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安平·葆育地方感:美國阿帕拉契亞的民俗實踐(7)

其一,青少年通過排練演出的紀律、協作、創造力和樂趣,形成集體意識與自我認同感。

其二,就演出的內容來看,這部改編自《巧克力工廠》的舞臺劇講述美國經濟蕭條時期,堅守真善美的人終獲成功與幸福,對於有相似處境的年輕人,無疑極為勵志。

其三,通過家庭參與,全社區都被動員起來。因為在這樣一個經濟並不景氣而且藝術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人們格外珍惜藝術活動這一平臺,紛紛給予支持援助以及志願服務,涓涓細流化作不容忽視的社區共建力量。

其四,經由數年共同演出,一些孩子陸續長大外出上大學,但每年只要他們回到家鄉,就志願參加地方藝術團的創作與指導。年輕人之間的代際支持系統正在形成,對於社區建構是一種溫暖力量。因此,藝術委員會的主管談到:

當你看到一個小社區如何努力自我營建,自我拯救,你可以說,力量和關愛就在社區中內生出來。

霍奇斯(V. Pauline Hodge)曾在美國「全國農村教育委員會」擔任主席,致力於培養年輕一代的地方感,他認為,通過藝術教育,提高學生們的語言與審美能力,幫助他們建立對學校與社區的認同感,從而建立地方感,確實能為學生們提供成功的第一步。所以我們認為,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藝術感是內嵌於人們地方感中最為內在而深沈的元素,藝術既是一次生活事件,一種人生觀,也是一種生命知覺力,幫助人們從中認識世界、認知自己。

結語

俄亥俄州立大學田野項目負責人凱西·帕特森(Cassie Patterson)指出,民俗學研究的目的不是壓縮式、簡單化地表述他者,而是促進對話與建設,這也是項目命名為「地方建設」的原因。本文以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田野調查為依托,旨在探析美國阿帕拉契亞的人地關係,面對全球化、城市化的時代浪潮,小地方的人們如何葆育地方情感,建立身分認同,促進地方建設。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調查顯示當地人的地方認同明顯呈現為積極樂觀的一面。雖說這一面也許不足以代表總體現實,但大量學者的研究案例證實,積極的地方感有其天然合理性,可以說是一個地方的主導性情感。比如根據一項量化調查,阿巴拉契亞人的確對於當地的社會價值和自然特征都傾向於更為積極的認同。再如,路易斯安那的一座海邊小城,雖然屢遭颶風等災害襲擊,但是大多數居民還是不願意遷移安置,他們反問道:「我為什麽要搬到其他地方去?」由此可見,積極的地方感是人類普遍的心理需求與內在屬性。

在變遷社會中如何葆育地方感?在我們的調查中,護林員眼中的活態博物館,農場主一家三代的農場日記,以及老人與孩子的藝術感知,讓我們確信:地方感的內核質素在於參與感、存在感與認同感;在於主體如何看待其生存的地方,是否傾注了個人經歷、記憶與情感,以及與社會的緊密互動。地方感是多重緯度的感覺、知覺和觀念,地方建設的主體在於當地人自身,而政府決策者以及社區規劃者所要做的,便是認知並理解地方感的重要性,尊重、維護與調動當地人的地方認同,共享地方建設與社會發展的果實,建立起自我、地方與世界的關聯網絡。(本文刊載於《民族文學研究》2019年第4期,注釋從略,詳見原刊)

Views: 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