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 “後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7)

五、結語或進一步的問題

 

“後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 顯然是一個極為複雜的文化現象。對它作任何簡單化的價值評判都是不恰當的。

顯然, 我們不可能再回到往昔的革命年代, 也不可能用那一時代的價值觀來臧否今天的日常生活審美化, 需要有某種觀念的轉變和視角的變化。中產階級的興起在中國應該說是一個需要充分肯定的發展趨勢, 其審美化的品味的普泛化有其積極意義, 確實是在社會發展基礎上對日常生活本身提出的必然要求。但問題並不是這樣正面的肯定就可以解決的, 一些更為棘手的難題有待探討。

首先, 當代消費社會的日常生活審美化,與歷史上無數先哲們所心儀向往的理想審美境界是否一致? 當社會公眾滿足於高度物質性的愉悅快感時, 是否意味著我們失去了審美應有之義中的某些重要的東西? 尤其是日常生活審美化所暗含的商品拜物教傾向, 本質上是和審美精神及其無功利性背道而馳的。

即是說, 今天的日常生活審美化或許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完美的審美境界。特別是在當代中國的社會發展過程中, 拜物主義引發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傾向: 追求高檔的、奢華的、甚至超越了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所容許的限度, 因而隱含了不少潛在的危機。


其次, 當代日常生活審美化是否仍然保留著審美精神中應有的平等、公正和自由。如果我們前面的分析是可以成立的話, 那麽, 在一個高度分化的社會中, 在一個貧富差別懸殊尚未得到徹底彌合的當下情境下, 日常生活審美化是否具有某種迷惑性和欺騙性呢? 它把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轉化為全社會普遍追求的假象時, 也許掩蔽了這一審美化表象後面深刻的社會差異和弱勢群體的危境。我們需要透過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表象, 去深入地審視那些全然有別於審美化的社會境況, 以審美的博愛精神來關懷那些被剝奪審美化的社會群體。


最後, 還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需要反思。尼采、韋伯以來, 從社會學到哲學, 從美學到文化, 一直有一個基本判斷, 那就是現代性背景中的日常生活,充滿了工具理性的壓抑, 日常生活變得越來越刻板和無聊。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也常常是那些作家、藝術家和美學家嘲諷的對象。

因此,審美往往是作為與日常生活局限的對立面而出現的, 無論是韋伯所說的審美“救贖”, 還是海德格爾所鐘情的“詩意地棲居”, 或是列費弗爾對“遊戲城”的向往, 或是福柯所主張的“生存美學”等, 都隱含著某種對現代日常生活的深刻批判。

如果說前引費瑟斯通所說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幾個層面確乎如此的話, 那麽, 當我們說日常生活已審美化,或具有審美化的趨向的時候, 是否意味著現代日常生活已經由審美改造,而變得不再具有壓抑性和局限性? 換言之, 現代性的困境已經在日常生活審美化進程中被超越了嗎?


註釋: 美國分析哲學家和美學家丹托通過對沃霍爾作品《比里爾包裝盒》的反思, 提出了著名的論斷: “把某物看作是藝術需要某種眼睛無法看到的東西——一種藝術理論的氛圍, 一種藝術史知識: 這就是藝術界。”Arthur C. Danto, “The Artworld, ” in Aesthetics: The Big Questions, ed., Carolyn Korsmeyer (Cambridge: Blackwell, 1998), p.40.
(愛思想2010-06-16)

Views: 1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