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渼·創意說故事後敘事教學(4)

1973 年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文本的理論》,認為文本不是作品,也不是客體,甚至不是一個概念。文本產生於讀者與文字間的關係空間,它是一個生產場所。

文本也是互文本。前文本,文化文本,可見與不可見的文本,無意識或自動的引文,都在互文本中出現,在互文本中再分配。因此,互文性在這裏並不是有源可溯的影響或淵源。

互文本具有社會性、整體性與生產性。它是一種播撒。

巴特的《S/Z》(1970) 提出讀者主動參與的「可寫」文本生產。8 巴特在這種重寫中發現了製造文本「互聯」的主體,即作者、讀者和批評家。他們的寫作、閱讀、理解、分析和闡釋的能力,取決於他們對於不同互文本的累積、將其置於特定文本中加以重組的能力。

這種累積與重組的結果,必然是作者、讀者、批評家本人的文本性,也是他們對於互文性的一種自戀式滿足。最終,作者成爲他自己累積與重組的另一組文本。

上述的複調敘事、動態互動性與互文性、不可完成性,正是網路說故事敘事模式的理論基據。 

三、羅蘭.巴特等非線性敘事


羅蘭.巴特在《S/Z》描述非線性敘事作品:理想文本 (ideal text)
由所謂的「意符銀河」(galaxy of signifiers) 所組成 (或譯作符徵星雲),不具「符指」結構。它雖然可以還原,卻沒有一定的起點,我們可以從任一方向切入,但卻沒有哪一個方向顯得特別優越。

它的符碼多得無法
盡覽,卻又不能確指,除非用骰子決定,否則意涵並無一定的統禦原則。


他還提出「作者書」的概念,讀者也是作者,既要「讀」也要「寫」,
文學的外在世界變成由讀者/作者共同創造。而不像傳統的「讀者書」,是由作者單向對外在的真實世界進行描繪,讀者只能被動的領略、欣賞或批判。

巴特說明了作者與讀者主從地位的模糊態勢,「作者已死」的論調
雖然不是為網路設定的,但很符合網路文學的情境。巴特認為文本只有在作者身上,具有某種程度的一義性,一旦文本與讀者遭遇,讀者會用自己的文化脈絡解讀這個文本,而這個解讀的過程是不穩定的、不斷變動的。

換句話說,任何思維、概念、聲音一經為文後,就和作者脫離了
關係,無須追尋作者的創作意圖。因此讀者的誕生,必以作者的死亡為代價。


學者吳筱玫指出亞賽斯 (J. Aarseth) 從非線性敘事的角度,提出一個
網路文學的傳播模式,在這個模式裡,作者不再具有絕對的敘事權力,讀者也不再只是詮釋作者的文本,作者和讀者間的關係完全解構,此時一個人所閱讀的,是沒有作者標籤的「文本」,藉由轉載、轉貼、轉寄這些浮動的文本,最終發展多元作者、多元讀者、多元故事軸線。

亞塞斯
認為,非線性敘事雖具敘事元素,但兼具破壞傳統敘事之力量,這種反詮釋的本質,使讀者必須想辦法在這難解的文本中,找尋自我詮釋的力量。9

 

8  羅蘭.巴特著、屠友祥譯《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9 吳筱玫〈自反縮不縮?新聞系七十年傳播哲學之另類觀視〉。資料來源:


原題《創意說故事後敘事模式的教學應用研究》

本文作者劉 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原載:臺北大學中文學報 第 4 期 2008 年3 月頁1~34)

Views: 3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