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瑩:海外華人的公共記憶與族群認同——以印尼馬魯古群島華人為例(1)

[摘要]公共記憶不單是回憶、文化遺產抑或主體對歷史的構建,而是與群體日常生活實踐同步的,是集體觀念和知識不斷被創造、疊加和更新的社會過程。海外華人的公共記憶不只是“鄉愁”,更展示了華人群體從故鄉到他鄉、住在國在地化以及當代跨國實踐這一完整的族群發展脈絡。本文即以印尼馬魯古群島北部華人為例來探討作為社會過程的公共記憶在當地華人社群發展過程中的促進作用。作為社會過程的公共記憶不僅能增強海外華人的族群認同,同時也通過習慣記憶和文化記憶的方式保證了文化的代際延續,特別是對那些在異質文化和複雜政治環境中生存的華人來說,公共記憶是使華人保持族群獨立性的精神支柱。 


[作者簡介]
童瑩,博士,福建社會科學院華僑華人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記憶具有雙重屬性,既包括個體對過去經驗詮釋的個體性,同時也具有群體對過去經驗和知識構建的集體性[1]。公共記憶不單是回憶、文化遺產抑或主體對歷史的構建,也是與群體日常生活實踐同步的,是集體觀念和知識不斷被創造、疊加和更新的社會過程。海外華人的公共記憶不只是“鄉愁”,更是他們在地化[2]生活體驗的真實反映,折射於社會生活的諸多文化表象之中。華人遷徙與融入住在國的歷史過程形成族群的歷史記憶,同時還根據在地日常實踐及族群互動,共同建立對中國乃至中華民族的認知與想象。海外華人的公共記憶展示了華人群體從故鄉到他鄉、住在國在地化以及當代跨國實踐這一完整的族群發展脈絡。它不僅包括華人族群形成的歷史記憶,還涵蓋了日常生活實踐中所共享的觀念、信仰、策略和關係倫理,以及由族群互動所建構的社會網絡。 

中國與有著“香料群島”之稱的印尼馬魯古群島(Maluku, Moluccas)間自古就存在著頻繁的貿易往來。由於偏僻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歷史背景以及地方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馬魯古群島北部的華人一直維持著較低的人口增長率。包括香料群島在內的東印尼地區華人人數有限,且分布較為分散,因而東印尼華人長期被學界所忽視。盡管人口稀少,且遠離印尼華人文化的核心區,東印尼華人卻仍保持著區別於本地族群的文化認同。筆者曾於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印尼馬魯古群島北部對當地華人進行了為期半年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分別到特爾納特島中部山麓村莊、東岸華人聚居市鎮、蒂多雷島東北部村莊以及哈馬黑拉島的托貝洛市鎮等地進行入戶訪談,共收集113戶華人家庭的相關資料。本文即以馬魯古群島北部華人為例,基於一手田野材料和相關史料的分析,來探討作為社會過程的公共記憶在當地華人社群發展過程中的促進作用。總體而言,當地華人借助遷徙史、家族史和傳說故事的代際傳承來塑造本族群的“刻寫實踐”(Inscribing Practices)記憶;同時又以天後宮為中心反復操演信仰儀式及日常禮儀,並踐行華人傳統的生計方式和生活哲學,以此來強化基於身體感知的“體化實踐”(incorporating practices)記憶[3]

注 釋

[1]Connerton Paul,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pp.15-17.

[2]“在地化”主要強調移民客觀上的融入,例如擁有戶籍,社會關係的本地化等方面的變化,而“本土化”更強調文化上的主觀融入。

[3]〈美〉保羅·康納頓著,納日碧力戈譯《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7頁。

 

本文刊載於《東南亞研究》2018年第2期。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