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雨·論德勒茲的“潛在”概念 (5)

難點在於,潛在的存在模式——潛在/現實這個對子是否有分裂或者二重性之嫌?是否可稱得上真正的單義性?德勒茲為了規避一種辯證主義或多義性的矛盾,宣稱存在的潛在部分與現實部分是“全然殊異卻不可分辨”——這是一種不對稱的相互轉換。存在完美地存儲著一切記憶,同時又與此刻一起向不可預知的現實轉化,這種轉化不是一種量的逐漸累加,而是一種強度和質的變化。土壤是果實的潛在,而當果實成熟墜地,重又成為土壤的潛在。 

為了避免含混,有必要對潛在概念進一步做意義上的廓清。首先,“潛在性不是可能性”[6]211。將某物歸於可能性,僅僅是將其存在從概念中分離出來。概念涵蓋著某物一切特性,通過檢視概念本身我們便可以說某物是可能的,意即它是可以存在的,只不過還未獲取其存在。這意味著可能之存在與真實之存在來共同組成存在的意義,這是單義性所不容許的。可能性總是試圖與其概念無限接近,而現實物永遠不會與其現實化了的潛在相類。正如我們不能將土壤等同於果實,而土壤則是果實的一部分真實潛在。其次,潛在不是一團混沌,它擁有完全的確定性與真實性。“潛在的真實性在於其結構。……我們必須避免將現實指派給無法以自身去構建這種現實的(差異differential)要素和關系,同時也要避免剝奪這些要素和關系所構建的現實。”[6]209

一件藝術作品,是一種幾乎將潛在部分最大化之物,但它並非模棱兩可,而是具有內在的“基因和胚胎”,所以,其潛在之深廣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任意去闡釋,也不意味著可將任何中心置於優於其他的地位。作品是一個開放的整體(whole),開放於目光與思,而諸存在都將如此,如同土壤向種子開放,向陽光、水和人的勞作開放,生成葉脈、生成果實、生成品嘗。

 

在德勒茲離世前的最後一篇文章中,盡管篇幅短小,卻飽含著情感,似乎是對世界的一次揮手告別,這告別浸透著對於內在性生命的喜愛,同時又是對“潛在”的再次確認:“一個生命只包含潛在。它由潛在、事件與奇點(singularity)組成。我們稱之為潛在的不是缺乏真實性的事物,而是在賦予其獨有真實性的平面中,投入一種現實化過程的某物。內在的事件現實化於事物和生命的狀態中,後者使它得以發生。……事件或奇點將其一切潛在性賦予平面,正如內在性平面賦予潛在事件以完滿的真實性。未現實化的(非特定的)事件什麽也不缺乏。”[9]

[9]DELEUZE, GILLES. Pure Immanence Essays on A Life. trans. Anne Boyman. New York: Zone Books, 2001: 31.

Views: 32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