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朗 顧春芳·人生終極意義的神聖體驗(6)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說過,如果給她三天時間,這三天她可以用眼睛看到世界,她怎麽度過這三天?她要把所有親愛的朋友叫到身邊來,長時間看他們的臉,看他們臉上顯示的內心的美;她要長時間看一個嬰兒的臉,捕捉那熱切的、天真無邪的美;她要到樹林中長時間漫步,使自己陶醉在自然世界的美之中;她要一早起來看日出,「懷著敬畏看太陽用來喚醒沈睡的地球的、用光構成的萬千宏偉景象」;她要去大都會博物館,去看拉斐爾、達·芬奇、倫勃朗、柯羅的繪畫,探視這些偉大的藝術作品表現的人類的心靈;她要站到紐約的熱鬧街口,「只是看人」,看行人臉上的微笑,看川流不息的色彩的萬花筒。海倫·凱勒說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很平常的美感,但是其中蘊含著一種人生神聖價值的追求,她超越自我,與世界、與各種「非我」的東西融合,這是一種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的神聖感。這種神聖感,出自海倫·凱勒那至善至美的心靈世界。托爾斯泰把這種對平凡世界的神聖體驗寫進了《戰爭與和平》。安德烈公爵受了致命重傷之後,仰面躺在奧斯特里茲的戰場上,在死一樣寂靜的空氣裏,他望見了一片藍天,便想:「我以前怎麽就沒有發現天空竟是如此的高遠?」這是一個經過戰爭洗禮的心靈的頓悟,他領悟了現實世界神聖的美,他領悟了人生在世的全部意義。

美的神聖性作為高層次的生命體驗,是精神世界提升的結果。這一境界的獲得源於一種生命意義的深刻領悟,一種洞察宇宙生命本質和真相的智慧。這種精神體驗,無法得之於知識化、理論化的傳授。知識和理論只能起到導引的作用。這一境界的獲得只能在覺悟的心靈世界中產生和存在,只能源於對人生永恒的困惑和苦難的不斷地自我超越。它是除宗教之外的,人類對苦難的世俗世界的內在超越的方式,這種超越的實現是人生最終極的意義實現。這種人生終極意義的實現可以通過對於生活本身的闡釋,對於美和藝術的解釋、傳播和領悟,把人的精神持續地導向一種覺悟的喜悅,從而使「美感的神聖性」在現實世界的實現成為一種可能。

我們今天討論「美感的神聖性」的意義何在呢?就是張世英先生說的,我們要賦予人世以神聖性。基督宗教的美指向上帝,我們的美指向人生。美除了應講究感性形象和形式之外,還應該具有更深層的內蘊。這內蘊根本在於顯示人生最高的意義和價值。我們非常贊同張世英先生的這種見解。日常生活的萬事萬物之中包含著無限的生機和美,現實人生中存在著一種絕對價值和神聖價值,而每一個人與這個「無限的生機和美」、「絕對價值和神聖價值」正是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

Views: 3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