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時間維度下的「數字親密」——基於青年群體互聯網實踐的質性研究(6)

「我每天玩遊戲的話肯定有兩個小時......現在已經離不開手機了。不過我真的不喜歡手機。我覺得它很可怕的,就好像脖子上套個狗鏈一樣,誰想找我,使勁一拽就可以找到我。我感覺互聯網的發展使我身上的枷鎖被套得更緊了。我不是用手機上網娛樂,而是被它用來娛樂的。」(LDD-3)

傳統的那種線性的、指向未來的時間觀正在轉變成更加關注當下的「即時時間觀」[37]。卡斯特用「非序列化時間」概括互聯網時代的時間存在方式。與傳統社會相比,網絡社會的時間秩序變得更加模糊和多元。過去那種可以度量、可以預測、不可逆轉的線性時間正遭到挫折[38]。人們在與互聯網的「數字親密」體驗中消解傳統工業社會中「時間—事項」的固有次序和功能化安排。加之互聯網經濟中力圖創造的「技術黏性」就是要吸引與保留用戶[39],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得人們無感於時間的流逝; 或者,即便出現了時間焦慮,但很難抽身於這種隨時可及的「數字親密」。

2.「線上」「線下」時間的不斷勾連

互聯網改變著傳統工業化秩序中「時間、空間和事項」的固定搭配,並與現實生活空間的諸多要素進行「再結構」「再組織」的過程,正如卡斯特所說:「新技術範式的獨特之處便在於其重新構造的能力」[40]。移動互聯網的使用使得人們在與網絡建立「數字親密」關係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社會生活與互聯網生活的密集交織。「線上」(on-line)和「線下」(off-line)在關於「時間」的體驗和實踐中不斷勾連。現代人在「線上」「線下」之間交替來往,在真實與模擬之間來回穿梭,促成了「線上時間觀」和「線下時間觀」的混合生成[41]。「我以前有一次試過斷絕網絡四天,手機只接電話而不連網絡,在電腦上也不上社交軟件,看看那是一種什麽感覺。結果,每次拿起手機都好像少點什麽,拿起再放下再拿起再放下,後來實在受不了了,就把網開開,再回來看我的社交軟件時,我好像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滿屏的小紅點,水群也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時事熱點新聞我也不清楚發生啥。真佩服自己是怎麽做到四天斷網的,通過那一次我認識到了移動互聯網已經深入到了我的生活中。」(WMY-2)

上面這位被訪者提到的主動打破「數字親密」進行「斷網」後,「好像已經跟不上時代了」。這就體現了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日常生活的全面網絡化。這一網絡化過程不是僅存在於虛擬的「線上」世界,而是存在於一種真實的、作為「新社會結構形態的網絡社會」[42]。在這一空間中,傳統的時間次序和安排被打破,「線上時間」和「線下時間」不斷勾連。越來越多的人呈現了「多重任務」的時間疊加,即一邊「線上」聯網,一邊「線下」生活; 甚至,「線上」「線下」的邊界也在不斷被消解。

「沒有網我活不下去......我人生中的巔峰是人人、易信、QQ、微信、微博,所有的社交平臺在我的APP里面全都是打開狀態,就是下滑手機的時候一溜信息,要各個軟件挨個回。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用手機中的社交平臺來體現,所以人才會依賴手機......沒有手機你連正常的社交都進行不下去了。」(QYY-3)

[41]廖建國.時間向度下的自我變遷[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85-89.

[42]鄭中玉,何明升「.網絡社會」的概念辨析[J].社會學研究,2004(1):13-21.

(本文作者:王昕: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本文刊發於《中國青年研究》2019年第10期,P6-11,經本公眾號重新排版, 引用請上中國知網下載原文。[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移動互聯時代性教育問題的社會學研究」(項目編號:14CSH030)的階段性成果])

Views: 2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