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馬丁·林斯特龍《希望之瓶》(4)

但是這並沒有讓石榴紅公司停止(在其網站上)聲稱自己是“抗氧化劑大王”,還“擁有超強的抗氧化效果,即在體外清除自由基分子的能力”。該公司同樣繼續銷售一系列茶、巧克力棒、藥丸和含有“超級抗氧化劑萃取物”的補品,叫作POMx-當然,字母x是想暗示該補品是某種藥方,盡管其實這種產品從未在醫療和臨床上使用過。這個品牌的健康聲明如此華而不實,以至於在2010年,石榴紅公司收到了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警告信,信裏寫道:“貴公司網站上宣稱的療效表明該產品是一種藥,因為它可以用於疾病的治愈、緩解、治療或預防”,而且石榴紅公司使用這樣的說法來進行營銷也違反了聯邦食品、藥品及化妝品法案。同樣,在2009年,監管人員控告家樂氏欺騙消費者,聲稱他們的冷凍全麥麥片可以增強兒童的認知健康和專註力。

家樂氏很快就同意作出處理,然而,直到我寫到這裏之時,石榴紅公司還在反復宣稱自己沒有違法,而且,根據該公司網站上寫的,他們“目前正在復審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所關切的問題”。


營養標簽的真正含義


通過銷售健康(或健康的錯覺)而大賺一筆沒什麼奇怪的。實際上,這錢太好賺了,以至於誕生出了“功能性食品”這一爆炸性的行業-單單在美國,2009年的產值就達到了373億美元。很自然,公司有很多手段可以從這個利潤豐厚(倒不如說是虛偽)的市場分一杯羹;比如,看過叫作“100卡路裏包”的搖錢樹吧,生產商借著它能把更少的產品以兩倍的價格賣出去。用行話來說,這是一個著名的策略,叫作銷售“認知的健康和良好狀態”,關鍵詞是“認知的”。


因為不少人都不知道很多營銷術語的真正含義,所以這份“健康”的錯覺長期存在;而營銷者當然努力不讓我們知道。謝爾頓集團(Shelton Group)作的一項全美調查發現,如果有人讓我們在標榜著“天然”和“有機”的產品裏選一種,我們會選“天然”,因為“覺得‘有機’更像是一個未經管制的營銷術語,意思是產品賣得更貴”,該調查的發起人蘇珊·謝爾頓(Suzanne Shelton)說道。但是她解釋說:“實際情況卻是相反的,‘天然’才是未經管制的字眼。”而其他常見的術語-比如“有機生長”、“有機”、“不含農藥”、“純天然”以及“無人造成分”其實都沒什麼意義。


看到公司如此隨意地使用這些流行詞,我們覺得困惑也是情有可原的。舉個例子,絲樂克(Silk Soymilk)最近上市了一系列由非有機大豆制成的豆奶,該公司很聰明地使用了“上鉤調包誘售法”(bait-and-switch),即引誘顧客改變購買低廉品的態度而購買高價品的營銷策略,把它的有機豆奶換成綠色包裝盒,然後把新的、非有機的豆奶放在原本的紅色包裝裏賣,而唯一能感覺到的變化就是:“有機”換成了“天然”。

公司竭盡全力想讓我們相信“天然”等於“健康”,但是這和真相差距太遠了。信不信由你,因為這個字眼沒有受到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監管,所以公司可以把任何產品都稱作“天然”。由真正的馬鈴薯而非馬鈴薯雪花粉做成的薯片原則上就是天然的,但它們還是加工過了的,脂肪和鈉的含量都很高,而且也沒什麼營養價值。


或者拿英式松餅來說吧。作為一個常年把它當早餐主食的人,當我從架子上拿了一盒下來,得知它現在是用“無漂白的濃縮精白面粉”制成並含有“豐富的谷粒”時,你可以想象我有多麼開心。多麼豐富的營養啊,我心想,在我往烤面包機裏放進一塊松餅時感覺到從未有過的得意。但是,哎,這意思其實不過是說,松餅是用精白面粉做成的,而且含有小麥-任何面包或澱粉都會有這種成分。至於“雜糧”,嗯,這種“谷粒越多越好”的說法聽起來肯定更令人信服吧,但它的意思僅僅是說,不止含有一種谷粒(不見得就更健康)。那麼那些誇耀自己含有“分離纖維”的產品呢?不好意思,這同樣沒有任何意義。如果真想獲得什麼健康上的益處,你需要的是“完整纖維”,比如燕麥或豆類。正如《華盛頓郵報》指出的,“纖維一號燕麥巧克力棒自稱能提供35%的日常所需纖維,但其纖維主要來源於菊苣根提取物,並不是健康的纖維。”


在所有這些文字遊戲面前,也難怪我們不知道自己吃的究竟是什麼。


聲稱某食物或飲料能夠給你“能量”這一招深得我心。好吧,我得告訴你,“能量”只不過是“卡路裏”的另一種說法罷了。這一招相當聰明地為原本是“死亡之吻”的產品賦予了“健康”的積極色彩-你能想象一家公司把自己的產品含有大量卡路裏的事實抖出來嗎?

Views: 8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