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影·疫後振興·煎熬文旅(4)

△旅遊業受重創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統計,2019年中國出境旅遊達1.6億人次,在全球國際旅遊總人次中佔比超過10%。但中國出境旅遊服務整體長期處於初級階段,近兩年中國遊客境外消費愈加理性,出境旅遊消費增速有所放緩。

相比OTA跨行業做電商與直播,對於部分旅遊企業而言,行業跨度太大,很難解決眼下的困局,公司也無法在短期內實現足夠營收。


相比做不擅長的行業,李軍更傾向於迅速找到適合旅遊行業的自救方案。

“對大部分旅行社而言,靠非旅遊之外的行為自救非常困難,但可以試著改變公司的產品方向,比如本來專注做出境遊的,可以試一下國內遊市場,因為國內遊肯定最先恢復。”

與其被動等待市場恢復,不如提前做好迎接準備。白帆旅行開始制定境內小眾定制旅遊線路,思路是:更傾向於開發有意思的旅遊線路,繞開遊客密集的大眾景點,以當地美食、人文、藝術等作為支撐點,並開始嘗試新的營銷方式,比如用視頻來講故事。


目前,文旅部正在向全國旅行社暫退80%保證金,用於舒緩企業的現金流壓力。截至2月25日,提出暫退質保金的旅行社共35200家,應退保證金總額達到80億元,已退還34.62億元。

另外,相關部門還出臺了延長旅遊企業2020年度虧損的結轉年限,免稅,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等針對性減壓政策。

以白帆旅行這類輕資產型公司為例,在業務暫停的情況下,公司需要確保房租和人員基本工資的支出。


如果主管部門退還80%的保證金,公司賬上可獲得現金92萬元,短期內會緩解部分運營壓力。

但對於旅遊行業的部分重資產公司,企業的首要任務是優化現金流,縮減營銷費用,減少不必要的資本性支出,人員工資部分減薪調整。

在“文旅振興公益在線巔峰大會”的直播中,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說,他看到行業托底救市政策逐漸顯現預期效應,受市場焦慮和救企沖動的影響,可能的市場風險和道德風險也在開始積聚。

“有的企業就算沒有遭遇這次疫情,估計也很難活下去;有的企業由於自身的戰略急進和經營失敗,導致不可承受之損失。目前行業內的救市訴求清單中,其實存在正常經營行為所造成的虧損和債務。”戴斌說。


戴斌也在近期多次表示,“經此一疫,旅遊業再也回不到過去了”。他認為,旅遊業沒有必要“回去”,更沒有可能“回去”。

疫情總會過去,復工不是為了回到“人山人海吃紅利、圈山圈水收門票”的老路上,而是要著眼於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求,培育科技文創新動能,滿足品質旅遊新需求。 

△不及時調整策略,旅遊公司很難活得下來。

 

危機會過去的


關於旅遊行業恢復期,行業內有兩種聲音:

一種認為可參考2003年“非典”之後的旅遊增長數據,預判旅遊業在疫情結束後將迎來“報復性”增長;另一種則認為市場需要修復緩沖期,旅遊需求難以快速爆發性增長,從業者不能盲目樂觀。

“非典”時期,中國假日有限公司有三個月無事可做,但那時的損失遠比目前少很多。


“當年中國假日有限公司的大多數業務屬於英國人入境中國旅遊,英國遊客很有經驗,對於突發‘不可抗力’事件都很理解,出了‘非典’這樣的事件,他們大多會直接找保險公司解決。

這次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廣度和深度更嚴重,疫情還在向全世界蔓延,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人可能都不會選擇出境旅遊。”李軍說。

疫情結束後,海外旅遊市場需要心理緩沖期。

 

△今年還敢出國遊嗎?


2月24日,《廣州日報》在微博上發起“今年你還有去境外旅遊的計劃嗎?”的投票活動,有3693人參與,結果顯示,80%的人表示“沒有”,9%的人表示“有計劃”,有11%的人表示“本來有,但無限期推遲”。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3月初,多個國家駐華使領館簽證中心陸續開放。當下,新冠肺炎疫情正迅速在全球蔓延,各大體育賽事、聚集活動和商務會議將面臨延期或取消,部分國家的一些景區也臨時關閉。

“看上去來勢洶洶,但危機總會過去。”這是戴斌的觀點。在他看來,我們真正應該擔心的,是消費需求發生了革命性變化而不自知。

因為不論是文旅業還是其他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只有正視並順應那些顛覆性創新,才能真正做到心中不慌。

Views: 13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