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傳媒文化自覺(下)

傳媒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傳媒的市場化,有償新聞、失真報道、泛娛樂化、虛假廣告等紛至沓來,目的是追求所謂的高收視率,從而獲取高額的利潤和經濟效益。有的傳媒無視自身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和堅守的道德底線,在利益的驅動下使傳媒的文化自覺陷入困境。

受眾“人性”根本性的思考維度。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或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從這一理論中,我們不難找出傳媒文化困境的受眾人性基礎。例如,相親節目卷土重來並經久不衰,“寧願坐在寶馬里哭泣,也不願坐在單車上微笑”等賺足眼球,《舌尖上的中國》、《行走的餐桌》等節目把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加以人文關懷的解讀,但歸根到底,這些節目還是滿足吃、喝、性等人的最初級的需求。而對於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公正度、接受現實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實現個人理想、抱負,最大程度發揮個人能力,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的高級需求卻無甚益處。


突破傳媒文化自覺困境的路徑


在多元文化激蕩中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多元文化並存的今天,傳媒在把握價值觀和輿論導向時,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統領社會的各種思潮和多元文化價值觀。傳媒在實現其自身文化功能、娛樂功能、輿論監督功能、信息傳播功能時,服務目的和宗旨必須是弘揚核心價值觀為自己的底線,傳播有益於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的身心健康的先進文化。

增強責任意識,加強道德修養,提升人文素養,不辱文化使命,真正做到“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傳媒難免會受到利己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但市場競爭的激烈,經濟利益的角逐,不能成為傳媒推卸社會責任和導致道德滑坡的理由和借口。傳媒必須時刻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加強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提高自身文化知識水平,成為社會前進方向和良好風氣的引領者,不辱文化傳播者的歷史使命,走出文化自覺困境。

實現傳媒約束和評價機制的制度創新。改變當前唯收聽率、收視率、發行量馬首是瞻的現狀,把收視率與收視質量、收聽率與收聽質量、發行量與辦刊質量有效整合統一起來; 把以健康程度、啟迪程度和娛悅程度為主要內容的欣賞指數、滿意度等軟指標變成具有市場導向的硬指標,強調文化價值和文化品質,著力建立和完善傳媒審美與藝術價值判斷的遊戲規則與評價機制。(2015-04-14 愛思想平台)

Views: 2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