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當代西方價值排序理論的范式演進(4)

面對種種價值情境,人需要利用他的經驗進行認識、排序、判斷與選擇。對此,美國學者莫里斯也曾提出“價值情境”的術語,指偏好行為出現於其中的任何情境,這種價值情境內在地體現著一種關系,包含著一種由某一行動者對某一事物或若干事物的偏好的行動。因此,從杜威對價值排序和價值判斷過程中“具體情境”的重視,可以看到:一是杜威經驗實用主義哲學在價值論問題上的投射,他將價值排序的依據從舍勒的先驗標準拉回現實的具體情境,強調了道德主體進行價值排序和道德決定的一種內在動機和外在影響的結合。對此,理查德·羅蒂(RichardRorty)在《康德和杜威間的困境:道德哲學的當前現狀》(TrappedbetweenKantandDewey:TheCurrentSituationofMoralPhilosophy)一文中也專門指出:“現代道德哲學中,康德和杜威主義者之間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困境,主要在於一個對道德動機或者是理性的認識不同。”(30)二是杜威的“具體情境”的依據要求價值排序問題具有倫理學意義上自我解釋的基礎;而且,價值排序的問題總是與特定的傳統及其文化形式結合在一起的,根據一種倫理本體論把價值排序視為特定的傳統和歷史自我選擇的產物,在具體的道德實踐中排除了一般概念原理與實際應用相脫節的可能性,強調價值排序本身的內在性和獨立性,並且是從文化沖突和價值評判的角度理解這種內在性和獨立性。從這兩者意義上說,杜威的價值哲學具有顛覆性的意義,它顛覆了以追求“絕對價值”、“永恒價值”為傾向的超驗主義價值論,顛覆了絕對、超驗的“價值等級”的合法性,顛覆了絕對、先驗的價值排序標準。同時,杜威又建構了以“行動的自我”為核心的價值評判和價值排序的實驗經驗主義價值哲學,對價值排序的研究具有開拓性的方法論上的創新。

從舍勒到哈特曼再到杜威,及至近二十多年來對於價值排序進行研究的一系列學者,盡管對於價值排序的研究進路和研究內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形成了這樣幾點共識:(一)在價值體系中,價值存在等級、層次和類型的區分,存在著價值高低的序位問題;(二)價值序位的高低由不同的價值排序依據決定,持不同的依據者也決定了其主體不同的價值立場;(三)價值排序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是當代價值哲學研究可供參考的一個新進路,因此,他們共同追求通過價值排序的進路來建構一種價值的王國多維發展的道德哲學,並且通過對現世價值的批判性分析,求解於未來社會的重構與建設。早期的舍勒、哈特曼等人的價值等級和價值類型說的創設,為價值排序這一研究做了開創性的奠基,然而還遠未具有足夠的解釋力來詮釋現實社會的種種價值沖突和道德困境,也未使得價值排序在價值哲學中引起足夠的重視。此後,杜威、蒂洛、凱克斯等人對價值排序研究的進一步拓展為該領域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得價值排序的研究具有了更多的“在場”資格和現世意義。

價值排序具有豐富的內涵指向,它不是指個別的價值,而是內含滲透在全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體系與價值結構,是一種道德主體進行道德判斷、形成內在價值秩序、解決道德沖突的思維指向。凱克斯就明確指出:“在道德沖突的解決方案中,需要引入‘價值排序’的范疇和方式。因為排序依據是根據價值本質的特點,主要價值優先於次要價值,這樣在道德沖突的時候,能夠確立所有價值類型的排序方式,建立其價值秩序。”(31)價值排序與道德主客體密切相關,不僅依據於價值類型的特性,也依據於道德主體的價值取向和態度。因此,價值排序必然涉及“比較”(comparisons)和“判斷”(judgments)等。要切實回答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等重大問題,一個基本前提是必須澄清現代社會和現代人所面臨的特殊的價值處境,澄清道德主體的價值排序模式。只有價值排序的標準被確定,各類價值原則在“價值坐標”中的排序才能被確定,才能為具體的道德實踐提供切實的指導。

 

【注釋】

 

張彥(1979-),女,浙江省慈溪市人,法學博士,浙江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副教授,主要從事倫理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浙江

①SamuelJ.Kerstein,Kant’sSearchfortheSupremePrincipleofMoralit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Introduction.

②③JohnKekes,TheMoralityofPlurali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6,p.57,pp.14—18.

④賀來:《“主體性”觀念的價值內涵與社會發展的“價值排序”》,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3).

⑤RobertAudi,MoralValueandHumanDiversity,OxfordUniversityPress,2007,pp.42—45.

⑥SoranReader,NeedsandMoralNecessity(RoutledgeStudiesinEthicsandMoralTheory)RoutledgePress,2007,p.47.

⑦JoelJ.Kupperman,EthicsandQualitiesofLife,OxfordUniversityPress,2007,pp.96—98,p.111.

⑧S.H.Schwartz,WBilsky,“Towardatheoryoftheuniversalcontentandstructureofvalues:Extensionandculturalreplication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0,pp.878—891.

⑨[美]雅克·蒂洛、基斯·克拉斯曼:《倫理學與生活》,第155頁,程立顯等澤,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8.

⑩王玉樑:《論價值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載《哲學研究》,2007(5).

(11)(12)(13)(14)(15)(16)(17)[德]馬克斯·舍勒:《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質料的價值論理學》,第165、146、175、175、147、150、150頁,倪梁康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18)戴兆國:《倫理學:形式的,抑或實質的?——論馬克斯·舍勒對康德道德哲學的批判》,載《世界哲學》,2009(4).

(19)董世峰:《價值:哈特曼對道德基礎的構建》,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

(20)[德]尼古拉·哈特曼:《存在學的新道路》,譯者前言,龐學銓、沈國琴譯,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21)MaxScheler,FormalisminEthicsandNon-FormalEthicsofValues,TranslatedbyManfredS.FringsandRogerL.Funk,NorthwesternUniversityPressEvanston,1973,p.14.

(22)[德]尼古拉·哈特曼:《存在學的新道路》,第131頁。

(23)萬俊人:《現代西方倫理學史(下)》,第76—80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24)(25)(26)NicolaiHartmann,EthicsVolume2:MoralPhenomenon,TheMacmillanCompany,1931,pp.56—57,p.28,p.186.

(27)[美]杜威:《確定性的尋求》,第261頁,傅統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8)馮平:《杜威價值哲學之要義》,載《哲學研究》,2006(12).

(29)JoAnnBoydston(editor),TheMiddleWorksofJohnDewey:1899—1924,Souther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76,p.19.

(30)NatalieBrender,LarryKrasnoff(Editor),NewEssaysontheHistoryofAutonomy:ACollectionHonoringJ.B.Schneewi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4,p.200.

(31)JohnKekes,TheMoralityofPlurali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6,pp.44—47.(愛思想網站2015-12-09)

Views: 11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