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寧:文化資本:何以文化,何以資本?(5)

(三)文化資本存量與轉化率

在現有的有關文化資本研究的文獻中,文化資本向學業成就的轉化常被視為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即具有文化資本的個體相比於沒有文化資本的個體,會呈現某種學業優勢。但是,這一轉化仍可以進一步細化。例如,社會學者拉魯和合作者區分了文化資本獲取和文化資本激活兩個不同的概念(Lareau & Horvat,1999)。文化資本獲取指的是個體所擁有的文化資本的總量,例如,參加高雅文化活動的頻率或者對特定文化活動的熟悉程度。而文化資本激活指的是在給定的文化資本存量下,文化資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轉化為學業成就。如果借用經濟學的術語的話,這一區分本質上代表了存量和轉化率之間的差異(Oaxaca & Ransom,1994)。有些個體可能因為早期的家庭環境,沒有能夠積累太多的文化資本,但是他們可能善於利用文化資本,從而獲得相當程度的教育回報。相反,一些個體可能本身的文化資本存量很多,但是在學校環境中,對於自身文化資本優勢的利用缺乏效率,從而無法將其進一步轉化為較高的學業成就。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存量和轉化率的區分細化了文化資本的轉化過程,從而為進一步的經驗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

(四)轉化對象的多樣化

通過上面對文化資本理論內在邏輯的討論,可以發現,文化資本的本質是特定慣習向某種收益的轉化。順著這一思路,我們完全可以探究那些和特定慣習相關的學業成就之外的其他因變量。

例如,個人的健康水平和個體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定期鍛煉、不抽煙、不酗酒等生活習慣與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是正向相關的。因此,在既有的研究中,文化資本通過凸顯那些形塑特定生活習慣的慣習來提升個體的健康水平(Abel,2007)。此外,在針對中國社會大學生群體的分析中,研究者發現,文化資本會影響大學生的愛情觀念,促使大學生的愛情觀更加現實(Hu & Wu,2019a)。同時,文化資本也與大學生的專業選擇相關,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擁有更多文化資本的高中畢業生更加容易選擇非科學類的專業(Hu & Wu,2019b)。這些研究都展示了文化資本及其背後的慣習邏輯給個體帶來的多樣變化。在此意義上,進一步地挖掘文化資本的因變量,突出文化資本更為廣泛的社會性影響是未來文化資本研究的一項重要議題。


五、結語:文化資本在中國

盡管文化資本理論提出於20世紀60年代,但是直至今日,它仍然是文化社會學、教育社會學和理論社會學研究中的重要分析工具。例如,截至20217月,以文化資本為主題詞進行搜索,在《美國社會學評論》(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上有21篇涉及文化資本的論文,而在《社會學研究》上則是19篇。考慮到這兩個雜誌有限的發文量,文化資本的社會學學術價值不言自明。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梳理了文化資本理論中,文化、慣習與資本之間的動態關聯,指出在文化資本發揮作用的過程中需要對標主流文化,對慣習進行兩次轉化。之後,從文化資本的形成和轉化兩個方面,分主題討論了一系列未盡的議題。就文化資本的形成而言,本文分析了文化資本形成的制度環境異質性、文化再生產與文化流動之間的區分、文化資本脫離主流文化而存在的可能性以及文化資本與人力資本之間的勾連和分野。就文化資本的轉化而言,本文討論了轉化過程中,文化資本的相對優勢和絕對優勢、與個體相關的其他個體文化資本的介入、文化資本存量和轉化率之間的區分以及文化資本轉化對象的多樣化。通過這些討論,本文力圖證明,文化資本在今日並非一個大而無當的概念,其仍然具有很大的理論挖掘空間和經驗研究價值。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