軟件就那麽幾個,雖然不多,但是每天不看看就不舒服。雖然有時候什麽也沒看到,也沒收獲啥,但是打開看看這個動作很重要。我會感覺有一種安全感。怎麽說呢,感覺就像上了發條一樣。不過看完後也就不想了,反而能與手機保持距離。」(WX-2)

與此同時,網絡的虛擬性、互動性、海量信息等特征使得人們容易在「數字親密」實踐中忘記時間,使時間被「虛化」。這種時間的虛化,一方面體現在互聯網促成了「即時時間」邏輯的興盛,即活在當下的愉悅、充實或虛無中; 另一方面,人們在互聯網上表達的多場景切換、人格的多重呈現以及對現實的主動疏離又使得人們在時間流逝中容易失去對自我的控制。比如,在訪談中,一位女性被訪者在訪談的過程中時不時拿出手機看。後來,她說:

「我肯定是有些手機依賴的,我覺得現在手機就像我身體上的另一個器官了。感覺醒了就看看手機; 感覺累了就玩玩手機; 感覺困了就刷刷手機。我總是在思考,有了這麽多的電子設備和產品,人的眼睛究竟會因為用眼過度而退化呢,還是會因為用進廢退而進化呢? 」(YYT-2)

 

4.互聯網中個體時間的結構性張力

 

即便是在「個體時間」的研究中,我們也要樹立一種結構性分析的視角。事實上,從時間的角度看,誰能更自如地掌握和支配自己的時間,本身與社會地位、教育、經濟收入等諸多因素相關。之前的一些社會學研究表明,社會階層較高的人往往更能夠自由掌握自己的時間,日常生活中強制性時間少些,他們在時間安排中有較大的獨立性。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社會階層的差異和社會不平等[44]。鮑曼也曾強調了「無聊」在社會分層中的意義。「無聊作為社會分層的心理維度,是那些層次較低的人,最為感到痛苦並最憤怒拒絕的對象」[45]。相比之下,處於社會階層較低地位的人在時間的支配上往往被動而消極。

近年來,隨時互聯網技術向生活各個方面的滲透和發展,學者也注意到,原本均質化、平等化的互聯網技術在不同的地區、人群的互聯網實踐中也產生較大的差距,形成了新的不平等與分化,即「數字鴻溝」[46]。學者們提出的「信息無產者」「信息中下階層」和「信息擁有者」等概念意圖呈現互聯網技術使用中的階層分化現象[47]。然而,是否存在另一種可能,那就是恰恰是缺乏社會流動的機會和自我發展的可能,那些社會階層地位較低的個人或群體反而表現出日常生活中的過度「數字親密」。恰恰是因為「個體時間」的價值轉化(無論是效率原則的經濟轉化,還是成長原則的個人發展機會)受挫,他們反而「躲藏」在互聯網空間中,消解個人時間的意義邊界。正如卡斯特所說,網絡社會「撼動了各種制度,轉化了各種文化,創造了財富又引發了貧困,激發出了貪婪、創新和希望,同時又強加了苦難,輸入了絕望」[48]。

[42]鄭中玉,何明升「.網絡社會」的概念辨析[J].社會學研究,2004(1):13-21.

[43]劉少傑,王春錦.網絡外賣的時空壓縮與時空擴展[J].學術界,2017(3):73-80.

[44]瑪麗亞·卡門·貝洛尼,馬其.從社會時間的幾個方面看意大利的階級差異[J].國際社會科學雜誌,1987(1):71-83.

[45][英]齊格蒙特·鮑曼.工作、消費、新窮人[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87-88.

[46]Norris P. Digital divide:Civic engagement,information poverty,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M].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7]邱林川.信息「社會」:理論、現實、模式、反思[C]//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諧社會與可選擇的現代性:新媒體與社會發展」新聞傳播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2007.

[48][英]曼紐爾·卡斯特.認同的力量[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1-2.

(本文作者:王昕: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本文刊發於《中國青年研究》2019年第10期,P6-11,經本公眾號重新排版, 引用請上中國知網下載原文。[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移動互聯時代性教育問題的社會學研究」(項目編號:14CSH030)的階段性成果])

 

Views: 4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